首页 > 地方人物 > 湖北历史人物介绍9

湖北历史人物介绍9

更新时间:2023-12-30

  官木生(1912—1980) 原名李木生。原籍孝感黄花李家渡口,6岁,父死母改嫁,即到孝感朋兴官家上湾二舅官双喜家立嗣。不久二舅病逝,靠三舅父官双全卖工种租田以抚养。1924年,木生仅12岁,即先后到本乡官胡家巷、赵家垸、楚家湾和汉川县刘家隔等地给地主放牛、做长工。1947年,木生以卖月工,换租田种,农闲就去京山等地做铜匠为生。1951年,木生被选为赵垸乡生产委员,后任乡农会副主席。于1952年带……[详细]
  郑逸侠(1899—1979) 孝感朋兴郑家阁人。幼时,随做工谋生的父母到汉口定居。后进湖北外语学校读书,1921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英语系。1929年起,郑历任湖北省教育厅第二科科长、督学、省立宜昌第四中学校长、省乡村师范学校校长、宜昌盐务稽核分所科长等职。1930年秋,郑以校长身份出面营救被宜昌警备司令部以“共产党嫌疑”逮捕的三名教师及数名学生。1933年冬,湖北省教育厅派罗翔霄接任宜昌四中校长,……[详细]
  彭仰钦(1902—1977) 孝南人,父亲早逝,13岁起在布店当学徒,后又到汉口当学徒工。1923年,彭去甘肃机械局学习技术,谋求生计。1929年回到湖北,参加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招工考试,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被录取。1938年8月,彭仰钦举家迁回原籍,避难务农。其间,彭仰钦为新四军罗厚福部修枪四月余,被聘为随军机械修理技工,并带徒弟传授技术。后来,部队转移,经同意回家务农。日军投降后,彭又回到汉……[详细]
  李实茂(1884—1967) 字荃荪,孝南毛陈镇人。1902年入汉阳晴川书院,1903年赴日本留学,12月入东京振武学校习陆军,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满任日本炮兵第三联队见习官。后加入同盟会,1908年回国,任南京讲武堂教官,次年再赴日入陆军野战炮兵射击学校。1910年,回国任清陆军部军学编译官,北京政府总监部监员。1911年,武昌首义,出任湖北军政府顾问。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部科长……[详细]
  李赐生(1887—1950) 又名次生,孝南朋兴涂河东李家湾人。1900年入博学书院学习。l905年毕业,与革命党人孙武等结为“摇清四友”之一。1909年入共进会。1911年10月10日,参加武昌首义,众人推李赐生为领导,将九角十八星大旗穿上旗杆,执旗率队,挑选精壮人员数十人前往蛇山插旗。李将大旗高举,勇敢前进,到达蛇山之巅,因土质坚硬,插不进去,转奔阅马场,将这面血迹班班的九角十八星旗插在咨议局……[详细]
  胡桂香(1899—1933) 女,艺名白莲花,孝感西河沿街人,出生小商人家庭,是楚剧界的第一个真旦。15岁时,胡桂香与戏班艺人罗柏山相识并相爱,还学许多花鼓折子戏和一些全本戏。18岁成亲后,两人便随戏班出外接戏并演唱,但由于世俗偏见,胡桂香只在后台接唱,不敢上前台。1926年春节刚过,胡桂香随丈夫的戏班到广水演出,因大雪困于火车站,火车站站长要求胡桂香到前台唱戏,如答应,愿意免费供应戏班几十号人的……[详细]
  汤经畲(1905—1928) 字经鼎,又名经宝,孝感北门内正街人。1920年考入武昌第一师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中共武汉地委派遣,以中共特派员和湖北省党支部特派员身份回孝感组建中共党的组织和国民党孝感县党部。1926年10月任中共孝感特别支部书记并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在孝感主持全面工作。1927年8月,国民党省党部通知各县党部执委返汉参加“改组活动”,汤与另6名党部执委应邀参加“改组……[详细]
  王百评,原名魏梦龄,汉族,1898年10月出生,湖北省黄冈县人。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岁入本乡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1915年考入汉口法文学校,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员,目击时艰,心怀忧愤。1923年毅然出走,同中医王介眉在武昌草湖门外开办了一个中药铺。这时,认识了陈潭秋,恽代英、林根、陆沉等人,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1924年,王百评考入北京高等警官学校。适逢两党合作,大革命蓬……[详细]
    王均予(1905-1978),男,汉族,又名王达夫。湖北宜昌人。出身贫苦,15岁丧父,17岁丧母。曾任小学教员。1923年在二七大罢工的影响下开始追求革命。1926年5月参加中国国民党,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中共宜都县临时县委书记。1931年7月在上海参加左翼刊物《文艺新闻》发行工作。1933年初赴上海,任中共临时中央局出版部第三科科长。1935年赴广东省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青……[详细]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赞(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南朝梁将领。年少丧父,帮人做工以养母。以勇救湖阳戍主蔡道斑而知名。齐建武(495-498年)末,为3口戍副。南齐永元二年(500年)以母丧还家。萧衍在襄阳起兵,他率乡人子弟悉归之。萧衍使辅佐蔡道福,常为前锋陷阵。道福卒后,他并领其众。梁朝建立,为骁骑将军。江州剌使陈伯之反,他随王茂讨平之。梁天监二年(503年),为宁朔将军、南梁太守,统领阜陵城戍。初到阜……[详细]
范汪 [] (308372)
  范汪:(约308-约372年),东晋大臣。字玄平,南阳顺阳(今湖北光化北)人。家贫,布衣蔬食。博学多才。为庾亮佐史十余年,甚得礼遇。醒温代庾翼为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刺史,任他为安西长史。桓温平蜀后,被进爵武兴县侯。自请还京,求为东阳(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太守,大兴学校,有政绩。授都督徐、兖、青、冀四州及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符节。桓温北伐,令他率文武出梁国(今河南商丘南)……[详细]
  伍被(音皮):赞(今老河口市)人。班固的《汉书》载:伍被,楚人也。或言其先伍子胥后也。伍被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的谋士。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受父封亦为为淮南王,是西汉的文学家、思想家。好读书,善文辞,受到汉武帝刘彻(刘安之侄)的重视,奉命作《离骚传》,曾招致宾客、方士数十人,集体编写《淮南鸿烈》(即《淮志子》),伍被才能出从,为其中冠首。刘安后来想谋反,召见伍被策划。被用昔日子……[详细]
  范晷:西晋官员。字彦长,南阳顺阳(今湖北光化北)人,少年时游学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东)。历任冯2(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太守、凉州(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北)刺史。时土地荒芜,百姓困敝,他劝农民务农桑。有政绩。晋惠帝元康(291-299年)中,加左将军。……[详细]
  张友直:北宋官员。字益之。阴城(今湖北光化西)人。初补将作监主簿,调秘阁校理,赐进士出身。宋仁宗庆历初年,出任襄州(今湖北襄阳)知州。适张海、党君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襄阳,他率军抵抗,被击败,乃罢官。不久,奉召还朝,任刑部员外郎,兼集贤殿修撰;常奏事便殿。后出任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知州。时越州每年春季,聚敛钱财,大集僧道士女,作各种迷信活动,谓之祭天。他到任后,即下令禁绝,取所聚敛钱财,兴……[详细]
  范泰:(355-428),东晋及南朝宋大臣。字伯伦,顺阳(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初为太学博士。荆州(治所在今江陵)刺史王忱任命他为天门太守,后升中书侍郎。桓玄-时,他居丧无礼,乃被贬于丹徒(今安徽当涂)。晋末曾任黄门郎、御史中丞。卢循起义时,他先发兵千人镇压;加振武将军,升侍中,调任度支尚书。入宋,授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领国子祭酒。宋武景平(423-424年)初,屡议朝政得失,不被采纳,乃轻舟……[详细]
  左觉农(1905-1949),又名家宽,化名夏忠武,老河口傅家寨人。家境贫寒,自幼随舅父袁书堂和姨母袁友松生活。1916年在武昌袁书堂开办的城成织业织绸厂当学徒,后入武昌师范附属小学读书。1919年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襄阳二师)。在武昌、襄阳就读期间,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特别是共产党人陈潭秋、肖楚女的教诲,逐渐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1924年,左在二师就读时,与黄火青等一起发起著名的二师学潮……[详细]
  宋正德(1904-1930),男,老河口市牌坊街人。1923年入湖北省立襄阳第十中学读书。在校期间,受到当时任校监的共产党人谢远定的教育和影响。1925年夏,鄂北开展了大规模的-,宋积极投身于这一爱国行动,和同学们冲破反动-阻拦,走上街头查禁英、日货,并据跟反动封建官僚襄阳县长叶于蕃作斗争。是年秋,经谢远定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8月,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宋毕业后返回老河口,执教于尚实小……[详细]
  熊玉珩(1907-1930),男,字幼平,老河口东启街人。幼读私塾,1924年考入湖北省立襄阳第十中学。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曾任共青团襄阳县委书记、国民党光化县临时党部成员、国民党襄阳县党部常委。四·一二政变后,坚持革命斗争,任中共鄂北特委老河口联络处联络员。1928年,中共鄂北特委、光化县委、均光谷三县联席委员会、老河口特别区委联络处都设在他家。他以其父经营……[详细]
  袁溥之(陈郁夫人),女,生于1904年,在老河口袁冲村长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参加革命,是武汉地区妇运工作的早期领导人一。1920年,考进武昌女子师范学校,1922经陈潭秋等人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因参加-被学校开除。1923年进入安庆女子中学读书,同时兼做团的工作。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经袁书堂介绍到武汉大学附属小学当教员。武大附小,实际上是党的地下机关。1926年任中共湖北省妇委书……[详细]
  杜仲安(1900-1940),男,原名康年,老河口市袁冲乡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肄业。1926年加入中共党组织,1927年任国民党光化县临时党部组织委员,后历任中共均光谷三县联席委员会委员、中共光化北乡区委书记、中共四县(均、光、谷、襄)临时特委委员。1928年,党组织派他打入陈汉三匪部做争取工作。1929年5月,四县临时特委派杜仲安去上海寻找党组织。五县暴-动流产后,因共产党员身份未暴露,继续坚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