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李楚(1919-1968年)原名崔书章。山东栖霞县人。民国27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在胶东地区坚持革命斗争。曾任栖霞县第四区区委书记、北海地委秘书处副主任等职。1949年,李楚随军南下,先后任奉贤县委书记,松江地委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书记,苏州地委第二书记。1960年3月李楚调镇江任地委第一书记。当时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李楚深入农村,查核灾情。在溧水县农村,他了解到农民严重缺粮,甚至……[详细]
|
张亢(998-1061),字公寿,临濮(今山东菏泽市西北)人。父讳张余庆,兄名张奎。年轻时性格豪迈有出众的气节。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20岁时进士及第。先任广安军(今四川广安)判官、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推官。整治修建白沙、石梁二条水渠,百姓不再受水患之苦。后改任大理寺丞、签书西京判官事。宋仁宗天圣后期(约1030年),调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通判,上奏说:“元昊喜欢杀戮,将来必定难以控制,应……[详细]
|
张奎(988-1052),字仲野,北宋临濮(今山东菏泽市西北)人。张亢兄。官龍圖閣直學士。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历任并州、秀州推官,衢州监酒。当时有个叫徐生的人,因-被囚禁于婺州监狱,再审时连连-。转运使命张奎复审。张奎审视囚籍簿上的印章有假,经深入查究,原是狱吏作弊陷害所致。于是释放徐生,让狱吏抵罪,众人皆惊叹佩服。后改任大理寺丞,任合淝县知县,调任南充县知县。以殿中丞身份任泸州通……[详细]
|
张仁奎(1865-1944),字锦湖、镜湖,祖洪洞县,祖上迁居山东滕县城头乡东荒沟村,高祖张廷献再迁居滕县山亭乡张山湾村。中华民国军事将领,上海青帮大字辈人物。清同治四年(1865)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生。父张海兰,弟兄三人,仁奎排行老大。自幼家贫,为人放牛,稍长便到沈庄村沈姓地主家当长工。少时跟其表叔习武,练就一身武功,其武器为铡草刀,人称“张大铡刀”。光绪十五年(1889),滕县开科考武秀才,张……[详细]
|
张林屋(1871-1945),名时宗,祖籍山东省蓬莱县,清道光年间迁居复州长兴岛(今瓦房店市长兴岛镇),后定居三台乡。书法艺人。清同治十年(1871)生。家境贫寒。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以红土泡水作墨,自制麻笔用烧纸练小楷、书大字,苦练成才,终成为远近闻名的书法艺人。早年曾进京朝考知县,考取功名后,任直隶保定道某县知事。上任后,发现-污吏与土豪劣绅勾结,鱼肉乡民,诸多讼案难以秉公裁断。他厌恶官场的龌龊……[详细]
|
张恕琳(1875-1919),字心如,号云门,山东掖县城东南隅村人。晚清进士,学者,书画家。清光绪元年(1875)生。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性格淡静,除读书外,无他嗜好,其父令他跟随邑内名宿交游,更加刻苦自励。光绪二十三年(1897),选为拔贡。光绪二十八年(1902),参加顺天府乡试得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29岁,赴京参加殿试,中二甲第九名进士,赐进士出身,是莱州最后一个进士。此后两年,……[详细]
|
吴运坤,1931年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同年与余益慧女士结婚。先后在冶金部驻津办事处、天津近代化工厂工作,1991年退休。生二子:长子吴昀,次子吴暐。吴昀,1958年生,1975年天津耀华中学毕业后参军,1978年复员后到工商银行工作。1989年天津河西职工大学金融专业毕业,2003年获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南开支行行长、高级经济师。1983年与邢瑛华女士结婚,……[详细]
|
吴运乾(1929-2006),1949年毕业于北京育英中学,1956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51年与张亚男女士结婚。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在天津师范学校、第六干部中学、河西业余大学、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0年退休。2006年因突发脑血栓去世。生三子:长子吴晞,次子吴晔,三子吴星。吴晞,1955年生,1972年天津九十中学毕业后到河北省广宗县下乡,1982……[详细]
|
吴道时(1909-1950),字智中,1909年农历8月12日生。19岁曾被授予少将军衔。1932年到北京,侍奉吴佩孚膝下,不再任军政职务。1939年吴佩孚被日寇杀害,吴道时谨遵“不当汉奸”遗训,赋闲在家。1946年冬,扶吴佩孚灵柩安葬于北京玉泉山。1948年,患心脏病并发肝硬化,卧床两年余。1950年农历7月15日在北京病故。育二子:长子吴运乾,次子吴运坤。……[详细]
|
孙玉泉(1920-1977)山东省黄县人。1938年2月加入由许世友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编入16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连指导员,1941年提任营教导员,1942年任胶东军分区后方医院政委兼院长。在此期间,在一次日寇扫荡拉网中,孙玉泉沉着指挥转移伤员,救出伤病员1000多人,荣立三等功。1945年部队整编,孙玉泉调任胶东部队6师13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孙玉泉参加了著名的莱芜战役、……[详细]
|
孙百川(1916—2003),山东齐河县人,1940年参加工作,曾任聊城地委宣传部科长,聊城一中校长,聊城县革委会宣传组长,聊城师专顾问等职,1983年离休。生前系中国书协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老干部书画研究会理事,聊城地区书协副主席,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自幼酷爱书画,少年读书时即临颜柳,获老师好评,从而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参加革命后,虽处战争环境,仍坚持读贴临池。建国后又认真学习毛泽东、周恩来、……[详细]
|
傅绳勋(1793~1865):清朝官员。原名傅声,字接武,号秋屏。今山东东昌府区人。傅以渐五世孙。父廷辉,历任河南怀庆、归德二府经历。自幼受母严教,刻苦读书,嘉庆十八年(1813)甲戌科二甲47名进士,入翰林。先后任工部主事、工部郎中、广东琼州知府、陕西潼关兵备道、广东盐运使。时潮州有洋人入城,百姓起哄闹事,傅绳勋前往处理,到后以恩谊结百姓,以威德慑洋人,迅速平复事故。后任陕西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详细]
|
李福泰(1806-1871)字星衙(一作浚颐),清山东济宁人。道光进士。1854年任番禺知府。组织团练,推行保甲,镇压天地会陈天领导的反清起义。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率军民堵击敌船。次年英法联军第二次攻陷广州后,曾与南海令叶廷杰等人组织乡团;规复广州。1864年奉令督办东、北江军务,追求击太平军余部李世贤部。1865年迁广东布政使。钦年赴潮州办理中外交涉。擢福建巡抚。清理田赋,减免税厘。旋调……[详细]
|
李士桢(1619.4-1695.3),字毅可,本姓姜,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办东隅村人。历仕至浙江布政使、江西巡抚、广东巡抚。李士桢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曹雪芹祖母之父。李士桢凭借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及其与康熙之间的特殊姻缘关系,使他的儿子李煦在二十几岁便上任苏州织造,并监管盐务。而随后李士桢又将女儿嫁予曹寅(时任江宁织造,曹雪芹祖父),由于他们二人身居织造要职,又同时监管盐务,再加上两家的亲……[详细]
|
朱延禧(?—?)明末山东聊城人。万历进士。天启三年(1623),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未几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五年,加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不久罢去。……[详细]
|
朱阳铸,(1447-1523),安徽凤阳人。明太祖四世孙,鲁惠王泰堪长子,成化十二年(1476)袭封鲁王。在位四十八年,于嘉靖二年(1523)薨。年七十七。其长子当漎、长孙健杙均已先卒,由其曾孙观[火定]袭封。……[详细]
|
鲁靖王肇煇,1388-1466,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孙,荒王朱檀庶长子,母妃戈氏。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六月十二日,二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封为世子,至永乐元年【1403】三月初二日,始袭封鲁王。在王位六十四年,成化二年【1466】七月十五日薨,年七十九。为历代鲁王之最。肇煇死后谥号靖王,由子惠王泰堪袭封。朱肇煇诸子长子朱泰堪鲁惠王次子朱泰墱巨野僖顺王三子朱泰塍邹平庄靖王四子朱泰坾安丘靖恭王五……[详细]
|
鲁惠王朱泰堪(1412年1月29日-1473年11月14日),明朝第三代鲁王,靖王朱肇煇的儿子。母妃严氏。生于永乐九年闰十二月十六日,宣德二年七月十二日册封为世子。成化二年(1466年)父亲朱肇煇薨逝,成化三年(1467)十月十九日袭封鲁王,在位七年。成化九年(1473)十月二十四日薨,年六十三。谥曰惠。儿子庄王朱阳铸嗣位。……[详细]
|
鲁宪王朱寿鋐,明朝第八代鲁王,恭王朱颐坦的庶第七子。朱寿鋐在万历九年(1581年)四月受封常德王,而他又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晋封鲁王。他在位三十五年。崇祯九年(1636年)朱寿鋐去世,无子,同年其弟泰兴王朱寿镛嗣位。……[详细]
|
朱寿鏳是鲁恭王朱颐坦的庶第六子。他在万历九年(1581年)四月受封富平王,而他又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晋封为明朝第七代鲁王。在位四年。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朱寿鏳去世,无子,谥号鲁敬王。一年后其弟常德王朱寿鋐嗣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