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安徽历史人物介绍2

安徽历史人物介绍2

更新时间:2023-12-30

  张焘,字慕清,号涵斋。汝霖子。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由庶常授编修,充文渊阁校理、日讲起居注。历官侍读,教习庶吉士。道光十四年(1834)主试四川。1843年主试湖南,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因忤权贵,左迁吏部主事,特旨简放湖北学政。擢礼部祠祭员外郎。致仕归。主讲南道州书院19载。(宣城县志)……[详细]
  张汝霖,字芸墅,号柏园。中圣子。清雍正十三(1735)选贡生,发广东,以知县用。历署余闻、海南县事。劝农,修义学,置义田,自是科名始振。署澄海知县,兼南澳同知。调香山,以母艰归。起署阳春县,除首猾,清冤狱,境内以宁,复调任香山,权澳门同知。后告归。以子焘赠中宪大夫、翰林院侍读。著有《诗文集》30卷。(宣城县志)……[详细]
  张纶,字大经,宣城县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初知盐山县,后擢监察御史,升光禄少卿,大理寺卿,累官右都御史。张纶初知盐山就诛除地方豪强,夺贵戚侵占的民田。任监察御史巡视通州时,有一故人携礼物求见,张纶婉谢不见。在大理寺卿任上,兴、襄(今湖北境内)为争滩地,长期不可决,牵连坐狱者达七十二家。张纶善加调停,上奏朝廷,而平事端。当时明廷宦官专权,朝政日非,张纶疏奏请诛-秦用等人。因事涉大宦官萧敬……[详细]
  张德山(?-1935)关庙乡人,工人出身。民国16年(1927)参加商南农民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8年参加立夏节起义。同年12月25日,红军首克商城,他任商城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民国19年,在商南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反“包剿”、“会剿”斗争。民国20年1月,中共皖西分特临时委员会和鄂豫皖东方办事处成立,张任分特委委员和办事处常委。5月任中共皖西北特委委员。民国21年3月,任赤城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详细]
  张竹渠(1883-1958)南湾人。青年时期学习中医,医技精湛,德望颇高。民国22年(1933)赴开封访砚友林伯襄,恰遇刘峙染疾,久不能愈。林伯襄推荐张竹渠施诊,刘峙服药7天痊愈。自此,刘对张视为上宾,经常聚会,因而誉满开封。民国23年河南省中医测试,张应试夺魁,在刘峙支持下,任河南省国医馆馆长。民国26年,他参加中医界反抗政府压制中医的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张自动离职,回乡行医。1953年病故。(……[详细]
  张庆初(1892-1968),原名正友,徐家集人。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毕业,曾任黄埔军校中尉医官;后离职还乡,在六安城开设“庆初医院”,研制“白附子合剂”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有良效,被誉为本县“医术能手”。建国后,张庆初参加县人民医院工作,曾获省人民委员会表彰,历任县医院主治医师、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政协第二、三、四届常委等职。(六安县志)……[详细]
  张月潭(1896-1979),原名张全俊,号季贤,六安县石婆店人。因秉性很倔,人多呼他张三犟子。幼读私塾,兴办学校后,先后入六安县独山小学和安庆西区高等小学堂读书。民国8年(1919年),考入六安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在“三农”读书期间,由于受“五•四”运动和进步教师的影响和教育,他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和声援安庆“六•二”学潮、反对省三届议会贿选、驱逐六安县知事骆通等斗争……[详细]
  张宗保(1915-1985),祖籍安徽潜山县,民国8年(1919)随父逃荒迁来本县矶儿滩(今矾滩乡矾滩村)定居,自幼家贫,8岁起帮人放牛,14岁丧父后为生计所迫,遂以帮长工求生。解放后,宗保满怀热情投入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中共三合大队支部副书记,1964年起任中共矾滩大队支部委员,1973年起任矾滩大队林场场长。宗保为人诚实、憨厚,热心集体事业。197……[详细]
  张伯禧(?-1954)原籍含山,长期居住和县。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乌江刘山头、大黄洲、和城等地设馆教书,曾任和县文献委员会主任。他自幼颖悟好学、博学广记,对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尤其着力研究《庄子》,曾撰写《庄子研究》10余册,其初稿存放于安徽文史馆。他能诗善文,书法亦佳,与林散之、雕慰农等人,时相唱和。(和县志)……[详细]
  张克平(1917-1945),又名张守智,白庙乡大张庄人。9岁入启蒙私塾。民国22年(1933)考入阜阳县立沈丘集(今县城)高等小学。民国24年考入河南省槐店(今沈丘县城)颍滨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救国会,次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国26年颍滨中学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被吸收为首批团员。“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在党的秘密领导下参与组织前锋话剧团,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抗日宣传。……[详细]
张金芳 革命烈士 (19571984)
  张金芳(1957-1984),出生于魏岗区后孙湾乡一个农民家庭。曾任基于民兵班长,乡广播员。他先后自学了高中课程以及有关电工、无线电木工、编织、农机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并用之于实践,被人称为“小能人”。1978年后,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把自己承包的一亩半地,全部育上泡桐苗,无偿地向邻近乡亲提供。在担任播音员期间,多方收集农业信息,向大家播放。他舍己为人,临危不惧,受到大家一致好评。1980年2月的一……[详细]
  张魁明(1908-1961),号瑞庭,亳县人,民乐演奏家。张魁明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8岁时,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后学吹箫以-,并卖艺为生。他勤学苦练,善于从民间汲取素材,其吹箫技巧不断提高,成为一方艺人。建国前,他创作的曲调有《小花场》、《小寡妇上坟》、《哭表婶》等。建国后,他的技艺得以充分发挥,创作了《喜归门》、《百鸟朝凤》、《凤凰展翅》、《双拜堂》等喜庆明快的曲调,深受群众喜爱。1954年,在……[详细]
  张明远(1894-1942),阜阳县行流集小官庄人,中共党员。少时读书勤奋,为人耿直。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小官庄支部书记、中共阜太边区委书记、中共太和县委委员、新四军驻阜阳联络员。民国17年(1928)参与领导阜阳“四•九”起义。民国20年,参与领导太和“四•一九”起义的准备工作。张明远两次被捕入狱,虽受酷刑而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中共地下组……[详细]
  张秀廷(1938-1966),宿县褚兰区杨庄公社人。195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608部队三连任卫生员。1966年在抗洪抢险中壮烈牺牲,济南部队批准为一等功臣。张秀廷的祖辈在旧社会给地主当雇工,母亲给地主家当奶妈,受尽压迫剥削。张秀廷入伍时,就在枪套上写下:“紧握手中枪,牢记血泪仇,紧跟共产党,永远不回头”的誓言。1966年2月10日,张秀廷准备接爱人来部队过春节。这天晚上,刘官庄被凌洪包围,……[详细]
  张传林(1898-1979),字瑞生,宿州市人,出身市民家庭,幼年在同泰丰铁货店当学徒,后为义丰南货店老板。民国34年(1945),改行经营绸布,任绸布业工会委员。他不仅谙熟行情,经营有方,而且心地公正,廉洁自持,因此深得各方人士的称道,在工商界亦甚孚众望。建国之初,张传林任宿城市商联筹委会副主任、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1953年起,任宿县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他奉公守法,积极参加工商界的“五反”(……[详细]
  张朝春(1963-1985),宿县蒿沟乡高滩村人。1982年入伍,后编入云南边防军,曾数次被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并三次受过嘉奖。1984年12月下旬的一天,张朝春正坚守云南边防前线一六六高地,突接父亲病故的家信,本想赶回家去,但念大敌当前,就把信往口袋里一装,拿起枪走上前沿观察敌情。身为副班长的张朝春,主动要求带领两名战士坚守距敌仅几十米的一个哨位,用冷枪歼敌,从1984年12月19日至28日,……[详细]
张传敬 [] (?~1865)
  张传敬(?-1865),字慎修,安徽桐城人,寄籍贵州贵筑。由内阁供事修玉牒告成,议叙从九品分发,道光二十七年(1847)七月初三日兼署凤山县下淡水巡检,至二十八年四月十八日卸任。咸丰元年(1851)署头围县丞。五年署澎湖通判。八年升授台湾知县,历嘉义、彰化。十年署淡水同知。同治元年(1862)八月初一日署理凤山知县。适戴潮春事起,围县城,传敬激励士民,竭力防御击走之。明年八月卸职,九月回任台湾县,……[详细]
  郭志成(1889-1962年)字道弥,原名世纶,安徽亳县人。清末毕业于江南陆师学堂,历任第二十三混成协参谋官,第十三混成协参谋官。民国元年(1912年)任江苏陆军第一师一等参谋。民国8年,任中央陆军第七师参谋长,后升第一军参谋副长,陆军中将,国民军总司令部参议,陆军部聘充顾问。后弃戎经商,在北平开设平安大戏院。民国16年春接任镇江大照电气公司经理。在职期间,改进管理,扩充厂基,增资注册,从瑞士进口……[详细]
  杨太晚(1875─1953)安徽人,晚年爱镇江山水之胜,遂定居镇江。幼读儒书,中秀才。后弃科举,寄情诗文书画。其画师法八大山人(朱耷),自辟蹊径,蔚为一家。书则狂草,疏狂放逸,龙飞凤舞。代表作有《黄山夕照图》巨幅,长丈余,气势磅礴,著名画家吴昌硕、王一亭、曾龙髯、李梅庵、朱古薇、曹广桢等均有题咏。其他还有《庐丘飞瀑图》、《云壑乔松》等,诸家题咏甚多。杨太晚早岁执教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国后为江……[详细]
  郭鸿诒(1875-1953)原名文献,后改今名,字礼征,安徽亳县人。清末秀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就读于张謇创办的南京文正书院,深受张謇器重。光绪二十六年,任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的幕僚,以功保知县分省任用。不久去上海,就读于广方言馆附设的实习理化电学专科,同时在报纸上发表言论,任职于神州报馆。他受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决意走创办实业的道路,先与友人在镇江创办了一小型肥皂厂。光绪二十九年,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