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浙江省历史人物介绍18

浙江省历史人物介绍18

更新时间:2023-12-30

  金永洪(1896—1933),仙居县溪口新罗村人。出身猎户。15岁,用火枪击伤逼租的地主家丁,被抓去受尽酷刑,却不肯低头认错,族人变卖茔产才将其赎回。192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新罗、老屋基、石壁等村以打猎队为名组成农民武装30多人。1930年1月29日,夜袭三溪村地主武装,缴获手提机枪1挺。5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3团独立中队,任中队长。在红3团攻克处州(丽水)、缙云县城,夺取唐市、……[详细]
  石瑞芳(1901—1931),又名敬芬,参加革命后化名曹珍、张鹏等,天台县欢岙沙坑村人。1926年,天台中学毕业,任教下周小学。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3月,被选为中共天台县委委员兼欢岙区委书记,6月任县委书记。在欢岙领导赎当斗争,杀死国民党天台县党部组织部长朱良庆。11月调任中共黄岩县委书记。1929年春,黄岩盐商开办盐廒,提高盐价,强迫群众购盐,瑞芳领导打盐廒斗争。1929年7月,……[详细]
  赵胜(1900—1931),原名杨敬燮,化名朱伯新、杨梦周、张云,天台县东乡西岙洋村人。1922年毕业于天台中学。次年赴北平求学。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返回天台,以办私塾、开医院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起,曾任中共天台县城东支部书记、台州中心县委委员。1930年3月,任浙江工农红军第二纵队总指挥,领导天台桐柏-。-失败后,受中共台州中心县委指派去温岭坞根游击队工作。同年6月……[详细]
  柳苦民(1897—1930),原名志连,又名兆根,参加革命后改名苦民,温岭县(今温岭市)江厦岭脚村人。10岁丧母,15岁时父兄相继病死,给地主放牛,稍后以打短工、撑船、卖缸度日。1927年,由梅溪小学教师俞诗言介绍加入共产党。1928年1月,任中共温岭县委常委,分管武装工作,化名赵连福。同年秋,与县委委员叶景泰至坞根一带发展党组织,建立下王、前山头两个党支部,发动群众开展抗租反霸斗争,勒缴地主钱粮……[详细]
  程文槎(1896—1930),号云龙,临海县(今临海市)永安里程村人。幼时读过私塾,及长,以侠义闻名乡里。1930年初,因连年遭灾,农民不堪官府借土地陈报加剧索税。2月22日,连坑乡官坑村农民梁如龙、王小兰为首反对丈量土地,杀死来村捕人的乡保团队长、队员3人。浙江省政府电饬驻海门省防军第五团火速“进剿官坑土匪”。梁如龙向文槎求援。次日,文槎集村精壮40余人至官坑助战。驻黄岩县第四十五师两个排正奉命……[详细]
  王文庆(1882—1925),名仁存,字焕宗,号文卿、文庆,以号行,临海县(今临海市)桐峙岭根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就读于东湖书院。二十六年,留学日本。二十九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期间,结识陶成章、龚宝铨、魏兰等,加入光复会,数度返国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三十二年,奔走绍、金、衢、处诸府,秘密联络会党。同年冬,与秋瑾一起前往金华、兰溪,与龙华会首领张恭、蒋六山等筹划响应湖南萍、浏、醴……[详细]
  王舟瑶(1858—1925),字玫伯,号默庵,黄岩县城(今黄岩区)天长街人。少读书九峰书院。清光绪七年(1881),补县学生,旋食廪。十一年,入杭州诂经精舍,为俞樾赏识。十四年,以优行贡于朝。次年中举人。时侍郎沈源深督学福建,闻其名,聘校文字。侍郎卒,归九峰书院讲学。后侍郎龙湛霖督学江苏,又被聘校文字。二十一年,还里纂修府志。主讲黄岩县清献书院、临海县东湖书院、路桥文达书院。二十六年,经礼部侍郎文……[详细]
  杨晨(1845—1922),字定孚,黄岩路桥河西(今属路桥区)人。16岁有神童之称。清同治四年(1865)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殿试二甲第8名,为本科浙江首位,授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十年,升任御史,同年开始编《三国会要》,立凡例。次年,与王棻购《逊志斋集》,续刻《台州全书》。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工部给事中,刑部掌印执事中等职。十五年,浙江遭大水,省籍京官联名上疏请……[详细]
  金满(1839—1917),字玉堂,临海县(今临海市)涂下桥穿山人。家贫,10多岁为佣工。清光绪初,佣于桐峙蒋世炳家。光绪五年(1879)八月,蒋世炳仇杀同族一家三口,府、县派兵往捕,蒋命金满集村众拒捕,伤兵勇10余人。清统领李光久率军缉捕,金满出没山野间,劫富济贫,集“十八弟兄”,扩充队伍,名声日盛。光绪六年十二月,在海上截获海门官兵火药船,扩充装备。七年春,入据铜坑立寨,与官府对抗。二月初,清……[详细]
  周永广(1876—1915),字旭宾,天台县南山周家村人。幼年习武。成年后为泥水匠,技艺出众。天台城西麻车王溪岸石磡,屡筑屡崩,自永广砌后,近百年稳固如初,民间传为美谈。因不堪地主、大姓欺凌,聚众反抗。后与仙居县义民武装首领郑万枝取得联系,队伍扩大至数百人,驻上马山。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谋攻江宁(南京),招募台州先锋兵二营,永广率所部二三百人入伍,在光复南京战役中立有战功。1913年2月,二次……[详细]
  杨哲商(1883—1911),名旭东,以字行,临海县城(今临海市)旧仓头人。早年就学三台书院,善图画,能诗歌、治印,兼娴技击。卒业后,曾执教于县学,与王文庆等友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文庆在上海创办启东学校培养革命骨干。哲商闻讯赴沪入学,在校加入光复会。常与秋瑾等联络,奔走沪、杭、绍间。是年七月,秋瑾等组织皖浙起义,委以运输军火粮饷重任。起义失败后,回临海县,在耀梓学堂任图画教师,多方结……[详细]
  柯冠时(1876—1911),字仲达,黄岩县城(今黄岩区)横街人。南洋陆师学堂毕业,任校教官及江苏武备学堂、陕西讲武学堂教官。辛亥革命前夕,任陕西陆军第1师营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冠时任陕西革命军西路招讨使,连克咸阳、醴泉、凤翔、岐山、宝鸡、汉中等10多座县城。清将升允率2个师阻挡柯部,革命军陕西都督坚守潼关,抵抗河南清兵,无力分兵救援,柯部被围困在陇城与凤翔之间。11月4日……[详细]
  王彦威(1842—1904),字弢甫,黄岩县城(今黄岩区)人。清同治九年(1870)举人,历任工部衡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光绪十二年(1886),为军机汉官领班章京。清代自道光中期始,对外交涉日益增多,光绪朝更是颇繁。但外交文件从未系统刊行,依靠外籍转译,失实颇多,政治、军事、外交十分被动。彦威先从“十库”抄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钦定未刊的《筹办洋务始末记》,以……[详细]
  王棻(1826—1899),字子庄,号轩,黄岩县(今黄岩区)城东柔桥村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后不复试,一意执教、著述。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学行受赏内阁中书衔。深于经学,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治之尤力。为文不事雕琢,而持论明通,援证详确。究心于乡邦文献,晚年成《台学统》100卷,集录乡先哲自晋迄于近代凡330余人事迹,分为6类,而重于气节、躬行。咸丰二年(1852)始,先后在处州……[详细]
  赵云龙(1805—1881),字廷海,号兰亭,天台县城人。初承父业,创办赵永昌丝店。清道光八年(1828),幼子患天花夭折,在挚友曹抡选出重金支持下,去湖北学习,4次往返,掌握牛痘苗防治天花医术。道光末年,行医杭州,名声大噪,求医者接踵而来。20年中引种者达10万余人次。同治五年(1866),为宁波知府爱子接种,获准设牛痘局于府衙之旁,定期施种。并将临床经验辑成方诀,初为《引痘新书》,又改《增补牛……[详细]
  林正阳(1800—1858),字振运,号昼堂,玉环县城关西青街人。少有志,能骑射,武艺精湛,且有谋略。清道光初年投军,历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总兵。长期驻守定海、黄岩、玉环、瑞安、镇海、乍浦等海防要地。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定海一度沦陷,不久收复,正阳时署定海营守备,建议筑土城以固防御,为总兵葛云飞采纳。次年,城刚筑成,英舰即大举再犯,正阳随葛云飞等率守军5000人英勇抗击。由于土……[详细]
  李诚(1778—1844),字师林,号静轩,黄岩县(今黄岩区)石曲人。少时师从泽国戚学标与其父李秉钧学习经学、训诂。清嘉庆十八年(1813)二等拔贡,初任云南姚州通判、同知,后任新平、顺宁知县。两县贫穷,土豪横行,历任知县难以治理。执法无私,严惩豪绅;引种贵州橡树,栽桑育蚕;劝士绅置田设“义役法”,减民负担;筑桂香书院,修成《新平县志》8卷。去任时,士民攀辕不绝。精经学、地理、历算、医学,长期任职……[详细]
  方絜(1800—1838),字矩平,号治庵,黄岩县城(今黄岩区)人。工诗善画,尤擅刻竹,有“方竹”之称。为嘉兴张廷济刻《清仪阁图》及肖像,山水人物皆精绝,见者惊为绝技。传世作品有《苏武牧羊》臂搁,画面不刻一羊,构图简洁含蓄,苏武姿态自若,气度浩然,颇能表现其坚贞不屈精神。上刻五言诗:“朔雪满天山,飞鸿入汉关。麒麟高阁在,何幸得生还!”字迹富有书法艺术情趣。此佳作刻于清道光十年(1830),现藏上海……[详细]
  戚学标(1742—1824),字翰芳,号鹤泉,太平县泽国(今温岭市泽国镇)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四十二年,掌教县城鹤鸣书院。次年,应曲阜孔继涵邀聘,至孔府任教。四十六年中进士。五十九年,任河南涉县知县,一度兼理林县,捐俸钱疏浚境内任公渠。在任13年,体察民情,治有政声。因得罪学使鲍某罢官。嘉庆十八年(1813),出任宁波府学教授,后历任杭州紫阳、崇文诸书院讲席。博通经史,尤精声韵训诂之……[详细]
  王世芳(1669—1808),字徽德,一字芝圃,临海县(今临海市)桐峙岭根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40岁时中秀才;乾隆十三年(1748)80岁为贡生;二十九年96岁官遂昌训导。任满,乾隆接见特赏六品衔。乾隆二十六年,为皇太后70寿,设“九老会”,召世芳赴会。二十七年,赐“序耆颐”匾额。三十三年,世芳百岁,赐建“升平人瑞”牌坊于岭根村口。三十五年,授国子监司丞衔。在世时,有子4人,孙11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