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彭天琦(1909~1978)四川荣县人。1917年起在本县上小学、中学。1928年考入成都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预科。他不顾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新军阀到处捕杀革命志士的现实和父亲严禁子女参加党派活动的教训,毅然离开成都东下,准备经重庆过三峡到湘赣找共产党。行至大足县境,遇国民党重庆当局严密盘查,不得已又返回成都继续读书。1932年川大毕业后,又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响彻着抗日……[详细]
|
黄 江 (1917~1978年),原名黄金钰,化名徐康。大岗镇镇南村人。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家。1937年考读怀集县立中学,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参加学校组织的“救亡读书会”和时事研究会,阅读《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群众》等进步报刊;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率一支小分队到梁村、冷坑、马宁等地发动群众抗日救亡,宣传“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1940年3……[详细]
|
田季沛(1901~1978) 田遇霖,字季沛,以字行,县城北大街人。17岁毕业于县乙种农业学校,复入西安成德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洋大学,勤工俭学,苦习土木工程,将及毕业,弃学就业,考入英人所操办之天津邮局,任职员10年,悉心学习外邦经营邮政之经验,以期国人自办。民国24年(1935),辞职返陕,任西安邮政局局长。30年,请调陕南,先后任西乡、南郑(今汉中市)邮局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再调凤……[详细]
|
陈大燮(1903-1978) ,浙江海盐人。1925年毕业于南洋大学,1927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交通大学机械系主任、代教务长。1949年以后历任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教授、教务长和副校长等职。1957年交大部分西迁,他与一些很有名望的老教师向党委提出了“一个交大分设两地,师资设备互相调剂” 的建议,成为后来交大迁校新方案“一个系统、一个交……[详细]
|
叶盛兰(1914~1978)太湖人。原名端章,生于北京。12 岁入北京富连成社学青衣、武旦,后专习小生。得名师授艺,并与于连泉等合作演出。1951 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中国京剧院前身),赴西欧各国访问演出。曾任中国京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京剧一团团长、北京京剧联合会副主席。表演声情并茂、文武兼备,有“活周瑜”之称,创造“叶派”小生艺术。擅长剧目有《群英会》、《吕布》、《辕门射戟》、《……[详细]
|
袁牧之(1909-1978)著名演员、编剧、导演,电影事业家。原名袁家莱,浙江宁波人。袁牧之中学时期即参加洪深组织的戏剧协社演戏,后入东吴大学,演出《万尼亚舅舅》等话剧。1930年离校,投身戏剧事业,主演《五奎桥》、《回春之曲》、《怒吼吧,中国》等剧,并创办了《戏》月刊。他在舞台上善于刻画各种人物,有“千面人”之美称,并著有《戏剧化装术》 、《演剧漫谈》等著作。1934年袁牧之至电通公司任演员,编……[详细]
|
香翰屏(1889- 1978) 别名桂珍,别号墨林。石乡坡子坪村人。其先世本姓查,后来,因故而改查氏为香氏。9岁时丧父,太夫人陈慧敏将其扶养长大,躯干短小而胆略过人。1909年,强 盗数百人抢劫其乡,他率亲族子弟数十人追赶,名震乡里。民国元年(1912)赴广州学法政,加入国民党。1919年投笔从戎,考入广东护国军军官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供职于舰队,不久认为海军难扩展才能,改习陆军,先后任连长、营长。……[详细]
|
张开泰(1905~1978),别名吴伯雄,海南崖县(今三亚市)藤桥区风塘村人。1905年张开泰出生于风塘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时,父亲去世,他跟着母亲、哥哥和两位姐姐靠耕作农田过日子。后来,在他的迫切要求下,母亲求人说情,让他读了两年初级小学,后再进高小读书一年,不久后因故辍学。张开泰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朝夕与贫苦农民相处,他深知农民的苦难。1925年11月,他把乡村青年……[详细]
|
王德元(1908-1978),艺名猛开花。渭南市临渭区孝义人。出身农民家庭,自幼随着名艺人王谋儿学艺,因记性好,过目不忘,青年时期就能演唱24本戏,出师后誉满同、朝,荣获“猛开花”之称。他为人耿直,性情爽朗,一生从艺,精益求精,生、旦、净、丑均能演唱,扮演小旦尤为出色。最拿手的戏是《打仗》、《芦花絮》、《哭通厅》、《花换布》、《拾玉镯》等。……[详细]
|
薛则民(1898~1978)薛则民,字举直,广东顺德县人。著名工商业家薛广森次子。宣统三年(1911)随家迁居香港,入湾仔英文学校学习。民国2年(1913)入读广州中英文补习学校。翌年进协同和机器厂学师,4年后被提拔为绘图员。民国9年经广州五仙门火力发电厂的美国工程师推荐,入美国纽约G·E电气公司工程技术学校学习,民国1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薛则民拒绝G·E公司的高薪聘请,回到协同和机器厂任工程师。……[详细]
|
吴邦彦笔名春光,化名孟心坚,浦城城关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民国9年(1920年)考入建瓯省立第五中学,曾以学生代表身份组织-的--。民国13年秋毕业回乡,在县立第三小学任教。为推动新文化和-,他发动组织读书会。“五卅惨案”发生后,进行反帝宣传工作。民国16年,考入上海无线电训练所,为浦城学艺研究会的《南浦潮》联系印刷,负责校对、邮寄工作。同时还撰写稿件,节译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中……[详细]
|
南式仁(1915—1978) 男,舞美设计兼绘景。浙江乐清人,出身于民间泥塑艺人世家。4岁丧父,仅读过小学一年。14岁从叔父学艺三年,16岁即外出谋生,在温州等地从事玻璃、妆奁、花伞绘画、祠堂、庙宇彩绘,塑佛像以及纸扎、彩灯装点实业。历25年成为著名的民间雕塑、彩绘专家。1955年,经浙江省文化局推荐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今浙江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组,专攻雕塑。1956年夏调入浙江越剧团任……[详细]
|
游国恩(1899-1978)字泽承,江西临川人。著名文学史家、楚辞学专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此后先在江西教中学,1929-1932年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讲师。1932年起,历任山东大学(前青岛大学)、华中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直至逝世。1952年院系调整后,兼任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详细]
|
韦丛芜(1905~1978),霍邱叶集人,原名崇武,又名立人、若愚,韦漱园之弟。民国7 年(1918 年)春入湖南法政学校。民国9 年入阜阳省立第三师范。民国11 年赴安庆,与李霁野合办《微光周刊》和《微光副刊》。后又去湖南岳阳湖滨大学附中、北京崇实中学、燕京大学求学。民国14 年与韦漱园、曹靖华、台静农、李霁野等创办“未名社”。民国17 年,未名社被查封,韦丛芜、台静农、李霁野同时被捕,50 余……[详细]
|
吴云(1903~1978),又名吴羽仙。民国12 年夏,在芜湖补习班学习时,由薛卓汉介绍加入共青团。同年秋,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由-介绍与吴霆、吴震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3 年夏,同黄天伯、胡萍舟、吴震等回凤台创办淮上中学补习社,积极宣传马列主义,进行革命活动。次年夏,回上海大学。民国19 年,吴云回凤台继续从事党的工作,先后任中共凤台县委书记、县委委员等职。民国22 年10 月因叛徒出卖被捕……[详细]
|
卢子枢(1900~1978)卢子枢,广东东莞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即受家庭的熏陶,酷爱诗文书画。民国6年(1917),考取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又随画家陈皇山学习西洋画,接受系统的西画写生训练。民国9年高师毕业后,任教于广州市立24小学,首次有国画作品参加广东省第一次美术作品展。并结识了高剑父、赵浩公、卢振寰、胡根天等画家。这时期,他博览诗文画论,广泛结交诗书画界朋友,尤其是学者名士,如商衍鎏、何……[详细]
|
时青(1903~1978)原名王世清,曾用名王世益、王焕卿等。山西榆社人。1918年去太原文蔚阁当学徒,后入山西公报馆当印刷工。1922年4月经李毓棠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参加大国民印刷厂驱逐工头彭太仁的-(即太原印刷工人第一次-)斗争。后任青年团太原第四支部书记。9月被选为团太原地方执委会执行委员、工人运动部主任。1925年元旦,山西工人联合会在太原成立,被选为省工联委员长,发动了太原……[详细]
|
曹承宗(1893~1978)字守先,曾用名越西。蠡县宋家庄村人。祖籍山西灵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生活所迫随父母迁居蠡县宋家庄外祖父家。光绪三十年(1904),曹承宗初级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困,无力求学,曾到外地当雇工、打短工、当店员等。1919年,在县收粮所当三等书记员。1925年,他开办了“三三”针织工厂。同时受地下党员董守仁、于澄波的影响,投身革命,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
朱理治(1907~1978)原名朱铭勋,化名王志、王刚、李迅等。江苏通州(今江苏南通市通州市)人。1927年4月在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系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北京西郊区委书记、北京临时工委书记。1928年春,因组织遭破坏潜往上海,同年夏在家乡被捕,先后关押在南京、苏州监狱。1930年获释后发起成立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任会长、中共党团书记。1932年7月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部……[详细]
|
王国昌(1911~1978) 化名老朱,出生在旧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聪明好学。高小读书时四叔父赠他一本《-》书,他十分欣赏,不时苦读,颇受影响。1925年,他与同学郭延年于城里高小组织了童子军,领导少年操练,宣传反帝反封建。当时,省立绥德师范(四师)和省立六中(榆中)派学生来吴堡宣传革命思想,散发革命传单,王国昌开始受到革命启发,经常偷阅《社会发展史》等进步书籍。1928年,共产党员慕嘉绩调吴堡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