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肖文玉(1917~1976年),民国6年(1917年)生于山西省沁县杨安村贫苦农家。民国27年,文玉在杨安村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党支部书记、区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职,10月升任区委书记。民国29~37年,先后担任霍县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委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福建,任中共建阳地委组织部长。1952年4月,任中共福安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翌年升任福安地委书记。任上正值国家开展第一次义务征兵……[详细]
|
林淦生(1896年—1976年),漳州蜈蚣山人。其家境贫困,小时父亲勉强供养就读小学,15岁小学毕业后,在家从事劳动。并跟师学习眼科医术,前后达5年之久。淦生既聪明,又勤奋好学,很快掌握医术药理。期满出师后不久便自己开业,当眼科医生。至民国18年(1929年),他参加漳南游击队,担任地下交通员。他以眼科医生为掩护,多次为游击队购买物品、药品和传递情报任务,为游击队开展工作起到很好作用。民国23年,……[详细]
|
曾潜英(1905—1976),字特生,新铺镇南山下人。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一期,1925年1月毕业,任粤军第1师2团排长,次年4月任该师3团机炮连连长。1927年春考入中央军校高级班,毕业后升任少校参谋、营长。1931年升任上校参谋。1932年入陆军大学10期,1935年夏毕业,任陆军4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任186师548旅少将旅长,率部防守广东省从化,日军近卫师团进犯,他以1个团固守……[详细]
|
鲁洪文(1907~1976),官道口乡大岭村人,出身贫农家庭,青年时被抓兵到国民党部队,受尽苦难。1934年4月逃离旧军队,返乡途中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入伍时为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四团二-士,当年随部队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班长、排长,团、旅粮秣股长等职。1952年因病复员回乡,1976年6月患胃癌病逝,终年69岁。 洪文参加革命队伍以后,吃苦耐劳,不避艰险,作战勇敢,不怕牺牲。1937年,……[详细]
|
金灼南(1882—1976)又名金葵生,号秋圃居士。临清县金郝庄(今属临清市)人。古筝演奏家。生于音乐世家,其祖父、父亲酷爱音乐,擅长筝。他受家庭熏陶,自幼习字筝。18岁时考取秀才,科举废除后,在家乡教授私塾。青年时期,奔走江南数省,寻师访友,筝技大长,从家传筝谱到民间流传筝曲,已均能掌握自如,是家乡远近闻名的筝手。1912年,他将传统筝曲《双板》《三环套日》《流水激石》编创成一曲,取名《渔舟唱晚……[详细]
|
何汝坚(1897~1976),广东翁源附城(今龙仙)蓝青河陂头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科系毕业,国民党员,曾任高州省立第一农业职业学校教员。何在教学之余,编著了《普通蔬菜园艺学》。何留居家乡期间,在如珠岩开办了石华庄农果种子公司,后更名石华庄农果场。1938年,何任翁源抗日自卫团第四大队大队长,1940年任翁源蓝李乡中心小学校长,1942年任私立南浦中学教员,1947年当选国民代表大会翁源县第二候补……[详细]
|
张万祥(1923—1976)原籍昌邑县南逄乡南马埠村。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曾3次荣立三等功。后在战斗中失去左臂和右手,成为一等残废军人。1948年复员,安置在昌城东隅村居住,由国家供养。回乡后,他以坚强的毅力和决心,学会了用胳膊干活,还学会了用口衔笔写字。1951年,政府分给他一份土地,他坚持用残臂学着挑水、掘土、匀粪、捉虫、扶犁耕地等。1954年,他团结23户农民,组织起农业生产合作……[详细]
|
方学李(1900~1976)惠城镇西联村人。出身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民国9年(1920)他在广东考选为留法公费生。旋转留德,毕业于梅林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波恩大学任教,课余潜心研究法学,乃获波恩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他毅然回国。为贯彻他的初衷,贡献所学于国家,即应国立中山大学的聘请,担任法学院教授。民国22年(1933)转任安徽大学教授。民国25年(……[详细]
|
李悦义(1906—1976),字君达,河源县城人,幼年随父去广州读书,民国12年(1923)于广东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随后就读大学,获国立中山大学第一届法学士,法国国立巴黎大学法学硕士,法国国立帝雄大学法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员。他在中小学时代,学习成绩优异,即为师友所推崇。在专门学校及大学求学时,历任学生会长,并从事领导青年及工人群众运动。毕业后,有更多的活动和建树,任广东省海……[详细]
|
黄棨(1908~1976),原名黄耀棨 ,字广厦,号少痴,广东三水县芦苞人。自幼勤奋好学,少时从三水县立中学转广州南海中学读书。25岁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与父亲(黄祝蕖)开办祝蕖补习学校,任校长。广州沦陷时,回家乡继续办祝蕖国文专科学校。芦苞失守后,举家迁入曾洲茶园村,被推选为三水中学校长。抗战胜利后,先后任广州知用、培英、兴华等中学教师和沙面珠江路、丛桂路等小学教员及中华高级会计学校……[详细]
|
陈卓凡(1898—1976年)原名万安,东里镇塘西人,爱国民主人士。早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与彭湃等人组织赤心社。1924年毕业回国后,任海丰中学教导主任,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动。翌年随东征军到汕头,受周恩来委派,任揭阳县长。1926年冬,任漳州各属政治监察员,积极推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开展反封建运动,处决-,深得人心。“四·一二”-政变后,被国民党右派通缉,避居香……[详细]
|
杨幼敏(1886—1976年),号刚,梅城下市角人。青少年时期在梅城就读小学和中学,其后考入广东将弁学校,他目睹清延-,政治腐败,丧权辱国,毅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南征北讨,26岁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历任潮梅镇守使署参谋长、第一军参谋长、虎门要塞司令等军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朱德代表中央红军复信给广东陈济棠,对抗日问题提出五点建议,并建议双方互派代表进行协商。陈济棠接受朱德建议,……[详细]
|
农忠卫(1916—1976),壮族,宝圩乡堪圩村岩铭屯人。民国二十四年毕业于雷平县立简易师范,后考上南宁民团干校,受训十一个月,回县后任堪圩小学校长、乡长。民国二十八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调任国民党雷平县党部干事,民国三十五年下半年任雷平县党部书记长,翌年选任雷平县参议会副参议长。在这期间,他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支持进步教师闹学潮,支持进步青年开办“人间书店”。同年任雷平县党都书记长后,在中共地下党……[详细]
|
潘子裕(1892—1976),海口白沙门村人。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琼崖办事处赤卫队,当选为海口市钢铁机器工会委员,积极参加-运动。1926年8月,由全国总工会特派员曹俊升、林尤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任琼山县苏维埃政府通讯员。1928年8月,参加在海口市陆国宪家召开的改选中共海口市委领导成员的党员会议,担任交通员。1929年9月在海口被捕,当夜越狱,在亲友资助下……[详细]
|
李光璧(1914~1976)又名昭平,笔名楚白、唐棣、雪沧、陆刚、黎武、紫翔等。安国祁州镇人。193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安国县第一区抗战动员会和冀中区行政公署任文书。1940年2月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兼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在此期间,整理过明代档案资料,从而奠定了研究明史的最初基础。1946年至1949年任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北平中国大学副教授,后兼任长白师范……[详细]
|
李玉清(1901~1976),浙江鄞县人。民国6年(1917年)入上海圣芳济学院读书,民国8年进同新和五金店,民国18年提升为副经理。民国27年5月自行开设利康贸易公司任经理,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友合伙开设强华五金店任经理。民国35年6月,入股标买日本“三友梭子厂”,兼任业务经理。解放前夕,大股东及经理欲抽逃资金去台,他联合一些小股东在董事会上提出不同意见,加以阻止无效,毅然留下来维持生产……[详细]
|
郑依平,原名井方,又名佩,长汀城关人,清宣统元年(1909)八月八日生于地主家庭。民国十二年(1923)进省立长汀中学,后转入北平大同中学,十六年(1927)夏入京师大学堂法科预科,参加过国民党左派组织。次年春,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十八年(1929)任北平市青年反帝大同盟团组书记,次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参加“八·一”--被捕,关押2个多月。二十年(1931)任北平市反帝大同盟宣传部长,次……[详细]
|
梅光华(1915.3~1976.9)。商南县永青区两岔河人,雇农出身,身材稍低而精干,父母亲过早去世,梅在青少年时代生活贫苦,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民国二十三年(1934)红二十五军来到商南县两岔河,梅光华积极报名参军,开始了革命生涯。民国二十六年(1937)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副班长、班长、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团部侦察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民国三十五年(1946)在新四军十五……[详细]
|
张长生 (1886-1976),女。江苏省常州市人。1928年年夏,随全家来哈尔滨定居。其儿子姜椿芳在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读书,1931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市委和满洲省委宣传部长。她积极支持儿子参加革命工作,党团地下组织经常在她家开会。遇到这种情况,她就和丈夫出去买菜做饭,有时在院子里放哨。时间一久,她积累了一些掩护开会同志安全的经验。即:不轻意到邻居家串门,以……[详细]
|
刘通(1879~1976年)原名开通,字伯瀛,号漫叟,侯官人,居城内水部建华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参加同盟会;翌年,考入福建法政学堂,修法律专业,毕业获法官职位。宣统二年(1910年)7月,辞官任福建同盟会机关报《建言报》主编,鼓吹革命,参加光复福州之役。福建都督府成立,被推为省参事会参事员、省政务院秘书长、副院长和都督府秘书等职。民国2年(1913年),因参与反对袁世凯被通缉,避居上海……[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