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41、劳君展 (19001976)
  劳君展(1900—1976) 新民学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原名启荣,湖南省长沙县人,女,1900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青年时代就读于长沙周南女校。五四运动期间,任长沙学联宣传部长,创办《女界钟》杂志,加入毛泽东创建的新民学会。1919年秋考入上海东南大学。同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入里昂大学、巴黎大学专攻数学,并师从居里夫人,攻读放射性物理学。1925年与许德珩结婚后,工作于居里夫人的镭研……[详细]
42、邓克生 (19111976)
  邓克生(1911-1976) 经济学家。湖南省长沙人,1911年出生于长沙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923年读小学时,目睹日本水兵惨杀长沙市民,又多次看到长沙人民抵制仇货的-,即立志反帝救国。北伐战争中,在湖南大学商科附属中学读书,任该校学生会宣传部长和国民党支部常委,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右派。马日事变后,他脱离国民党,到湖南群治大学经济科读书。1935年结识进步分子李仲融、杨荣国,共同学习马克……[详细]
43、涂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11976)
  涂治,(1901.7.1-1976.1.1),农学家。湖北黄陂人。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9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八一农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第一副院长,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对新疆的教育与科学事业及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积极推广草田轮作制,单倍体育种及喷灌、水稻塑料薄膜育秧等先进农业技术。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详细]
44、刘霞举 (18851976)
  刘霞举(1885~1976) 刘凤翔,字霞举,以字行。清光绪十一年六月生于本县城关。自幼聪颖,好学不倦。21岁为府学生员(秀才),初露头角,名重当时。由县儒学送入高等学堂学习,宣统二年毕业,以优等成绩奏奖拔贡生。民国2年(1913),陕西省招收公费留洋学生,霞举应试被录取,分配留学日本,选读东京浅草工业学校电器机械科,8年冬毕业,继在东京发电厂及机器厂实习。9年秋,学成归国。应聘为北京电器工……[详细]
45、方文轩 (18901976)
  方文轩(1890——1976),字伯堂,今义津镇人。文轩桐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数理系。民国7年(1918年),安庆六邑中学聘他为数、理、化教员。民国9年,他创办了江淮中学。民国12年,他又创办了私立东南中学,自任校长。民国15年,孙传芳的残部驻入该校,门窗校具毁劫一空,-停办。是时,文轩由友人荐到武昌北伐军总政治部,任教育股中尉股员。宁汉0,邓演达赴苏联考察,周恩来接任该部,率领人员……[详细]
46、苌宗商 (18971976)
  苌宗商(1897~1976),原名锡琏,又名路沙,字宗商,泗县-区苌圩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生于中小地主家庭。苌宗商幼读私塾,聪敏好学,后来学于南京上江实业学校。民国10 年(1921 年)毕业于泗县甲种师范讲习所,先任-小学教员、校长,后因盗贼蜂起,民不安生,民国15 年被乡民推举为泗县第七区西段团防派驻所(在-)团董,以防匪保民。民国18 年夏,任第七区自卫团(在四山)团总(即团练……[详细]
47、彭信古 (19031976)
  彭信古,原名源壬,别号芸垓,县在城厢(今城关镇)永兴街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8年(1919),考入长沙楚怡工业学校机械专科,毕业后先后在汉阳铁厂、武昌纱厂见习,见习期满转为翻砂车间技工。民国12年,在新化澧溪彭家村小学教书。民国17年春,复去郑州棉纺厂做技工。次年秋,考入湖南省自治训练所测量专科地形班学习,毕业后在湖南省财政厅、民政厅、地政局等单位测量量队任测量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详细]
48、陈玉璋 (18981976)
  陈玉璋(1898~1976.7),字寿石,又字梅村,号恬安老人,开封市人。住城内州桥街。出身贫苦,9岁入私塾,12岁丧父,母子3人艰难度日。清末民初,开封书坛名家辈出。陈玉璋酷爱书法,多次登门求教,但常被拒之门外,于是他发愤读书、刻苦练字。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无钱购买纸墨,他就在漆板上用黄土拌水写字。除读书练字外,还时常出去干些杂活,贴补家用。1918年因家贫,弟弟又患病去世,便辍学设馆教书。白天教……[详细]
49、马溶之 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19081976)
  马溶之(1908~1976),字月亭,1908年11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定县西南合村。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34~1952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任技正、室主任等职;1953~1965年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其间于1958~1960年参予并领导了全国土壤普查工作;1965~1972年在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任研究员、副主任;1972~197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详细]
50、秦显文 (18821976)
  秦显文(1882~1976) 字子明,本县喜神乡人。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林学系,先后任农商部第一林业试验场技术员、广西建设厅技士、河北实业厅技术员、陕西建设厅技正专员、国立西北农学院林场主任等职,著有《中国黄土高原育苗造林试验》等论文。29年(1940),他任陕西黎坪垦区管理局技师科长,协助局长安汉普查森林资源,推动林业生产。次年冬,兼任农林部长江水源林区汉水分区主任,领导工……[详细]
51、张邃青 (18931976)
  张邃青(1893~1976.5),原名张森祯,后以字行,河南省太康县人。祖父张书升曾任家乡训蒙教师。父亲张梦松是廪生,先后任陈州府中学堂校监,尉氏、太康等县高小教员、堂长。张邃青自幼读私塾,1909年考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学习期间,与金遐龄,冯友兰等同学创办《学粹》旬报。毕业后返回原籍任教。1915年,张邃青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1919年5月4日,他和同学们到达天安门,参加声……[详细]
52、皮宗石 (18871976)
  • 皮宗石
  皮宗石(1887~1976)皮宗石,字皓白,号海帆(亦作海环),长沙县福临铺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先后在武备学堂、城南书院学习,二十九年到日本人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在日本期间,他与黄兴、米教仁等过从甚密,并结识了汪精卫、蔡元培等人,并于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他从日本同国,与任凯南、周鲠生、杨端六等筹办国民党机关报《国民日报》,于次年元旦在汉口创刊。后因准备武装讨袁泄密,报……[详细]
53、高峰 (19141976)
   高峰(1914~1976)原名高杨庆,曾用名高啸平,又名高奉。陕西清涧人。早年在清涧店则沟高小读书,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派在陕北-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他于1933年在-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清涧区委书记、清涧县委书记,在无定河西的曹家坬、惠家塌、左家山一带秘密进行宣传,恢复和发展党、团组织,建立和扩大游击区,使这一带成为清涧、绥德两县革命活动的主要地区。193……[详细]
54、蒙哥马利 英国陆军元帅(18871976)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第一代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KG,GCB,DSO,PC(Bernard Law Montgomery, 1st Viscount Montgomery of Alamein),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着名的军事指挥官。1887年11月17日出生在伦敦肯宁顿区圣马克教区的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才正式上学,文化成绩低劣,但体育成绩极棒。1908年,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详细]
55、谢之光 (19001976)
  谢之光(1900—1976),初名廷川,署东山后裔,后易名之光,室名栩栩,1899年2月25日出生于浙江余姚。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 。曾任南洋烟草广告公司美术员,九福公司美术主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上海分会理事、上海画院画师、上海市文联(二届)委员会委员、民主同盟盟员。早年擅月份牌年画。作品有《铁水奔流》、《洛神》等。谢之光的后半生全身心创作国画,成为上海著名国画家之一。他青……[详细]
56、郭顺 (18841976)
  郭顺(1884—1976) 字和辉,号景春。环城竹秀园村人。清光绪十年(1884)12月10日出生,是永安百货公司创始人郭乐六弟,上海永安纺织公司筹划人。早年就学澳大利亚,勤敏向学。民国3年(1914)出任澳洲中华总0会长,联合当地华侨创办中澳邮船有限公司,被推举为主席。1921年为孙中山先生筹款革命,获孙中山褒奖。1922年回国办实业,向华侨招股集资,在上海创办起永安纺织有限公司,历任华商纱厂联……[详细]
57、刘农畯 (19121976)
  刘农畯(1912~1976),又名守骞,别号华珊,黄陂桥龙古塘人。民国14年(1925),在邵阳景文中学求学,次年随叔刘惊涛投入农-动,担任儿童团团长。民国1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0年1月,刘赴南京三民中学求学。翌年4月,考入南京军事交通技术学校。民国35年毕业于国民党陆军大学,历任连、营、团长等职。 民国37年5月,刘奉命率领伞兵三团赴上海担任机场警卫任务,秘密地和上海地下党取……[详细]
58、李登贵 (19531976)
  李登贵,1953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双河乡。他从小接受党的教育,上小学时,以刘文学、黄继光、雷锋等英雄人物为榜样,不怕吃苦,助人为乐。班上同学晏栋梁不慎扭伤了脚,李登贵不辞辛苦,天天背晏栋梁上学。稍大些,李登贵便参加了队里的学习雷锋小组,积极参加了拥军优属活动,帮助军属排忧解难。军属大娘熊淑碧的儿子不在家,家中缺乏劳力,生产队分的粮食、柴火,都是李登贵给大娘送到家里。大娘吃水有困难,他挤时间给……[详细]
59、程华亭
  程华亭(?~1976),寿县马厂乡人,出身农家,起自草莽。清朝末年,朝廷对外丧权辱国,对内加紧掠夺,人民苦不堪言。程华亭揭竿而起,啸聚百多人枪活动于寿县、定远之间,与官府对抗。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革命党人王庆云在寿县东南乡以办团练为名,聚集革命力量,程华亭率部参加,担任大队队官。武昌起义后,十一月五日寿州光复,成立淮上军总司令部,程华亭与费子良等分任队官。南北议和达成,淮上军编入柏文蔚的……[详细]
60、杨护发 (19171976)
  杨护发(1917~1976年)杨护发,民国6年(1917年)生,山霞乡下塘村人。父杨钟,泥水名匠。年甫13岁,即往厦门建筑工地当学徒。他随师勤学苦练,且经常利用雨天及假日,独自寻访踏勘那些有代表性的建筑,随手测量比画。数年之间,走遍厦门汉式建筑及鼓浪屿洋楼房。晚年回顾这段学艺过程他不无自豪地说:“厦门是个大型建筑展览厅,汉式、西式,比比皆是,看你去学不去学。”他技艺学成,正要一展身手、报效社会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