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翟学棠(1895-1946),女;赵桂英(1930-1946),女,乳名菊意,修武县史平陵村人。母女2人,房无1间,地无1垄,终年住在村西头的牛王庙里。封建地主的剥削压榨,日本侵略军、伪军和国民党的压迫欺凌,不仅使她们对这些敌人有着刻骨仇恨,而且养成了她们勇于反抗、敢于斗争的刚烈性格。1944年冬,共产党派工作组到史平陵村开辟工作,桂英的舅父翟学义首先加入共产党,并担任村农会主席。在他的启发教育下……[详细]
|
马德华,又名刘德明,陕县张汴乡窑底村人。1921年8月出生,1938年入党,1940年1月入伍。1945年9月在黑龙江省三肇地区开辟新解放区。1946年1月由于该地区发生-叛乱,马德华壮烈牺牲,时年25岁。 马德华出身贫农家庭,1938年在张汴岳庙小学读书,当时岳庙小学校长系地下党员蔡迈轮。学校师生经常到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马德华是学生中宣传抗日的积极分子,同年被发展入党。他积极组织……[详细]
|
姚锡九(1881~1946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北砂姚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原籍读过两年书。生前住道外南十道街姚锡九大院(现道外教委办公楼址)。姚锡九为人狡诈,善于投机。他初来哈尔滨时,开始经营小买卖。之后,稍有积蓄,便积极钻营,逐渐与当时0各种势力拉上关系,贩卖-,开设伎馆,设赌抽头,聚敛各种不义之财。特别是自当上修筑松花江桥的工头,千方百计地剥削和残害工人,由此发了横财。后来投靠日伪政权,成为……[详细]
|
杜月笙的原配夫人沈月英,原江苏吴县(今苏州)冶长泾河南张华村人,小名小妹,没有生育,领养一个儿子,名杜维藩,虽是养子,但此子进门后,杜月笙事事顺利,所以爱得胜过己出。沈母曾是黄金荣夫人的梳头娘姨,后由黄家做媒,将她嫁给杜月笙。杜发迹后妻妾成群,但对沈月英仍相当看重,出资在冶长泾造了一座石拱太平桥。沈母亡故后,杜月笙还为丈母娘修了一个大坟。……[详细]
|
杜玉铭(1919—1946),原名杜有学,曾用名杜治邦,化名章克华。市城区黄堡镇杜家原人。杜玉铭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深知读书不易,因此,学习非常刻苦用功。读完高小后,回村担任小学教员,一边教书,一边自学。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杜玉铭毅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27年(1938)春,他辞别父老乡亲,跟一些进步青年到达延安。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奔赴抗日前线。29年(1940),党……[详细]
|
苏路(1915~1946)路玲(1916~1942)苏路,原名王芹。原籍浙江,出生于上海,曾在上海电影公司当勤杂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到上海抗敌演剧第五队,开展抗日文艺演出,很快成为骨干。路玲,女。出生于湖南,自幼失去父母,随继母在上海长大。抗战初期,她也来到上海抗敌演剧第五队,成为一名演员。由此苏路和路玲相识,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情投意合,建立起友谊。1937年末,经组织介绍一起奔赴……[详细]
|
梁景儒(1909—1946) 乳名小寅,洛南县古城镇人。梁景儒出身于农民家庭。19岁辍学回乡学医。民国21年(1932)参加了刘实通、岳新明领导的“红枪会”。民国23年(1934)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洛南,梁景儒出资援助。抗捐军失败后,梁景儒到龙驹寨(今属丹凤县)一带贩牛,在长期往来中,结织了巩德芳、薛兴军等人,以朋友相交,过从甚密。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巩德芳已在国……[详细]
|
毛楚雄(1927~1946)湖南湘潭第二区(今属湖南韶山)人,出生于长沙。毛泽东胞弟毛泽覃之子。半岁时与母亲周文楠一起被国民党警方关进长沙监狱。数月后母亲保外就医,1930年被红军救出监狱,后去了中央苏区;小楚雄一直由外婆抚养。1935年,外婆把毛泽覃在江西瑞金英勇牺牲的消息告诉了他,并讲了他的身世,他听后放声痛哭,紧咬牙根表示,长大后要“继父之志,报父之仇”,“跟着伯伯闹革命!”1937年冬,中……[详细]
|
毕凯(1913.9~1946.6),乳名毕冬保,原名毕荣成。苗族。三街镇潞江新庵村人。 毕凯青少年时期,因家贫就读于县简易师范学校。在此期间,他积极参加爱国-,曾被选为简易师范学校学生会主席和出席省学联代表。1936年冬,他秘密参加中共地下党员在简易师范组织的读书会。从此他开始认识到要抗日救国只有跟共产党走。 1938年8月,毕凯和刘志中(现名刘执中)等4人辗转到达延安参加革命……[详细]
|
何生林,1921年生于内蒙古化德县一个贫苦的雇农家庭。他从小性格刚烈,意志坚强,酷爱读书,幼小的心灵里即埋藏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对剥削人民的地主、抢掠人民财产的土匪十分憎恨。他渐渐懂得愚昧受欺,没有文化就不能使民族强盛的道理,更加勤奋学习。后来,何生林考入张北师范,在学校不断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并刻苦学习日语,用他的话说:“了解它才能打击它。”此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列宁、高尔基、普希金、托尔……[详细]
|
谭笑萍(1901-1946),少年时就读于旌德白地日新小学,1924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任中共旌德特支书记。1928年2月主持召开党义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被捕,后保释。1932年3月首任中共旌德县委书记。1934年5月,谭笑萍参加领导旌德大礼村农民-,在板桥召开会议,研究-的行动部署。因保密工作不严,引起敌人注意,党员朱贵仂被敌人逮捕后叛变,……[详细]
|
余慎(1910~1946),原名徐积福,曾用名徐岩福、徐步云。浙江省永康县下徐店人。烈士。民国18年(1929年)毕业于溪岸培文小学。次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共永康县委领导的农民秋收武装-。民国20年,任中共永康县工委部长,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发展共产党员,领导农-动,曾处决国民党当局坐探徐一多,被捕判刑5年。出狱后,先后担任中共永康县委委员、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抗日政治工作队队长。民国2……[详细]
|
彭养光 (1873-1946):字临九,钟祥客店人,清光绪秀才。1905年,彭养光在武昌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第二年加入日知会,参加过萍济醴起义。起义失败后,回到武昌,组织“安郡公益社”,任社长。 1906年,日知会失败,刘静阉等人被捕入狱。彭养光与党人共谋营救,几经奔走,竭尽其力。后转赴四川,1911年,与在川的湖北籍党人一起,参加过四川反清武装起……[详细]
|
张成台(1908~1946),河南省新县陈店乡张家湾人,出身贫苦,读过几年书,少年从师学艺,当过木匠徒工,地主长工。于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任副队长。192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根据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指示,在家乡组建光山县弦南区农民赤卫队,任政治委员,后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第一营营长。不久,被提升为三十三团政治部主任参加长征到陕北。1937年……[详细]
|
田志清,民国元年(1912年)生,原籍湖南。曾经在汉阳兵工厂搞工人运动。1934年参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南泥湾开荒时,一次他的连队的战士为了追捕一只野兔,踏坏群众17棵禾苗,他用自己的生产奖金做了赔偿。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团的爱民模范。1939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三五九旅教导队副队长。1944年任炮校校长。1945年任炮兵连长并随军由江苏经山东来到东北。旋任……[详细]
|
巴特玛拉布坦(1899—1946年),男,蒙古族,扎赉特旗巴达尔胡努图克巴彦哈喇人,扎赉特旗末代札萨克。巴特玛拉布坦的先祖系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其父是扎赉特旗四品台吉,与扎旗十四世王爷旺喇克帕勒吉是堂兄弟,旺喇克帕勒吉无嗣,过继巴特玛拉布坦为嗣子,立其为王储。旺喇克帕勒吉卒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巴特玛拉布坦继承王位被清朝皇帝赐封多罗贝勒,袭扎赉特旗札……[详细]
|
张宏飞(1923-1946)张宏飞,1923年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1943年投奔其兄张洪儒(伪县公署职员),迁来宾县,住在宾州城西门外北二道街,在宾县西关小学校当教员。1946年2月,参加中共松江省委办的训练班,学习40天结业后,在县委委员、宾东办事处主任赵三声带领下,去宾公、摆渡地区开辟工作。张宏飞同田俊若筹建摆渡区自卫队,任主任。当时开辟新区形势比较严峻,群众对我不了解,没有发动起来,土匪四起……[详细]
|
陈陶遗(1881—1946年),名公瑶,号道一,松隐镇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秀才,在松隐教书。人物生平光绪卅一年,入松江融斋师范学堂读书,因反对好色嗜赌的学堂经理杨荫安而被开除。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并由同乡高天梅介绍,加入同盟会,改名剑虹。不久,受命回国,在上海和高天梅等创立中国公学,暗为同盟会秘密机关,从事革命。后立健行公学,和柳亚子、高天梅、朱少屏等人任讲师,以《黄帝魂》、……[详细]
|
邓传孔(1922~1946),女,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人。曾任附城地区中共组织负责人、中共简师支部书记、部队政治宣传工作队队长。她出生于一个家境日渐破落的乡绅家庭。1941年春,在灵山简师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秋,担任附城地区中共组织负责人;1945年2月参加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1945年2月13日,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灵山大队政治宣传工作队队长。1937年秋, 邓传孔考入灵山中学读初中……[详细]
|
郑耀南(1908—1946)字盛宸,号耀南。掖县(今莱州市)西障郑家村人。1928年入党。1930年秋,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记。1938年领导玉皇顶武装起义。并任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队长。 1938年9月,三支队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后被任命为第五支队二十一旅旅长兼蓬(莱)、黄(县)、掖(县)警备司令。1939年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调中央社会部工作。1946年去世。……[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