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张耀先(1901—1931),原名张进荣,号省三,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冷寺张小庄人,中-员,革命烈士。张耀先民国12年(1923)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后考入杭州产业学院,学习两年。民国14年秋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阜南县最早的中-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耀先在张发奎部先后任排长、连长。民国16年,受中-组织派遣,张耀先到安庆做秘密工作,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后经中-组织营救出……[详细]
|
潘天甫 (1892-1931) ,号赞乾,系河池县三旺乡平洞村(今九圩乡梅洞村平洞屯) 人。1919年,就读庆远六县中学,后执教南丹县乡村国民学校。1932年,其胞兄天爵买到“统领”委任状,招兵买马,自称“广西讨贼军西路前敌指挥官”,潘天甫从南丹捎回10余支枪加盟。1925年,“定桂军游击司令”杨庆祥前来招抚。潘天甫随军入伍,后经杨推荐考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二期,毕业后分在广东省英德县实习带兵。1……[详细]
|
漆先科(1903~1931),字子元,出生于金寨县果子园一个贫苦农民家里。9 岁丧父,一家5 口人靠母亲辛勤劳作维持生活。漆先科排行老大,年虽小却有心计,常出外拾柴禾,挖草药贴补家用。后由其族兄资助入私塾5 年。民国16 年(1927 年)夏,由周维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吴家店、牛食畈一带以经商为名秘密组织农会,发展党组织。民国18 年5 月,党组织决定以丁家埠为中心举行武装-。立夏节之夜……[详细]
|
周维炯(1908~1931),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出生在金褰县白沙河楼房村的一个农民家庭。7 岁就读于舅父漆先涛塾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民族之大,国民之众,举世不二,而令倍受外侮,齐家、治国、平天下,实为吾辈无旁贷之责……”漆先涛阅过批曰:“后生可畏!”民国12 年(1923 年)秋,周维炯考入商城县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受到学校任教的共产党员的教诲,思想进步,敢……[详细]
|
戴奇出生于教师家庭。 1922年从酃县梅岗高小毕业后,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校积极参加学校党组织和湘南学联秘密组织的各种革命活动,并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毕业后,回到家乡,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从事建党活动和农-动。1927年10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1930年1月,调红六军工作。。同年秋,任红六军(红三军改称)八师政委,1931年8月,在……[详细]
|
张辉瓒(1885—1931) 国民党军将领。 湖南省长沙县人。字石侯,行八。1885年出生于长沙县唐田神塘。湖南兵目学堂、湖南讲武堂和日本士官学校毕业。1912年(民国元年)任湖南都督府参谋,北平军需学校总队长兼军事教官,旋赴德国考察军事。1916年在天津进行反袁活动。1917年回湖南参加0战争,任游击司令,1918年任湘军兵站总监,湖南第4区守备司令。1921年任湘军第4混成旅旅长、湖南警务……[详细]
|
沈千祥(1899-1931)号书云,乳名报荣。本县早期的中共党员,著名革命烈士,泥城乡千祥村人。千祥7岁时进私塾读书,但由于家庭贫困,经常辍学,直到17岁,才从大团小学毕业。1919年,千祥进江苏省第二师范在浦东设立的讲习科读书。1921年毕业,回家乡教书。1925年下半年,他进上海国民大学,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发起组织“戒烟会”,起草“会章”。北伐革命初期,加入中国国……[详细]
|
徐春圃(1893~1931),号世葵,化名群普,今岳阳县三荷乡人。1917年毕业于长沙公益师范学校;1926年秋,湖南农民运动兴起,辞去教职,任岳阳县农民运动特派员。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当选岳阳县第五区农民协会委员长,将血债累累的大恶霸地主李章选、李万选兄弟捉来游乡,将李章选当众处决。对重利盘剥的财主,按情节轻重处以游乡或罚款。“马日事变”后,转入地下活动,他以平地乡琵琶山为根据地……[详细]
|
方旦初(1859~1931),字永炳,今临湘市聂市人。父熙甫,靠挑货郎担起家,后成为聂市首富,在聂市拥有5家大茶行、10多个铺面、200担田土。方旦初清光绪十一年(1885)中秀才;十九年中举人,两年后出任安徽婺源知县;二十七年任六安知府,三十一年任三品衔和州知府;宣统年间,因其长子妙生参加徐锡麟发动的反清的安庆起义,恐遭猜疑和牵连而借故辞官,回乡闲居。进入民国后,先后任职天津杨柳青、河南老河口……[详细]
|
杨正元,字春魁(1902—1931),宁洱县德化乡那迁村人。1920年秋考人云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萌发了变革社会的思想。 1922年秋,杨正元进入昆明私立成德中学读书。读书间,他常常阅读进步刊物,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924年,云南的统治者唐继尧鼓吹“联省自治”,杨正元以敏锐眼光揭露唐继尧妄图0中国,自立西南王的阴谋,在许多进步师生的反对抵制下,唐继尧的阴谋破灭。杨正元……[详细]
|
陈仲赫(1882~1931年),字希周,同安阳翟人。仲赫家庭小康,童年就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南渡缅甸仰光习商。光绪二十九年,庄银安、徐赞周等人创办中华义学和益商夜校,聘仲赫为教习。仲赫与同盟会员秦力山交好,思想激进,对康有为保皇主张不屑一顾,倾心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光绪三十四年三月,仲赫与徐赞周、陈守礼3人加入中国同盟会,6月组建仰光同盟分会,仲赫为7个主盟人之一,任庶务长。8月创……[详细]
|
党甘亭(1880~1931)名建棠,字甘亭,乳名群猁,生于本县城关西门内仓巷。9岁时随从关中著名秦腔花旦隆德子(艺名“高娃”)学艺。11岁登台演戏,脱颖而出,被人们誉为“胎里红”。晚清,声名大震,一时趋者若狂,各地班主重金争相聘用。1913年3月,易俗社聘其为教练,导演剧目数十本,培养出众多的旦角佳秀。该社早期的刘迪民、刘箴俗、张秀民、赵振华、种玉华、田畴易、王天民等都是他亲传施教的特优学生。19……[详细]
|
杨峻德原名克宽,又名杨适、杨实,建瓯吉阳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幼年笃志好学,有“杨占魁”之名。他关心时局,立志报国,以“克明峻德”自励,改名杨峻德。“五四”运动时,在建瓯省立第五中学就读,被推为建瓯学联会主席,领导建瓯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民国10年(1921年),考入中国大学法律系,与老师李大钊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民国12年,京汉铁路发生“二七”惨案,杨峻德组……[详细]
|
张涤心,又名玉衡。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七里村。原姓刘,因家贫出生第三天被卖给小澜张屋人。涤心天资聪颖,学习勤奋。13岁去长汀百上□教私塾。民国15年(1926年)1月,参加海陆丰彭湃主办的农-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乡后在武北地区秘密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1月任武平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3月参加“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学习。10月,中共武平特别支部成立,……[详细]
|
练宝桢(1906-1931),福建省武平县象洞乡洋贝村人。1924年考入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就学,期间接受革命思想。1927年7月从集美学校毕业回乡,其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笼罩武平。练宝桢以宏远学校教员身份作掩护,自觉地在象洞开展革命活动。他深入农户,动员农会干部振作起来,鼓励农会会员继续参加革命斗争,组织和恢复秘密农会,任洋贝农会负责人。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途经象洞,练宝桢等农会骨干连夜和……[详细]
|
王仰颜,原名修文,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于长汀新桥地主家庭。民国元年(1917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七中学(今长汀一中)后,进厦门同文书院学英语一年。次年秋,进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化学系就读。“五·四”运动中,他作为工专代表参加--,演讲宣传,曾被捕入狱,不久获释。1922年毕业返汀,在水东街开设“实业公司”,意欲“实业救国”,并与段奋夫、黄亚光、黄继烈等交往,畅谈理想。十五年(1926)夏,仰颜在……[详细]
|
李文墨,字西园,东平乡冷水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父载考,是一位热心家乡教育的长者。文墨小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冷水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莆田)学习。民国15年(1926),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二年秋,在“四·一二”的-下加入共产党。师范毕业后,回家乡任冷水小学校长。当时,永春东区农-动正蓬勃兴起,他立即投身到运动中去。同年11月,东区农民协会成立,他被选为协……[详细]
|
凌云,又名凌锦标(1889-1931),壮族,凭祥礼茶村中礼屯人。凌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读过私塾,后因家境贫寒辍学。16岁参加本地民团组织,练得一身武艺,枪法也准,曾做过经商老板的保镖。凌为人耿直豪爽,好打不平,结交了很多朋友。到20年代,他因有胆有识,武艺高强,已小有名气。凌云小时常随当保董的父亲出入于官府豪门,亲眼看到-污吏欺凌和压榨劳苦民众,十分愤恨。1919年,他父亲被反动政府杀害,更增……[详细]
|
雷晋笙(1898—1931)又名风仪、风翼。陕西长安人。革命烈士。1915年起,相继入陕西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上海震旦大学学习。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严信民《秦铎》杂志,宣传反帝、爱国、民主思想。1920年,结识-、李汉俊、李启汉等,参与组织工会、办平民学校、劳工补习学校及在知识分子中宣传反帝反封建等活动。 同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积极参加党的各……[详细]
|
刘谦初 (1897 - 1931 04.05),原名刘德元,字乾初,后改为谦初,田庄镇人。1897年生,山东省平度市人。五四运动爆发 刘谦初后,因积极宣传爱国思想被反动当局勒令退学。1913年入平度南关知务中学读书,任学校青年会干事。1916年初,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组织30多名同学步行到青岛,加入中华革命军,参加讨袁斗争,被校方视为“敌党”开除学籍。1916年参加讨袁军,1918年夏,考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