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周毅夫(1886—1921),原名采藻,字泮芹,瑶族,西岭圩(今属西岭乡)人。15岁考上文庠,因见清帝腐败,毅然投笔从戎,追随蔡锷。后又与本县欧阳汉等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从事推翻清皇朝的民主革命活动,经封祝椿(容县人)介绍加入同盟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周毅夫由日本回国进行革命活动,宣统元午(1909年),考入桂林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广西革命志士积极筹备武装,……[详细]
|
王文华(1888-1921),贵州兴义人,字电轮、果严,陆军上将,黔军总司令。1888年(光绪十四年),生于贵州兴义下五屯景家屯村,毕业于兴义笔山书院(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兴义一中前身)。20世纪初,王文华与国父孙中山、蔡锷将军等人发起“护国运动”,征战川、湘,迫使袁世凯倒台,被孙中山称为“西南后起之秀”。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一致反对,当时全国各地掀起反对-的《二十一条》运……[详细]
|
金家庆(1861~1921),字子善,世居全椒县城儒学巷。金家庆的父亲是个举人,去世早,母亲鲁氏,怀宁人。金家庆考中秀才后,决意弃却功名,随母迁居怀宁舅父家。成年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曾在清末著名的政治家、翻译家严复家中担任19 年家庭教师,深为严复器重。金家庆对清政府腐败的政治深恶痛绝,不愿为官。他一生以教书为生,拒为权贵作画,因之,粗衣素食,生活比较清苦,且家庭杂务亲自动手,无丝毫名家的架子。金……[详细]
|
胡子春(1860~1921),一名国廉,下洋镇中川村人。父母早丧,与祖母相依为命。十三岁,随乡人远渡马来亚谋生。先在吡叻当商店学徒,近十年,稍有积蓄,便在督亚冷买了一片矿山经营锡业。由于引进欧洲新技术,获利甚丰,业务日益兴旺,最后拥有矿业机构30余处,成为东南亚首屈一指的锡矿企业家,人称“锡矿大王”。此外还开辟了数千英亩的橡胶园和规模巨大的种植丁香豆蔻的“春园”。鉴于子春对开发马来亚贡献巨大,影响……[详细]
|
武淑(1850~1921)女。字怡鸿,号仪光阁主。陕西富平人。幼读家塾,喜学诗画。她晚年将诗词集纳成《仪光阁诗钞》,就将幼时所作的《咏雪中梅·并序》列为首篇,序云:“咸丰丁巳十月,园梅新放,霏雪满阶。先君招马香轩姻丈饮。余方八龄,姻丈以《即景》命题,冲口哦二十字,工拙不省也,抚今追昔,忽忽六十年,录此以志孺慕。”诗云:“户外寒光逼,先生踏雪来,逡巡梅树下,咏絮愧无才。”婚后,随丈夫吕伸(字子,临……[详细]
|
26、阎相文
阎相文(?~1921)字焕章。山东济宁(今山东济宁市任城区)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反对辛亥革命。1917年任直隶第二混成旅旅长。次年入湘镇压护法军。1920年秋升任陆军第二十师师长,1921年5月又被任命为陕西督军。因原陕督陈树藩抗不交权,6月,阎奉命以驻河南南阳的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旋改为陆军第十一师)为主力进攻潼关直趋西安,以驻湖北的吴新田的第七师从武关、紫荆关入陕,侧击西安;亲率第二……[详细]
|
世续(1852年-1921年),字伯轩,索勒豁金氏,隶内务府满洲正黄旗,清末军机大臣。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历任内务府郎中,擢武备院卿,授内阁学士,二十二年(1896年)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工部侍郎。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留京联络联军,保护内宫和坛庙。两宫回銮,赏黄马褂,转吏部兼都统。三十二年(1906年)命为军机大臣。历转文华殿大学士,充-编查馆参预政务大臣。在慈禧太……[详细]
|
释印楞(1865-1921) 字宗仰,俗姓黄,原名浩舜。别名有用仁、中央、乌目山僧、楞迦小隐等。常熟人。宗仰少年时在常熟虞山三峰清凉寺出家。受其师药龛大师和著名文人王伊的教育,后转至镇江金山江天寺受具足戒。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受犹太富商哈同夫妇之邀去上海。民国3年(1914年)回金山任首座。民国9年至南京栖霞寺为方丈。宗仰多才多艺,能诗善画,还能造园,哈同的爱俪园设计监造就出于其手。他又参加……[详细]
|
马光富(1857~1921年),马世麒(1883~1937年),马振鍪(1914~1976年)又名马锦铭,都是宁德城关人。马家三代是马仁记竹枕的创始者和改革者。祖父马光富原是竹匠,手艺工巧。清咸丰年间,创制了蔑丝竹枕。用竹节宽疏的黄竹削成薄细蔑丝,编织成枕头。枕心利用蔑囊填实。造形雅观,质地柔软,清爽凉快,很受欢迎。清末民初,其子马世麒继父艺,并加以改进,加固骨架,把实心枕改为空心枕,并在竹枕两侧……[详细]
|
宋善庆(1885年—1921年),字慰乔。浙江湖州人。清末任汀漳龙道署文案,兼师范教职。民国8年(1919年),同盟会员庄玉应孙中山先生之召赴沪,把技术专修学校校务交宋善庆主持。宋善庆以执教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以本人收入维持技术专修学校,并创办师范传习所于河下街。又在技术专修学校内附设世界语学社,作为宣传革命的场所,经常对学生讲述世界形势和各国革命史,学生对之衷心悦服。省会福州于宣统三年九月……[详细]
|
杨毓泗 (1864—1921)字润东。济宁直隶州(今市中区) 东门大街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以解元中举。次年,中二甲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被选送日本留学。1908年,学成回国。经考核,名列前茅,加侍讲学士衔。是年,正值清廷议修津浦铁路,原计划经由济宁,但开工前德国人授意,改线经由曲(阜)兖(州),济宁绅商为此掀起一场争路风波。他闻讯后,与济宁在京同乡袁景熙……[详细]
|
刘英(1881~1921),原名光铭,字丹书、聃述,湖北省京山县永隆河刘家榨人。其父为清代监生,富甲一方。刘英从小就读于安陆府,夙有大志,自幼喜读《正气歌》和《满江红》。刘英为清代末科秀才,好交结,与会党豪俊常相往来,是孙中山的盟友、辛亥时期著名革命党人。刘铁(1988~1915)原名光锡,字碧如,湖北京山永隆河刘家榨人,刘英堂弟。幼时在家读书,青年时期与胞兄刘英同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与刘英同时加……[详细]
|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出卖民族利益;对内重重剥削压迫,激起广大人民的-。20世纪初,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的中国民主革命浪潮,日益高涨。一些书生学者,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雄心壮志,以笔杆为武器,进行坚决的斗争。南社爱国诗人汪洋就是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的一员。汪洋(1879-1921)字子实,别署影庐,安徽旌德人。他是南社早期社员。有一次在上海愚园参加南社雅集,租界派了许多包探四处……[详细]
|
余堃(1862-1921),字子厚。岳家乡金斗寨人。咸丰七年进士。幼承父教诲,敏而好学。光绪十一年(1885)拔贡,十四年中举,16年入翰林院庶吉士,以编修充湖南乡试副考官调任陕西提学使。余重视兴学,广纳生员,士风蔚然。后兼任布政使,严绝贿赂,休养民生,吏服民怀。时值辛亥革命,陕人群推余为都督,他辞不受命,去汉中留侯祠遁入空门。民国初,微服归里。解囊兴办金斗寨高等小学。民国八年(1919)又捐金两……[详细]
|
黎允恭(1855年~1921年),字汉光,原三水县龙安乡蒋岸黎家村人。幼家贫,得其叔父携养于香港。香港皇家书院毕业后,入香港皇家船厂学习机器数年。时适清政府倡办海军,在香港招考青年出国留学,允恭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赴英学习机械6年。回国后任粤海舰队万年青号机械师及教练,三年后升任平海鱼雷艇舵师。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允恭率平海鱼雷艇参加战斗。因敌我势……[详细]
|
苏培桂(1847-1921年),号丹墀,顺阳都青山堡那哨(今松柏镇)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贡生。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培桂倡议将“阳春试院”改建为“阳春县立中学堂”(未正式招生)。光绪三十四年春,培桂与严兆梯、莫鸿渐等倡议,以黄泥湾“昌平社学”改建为“青苹高等小学堂”,同年九月正式开办,自任堂长。宣统元年(1909年)重修“通……[详细]
|
韦玉珊(1849—1921)名玉,字宝珊。香山县人,清首道光二十九年(1849)出生于香港。香港富商韦光之子,黄胜之婿。早年入读香港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1867年留学英国,先就读利些时打学校,次年转读苏格兰大来书院。1872年返香港于有利银行供职,协助父业。1880年参与创办保良局,又与伍廷芳等组织华0馆,以团结在港华商。1881年出任东华医院首任总理。其父去世后,1882年继任父职为有利银行……[详细]
|
屠寄(1856~1921) 又名庾,字敬山,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武进人。11岁从师读书,勤奋好学。后曾在北京等地任教。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3年后应两广总督张之洞邀到广州,任广雅书局校阅兼广东舆地局编纂。光绪十八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五城团练局总稽查、黑龙江舆地局总办兼镇边军务处差事、京师大学堂正教习、浙江淳安知县、巡抚府幕僚、南通国文专修馆馆长等职。宣统二年(……[详细]
|
关广槐(1842~1921),又名树。关纯庄之子,出嗣其叔关杏甫为子。原籍广东高明县,始迁广西岑溪县,再迁梧州市长洲。官至雷州知府。关广槐少年父丧,家贫,白天,以租赁舂臼制售糕饼为生,奉养其母;晚上,点灯跟随其兄少彭苦读诗书。光绪元年(1875年)中乙亥科举人。光绪三年中进士,在兵部任职。十年,中法战争后和议订立,刑部侍郎周德闰奉命出任云南边境划分疆界职,因关广槐曾上 书言边防事,周德闰上奏朝廷,……[详细]
|
桑树勋(1854~1921),菏泽市城东郊康庄人。其父桑九河为清道光进士,多年在云南做官,暮年告老还乡。桑树勋自幼刻苦攻读,深受启蒙思想家严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影响。戊戍变法后,积极主张废举兴学堂,不但办男子学堂,也要办女子学堂。他反对妇女缠足,说:“女子要放脚,要和男子一样顶天立地。”当时桑树勋任菏泽县议事会会长。在他的倡导下,于1909年(宣统元年)首先在菏泽城的东北隅马神庙设立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