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121、李玉亭 (19201999)
  李玉亭(1920-1999) 全国战斗英雄。 热河省(今河北省)丰宁县人,1920年1月9日出生在丰宁歪脖沟村的一个雇农家庭。自幼给地主放猪、放羊、打短工。11岁时成了当地一名出色的小猎手,弹无虚发,百发百中。1948年3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6月在古北口战斗中,以精妙的枪法震慑了敌人,坚守住阵地,荣立战功。1948年秋,在解放张家……[详细]
122、康政 (19201996)
  康政(1920~1996),原名康建聚,今梁堂乡康寺地村人。出身贫寒,幼年丧母,高小毕业后当店员、务农。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六支队准尉司书、冠县第二区动委会副主任,从事过小学教育工作,组织过百余人的抗日游击武装。1941年后,历任冠县第六区财经、民教、司法助理员,第二区副区长、区长,第二、六区区委书记等职。经受了抗日的洗礼,为冠县的……[详细]
123、白杨 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19201996)
   白杨(1920~1996),女,原名杨成芳,又名杨君丽,中共党员,杰出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祖籍汨罗市古仑乡。1931年,考-华影业公司北平第五分厂演员养成所,并参加无声片《故宫新怨》演出,开始艺术生涯。1936年,在上海明星影业公司二厂主演《十字街头》、《神密火花》、《社会之花》、《四千金》等影片;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除参加《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影片拍摄外,还主演了多种中外名剧……[详细]
124、张英 (19201984)
  张英(1920~1984)张英,曾用名张国英,字千子,号长缨,仙游县人。民国9年(1920)生。父张翁,务农为生,擅雕刻、绘画。张英7岁时即开始随父学画,并入塾读书。民国22年随父外出为寺院庙宇作彩墨壁画,当时闻名仙游武林岩的“林龙江历史传说故事”便出自张氏父子之手。民国26年张英拜李耕为师学画,技艺迅速提高,受业期间,曾与同学陈董在仙游举办联合画展。民国33年张英学画出师后,因父亲与姐夫相继去世……[详细]
125、观杰 (19201944)
  观杰,1920年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章镇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幼年失去父亲。他是观家的一根“独苗”,祖母和母亲把他当作0子。她们为了拴住观杰的心,把他长期留在身边,早早地给观杰成了婚。而观杰却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常避开祖母、母亲阅读进步书籍,偷偷地加入了当时的革命团体——民族解放先锋队。他经常与年轻人在一起讨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青年人的理想和抱负。他说:“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侵占我东……[详细]
126、周宝奎
  周宝奎 女,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原名周彩娥。1920年3月14日出生于浙江嵊县开元乡。1930年进嵊县崇仁镇高升舞台科班,与筱丹桂、商芳臣、贾灵凤、裘大官等同科学戏。半年后班主裘光贤领着她们边演边学,曾到嵊县黄泽镇和富阳、新登镇等地演出,学会了《百花台》、《赵五娘》、《玉蜻蜓》和京戏《李逵大闹忠义堂》等戏。刚学戏时老生、小丑和老旦等行当都演过。1935年满师后去姚水娟的龙凤舞台当客师。……[详细]
127、班世超
  班世超 (1920—)武旦演员。北京人。5岁开始学艺,6岁起进富连成科班世字科学艺,攻刀马旦、武旦。坐科期间学业优秀,文武兼长。 1938年出科,与叶盛章搭班在东北等地演出。1938年至1942年赴沪,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等同台,得益甚多,技艺精进。1942年起挑梁组班在全国各地演出,颇具声望。特别在上海,与盖叫天、周信芳、李少春等合作,甚得好评。1952年加入总政京剧团任主演……[详细]
128、陈畹箴 (19201992)
  陈畹箴(1920~1992),女。浙江上虞人。民国30年(1941年)7月自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私立上海女子中学附小、市立大西路小学任教。1949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解放初,任市立师范学校小学部教导主任、陕西南路小学校长。1954年2月,任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1956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校长。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前身,是陈鹤琴创办的工部局西区小学。陈婉箴担任校长后,继承办学传统,对……[详细]
129、吴盛端 (19201983)
  吴盛端(1920~1983) 别名开享,红星乡古洋寨人,少时家贫理发为生。1942年春,他在岭路一带理发,经中共地下党员饶刚生介绍加入闽中游击队,任省委机关交通员。1943年,省委派他开辟从闽北、古田经闽清到永泰的地下交通线。经上级批准,他在闽清六都洪安黄炳顺家建立第一个地下交通站。次年正月,他同地下党员刘捷生一起到黄家,拜黄母为义母,开展地下交通活动。随后,他在饶云山、张翼的指导下,继续开辟了池……[详细]
130、李彤 (19201983)
  李彤(1920~1983年),本县灰寨镇新图村人。李彤少年时代,在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在家务农。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参加“青抗会”活动。1939年3月,李彤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区委书记、区特派员、武工队-表。1948年6月20日,潮汕人民抗征队第六大队成立,李彤任大队长。9月,国民党第四次“围剿”潮汕革0据地,李彤按司令部关于“敌人打进来,我们打出去,在外线作战歼灭敌人”的指示,带领六大队夜……[详细]
131、邢月芳
  邢月芳, 女,演员。小名邢水金,浙江省嵊县长乐太平乡人,1920年1月31日出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2年入当地霓裳仙云科班学艺。在启蒙老师张瑞标(绍剧演员)的教导下,功底扎实,很快被启用挑大梁,至金华、兰溪、东阳、义乌一带演出《杨五郎削发》、《投军别窑》等戏。后当客师,与姚素贞、叶小婉等为台柱,辗转演出于宁波、象山、天台、海门等地。1935年进上海,参加新舞台、汇泉楼、同乐、永乐茶楼等戏院……[详细]
132、韩勇义 (19201949)
  韩勇义(1920.11-1949.2)韩勇义,女,辽宁省桓仁县连二担岭屯人。父亲韩文庆是哈尔滨轮船公司“广济号”船长,1927年冬全家搬到哈尔滨道外北五道街。9岁在道外小六道街女子小学读书,并学会了俄语。她活泼开朗,好打抱不平,性格豪爽、刚烈。1933年父亲被日本侵略者破孩致死后,全家搬到呼兰县城,住在监狱街6号。到呼兰后,韩进入女子高小读书,她的思想比较激进,深得呼兰县的第一个女中共党员程远老师……[详细]
133、郭小川 (19201976)
  郭小川 (1920~1976)笔名马铁丁。河北丰宁人。中共党员。1937年参加八路军,从事政治工作,1941年入延安马列学院文艺理论研究室学习,历任冀察热辽分局机关报《群众日报》副总,《天津日报》编委,中南局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宣传处长,中宣部理论宣传处副处长、文艺处副处长,中国作协理事、-书记、秘书长,《人民日报》特约记者。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投入火热的……[详细]
134、杨照苏 (19201982)
  杨照苏(1920—1982),原名杨明士,曾用名杨攻、杨占胜。市城区黄堡镇孟家原人。 民国24年(1935),杨照苏高小毕业后去三原县上中学。26年(1937)初,转学到西安二中。该校是当时西安革命力量最活跃的学校之一。进校不久,他便加入中国民族先锋队,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芦沟桥事变”前后,曾两次参加历时两个多月的下乡宣传工作团,是年8月,照苏加入中国共产党。27……[详细]
135、利贞厚 (19201949)
  利贞厚(1920—1949),又名谢生,汉族,爱店人。高小毕业后,无钱升学,随父做工,拜拳师学得一身武功。1938年到国民党龙州教导队当兵,因不满于国民党军队的腐败,1940年初开小差回家。1941年中共地下组织爱店特支办读书会,秘密传播革命思想。利贞厚踊跃参加读书会活动,成为地下党的外围积极分子。1944年他参加地下党组织的“爱店青年抗日救国宣传队”,起骨干作用。1946年某日,越盟攻打在爱店对……[详细]
136、江华 (1920~?)
  江华,1920年出生于灌南县新安镇六牌巷。1940年9月参加革命。194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苏北淮海区潮河大队大队长,江苏省阜宁县委敌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保卫部部长,华中五地委社会部侦察科长,苏北区党委社会部保卫科长,华中行政办事处公安处侦察科科长,政保处副处长、处长,江苏省公安厅政保处处长,上海市公安局政保三处处长,中共上海市委-部联络处处长,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主和法制委……[详细]
137、黄华明 (19201997)
  黄华明(1920~1997),又名黄道冠,大坝镇人。出身农家,生性聪慧,勤奋好学,毕业于广东省老隆师范学校。民国24年(1935)于和平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追求进步。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青年抗敌同志会”,组织农会,宣传抗日救国。民国29年2月加人中国共产党。于连平县湖东小学任教员,负责大湖地区建党工作;是年9月,任中共连平县委青年部长。次年7月调回本县任大坝区委书记。民国32年先后担任和西……[详细]
138、黄友若 水利部原副部长(19202017)
  黄友若,原名黄佑弱,1920年2月4日出生,湖北省枣阳市人。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回国。1937年12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百团大战、淮海战役和挺进大西南等战役。曾任水利部、能源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1935年1月,在日本东京中华留日青年会务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回国参加抗战……[详细]
139、朱霖
  朱霖,原名文佩卿,1920年2月出生,孝义司马村人,新中国第一代大使夫人。朱霖自幼家境贫寒,全家仅靠在北京荣宝斋工作的二爷爷置买的微薄田产生活。小学四年级时随家迁到汾阳城,因父亲遭坏人陷害被抓走只好停学。作为独生女的她到工厂做工养活家人,历尽生活艰辛和贫困潦倒的境况,父亲获释后得以复学。1935年高小毕业,随三叔(太谷铭贤中学的教师)赴铭贤中学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37年三叔被解聘,无法继……[详细]
140、颗颗珠 (19201968)
  颗颗珠(1920~1968),女,本名唐仪贞,零陵县阳山观人,1995年后属永州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幼年随父唐文卿到广西谋生,12岁拜苏荣兰为师,学唱旦角;14岁登台演出,即获观众好评。次年,至邵阳搭班演出,名声大噪。17岁担任明正戏院当场旦角,又参师刘福满,道艺益精。她演的《坐楼杀惜》、《烤火下山》、《金莲调叔》等剧目脱胎于刘福满,而《斩三妖》、《虹霓关》、《水漫金山》则颇得苏荣兰的真传。颗颗珠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