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8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4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1、李宗羲 (18181884)
  李宗羲(1818-1884),号雨亭,开县汉丰镇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26岁参加乡试,中举人,次年赴京殿试,中殿试二甲第二十五名,被委派到安徽以知县任用。由于李宗羲办事干练,深得清政府的器重。1850年任英山知县时,一年之内处理完全部积案,1852年调任太平知县,亲到各乡村调查,处理历年赋税积欠,比历任县官所收赋税都多,又被派往宿松,望江等县查漕仓,拯难民。1853年太平军攻下安庆,……[详细]
2、王启图 (18141884)
  王启图,字慎斋,武平县平川镇西厢村人。生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少时,其兄鄞舍爱才尊师,聘请秀才来家教启文、启图两弟读书。鄞舍对弟管教极严。有客来访,必先问明来由方令弟出见。督饬弟夜习,每待弟眠而后寝。启文、启图不负兄望,先后考取举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启图考取进士,授吏部主事文选司。次年,其兄启文赴京候缺,因失言为人陷害。启图受株连被革职回家,含冤见弃20年。他曾作诗诉怨云:“虚抱……[详细]
3、吴长庆 清著名淮军将领(18291884)
  吴长庆(1829—1884年),字筱轩,安徽省庐江县南乡沙湖山人。父吴廷香,由优贡就选教职。其子吴保初,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被人称为“清末四公子”。太平-战安徽,吴廷香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 年),战死庐江,清廷谕旨赐恤,赏云骑尉世职。五年,吴长庆袭职,安徽巡抚福济委其统领舒城、庐江团练。吴长庆痛父殉难,誓与太平军为敌,不共戴天。咸丰七年八月,会合诸军攻克太平军要地……[详细]
4、张树声 (18241884)
  • 张树声
   张树声(1824~1884) 字振轩。清合肥(今属肥西县)人。咸丰年间在籍办团练,1862年率部 参加李鸿章组建的淮军,编“树字营”,赴上海,在-一带镇压太平军。1865年随曾国藩 “剿念”,翌年复归李鸿章节制,历署按察使、布政使。1871年起任漕运总督、江苏巡抚, 署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1879年授贵州巡抚,不久任两广总督,1882年署直隶总督,次年署 北洋通商大臣,旋复任肉广总督。1884年……[详细]
5、莫梦弼 (18521884)
  莫梦弼(1852~1884年7月) ,思恩五峒(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乡)龙水村才院屯人。莫梦弼小时候,就读于村私塾。长大后,另拜名师。莫梦弼勤学好问,记忆力强,博览群书,喜欢议论时事,好打抱不平。成年时,知识丰富,文章更是超群。莫梦弼虽有文才,但不得志,只得投思恩肯龙屯葛之泰和宜北才西屯卢丹成合办的铁锅厂谋生。后受葛、卢刁难,弄得倾家荡产,致而发生小型械斗。光绪四年(1878年)互告到县到省。葛……[详细]
6、徐寿 (18181884)
   徐寿(1818~1884),号雪村,字生元。清嘉庆二十三年一月二十二日(1818年2月26日)生。无锡钱桥社冈里(今市郊山北乡)人。清科学家。青年时代不喜读八股文,研读格致之学(自然科学)。与同学华蘅芳广泛阅读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论著,去上海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墨海书馆买回一批物理、化学、数学、矿物学等科技书籍,进行自学,并制成简易仪器进行实验。经过多年苦学,徐寿掌握化学、物理、机械、数学、医学等多门……[详细]
7、梁禹甸 (18401884)
  梁禹甸(1840~1884 年),字仲超,原籍顺德麦村,出生于佛山堡。是岭南名士梁九图之子、侍读学士梁僧宝之弟。梁禹甸从小身体健壮,头脑灵活,读书时“一目十行”,“为文援笔立就”,作诗也“雅有是音”。本性好武,不大乐意学习“贴括”等科举作业。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社会矛盾重重,民众起义此伏彼起。梁禹甸乃投身军界,参加镇压开平、德庆天地会起义民众,赏五品顶戴把总。同治元年(1862年……[详细]
8、卢赓扬 (18291884)
  卢赓扬,名五根,又名五根,字仪朝,号礼屏,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村头村人,生于道光己丑九年(1829年),光绪甲申十年(1884)病逝于广州,享年五十六岁。他二十二岁时离乡往美国金山矿场当挖金工人。经过六年艰苦劳动,大有所获,于是结束艰苦的异乡生涯回归故里。卢礼屏虽然身为富豪,但生平自奉甚薄,克勤克俭,唯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付出巨大爱心。同治年间,已成为省港知名富豪绅士的卢礼屏,捐出大量资金为族人修祖……[详细]
9、汪蕖 (18321884)
   汪蕖(1832-1884),女,字藕裳;盱眙别称“都梁”,因而自署“都梁女史”。盱眙县城人。晚清女弹词作家。她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汪云,任官陕西布政使,父汪根敬也官至州府。她天资聪慧,自幼即博览典籍,于史学及古文辞无不留意,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又置身于上流社会,对上流社会有较深的了解。她17岁丧父,由豫返里,后与桐城胡松岩结为伉俪。咸丰年间,太平军于苏皖一带攻城略地,清军败退。汪蕖先从桐城归依盱……[详细]
10、孟德尔 现代遗传学之父(18221884)
  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帝国西里西亚海因策道夫村,在布隆(Brunn)(现在是捷克的布尔诺 )的修道院担任神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早年1822年7月20日,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西里西亚(现属捷克)海因策道夫村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园艺家(外祖父是园艺工人)。孟德尔童年……[详细]
11、陈景亮 (18101884)
  陈景亮(1810~1884年)陈景亮,字弼云,闽县螺洲乡(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生,为刑部尚书陈若霖次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陈景亮以兵部侯补主事,应顺天乡试中式。景亮不辅权贵,秉公执法,因之升员外郎,任坐粮厅,擢陕西粮道,署臬司、三藩司。咸丰二年(1852年),武昌被围,巡抚会各司道商议防堵,但无人肯去,景亮挺身而出,领2000官兵毅然奉命,驰援罗遵殿。罗感……[详细]
12、陈介祺 (18131884)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 斋。潍县(今潍城区)城里人。自幼勤奋好学。青少年时随父清吏部尚书陈官俊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居京时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曾向当时著名学者阮元求教质疑,并与何绍基、吴式……[详细]
13、郭柏荫 (18071884)
  郭柏荫(1807~1884年)字远堂,侯官县人,家住黄巷。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擢编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翌年,转山西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巡视西城,转京畿道,升刑部给事中。曾上奏有关台湾事宜,请勤抚慰、严番界、查仓库、禁0、防兵丁冒替、戒人命及盗案消弭,皆交部议施行。升甘肃甘凉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回乡历主清源、紫阳、鳌峰等……[详细]
14、庞际云 (?~1884)
  庞际云(?—1884),原名震龙,字省三,山东宁津县人,幼年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清道光二十三年中举人,咸丰二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俗称翰林,后人称庞翰林。庞际云始任刑部主事、后任江宁盐巡道、两淮盐运使、淮阳海道、湖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湖南巡抚、云南藩司等职。庞际云一生忠于职守,体恤民情,救民于水火,被万民称颂。抗法治饷。任湖南巡抚时,正值中法战争,他筹兵治饷,将缉私经费万余金充作军费,深受皇……[详细]
15、吴旭 (18131884)
  吴旭(1813—1884)一名宗义,温县大吴村人,家境殷富,幼勤学,擅书法。曾任开封府小吏(管钱粮等事),后离任闲居家中,为地方绅士。光绪年间,地方官吏横征暴敛,任意追加派款,每亩里差钱由原派的十七文增至百余文,民怨四起,但又状告无门。吴旭对-污吏的可恶行径十分愤慨,对乡民负重之苦深表同情。光绪十年(1884年),他同本村张绪、徐九昆,徐万柏等联络周围各里绅民,准备以大吴为据点(县东也有一据点),……[详细]
16、朱莲芬 同光十三绝(18361884)
  朱莲芬(1836~1884),清昆曲演员,苏州人。以《思凡下山》和《刺梁》等剧著名。原名延禧,字水芝,号福寿,寓所名紫阳堂,位于宣南樱桃斜街。1836年即清道光十六年农历丙申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江苏元和,为景春堂之朱福喜胞弟。幼学昆旦及花旦,后又兼习皮黄,文、武、昆乱,各有所长,尤精昆曲。同治年间入四喜班,名重一时。《乌龙院活捉三郎》一剧,常与名丑杨鸣玉合作,佐以杨鸣玉之张文远,与王楞仙之《奇双会》……[详细]
17、陈明良 (18591884)
  陈明良(1859~1884年)陈明良,字志华,闽县闽安镇(今福州郊区亭江镇闽安西山村)人。陈明良父母早逝,光绪元年(1875后),陈明良才17岁,经舅舅的朋友介绍,就到上海祥生造船厂做工,光绪五年参加反对法国监工的-斗争,被开除回乡。他愤慨之极,写道:“万里江山半壁黑,吾愿碧血洒千秋”。光绪十年,中法马江之战爆发,陈明良对法军的横行霸道忍无可忍,毁家纾难,他说:“国难未已,何以家为?”他把祖传的房……[详细]
18、赵之谦 (18291884)
  • 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清代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字益甫。会稽人。幼喜作字,读书过目成诵。31岁恩科乡试第3名。44岁时,担任《江西通志》总编。后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著有《补寰宇访碑录》等。所作印有《二金蝶堂印谱》。并自校编刻《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赵之谦书法,早期学颜真卿,后取法六朝碑刻,自成一格。其篆刻初摹浙派,后追皖派,独树一帜,给篆刻艺术开创了“印外求印”的广阔道路。能人物……[详细]
19、周寿昌 (18141884)
  周寿昌(1814-1884)清代诗人,史学家。清长沙县人。字应甫,一字荐农,晚号自庵。嘉庆十九年(1814)生。少时能诗。及长,与从兄周寿祺读书于城北听桔园。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二年(1852),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时太平军进入湖南,钦差大臣赛尚阿、总兵和春逗留不战,他上疏弹劾,时人服其敢言。次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分兵北伐,他又上 书陈述方略,被命随……[详细]
20、陈炳 (18301884)
  陈炳(1830—1884年)凌云县泗城镇人,身材魁梧,体力过人。清朝道光末年(1850年),县境匪患不绝,陈炳召集壮士四五十人,商议说:“大丈夫当立功报国,现在土匪到处劫掠,危害乡里,父老无不担忧,我和大家前去解难,也莫乘时崛起”。众人叫好,于是变卖家产作军费,不出一个月果然击散土匪,地方平安。云贵总督岑毓英因而召见陈炳,当面嘉奖。岑毓英带兵入滇平叛,便带陈炳同去,果然每战必胜,名声大震。可是有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