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121、耿永山 (18701935)
  耿永山(约1870—1935)字峻峰,艺名迎喜。原籍山东。皮黄演员,后改司鼓。幼入全福科班,初学旦角,演《春香闹学》《游园惊梦》《佳期拷红》等戏。后改文丑,投周阿长学艺。出师后搭春台班。1893年(光绪十九年)改入小天仙班,随班入清宫演出。25岁时拜李五为师,后即以司鼓闻名。庚子后搭久和班,后为汪笑侬等掌鼓。《清代伶官传》为其立传。……[详细]
122、孙洪伊 (18701936)
  孙洪伊(1870—1936),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字伯兰。曾入袁世凯幕。清宣统三年(1911)任直隶谘议局议员。辛亥革命后与汤化龙等在上海组织民主党,旋参加进步党,为首领之一。1913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候补委员。次年发表言论,反对袁世凯图谋帝制。1916年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旋改任内务总长,不久辞职。同年在上海组织“宪法商榷会”。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任军政府内务部部长,次年去职。……[详细]
123、商文斌 (18701940)
  商文斌(1870~1940),艺名“五月鲜”,郊区小阳泉人(现归城区)。专工小旦,又广采博蓄,苦练刀马武功,兼习正旦,经过数年艰苦实践,终于集小旦、刀马、正旦技艺于一身。清光绪年间,随岳父张三入清宫演戏,以扎实的基本功和逼真纯熟的演技,艺惊四座,名噪京师。晚年常在晋中及河北西部辗转搭班演出,很受群众欢迎。(《阳泉市志》有传)。……[详细]
124、左钦敏 (18701932)
  左钦敏(1870~1932),字菽寅,湘阴县安静乡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举,次年会试成贡生。后立志著书讲学,先后任桃源障江书院、衡山文炳书院山长,并赴鄂南讲学,晚年授馆于家乡西林学院,汤芗铭主湘时,以重金请为其母作寿序,他婉言拒绝。吴佩孚、谭延闿、赵恒惕先后请他从政,均遭推辞。主要著作有《大学朱子章句笺》、《中庸本义》、《诗疑辩证》、《楚辞微》、《修山唱酬集》、《孟子笺》、《杜诗注》、……[详细]
125、洪固卿 (18701926)
  洪固卿(1870—1926)满族。益都(今青州市)北城人。清末任户部侍郎、验粮钦差、捐房等职。结识康有为、梁启超并赞同其变法主张。戊戌变法失败后贬为四品官。后因担任修建慈禧东陵的钦差及护送慈禧、光绪去西安回京有功,官晋二品。袁世凯称帝时拒绝出任官职。……[详细]
126、岱旺克尔 (18701919)
  岱旺克尔(约1870~1919)蒙古族,是乌珠穆沁右旗第十一代札萨克和硕亲王阿拉腾胡雅嘎图之弟。年轻时双目失明。他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用美好的艺术形式、生动的语言创作大量的谜语。1919年,岱旺克尔去世。颇·都古尔等作家搜集整理这笔珍贵的遗产,如《诗人岱旺克尔的谜语》(颇·都古尔),《岱旺克尔的谜语》(吉·道尔吉),《岱旺克尔的蒙古包颂赞词》(阿木尔门德),《谜语作者岱旺克尔》(阿木尔门德……[详细]
127、黎培銮 晚清贡生(18701952)
  黎培銮(1870年-1952年),字松安,晚清贡生。夫人黄赓(1870年-1944年)。着有《楹联大观》、《黎松庵书帖》等。一共生育了八子四女,除一女幼年夭折,其他孩子全都成名成家。黎培銮家族对近现代文化科技事业发挥了深远的影响。黎培銮祖籍湖南湘潭石潭坝乡菱角村长塘组,与夫人黄赓养育多名子女,其中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被称为“黎氏八骏”。……[详细]
128、庄曜孚 (18701938)
  庄曜孚(1870~1938),女。字史,号六梅室主人。武进(今常州市区)人。庄曜孚曾从师袁毓卿学画,嫡传恽南田没骨花卉。嫁湖南人陈季略为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季略到四川省乐至县任知县,庄随夫填任,创办女学,任监督。她针对乐至县地处偏辟,交通不便,大力提倡妇女放足。中华民国成立前夕,回到常州。任武进女子师范学校图画教师。后寓居北京。一生作卷、轴、册页、斗方、扇面画数千件,其中有对菊写生一……[详细]
129、丁闇公 (18701930)
  丁闇公(1870~1930年),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原名丁传靖,字秀甫,号闇公,镇江人。宣统元年(1909年),在苏州参加全国举贡献考,在预考中名列江苏省第一,被推荐在北京参加礼部考试,由于考官的疏忽,意外落榜,引起京师学术界纷纷议论,考官吴昌绥亲自到丁的住处,愿承担责任,并愿奉丁为师。后由陈宝琛(宣统之师)出面,奏聘丁为礼学馆纂修。主要著作有《闇公诗存》、《闇公文存》、《沧桑艳传奇》、……[详细]
130、周之柏 (18701943)
  周之柏(1 870一1943),字石如,澄海县澄城镇港口村人。清末中举人。因不满清政府腐败,虽曾以举人奉派广西为县知事,但辞不赴任。终身从事教育,绝意仕途。之柏精于书法,融化各家之精萃而有自己的风格,结构严实而不呆滞,运笔偏锋、中锋兼施,道劲而隽逸,尤以匾额大字更显得雄健而有气魄。澄海县博物馆“碑廊”保存有他写的“风灾纪念碑”石刻。……[详细]
131、肖龙友 (18701960)
  肖龙友(1870.2.13-1960.10.20),医学家。四川三台人。1897年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与陈蕴生医师用中草药救治,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重视辩证论治,主张四诊合参,治愈了一些疑难病症1934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京国医学院,培养了数百名中医人才,对我国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详细]
132、邱道盛 (18701930)
  邱道盛 (1870——1930) 清通城县人,字善甫,别号海峰,本省乡试与兄同榜中式举人,奉旨以知县分发河南归改选班补,加四品衔,赏戴花翎,历充河南陆军测量局文案兼收支差兼参谋处文案。民国改建充收发密电要差兼电政管理局文案,民国七年充湖南督军署咨议官兼督办军米官差。 ……[详细]
133、杨向葵 (18701938)
   杨向葵(1870~1938年) 杨向葵,字荣福,俗名六相,原籍松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始任本县东乡钱粮柜总书。先后在奉城开设直流发电厂和“荣大”绸布店,由儿子一江、道江分别经营。时杨家雇男女佣工10余人,其本人鸦片成癖,挥金如土。曾与二书董守平等挪用钱粮款10万余银元。被财政当局发觉,于民国23年将其逮捕入狱,房屋财产被查封,田产当场拍卖。三年后,日军炮轰监狱,杨潜出至上海……[详细]
134、浜口雄幸 日本第27任首相(18701931)
  浜口雄幸(はまぐち おさち,1870-1931)高知县人,东京帝国大学法科毕业。日本第27任首相,酒豪,雄狮宰相。在位时期强行推行金本位和裁减军费一个亿,1931年被暗杀。人物简历1870年4月1日 出生于高知县长冈郡五台山村1895年 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系,进入大藏省1907年 任专卖局长1912年 任第三次桂太郎内阁邮递次官1915年 当选众议员1924年 任第一次、第二次加藤高明内阁藏相……[详细]
135、沈铭昌 (18701919)
  沈铭昌(1870—1919),字冕士,绍兴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捐资为四川宜州知州。后以道员调任两江督署文案。曾任天津海关道、长芦盐运使。1912年,任直隶都督府总文案、河南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1月,任河南豫东观察使。1916年7月,任山西省省长。次年,任北京政府内务部次长、财政部次长。1919年2月,任山东省省长,同年7月去世。……[详细]
136、张义和 (18701920)
  张义和(1870—1920年),山王庄乡盆窑村人。出身贫寒,祖传窑匠,自幼跟父亲学艺,12岁就能单独操作。该村烧制的各式陶器,因拘守旧法,质地欠佳,一直销路不畅。他解放思想,博采景德镇、宜兴新工艺,对瓦鼎、瓦炉……精心设计,加以改良,所制产品精制美观,与铜鼎、铜炉无异。光绪年间,曾为宫廷和官宦人家所欣赏,经常运销北京等地。1914年又运至南洋工艺品赛会,被英国制造家誉为佳品,颁发奖章、奖牌,并赠英……[详细]
137、彭怀智 (18701933)
  彭怀智(1870—1933) 字乐天,今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中川堡行政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举人。任新疆呼图壁县知县。民国二年(1913年)任甘肃会宁县议会议长,后当选省议会议员。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宁夏马鸿逵部参谋、兼宁夏省宁朔县县长。民国14年(1925年)任北京国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民国二十年(1931年)归里,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捐资创办中川堡学……[详细]
138、蓝扶霄 (18701942)
   蓝扶霄(187?—1942) ,又被称为蓝公霄、公霄,象县东南乡(今六巷乡)六巷村人。花蓝瑶,石牌头人。清宣统年间,蓝扶霄率瑶族石牌丁,协助李国治平息了0会在瑶山的活动。事后,蓝被推举为六巷团(军政合一的民团)团总,并经李国治保荐,获五品军功。民国16年(1927年),六巷小江冲等地,有匪数百人屯聚,四出劫掠,民众苦不堪言。蓝扶霄率团“受檄于象县县长,定期会剿”,“苦战三昼夜,向称天险之小江冲,……[详细]
139、廖愈簪 (18701948)
  廖愈簪 (1870—1948年)字杏斋,原合浦县南康镇陂塘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代替别人参加乡试中举,翌年复考中举人,后到廉州中学堂任教。光绪三十一年,考入北京法政学堂。毕业后,于民国初返廉州中学任教。民国11年(1922年)任北海审判厅厅长。15年,一度任驻军师部秘书。16年,被调往广州,任广东省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24年,任广东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院长。37年,病逝于北海。……[详细]
140、陶瑢 (18701925)
  陶瑢(1870~1925) 字宝如,又名剑泉,号心庄,别号见南山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武进人,与陶湘为孪生兄弟,世居区境内青果巷。陶喜爱书画,勤奋好学,初临摹《芥子园画传》,继学于季桧、李善翎,凡山水、人物、花卉临摹之作,无不逼肖古人,而画松尤为特长。且工书法,尤擅铁笔。陶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补博士弟子员。时盛宣怀有别墅愚斋,收藏古书甚丰,聘陶为秘书,进行整理鉴别,因此,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