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864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64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61、周庆云 (18641933)
  周庆云(1864—1933),字景星,号湘舲,又自署梦坡,湖州南浔人。清光绪七年(1881)秀才,后以附贡授永康教谕,例授直隶知州,均未就任。为南浔巨富,年轻时经营蚕丝业。后转盐业,曾任苏、浙、沪属盐公堂总经理。三十一年投资兴建苏杭铁路,竭力反对向英商借款、出卖路权。1913年在杭州开办天章丝织厂,抗衡外货。1925年,为抵制日盐进口,在上海浦东设立五和精盐公司,又投资兴办长兴煤矿。1933年病逝……[详细]
62、董瑶林 (18641933)
  董瑶林(1864~1933)字瑞芝,别号柳湖,德州城内德中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好学,少时所作诗文多为时人赞赏。书法宗颜柳,7岁时临颜多宝塔,字体工整遒劲,已显书写才华,绘画尤爱竹兰。1883年(清光绪九年)考中秀才,1909年(清宣统元年)拔贡。他秉性耿直,不乐仕途,办私塾执教,闲暇以研习书画自娱,每日批注史书三章,书白褶小楷十行,终生未辍。民国初期,曾有人劝他出任县长,他正言坚辞不就,而先后……[详细]
63、田中义一 日本第26任首相(18641929)
  田中义一(1864年7月25日-1929年9月29日),日本山口县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继山县有朋之后长州藩第二代领导人,陆军大将。政友会第五任总裁,日本第26任首相,作为军人政治家有超群的策划能力和良好的视野,长期在日本军政两界呼风唤雨,在国内实行高压政策。摧残议会政治,在国外推行满蒙分离政策,阻挠中国统一。皇姑屯事件后,昭和天皇借口在炸死张作霖事件上他的上奏前后矛盾,将其罢免,不久失意死去。著……[详细]
64、李寿祺 (18641939)
  李寿祺(1864~1939),字仲郭,今清湾镇禾界人。清光绪六年成秀才,、二十七年中举人,三十年(1904年)中进士。分发广东即用知县。历任广西永淳、都安等县县长,南宁上关统税局局长等职。民国24年重修《北流县志》任总纂,采用了近代修志学划分编、章的科学方法,在体例上有很大进步,获得修志专家学者较高评价。李寿祺对名利较淡薄,诗作中有“利锁名韁厌拘束”不如“豪杰功成世外游”之句。他热心家乡建设。民国……[详细]
65、李楚凡 (18641946)
  李楚凡(1864—1946年),又名祖湘,横山乡稔坡村人。清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科附贡,任广东省恩平、东莞等县知县。民国历任广西恩阳、凌云、广东博罗等县知事,保准以道尹存记任用,后任下四府公路管理局长、旧桂系广西咨议员等职。1909年与蓝石明、范介寅等合股成立“恒心公司”,开发石塘山种植八角树65亩,2000多株。1924年倡导集资筹建玉盘公路,(从玉林到盘龙)长105公里,1926年通车……[详细]
66、金雅妹 中国第一个女留学生(18641934)
  金雅妹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在医学界颇负盛名。金雅妹(1864—1934),女,又名韵梅,鄞县梅墟宝桥金家村(今属邱隘镇)人。父为耶稣教长老会牧师。3岁丧父母,被父亲生前好友、长老会医生、美国驻宁波首任领事麦嘉谛博士(D.B.Mecartoc)收为养女。金雅妹于清同治八年(1869),随养父至日本读书。光绪七年(1881)中学毕业,入美国纽约大医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开中国女子出国留学先河,为中国第……[详细]
67、庞元济 (18641949)
  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湖州南浔人。父庞云鏳为南浔镇巨富,“南浔四象”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补博士弟子,援例为刑部江西司郎中。因助赈10万元,特赐举人,加四品京堂。早年好字画碑帖,常临摹乾隆、嘉庆时名人字画,后从事字画买卖。二十一年起,与人合资先后在杭州拱宸桥、德清塘栖(今余杭塘栖)开设世经、大纶缫丝厂和通益公纱厂。三十年秋在上海与人合资创办龙章机器造纸有限公司,任总经……[详细]
68、周富亭 (18641945)
  周富亭(1864—1945),海宁盐官人。本姓曹,幼时为当地周顺兴铁店女店主领养,改姓。周顺兴铁店系颇有声誉的百年老店,所产药刀、叶刀、厨刀,刀刃锋利,轻巧耐磨,名扬四方,号称“海宁三把刀”。其中尤以药刀最为出色,用以切半夏,片薄如轻纱,透明见人,其创始人便是周富亭。13岁去诸暨学青刀炉手艺。4年艺成回店。见当时药刀价高利厚,便常去杭州湖墅等地药刀作坊观摩,暗学技艺,经试样仿造,不断研究改进,终于……[详细]
69、鲁效孔 (18641946)
   鲁效孔(1864-1946),临夏县三角乡大鲁家村人,早年就读于王朝弼私塾,后又考入甘肃师范,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赴新疆阿尔泰教学。民国五年(1916)返乡后在刷达小学任教。民国十一年(1922)任凤林小学校长,民国十二年(1923)担任导河县(今临夏)立初级中学教师,民国十四年(1925)担任导河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后又调任导河县女子小学校长,民国十六年(1927)任县教育局局长。民国十九(1930……[详细]
70、张万选 (18641935)
  张万选(1864~1935)字镕青,龙驹寨涌峪人,父张献瑞,例入国子监。万选自幼聪颖,应童子试名列榜首,清光绪十五年(1898)院试获廪膳生员,清末曾任山西灵石县巡检,后两次出任龙驹寨县佐,静重持守,后弃政从教,品端学粹。民国初叶,任龙驹寨高等小学校长,掌教有方。其时龙驹寨方圆之大学生和出国留学生多出自该校。他善诗文、长对联,激浊扬清,惊顽立懦。多有刺世之作《官军吃粮不剿匪》诗云:“四月烟花遍地间……[详细]
71、沈少沧 (18641951)
  沈少沧(1864~1951),又名沈逢源,邵武卫闽乡谢坊村人。沈少沧幼年丧父,承母亲教谕,发奋学习,少年考中秀才。不久,应举落第,就无心仕途。27岁开始,立志习医。在名儒医朱和靖门下受业,得精心教授,学业长进很快,自此专心为群众治病。他精通伤寒论、金匮经方,又长于妇科。医术精湛,享有盛名,为邵武近代名中医。民国15年(1926),沈从谢坊迁居邵武城关。曾应聘到邵武汉美书院、乐德女子书院教授国文,得……[详细]
72、戴实夫 (18641940)
   戴实夫(1864~1940),又名存真,字乃诚,号世清,扬中县油坊镇六墩村人。少有学养,为人耿直,喜种植花木,栽桑养蚕;一生酷爱书法,功力较深,书法苍劲老练,闻名乡里。 1933年火烧七大家事件发生后,当时被烧房屋的土豪劣绅伙同官府借此对土地业主和广大自耕农00,加害于民。戴与黄植三等仗义执言,与官僚劣绅进行诉讼,使事态未致进一步扩大。戴一生中多次伸张正义,为民请命,被地方人士尊为“公正……[详细]
73、刘映奎 (18641935)
  刘映奎,又名聚星,字幼苏,宁化城关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光绪三十三年会试中经济科第四名,授法部主事。后回乡担任云龙学堂山长,又到汀州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被初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并任副议长,后又当选为国会参议员。映奎品学兼优,颇有声望。曹锟在民国12年(1923)贿选总统时,特派说客前往映奎寓所笼络。说客声称:投一票即可支领五千银元,另有一笔额外馈赠。映奎……[详细]
74、魏文豹 (18641917)
  魏文豹(1864~1917年),泉州北门普明乡人,清同治三年(1864年)生。父亲务农,习过拳术。魏文豹自小随父亲耕种,也喜习拳。20岁后,常游交拳师拳友,拳术日精。有一次魏文豹外出归来,父亲要他演些拳术看看。魏文豹开拳,父亲与他招架,不意文豹用力过猛,竟把父亲掀倒,从此人们给他起了个“翻天豹”的绰号。魏文豹拜蔡玉鸣为师,又与林九如交游甚密。初时,两人玩拳,魏文豹每被林九如掀倒,于是请教蔡玉鸣,蔡……[详细]
75、林元珠 (18641935)
  林元珠(1864~1935年)林元珠,字石斋,闽侯县后屿乡(今福州郊区鼓山镇后屿村)人。林元珠的父亲林淑钦,石雕艺人。元珠幼承家传,长成又另拜寿山石雕东门派的鼻祖林谦培为师,其印钮、博古及圆雕人物无所不工。清末名流陈宝琛、福建布司龚易图等大官僚争相请他到府制钮,凡数年之久,于是艺声大振。元珠为官家制钮的同时,也乘此机会,饱览清宫《藏宝图录》及古代古雕名家真迹,大开眼界,其技法更上一层楼。时人评述,……[详细]
76、王寿昌 (18641926)
  王寿昌(1864~1926年)字子仁,号晓斋,闽县人,祖居仙塔街。早年肄业于福建船政前学堂,以优异成绩入选留学法国,专攻法律学。归国后任船政学堂法文教习。寿昌爱好文学,兼擅诗、书、画。清光绪二十三年(1997年)夏,见好友林纾中年失偶,憔悴寡欢,为其口译法国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问世后轰动一时,从而促使林纾以不懂外文而成就译著事业。后清廷修建京汉铁路,向法国借款,寿昌任总翻译。京汉铁路建成,调任……[详细]
77、沈信卿 (18641944)
  沈信卿(1864—1944),吴兴(今湖州)人。4岁能文,6岁始常代母授同岁学生读书,时人有“六岁为师古未闻”之语。15岁补博士弟子员。自此,开始研究《说文》,通训诂之学。清光绪十七年(1891)肄业于上海龙门书院,其间曾去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改龙门书院为师范学堂,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八年,为中国图书公司总。1912年,成立全国教育联合会,被推为首任主席。1917年,首倡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培养职业……[详细]
78、李孟悦 (18641924)
  李孟悦(1864—1924)聊城县朱老庄乡四甲李村(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清末武状元。自幼喜爱武术,在其父(武秀才)和堂叔(武举人)的教导下,勤学苦练,精通各种武艺。20岁中武秀才,23岁中武举人,25岁中武状元。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等逃往西安,李孟悦曾随从护驾。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出任广东参将,后升任两广镇台。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曾劝其参加……[详细]
79、廖恩焘 (18641954)
  廖恩焘(1864——1954),字凤舒,号忏庵,廖仲恺之兄。惠阳县陈江镇人。早年留学美国。民国4—8年(1915—1919)任古巴领事。民国11年(1922)2月暂代驻朝鲜总领事,6月任驻日本使馆一等秘书代办使事。民国14年(1925)任驻智利使馆代办领事。民国15—18年(1926—1929),再任古巴领事,兼任驻巴拿马使馆公使。民国23年(1934)任马尼拉总领事。民国24年(1935)回国任……[详细]
80、杨鸿修 (18641944)
  杨鸿修(1864—1944)回族。冠县人。近代查拳大师。自幼师从马老维等,苦练查拳门拳械,有“大枪杨”、“快拳杨”之称。1915年应聘于山东武术传习所教授查拳、弹腿等,并参编《中华新武术》。培养出王子平、于振声、王兆林、马金骠等著名武术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