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湖北巡抚,湖北全省最高行政长官,驻武昌。顺治元年(1644) 于后来之湖北境内置湖广巡抚,驻武昌。 康熙三年(1664),湖广分省,改湖广巡抚为湖北巡抚, 仍驻武昌。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上谕裁撤与总督同城之巡抚,遂裁湖北巡抚。同年十月复置,光绪三十年再次裁撤湖北巡抚,由总督兼理其事 。 |
吴文镕(1792-1854)清朝大臣。江苏仪征人,字甄甫、云巢,号竹孙。嘉庆进士。历任侍读学士、顺天学政、刑部侍郎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任福建巡抚。鸦片战争时,协助总督邓廷桢筹办防务。旋护理闽浙总督。次年改任江西巡抚。在任整饬吏治,任用贤颇著政声。奉查浙江盐务,奏请变通成法,尽罢浮费。二十九年杭嘉湖地区水灾,亲赴灾区,抚赈灾民。三十年海塘连年决口,曾督属抢险,不久,擢云贵总督。率兵镇压永昌回……[详细]
|
钱宝琛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
钱宝琛字楚玉,一字伯瑜,晚号颐叟,太仓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元年(1821)督学贵州,十一年(1832)授同德知府,历浙江督粮道,云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十七年擢湖南巡抚,明年改若江西巡抚。后任湖北巡抚。著有《存素堂诗集》。……[详细]
|
赵炳言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
赵炳言(生卒年未详),字竹泉,归安(今湖州)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授主事。后补山西司,充任湖北副考官。历官山西司员外郎、郎中等职。道光六年(1826),授松江府知府。泖湖久淤,疏浚费用甚巨,减己俸,并劝众捐款用于疏浚。十一年,知江宁府。夏大水,巡视所属七县,赈恤饥民40余万。十二年,擢广东惠潮嘉兵备道。次年,升湖南按察使,署湖南布政使。荆江支流华容河梗塞已久,河水滞阻为患。炳言详奏水……[详细]
|
罗绕典(1793-1854) 清总督。 清安化县人。字兰阶,号苏溪。乾隆五十八年(1793)生。少就读岳麓书院12年。道光八年(1828)顺天乡试中举人。次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居京数年,与军机大臣曹振镛、东阁大学士王鼎过往甚密,十四年,得荐外任。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四川乡试正考官,山西平阳知府,陕西督粮道、署按察使,山西按察使等职。二十四年任贵州布政使,力……[详细]
|
龚裕 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
龚裕, 字淳夫。嘉庆丁丑进土。历任安徽绩溪、桐城、怀宁诸县知事,暑广德州、知毫州、六安州。所到之处,折狱、治民、赈灾、办学,当时称为“徇良第一”。升任直隶天津府、保定府、通永道,调清河道,再升臬司、藩司,“清俭率下,官名化之”。又“特简山西巡抚”,移湖北巡抚,因“昕夕焦劳”,得“怔仲之疾”,请辞,卒于回乡的路上。他从县令到巡抚,仕宦三十年,家无余财,“归葬之日,无人不怜其清节者”。……[详细]
|
常大淳(1792年~1853年),字兰陔、正夫,号南陔,清朝总督、著名将领。明朝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之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人,清朝大臣、清末湖南四大藏书家之首,置室【潭荫阁】,藏书四万种,碑刻千本,砚石数百,名冠湖南。人物简介嘉庆三年(1792年)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金兰镇瑞芝村)。道光三年(182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道光六年(18……[详细]
|
崇纶,喜塔腊氏,满洲正黄旗人,是清朝大臣。由内阁贴写中书充军机章京,洊升侍读。出为陕西凤邠道,调直隶永定河道,历云南按察使、广东布政使,逝世于1854年。咸丰二年,擢湖北巡抚,时武昌方为贼踞,次年春,贼弃武汉东下,分扰江南、江西,崇纶始抵任。既而贼复上窜,陷兴国州田家镇,进黄州。崇纶疏言:“武汉民迁市绝,饷乏兵单。请移内就外,以剿为先。”未几,贼犯汉阳,窥武昌。总督吴文镕初至,与崇纶意相迕。及贼退……[详细]
|
青麟(?—1854),图们氏,字墨卿,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道光二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中允。大考二等,擢侍讲。五迁至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有声。咸丰二年,擢户部侍郎。学政任满,命督催丰北塞决工程。三年,回京,复出督湖北学政,调礼部侍郎。时粤匪由江西回窜湖北,青麟按试德安,闻警停试,督率知府易容之募乡勇筹防守,府城获全。疏-事,请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合剿,以期得力。四年,授湖北巡抚。城中……[详细]
|
曾国藩(1811--1872) 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1852年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详细]
|
陶恩培(1801—1855),字益之,号文云,会稽(今绍兴)陶堰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十六年,散馆,授编修。历官四川乡试正考官,提督福建学正,顺天乡试同考官,山东道、江西道、广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三十年,授湖南衡州知府。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攻衡阳,总督程矞采主张退保省城,恩培力争固守衡阳。太平军闻衡严防,绕道取道州,并趋长沙。恩培因固守衡阳有功,受嘉奖,擢湖南……[详细]
|
胡林翼(1812-1861),字润芝,益阳县(今赫山区)泉交河人。清代道光进士,后放贵州安顺任知府七年,太平军攻至长江沿线时,被调至湖北武昌任湖北巡抚,因与太平军作战有功,被清王朝追授为太子少保,兵部侍郎。1836年(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详细]
|
李续宜(1823-1863) 清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军务。清湘乡县人。字希庵,一字克让。续宾弟。生于道光三年(1823)。少时与李续宾同就学于罗泽南门下。咸丰二年(1852),随罗泽商在湘乡办团练。咸丰三年,太平军围攻江西省城南昌,李续宜随罗泽南赴援。此后,一直隶李续宾部,转战江西、湖北。时湖北巡抚胡林翼以其“功多为续宾所掩”,疏陈清廷,得进授知府衔。七年春,独领一军计1700人攻九江,旋自江西瑞州……[详细]
|
严树森(1814—1876)初名澍森,字渭春,四川新繁人,原籍陕西渭南,清朝官吏。道光二十年举人,入赀为内阁中书。改知县,铨授湖北东湖,捐升同知。以防剿功,晋秩知府,署武昌府。巡抚胡林翼荐之,八年,擢荆宜施道,迁按察使。十年,迁布政使,擢河南巡抚。时皖捻纵横於河南境内,又有汝宁土匪陈大喜、金楼教匪郜永清皆猖獗。生平十一年正月,捻匪姜台凌自归德犯省城,援军集,遂南趋陷唐县,攻南阳府城,围邓州、裕州,……[详细]
|
郑敦谨(1803-1885)字小山,湖南长沙人,清朝大臣。道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出为山东登州知府,擢河南南汝光道。咸丰元年,泌阳土匪乔建德踞角子山,敦谨与南阳镇总兵图塔布督兵捕获之,被议叙,署布政使。二年,授广东布政使,仍留署任。个人介绍粤匪入湖北,命赴信阳,会南阳镇总兵柏山扼要设防。三年,命河南巡抚陆应谷统兵驻南阳,会城及信阳有事,许敦谨专摺驰奏。钦差大臣琦善督师援……[详细]
|
李鹤年(1895—1969)原名李传龄。肥城县(今肥城市)人。1916年应募去法国做劳工,并负责华工工会里昂分会的领导工作。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同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5月回国,被派到北方区委工作。 后和赵士炎等去开栾煤矿领导工人运动, 因被敌通辑回乡。1927年夏,被推举为肥城东向小学学董,后历任中共东向支部书记、中共泰安县委组织委员……[详细]
|
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又名子植,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篡《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详细]
|
郭柏荫(1807~1884年)字远堂,侯官县人,家住黄巷。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擢编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翌年,转山西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巡视西城,转京畿道,升刑部给事中。曾上奏有关台湾事宜,请勤抚慰、严番界、查仓库、禁0、防兵丁冒替、戒人命及盗案消弭,皆交部议施行。升甘肃甘凉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回乡历主清源、紫阳、鳌峰等……[详细]
|
吴元炳 光绪十二年
吴元炳(?—1886)字子健,河南固始县城关人。咸丰十年进士,从团练大臣毛昶熙回籍办团练。累功超擢侍讲学士。署湖南布政使、擢湖北巡抚,调安徽,再调江苏。署两江总督者三,兼署江苏学政者一。授漕运总督。调安徽巡抚。同治十二年,卒,赐恤。河南巡抚倪文蔚疏陈元炳战功,遗爱在民,请於汝宁建专祠。同治二年擢侍讲学士,十年出任湖南布政使,湖北巡抚。十三年调安徽,再调江苏。光绪中,先后任江苏巡抚,三署两江总督、漕……[详细]
|
翁同爵(公元1814-1877年),字玉甫,江苏常熟人,清朝著名大臣。翁心存次子,翁同龢的二哥。以父荫授官。由生员而至盐运使,历官陕西、湖北巡抚,在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任上去世,著有《皇朝兵制考略》。……[详细]
|
邵亨豫(1817~1883)字汴生。清江苏常熟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授编修。咸丰年间任安徽学政。同治元年(1862)上疏整饬军旅、慎行捐纳。授国子监祭酒。迁内阁学士、福建巡抚。任礼部右侍郎,调仓场侍郎。十年腊月(1872年2月)署理陕西巡抚,免除灾区民赋,召民耕织。光绪元年二月十五日(1875年3月22日)被免。四年(1878)调任湖北巡抚,旋调湖南巡抚。因反对开浏阳、醴陵铜、铅矿,被劾……[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