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41、龙辉
龙辉,赣县吉埠镇人,现任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馆长,著有《天后宫年鉴》、《楹联选粹 》 、《客舟听雨 》 等作品。“是内涵丰富的赣南客家文化赋予我坚韧和执着。”说起自己在赣州的生活经历,龙辉激动不已。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便在赣州市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龙辉,工作地点和职务虽几经变动,然屐痕处处,始终不忘传播赣南客家文化。听说赣州美术馆正在筹建之中,龙辉专程送去了10件书画作品。这位儒雅的中年男子,身着唐衣,……[详细]
|
龙大道(1901~1931年) 龙大道,又名康庄,字坦之,1901年10月生于贵州省锦屏县茅坪村一个木商的家庭。父亲是苗族人,母亲是侗族人。在他三岁时,母亲去世,后由继母带大。或许是为了纪念早逝的母亲,龙大道一直称自己是侗族人。龙大道自幼秉性正直,勤奋好学。他看到封建统治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军阀的骚扰和混战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在他心灵上布下了沉重的困惑。难道世界上的事情就这么……[详细]
|
龙昌期,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著书百余卷,嘉祐四年(1059)诏取其书,时年八十余,诣京师,赐五品服,以欧阳修等反对,追夺所赐遣归,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有《竹轩小集》、《龙昌期集》,不传。事见《宋史》卷二九九《胡则传》。《眉山市人物志•龙昌期》 龙昌期(971—1061),字起之,号竹轩,北宋陵井监(今仁寿)人,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一生研读经学、讲学,博……[详细]
|
龙擢(1912—1935),原名跃,男,苗族,麻阳县豪侠坪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龙植三系清末拔贡,执教于长沙兑泽中学。民国9年(1920)随父至长沙读书。民国15年7月,北伐军攻克长沙,龙擢在校连夜编写文艺节目,组织同学上街演出,迎接北伐军,又撰写、印发、张贴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文章,9月,考入长沙楚怡中学。不久,与朱近芝、朱近赤等人参加省学联,从事左翼文艺工作。16年5月21日“马日事变”后……[详细]
|
龙清秀(1948-2001) 模范公务员。 湖南省吉首市人,苗族。1948年3月6日出生。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湖南省计委办公室、乡镇企业处、农业处任科员、副科长、科长。1985年开始从事以工代赈工作。历任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湖南省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曾荣获国务院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全国妇联授予的“‘巾帼建功’……[详细]
|
龙瑞麟(1939~1996),广兴洲镇人。196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并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8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0月任研究员,1986年7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9年始,任《数学学报》常务编委、常务副主编,还担任刊物APProx.Thery and Its Appl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工作。1995年3月任中国科……[详细]
|
龙觐光(1863-1917) 民国将领、中将加上将衔、将军府临威将军。云南元阳县逢春岭人,龙济光之兄。字怡庭。哈尼族。幼年好读诗书,长于琴棋书画,深得邻里族人器重。曾代办纳更土驼检职,但因系庶母所生不得承袭土司位,后嫡母之子裕光、济光嫉妒企图密谋暗害,于清光绪七年(1882)辞职赴省、京会试录取署理四川清神县令,后升会理知州。又因随弟龙济光在广西追剿游勇有功升任广西新军邕龙标统领。龙和陆荣廷是儿女……[详细]
|
48、龙世芬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66岁的老人,毫无怨言服侍与公公同父异母的哥哥32年,让如今112岁高龄的老人享受着晚年的幸福。 龙世芬,女,天成乡郑家寨村村民。今年112岁、无儿无女的-月,是丈夫郑心英父亲同父异母的哥哥, 1963年他们结婚后,就一直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爹。当时丈夫在地质队工作很少回家,龙世芬不但要哺养三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1977年,老人突发重病,龙世芬不顾伯父的反对坚持让他住院治疗……[详细]
|
49、龙宗智
龙宗智,男,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校长,1954年9月生于成都,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研究所所长。多年从事法律工作,曾任大军区-大校副检察长,1998年末到四川大学工作。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后又返该校先后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自称是一位“跳跃于理论与实践之间……[详细]
|
50、龙永图
龙永图(1943- ) 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湖南省攸县人,1943年出生于长沙市。不久,即随父母迁往贵州省, 1965年贵州大学外语系英美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国家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工作。后到英国留学两年,攻读国际经济关系。1978年至1985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官员,在美国纽约生活7年。1985年至1986年任联合国开发署副代表,在朝鲜生活两年……[详细]
|
51、龙梅 草原英雄小姐妹
龙梅,女,1952年9月出生,蒙古族。辽宁阜新人,是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1964年2月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新宝力格苏木,和九岁的妹妹玉荣一起为公社放羊,突遇暴风雪,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39度。在严寒中,小姐妹与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行程一百多里,保住了羊群。1966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区委授予他俩“草原英雄小姐妹”称号。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后任中共包头市东河区委-部副部长……[详细]
|
龙克家(?~1858),字子构,贺街城南龙家村人,幼警敏,好学自励,13岁入泮为庠生。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拔贡,朝考一等(一说二等),出知湖南新宁县,摄篆龙阳县政事。有政绩,改官任浔州训导之时,士民作留别诗六章,龙阳人称其龙青天。后迁柳城教谕,擢教授。父忧解职归里,掌教临江书院,讲学励行,品望推重乡里。长子龙绍衡举人,精书法。与长子于咸丰八年九月死于陈金刚破县之役。次子龙绍仪光绪元年(187……[详细]
|
龙雨苍(1898—1935)原名龙泽溥,字雨苍,彝族,昭通市炎山乡松乐村人。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受五四运动民主思潮影响,思想言论较为激进,被省宪兵司令兼第一中学名誉校长郑开文开除学校。1920年,龙雨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六期学习,毕业后在靖国联军第五军中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98师团长,后任滇越铁路-总局局长、云南陆军军械局局长。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详细]
|
54、龙岳洲
龙岳洲 (1941~)苗族。贵州松桃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盘信民族中学,同年参加工作。1981年后历任松桃苗族自治县县长、县委书记,贵州省铜仁地区民委党组书记、主任。贵州省作协理事,省文联第四、五届委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历史小说《石柳邓的故事》,中篇小说集《绿色世界大战》,长篇传记文学《强者的脚印》,短篇小说《芭蕉姑娘》,民歌集《心中的歌献给党》……[详细]
|
55、龙志毅
龙志毅 (1929~)笔名施雨人、丁一。彝族。云南永善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云南大学。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贵州青年报》副总,团省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常委、党的核心小组成员,贵州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主任、党委书记,贵州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贵州省第七届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详细]
|
56、龙三公
龙三公,瑶族,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寨人。少年时期,学习“瑶经”5年,由于聪明好学,深得道教传道师的喜爱,被选为衣钵传徒。成年后,成为三排寨“先生公”。当时,道教在八排瑶族社会中占居思想统治地位,“先生公”既是“禳神驱鬼”的代言人,又是瑶族社会文化、教育的传播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位尊言重,颇受瑶民敬仰。自民国24年(1935)起6年期间,他因声誉日隆,连续被推举为三排寨瑶长。当时,连南八排二十四……[详细]
|
57、龙敏
龙敏 (1951~)黎族。海南乐东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本县中学。1978年参加工作。历任镇文化站干事,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化局副局长,县文联副主席,县文体局主任科员,文化馆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一、二届海南省政协委员、常委,海南省作协理事。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黎山魂》,中篇小说《黎乡月》,短篇小说集《青山情》、《黎族……[详细]
|
龙明伍 (1936~2006)笔名伍略。苗族。贵州凯里人。1954年毕业于贵州省都匀中学。1955年参加工作,历任平塘县文化馆代馆长,《山花》杂志,贵州省文化局编审组组长,《民族文学》杂志、编委,《南风》杂志主编,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全国第八、九届人大代表。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山林恋》、《卡领传奇》、《绿色的箭囊》,叙事长诗《阿蓉和略刚》,话剧剧本《海螺吹……[详细]
|
龙万善(1908—1935) 字生云,洛南县景村镇人。龙万善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少年,在景村小学读书,民国11年(1922)考入洛南县私立华阳中学。由于接受了“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想,决心投笔从戎。龙发奋攻读军事书籍,学拳术,练枪法。二十一二岁时,已练成一身硬功夫,且双手会打枪。民国19年(1930)龙到县保安团当分队长。但保安团横行乡里,使龙深恶痛绝,一气之下,离队回乡。民国20年(1931)……[详细]
|
龙潜庵 (1919—1994),原名龙寿潜,广东顺德人。1919年生。1940年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先后在乐昌中学、韶关儿童-、信宜中学、顺德师范学校担任教员、教导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回广州嘉应中学(后改市第十七中学)担任语文教师、语文科组长。1954年参加农工民主党。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被开除教职。1960年5月进海珠区街道工厂科技模具社工作,因在大学时期学到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