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杜让能(841—893年) ,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群懿。晚唐大臣,宰相。初唐贤相杜如晦的七世族孙。宣宗朝左仆射杜审权长子。咸通进士。历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兴元时为宰相。昭宗立,任太尉。后因禁军攻李茂贞兵败,昭宗诿过于他,迫死。时年52岁,后念及杜让能之冤,追赠太师。……[详细]
|
崔元式 (?~?) 唐代大臣。今聊城市人。崔元略之弟。举进士后,始署帅府僚佐,累官湖南观察使。唐会昌初,泽潞用兵,遂迁河中,拜河东、义成节度使会昌六年(846)入为刑部尚书。宣宗初,以刑部尚书判度支,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兼户部尚书。卒,赠司空,谥“庄”。……[详细]
|
杨执柔,观国公杨恭仁弟续孙,弘农华阴人。则天时为地官尚书,则天以外氏近属,甚优宠之。时武承嗣、武攸宁相次知政事,则天尝曰:“我今当宗及外家,常一人为宰相。”由是执柔同中书门下三品,寻卒。执柔子滔,开元中官至吏部侍郎、同州刺史。执柔弟执一,神龙初,以诛张易之功封河东郡公,累至右金吾卫大将军。……[详细]
|
崔植(772年—829年2月) 字公修,宰相佑甫犹子,立为嗣。长庆初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刑部尚书,旋授岳鄂观察使,迁岭南节度使,入拜户部尚书,出为华州刺史。太和三年卒,年五十八,赠尚书左仆射。太和九年(八三五)卢中规撰唐马先生庙碑,为其所书。穆宗长庆元年(821),他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皇帝曾问他所谓的贞观、开元之治是怎样产生的?他说:“太宗重视发展生产,知道百姓疾苦,励……[详细]
|
袁智弘,唐朝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武周时代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宰相)。692年2月22被武则天任命为秋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年9月22日,各其他宰相李游道、王璿、崔神基、李元素还有孔思元、任令辉被酷吏王弘义诬陷。一起流放到岭南。孙子袁瀚曾任御史中丞。 ……[详细]
|
李道广,唐朝人,其先滑州人,世居京兆之万年。本姓丙氏。李元纮之父。武则天时为汴州刺史。时属突厥及契丹寇陷河北,兼发河南诸州兵募,百姓骚扰。道广宽猛折衷,称为善政,存收慰抚,汴州独不逃散。寻入为殿中监、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累封金城县侯。卒,赠秦州都督,谥曰成。……[详细]
|
王播,字明敭,唐太原人。生于肃宗乾元二年(759),卒于文宗太和四年(830)。其父王恕为扬州仓曹参军时,举家侨迁,定居扬州,遂以扬州为家。王播出生在一个人丁兴旺、家境日富的小官吏家庭。正值他少年至青年转型时,全家由军镇太原,迁居富庶之地、举国称雄的扬州。在扬州这块温柔之乡,王播和他的两个弟弟王炎、王起,受到很好的教育,成长颇顺,学识才干小有名气于一方。贞元十年(794),兄弟三人在科考中“并擢进……[详细]
|
崔詧( --689年),京兆蓝田人,清河南祖房蓝田分支。文明元年(684年),任御史。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以正谏议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相(宰相)。垂拱元年(685年)三月罢相。武则天永昌元年(689)闰九月,在夏官侍郎任上被杀。……[详细]
|
裴枢(841—905)字纪圣。绛州闻喜(现运城市闻喜县)人。吏部尚书裴向之孙,开元朝尚书右仆射裴耀卿的侄孙,咸通十二年进士,升为蓝田尉,值宏文馆。跟随唐僖宗入蜀,擢拔为殿中侍御史。龙纪初年官至给事中,改为京兆尹,常以清流自居。裴枢,字纪圣,中眷裴。肃宗、代宗宰相裴遵庆曾孙,吏部尚书裴向孙,御史大夫裴寅子。绛州闻喜人也。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详细]
|
武元衡(758年—815年),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出身官宦之家,曾祖武载德,为武则天之族弟,官至湖州刺史;祖父武平一,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父武就,殿中侍御史。元衡曾为宰相,力主用兵强藩,后被刺杀。武元衡勤奋好学,天资聪慧,后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出为华原县令。后因不满镇将骄横干政,托病辞官,闲居数年。德宗闻其才能,起为比部员外郎,一年之中三度升迁,官至左司郎中。贞元二十年(804……[详细]
|
姓名:袁滋生卒:籍贯:家谱:擅长:经历:评价:作品:袁滋[唐]字德深,陈郡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弱岁强学,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往来依焉。以处士荐授试校书郎。贞元(七八五至八o五)中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嗣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赠太子少保。工篆、籀书,雅有古法。元和八年(八一三)许孟容撰唐尚书省新修记,滋为篆额。又虢州刺史王颜撰唐轩辕铸鼎原铭,亦滋籀书。《旧唐书本传、金石录、广川书跋》……[详细]
|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李唐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历官山南节度,御史大夫,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十三年七月,罢相,为淮南节度使。唐穆宗时,以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长庆三年卒,赠太子太保。……[详细]
|
郑絪(752年-829年)唐德宗时宰相。宪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居相位凡四年。后自河中节度入为检校尚书左仆射。絪守道寡欲,治事笃实,世以耆德推之。太和中,以太子太傅致仕。卒,谥曰宣。絪著有文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详细]
|
萧置(?~~~865年),唐懿宗时任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出身兰陵萧氏,祖父萧复;儿子萧遘。人物活动公元864年夏,四月,以兵部侍郎、判户部萧置同平章事。萧置,萧复之孙也。公元865年三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萧置薨。……[详细]
|
张濬,河间人(实为宿州符离人,郡望河间)。祖仲素,位至中书舍人。父镣,官卑,家寓州。濬倜傥不羁,涉猎文史,好大言,为士友之所摈弃。初从乡赋随计,咸薄其为人。濬愤愤不得志,乃田衣野服,隐于金凤山,学鬼谷纵横之术,欲以捭阖取贵仕。……[详细]
|
孙偓(?~?) 唐代大臣。字龙光。父孙景商。今东昌府区沙镇人。第进士,历显官。以户 部侍郎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后又兼礼部尚书等职。封安东郡侯。……[详细]
|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详细]
|
夏侯孜,字妤学,亳州谯人,累迁婺州剌史、绛州刺史等职。唐宣宗时,自兵部侍郎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唐懿宗登基,进司空,寻罢,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唐代宰相。……[详细]
|
韦贻范(?—902)唐末人。字垂宪。以龙州剌史贬通州。天复元年(901),闻昭宗在凤翔,奔赴行在,行迁给事中。由李茂贞荐升为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旋病死。……[详细]
|
乐思晦(?—691),武周时同凤阁鸾台三品。乐彦玮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六月拜相,由鸾台侍郎,兼检校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同年十月为酷吏来俊臣诬陷杀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