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团长曾玉良,1914年生于河南固始。1930年8月参加了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通讯队先后任班长、排长、队指导员和队长。1934年春调至红三十军八八师二六五团任二营营长。1937年4月西路军失败后,曾玉良随西路军左支队突围到新疆。5月随西路军余部到达乌鲁木齐任西路军(对外称新兵营)三大队副队长。1938年1月奉邓发(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命令到新疆……[详细]
|
夏世厚(1912— 1993年)河南固始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十五军交通队队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新四军第五师团长、1946年中原突围时,在平汉路柳林车站和郧县南化塘战斗中,领突击队冲杀,两战皆捷。后任鄂豫陕军区分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纵队副旅长。建国后,历任湖北军区分区司令员,湖北省农林厅厅长、副省长,中共湖北省……[详细]
|
金元斌(1926~1998),河南固始人。1951年中国矿业学院采煤系毕业。1952年调任阳泉矿务局四矿通风区技术员,同年又调局从事瓦斯研究和治理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我国研究和治理煤矿瓦斯的著名专家之一,为阳泉矿区的瓦斯治理做出突出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奖。1984年,出任阳泉矿务局煤炭科学研究所所长。期间,于1984年和1986年分获山西省和煤炭工业部“特等劳模”称号,19……[详细]
|
杨森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杨森,河南固始武庙集乡邓岭村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二二五团通信排长,特务连长,通信参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通信参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区队长,中央北方分局警卫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十二军分区游击大队大队长,军分区司令部通信股长,第四十……[详细]
|
林延皓(870~936年)林延皓,字仁寿,唐咸通十一年(870年)生。原籍河南寿州县,唐广明元年(880年)迁固始县。光启初年,林延皓率弟林仁翰等人投靠王审知部队,后随军南下入闽。唐景禧元年(892年),林延皓奉命为前锋,从泉州攻福州,所向披靡。福州留守范晖溃不成军,降者3000余人。梁太祖时,王审知为闽王,林延皓为拱宸控鹤都使。梁开平三年(909年)林延皓39岁,娶福唐长寿里柯氏后,请老而居侯官……[详细]
|
陈苏(约831~915年),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末秦宗权乱河南时,举家迁罗源新丰里曹峰村(今中房乡辖境)定居。陈苏品行高洁,很有才华。入籍后,传播中原农业生产技术,发动乡人开荒种植茶叶、蚕桑;立乡校,传播文化知识;提倡敬老、尊贤、爱幼,深受乡人敬重,尊为“高行先生”。年85无疾而终。乡人将其手建的陈氏宗祠改为“高行先生祠”,立像奉祀。后该祠经扩建改称陈太尉宫。……[详细]
|
王审邽(858~904年),字次都,王潮二弟,唐大中十二年(858年)六月生于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固始县。少年时喜爱读书,特别是《四书》、《春秋》。光启元年(885年),王审邽随王潮入闽。光启二年,王潮攻据泉州,王审邽协助治理政事。景福元年(892年),王潮入福州,王审邽代理泉州刺史,乾宁三年(896年)实授,乾宁四年加工部尚书,乾宁五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光化二年(899年)加兵部……[详细]
|
王潮(846~897年),字信臣,唐会昌六年(846年)生。祖籍琅琊郡(今山东半岛东南部),五代祖王晔曾任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固始县令,遂定居固始。父亲王恁务农为业,颇有资财。王潮35岁时任固始县佐史,和弟弟王审邽、王审知均才勇兼备,号称“三龙”。唐朝末年,兵祸不息,民不聊生,农民纷纷起义,王仙芝、黄巢起义军声势最大。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屠户王绪和妹夫刘行全啸聚500人,攻占寿州,一时响应……[详细]
|
黄守恭(629~712年),字国材,号一翁,唐贞观三年(629年)生。先祖黄元方,河南光州固始人,任东晋晋安郡太守,后隐居侯官(今福州)黄郑巷(今黄巷)。父黄崖于隋末由侯官迁至南安县东南十五里西洞州(今泉州市鲤城区),生守恭、守美兄弟二人。黄守恭少习诗书,博通经史,声蜚士林,时称“郡儒”。初事货殖,后务农桑,辟桑园周围七里,成为名闻遐迩的庄园主。平时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当时有高僧匡护,俗姓王,来西……[详细]
|
陈光绪,号五阆,河南光州固始人。其父陈启端官至特进奉朝请。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割地勾结契丹,陈启端贻书石敬瑭书记官桑维翰,极陈不可状。维翰不从。遂带其长子时任幕府参军的陈光绪入闽,居小溪场大亭(今安溪县湖头镇横山、后溪一带)。光绪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里人得其恩惠,名其山为陈五阆山(山名今犹沿用)。光绪卒于后周显德五年(958)。为湖头后溪、祥华珍山等地陈氏开基始祖。……[详细]
|
卢如金(653~713年),名铁,其祖籍范阳,后徙光州固始。唐总章二年(669年),以府兵校尉从陈政戍闽,为岭南行军先锋。陈政病殁后,卢如金鼎力辅助陈元光,靖抚漳江以北“蛮獠啸乱”,向漳江以南挺进,始建屯营于修竹里,与元光、天正开拓山林,剿击与教化并举,终于征服了“啸乱”之众,置州于漳水之北。在开发修竹里期间,建村立屯垦植,推广中原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开发经济,以补充南下军民给养,为置州立县创造条……[详细]
|
沈世纪(生卒年不详),又名彪,河南光州固始县人。身材魁梧,能文善武。初为河南某县案牍吏,后投身军旅,为陈政部下。陈政受封玉钤卫左郎将时,世纪也获嘉奖。唐总章二年(669年),世纪随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入闽,率部进驻绥安,骁勇善战,一举攻陷36个畲寨。高宗闻世纪骁勇,颁诏赐名沈勇。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逝,子膺扬将军陈元光代领其众,出师潮州。世纪率所部随征,大小数十余战,终平息“广寇”。当时,世纪……[详细]
|
郭显忠(生卒不详),河南固始人。闽王延政天德三年(945年),升将乐县为镛州,郭任镛州刺史。郭为官清廉,精简机构,节约开支,尽力减轻百姓负担。他崇尚教育,以德行感化百姓,安定社会。遇歉年,他开仓赈民;见无力发丧者,他捐俸相助。《福建通志》名宦卷赞他“政尚清简,以德化民”。郭逝世后,将乐百姓在县城北建“遗爱庙”祭祀他。……[详细]
|
曹朋(生卒年不详)字仲镒,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唐朝中和(881~884年)年间,以汀州司录兼管沙县政事,为沙县县治迁移后的首任知县。当时正值战乱,饥民流离失所。曹朋急民所急,济困扶危。被拯救者不计其数,受到百姓拥戴。……[详细]
|
邓光布(?~878年)字明远,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才智谋略出众。唐朝乾符初(874年)任崇安镇将。时为唐朝末年,百姓深受-之苦。邓光布把县治从古县迁到杨篢坂,据险固守,使百姓免遭屠戮。杨篢坂就成为历代县治所在地。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攻进福建,邓光布率众抵御,中流箭而死。邓与曹朋被民间称为“开县始祖”。宋宣和五年(1123年)追封为灵卫候,建祠水南,历代均有修葺。注:旧《沙县志》称……[详细]
|
邹勇夫,字愈,生于唐末,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年轻时,即知兵书、善骑射。唐僖宗时,全国各地藩镇割据、混战,农民纷纷起义,他参加了以王绪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为军校,并随之南下,于唐光启元年(885)入闽。后因王绪残暴,尽诛雄才人物,勇夫遂即推崇王潮、王审知兄弟,在擒囚王绪、拥立王潮、取泉州、入福州和统一福建的筹划和战斗中,功勋卓著,并始终无二心,深得“二王”器重,让其参赞军政大权,倚之如左右膀。唐乾宁四……[详细]
|
王延政原籍光州固始县,五代闽王审知第十三子,人称十三郎。生卒年不详。后唐长兴二年(931年),其兄王延钧继审知称闽王,审知养子建州刺史王延禀谋夺王位,率领水军袭击福州,兵败被杀。延钧便派延政到建州抚慰军民,出任建州刺史。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审知幼子王延曦继承延钧王位,骄淫暴虐,延政劝诫不听,反派人到建州监视延政的行动。天福六年(941年),延政增筑建州城,周20里,请改建州为威武军,延曦不准……[详细]
|
黄鞠(567年~?)号玄甫,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后移居霍童石桥。官任隋朝谏议大夫。黄鞠系隋隆公之子。时,隋炀帝贪逸,造龙舟下扬州看琼花,工程庞大,百姓受残。隆公进宫面谏,隋炀帝不听,把隆公拘禁天牢。在牢中隆公嘱咐儿子:“帝非明君,吾当尽职,尔等兄弟,应遣散他乡,以免后患无穷。”不久,隆公于隋大业九年(613年)九月初九日遇害。是年,黄鞠遵父命,携眷属入闽,避居宁德。先居都,后迁咸村(今属周宁县)。……[详细]
|
吴其濬(1789-1847) 清朝植物学家。字瀹斋,号吉兰,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1817年官授翰林院修撰。历任纂修官、礼部尚书、兵部右侍郎、湖广总督,福建、山西巡抚等职。1846年辞职。一生为官。公余之时搜求本草,研究药性,观赏植物,描绘精图。著有《植物名实图考》38卷。计引植物1714种,不仅是记述植物药品的巨著,对现代采集药物和植物分类的鉴定工作亦大有帮助。其科学价值,一是纠正了一些本草学……[详细]
|
祝捷,原名祝良瑜,1925年1月13日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城一个地主家庭。她自幼父亲双亡,由哥嫂抚养成人。1938年,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这年她14岁,高小毕业就考入安徽省抗日学生军团学政治、学文化,开始了革命生涯。接着,她先后被分配到皖东北、苏北等地,在部队做文化宣传工作。1942年10月,祝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秋,彭雪枫率新四军第四师从津浦路东西征,恢复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