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张邃青(1893~1976.5),原名张森祯,后以字行,河南省太康县人。祖父张书升曾任家乡训蒙教师。父亲张梦松是廪生,先后任陈州府中学堂校监,尉氏、太康等县高小教员、堂长。张邃青自幼读私塾,1909年考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学习期间,与金遐龄,冯友兰等同学创办《学粹》旬报。毕业后返回原籍任教。1915年,张邃青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1919年5月4日,他和同学们到达天安门,参加声……[详细]
|
郑树桐(1885~1946.8),字琴堂,河南省太康县人。著名数学家。10岁阅读四书五经,手不释卷。12岁能写诗文。15岁获陈州府案元(第一名)。光绪二十七年(1907),考取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数学科(今河南大学数学系前身),宣统二年(1910)毕业,被授予举人。1912年,被聘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讲师,后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河南大学校史》记述建校初期林伯襄校长大力延聘名师,列举7……[详细]
|
李干公(1881~1911.12),字勉斋,河南省商水县人。李家为当地望族。20岁任清军常备军稽查。不久离军,加入仁义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其兄李锦公自日本回到省城开封,创办大河书社。该书社名义上聘请教育名家,编纂东西要籍,其有海内已出各书,亦选厥精华,代为销售,实为同盟会之秘密集议地。李干公任招待,在此接待联络同盟会员及进步人士。1911年10月武昌首义后,河南革命党人谋求响应,李干公……[详细]
|
李聃即老于,又称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围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历乡曲仁里人。是春秋时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做过东周守藏室之史。孔子(前551一前479年)曾赴洛阳向他问礼。李退隐西行至函谷关,著《老子》一书,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遵教的主要经典,1973年,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中,有《老子》的抄写本。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隋代在三清殿原址周围兴建灵宝城,唐代即在……[详细]
|
理琪(1908—1938)原名游建铎。河南太康人。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出生于地主家庭,学生时代即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本县县党部工作。1928年,入冯玉祥部无线电学校学习,后留任冯部报务员。1934年,去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次年,与党组织失掉联系。1936年春,经中共河南省委介绍到胶东,任中共胶东特委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山东人民抗……[详细]
|
谢瀹(454—498):字义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从小性敏瞻。南朝齐大臣、吏部尚书、文学家。历官车骑行参军、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喜欢下棋喝酒。年少有才谢瀹年七岁,侍中(宰相)王彧就发现他气度不凡,并上奏给宋孝武帝刘骏,于是皇上就把他召见于大庭广众之中。当时谢瀹虽然年幼,但是言行举止却表现得非常闲静安详,应对时也颇合旨意,这让皇上格外高兴,从而下诏让他尚(娶)公主,正值景和年间战败……[详细]
|
谢飏(439-484),官至秘书郎、晋平太守、车骑功曹,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详细]
|
谢颢(446-502),字仁悠,谢朏弟,谢庄子,陈郡阳夏人。骠骑将军从事中郎;477年,宋升明元年迁豫章太守;479年,齐建元元年吏部郎、太尉府从事中郎;483年,永明元年竟陵王府友、北中郎将长史。史料记载少简静。宋末为豫章太守,至石头(南京市),遂白服登烽火楼,坐免官。诣齐高帝自占谢,言辞清丽,容仪端雅,左右为之倾目,宥而不问。齐武帝永明初,高选文学,以谢颢为竟陵王友。历吏部郎,有简秀之目。卒于……[详细]
|
谢蔺(509-547),字希如,陈郡阳夏人。晋太傅谢安四弟谢万八世孙。南梁吏部尚书萧子显王府法曹行参军、外兵记室参军。梁武帝散骑侍郎,兼散骑常侍。孝子谢蔺五岁的时候,每次父母还没有吃饭,保姆要谢蔺先吃饭,谢蔺说:“还没有觉得饿。”强迫喂食,就是不吃。舅阮孝绪闻之,叹曰:“此儿在家则曾子之流,事君则蔺生(蔺相如)之匹。”因名之曰蔺。稍受以经史,过目便能讽诵。阮孝绪每曰“吾家阳元(灵魂)也”。父亲去世……[详细]
|
字元正,生于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年),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七岁时,祖母阮氏患病不能饮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后主即位,命谢贞为南平王友,掌管记室府事。至德三年(585年),加封招远将军名号、掌管宫中管室。大部分文集,正值乱事之秋而没有保存下来。天才孝子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为风眩病所苦,每每发作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谢贞当时才七岁,祖母不食,他也不……[详细]
|
殷仲堪(?-399年),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太常殷融之孙,晋陵太守殷师之子。东晋末年重要将领、大臣。官至荆州刺史,曾两度响应王恭讨伐朝臣的起事,在王恭死后与桓玄及杨佺期结盟对抗朝廷,逼令朝廷屈服。后来却被桓玄袭击,逼令自杀。人物生平谢玄器重殷仲堪能清谈,擅长写文章,常说三日不读《道德论》,就觉得舌根僵硬。其谈论义理与韩伯齐名,雅士们都喜爱羡慕他。后来补任佐著作郎。 太元四年(379年),……[详细]
|
殷师,陈郡人,西晋太常、礼部尚书殷融之子,官至骠骑谘议参军、晋陵太守,封爵沙阳男。殷师之子殷仲堪,是东晋末年重要官员,官至荆州刺史,曾两度响应王恭讨伐朝臣的起事,在王恭死后与桓玄及杨佺期结盟对抗朝廷,逼令朝廷屈服。后来却被桓玄袭击,逼令自杀。 史书记载《晋书·列传第五十四》:殷仲堪,陈郡人也。祖融,太常、吏部尚书。父师,骠骑谘议参军、晋陵太守、沙阳男。……[详细]
|
殷顗,一作殷觊,字伯通,小名阿巢,生卒年不详,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太常卿殷融之孙,吴兴太守殷康之子,东晋官员。殷顗性情通达率直,有才气,从小与堂弟殷仲堪都很有名声。太元年间(376年―396年),以中书郎之职升任南蛮校尉,任职期间清廉有法度,政绩严整有成就。后忧虑而死,朝廷追赠他为冠军将军。人物生平殷顗性情通达率直,有才能,从小与堂弟殷仲堪都很有名声。太元年间(376年―396年),殷顗……[详细]
|
殷康,生卒年不详,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吏部尚书、太常卿殷融之子,南蛮校尉殷顗的父亲,东晋官员,官至吴兴太守。人物生平咸安二年(372年),彭城人卢悚谋反,自称大道祭酒,效忠他的人有八百多家。同年十一月,卢悚率领兵众三百人攻打广莫门,诈称已经被废黜的皇帝海西公司马奕回来了,从云龙门突入宫殿的庭院,夺取武器库中的盔甲兵杖,守卫云龙门的卫士十分惊骇,不知所措。游击将军毛安之听说发生祸难,率领兵众直……[详细]
|
殷羡,字洪乔,陈郡长平人,东晋官员,官至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曾任陶侃的长史,助其平定苏峻之乱。成语“付诸洪乔”典从其来。其子殷浩,是东晋有名的清谈人物。人物生平咸和三年(328年),苏峻作乱时,京都建康失守,叛军攻打大业垒,陶侃想前去解救,时任长史的殷羡说:“如果派兵救大业,我们用步卒作战不如苏峻,大事就完了。应该急攻石头,苏峻必定前来解救,这样大业就可解围。”陶侃听从殷羡的意见。苏峻果然放弃大……[详细]
|
殷融,字洪远,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东晋大臣、清谈家,光禄勋殷羡之弟。生卒年不详,约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前后在世。桓彝见而叹美之。物生平殷融喜欢《易》、《老》之学,善属文而不善口辩,其兄殷羡之子殷浩每与之谈,殷融总谈不过殷浩。为司徒左西属,饮酒善舞,终日啸咏,不以世事自缚。累迁吏部尚书、太常卿,卒。殷融著有文集十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历史评价孙兴公:“远有致思。”……[详细]
|
殷仲文(?―407年),字仲文,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太常殷融之孙,吴兴太守殷康之子,南蛮校尉殷觊(殷顗)之弟,东晋大臣、诗人。 殷仲文少有才华,容貌俊美。被堂兄殷仲堪推荐,担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参军。殷仲文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恰逢桓玄与朝廷有矛盾,因此受到怀疑被人离间,降为新安太守。桓玄占据京师时,殷仲文便弃郡投靠他,被任命为证议参军,深受桓玄宠信。桓玄将作乱,命令殷仲文总领诏命,任侍中兼……[详细]
|
袁粲(420-477年),初名愍孙,字景倩,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朝宋大臣,太尉袁淑侄子。 少孤好学,颇有清才。跟从宋孝武帝刘骏,除尚书吏部郎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孝建二年,起为廷尉,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累官尚书令,领丹阳尹,封兴平县子。 宋明帝临崩,粲与褚渊、刘勔并受顾命。平定桂阳王刘休范逆乱,授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加侍中。宋顺帝即位,迁中书监,司徒、侍中如故。升明元年,起兵反对……[详细]
|
邵丽 (1965~)女。河南周口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管理系。毕业后历任机关公务员,人事科长,副县长,市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秘书长,省政协委员。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散文集《纸裙子》,小说集《你能走多远》、《碎花地毯》、《腾空的屋子》。中篇小说《王跃进的生活质量问题》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拉力赛分站冠军,长篇小说……[详细]
|
邵超 (1962~)笔名子曰。河南西华人。中共党员。1977年赴郸城县石槽乡插队。1978年在部队服役。1985—1987年在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学习。1982年后历任河南省商水县广播电视局,县广播电视局宣传股长,商水县政府办秘书、副主任、主任。河南省周口市作协常务理事、副主席,周口市诗歌学会主席。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十家诗选·邵超卷》、《心箫如水》、《花韵》等,先后在60家报刊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