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山东 > 潍坊历史人物介绍8

潍坊历史人物介绍8

更新时间:2023-12-30

  刘玉轩(1909—1984)临朐人。早年肄业于北京京华艺专。曾在杭州等地向平湖派琵琶传人朱英学习琵琶演奏3年, 并对琵琶制作深有研究。他先后在山东长山中学、山东省戏剧院、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主要作品有《中国音律的沿革》《历代乐器异制》《中国音乐史·隋唐部分》,与人合著有《中国乐器考》等书。……[详细]
  王豫民(1906—1984)字禄丰。昌邑市晴埠村人。曾任国民党鲁苏战区游击战区第四纵队副司令、“山东挺进军第十五纵队”少将司令、山东省第十七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昌邑县县长等职。指挥部队频繁骚扰解放区,侵犯革命根据地。1945年7月, 在八路军讨逆战斗中“十五纵队”被击溃,他逃往高密。1947年高密解放,他逃到青岛。1949年青岛解放前逃往台湾。……[详细]
  王寿芝(1906—1984)曾用名王兰堂。潍城区河东村人。1922年考入济南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学习染色专业6年;1928年在山东省立第二职业学校染色科实习厂任技工。1930年回潍县,在大华染厂任技师。1933年到信丰染印公司任技师。1956年任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当时德国人研制的“190#”、“280#”士林与“梅鹰”青布染布技术,均由他配方生产。他还研究出“爱国蓝”染色新品种,当时颇为畅销……[详细]
  于超 (1915—1984)原名崔金坡,字筱銮。临朐县人。1931年入县立师范讲习所学习。1933年考入济南乡村师范。1937年乡师毕业后,回到原籍在县立书院小学任教, 秘密传播马列主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任中共临朐县委秘书。在崔家河村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崔家河特别支部。1940年任中共莱芜县委组织部长、县大队副政委。1944年任中共益都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1948年,调中……[详细]
  谭铁民(1932—1983)名铮,曾用笔名谭晓、集英。潍城区人。他在家乡上中学时,受其长兄(新闻记者) 影响,喜爱摄影。1948年4月潍县解放后,去益都县参加华东画报社工作, 后转入华东新闻干部学校学习。1949年4月随解放军南下,任浙江日报摄影记者。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学会理事。1980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1981年3月任浙江图片社社长,同年调《中国日……[详细]
  耿新荣(1908—1983)寿光人。1949年参加工作。后任工程师。其间,为革新面粉设备做出很大贡献。他改造的碾米机,一年可多产米3700吨。他设计的制粉方法,产量提高了38%。1963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详细]
  张希望(1920—1983)原名张希先。昌乐县圈子村人。1937年10月在黄县参加革命。 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长、侦察科长、团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先后任师副参谋长、参谋长,还参加了强渡长江的战役。1949年全国解放后,他从事于军队的教育训练工作。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获优等生称号,留校任教。此后,他历任……[详细]
王文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161983)
  王文介(1916—1983)又名王少白。寿光县南洋头村人。高级小学毕业后回家务农,兼为本村小学代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组织学生和村民举行抗日救国-, 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35年秋,任中共寿光县六区区委组织委员。1937年12月,参加中共寿光县委领导的牛头镇起义,任八路军鲁东游击第八支队三中队指导员。1938年5月,改任八……[详细]
  赵治安(1907—1982)字书策。青州市(原益都县)人。193 8年1月参加益都农民抗日救亡团。 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任中共寿五区区委书记。1940年11月任益北行署副主任。 1942年8月任益寿临广四边县县长兼民政科长。1945年8月任益寿县县长、益寿县独立营营长。1950年5月后,任文登专署代副专员。后调-人民武装部、总参动员部任职。1961年转第三机械工业部任职。196……[详细]
  侯志 (1905—1982)又名侯玉兰、马琳、张青莲。女。青州市侯庙村人。8岁起先后在泰安教会女子小学和益都县仓廒女子小学就读。1919年考取山东省立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她在王翔千的影响下很快成为学生会的骨干分子。1921年秋,她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学校秘密成立学习小组,阅读《共产党宣言》《向导》等革命书刊,讨论时事政治;向同学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倡导反对封建礼教,实行男女平权,带头剪短发,公……[详细]
  孟庆甲(1920—1982)字颂魁,号潍农。昌邑县潮海村人。他幼年在村塾读书。抗日战争以后,先后任过小学教师、县政府书写员,后又任潍县广文中学和华东煤炭学院职员,工作之余,专习书法。1971年调泰安文物管理局任文史员后,开阔了眼界,更增强了苦练书法的决心,经过几年功夫,书艺大进。50年代末,开始练指书。他以杯为砚,以指作笔,参照欧、柳、颜、赵各家书体之特点,采其精华,将笔法运用到手指上,既承古而又……[详细]
  张润苍 (1919—1982)寿光县上口镇上口村人。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一二九师宣传股长、八路军供给学校政治教员、晋冀鲁豫医学专门学校组织股长、北方大学医学院组织科长等。新中国建立后,任解放军华北医科大学政治处副主任、总后政治部组织科长、军委兽医大学政治部主任。1957年调中国科学院,历任长春机电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北京化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四局局……[详细]
  李占鳌 (1910—1982)安丘县泉二头村人。 1947年在金堆区帮助征收粮食。1948年任金堆区粮库保管员。1950年,调官庄区粮库,一人负责高家营分仓的全部工作。 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对管理粮仓他总结出“防得严,捉得勤”的捕鼠法,还创造了夏粮“通风笼高温”及秋粮“敲打粮面,冷冻杀虫”等杀虫法,在全县首创无鼠无虫粮仓。1954年又创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仓。1955年……[详细]
  孙照寰(1916—1982)又名孙业祥。安丘县凌河镇凌河村人。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分配至鲁西区泰西专署工作,历任科长、泰安县党团书记,长清县长、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平原省民政厅长、法院院长等职。1953年后,历任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干部司司长、中央监委驻一机部监察组组长等职。1982年5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委书记、-书记。……[详细]
  管大同(1913—1981)原名管重华。潍县高里村人。1935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任寿张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此后历任山东第六游击区三十一支队司令员,八路军平原纵队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平原纵队司令员,山东省纵队第六支队副司令员,鲁西行政公署教育处处长,鲁西南督察专员公署专员,中共湖西地委书记、专员。1950年调北京,历任中央外资企业管理局秘书主任,……[详细]
  耿维新(1907—1981)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 中共潍县城北区分区委书记。1931年3月任中共潍县中心县委委员。 1933年7月,潍县中心县委和基层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后,他仍秘密从事地下活动。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潍县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潍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潍坊市(县级)商业局副局长、潍县园艺场场长等职。……[详细]
  郑洵(1915—1981)高密县人。抗日战争前在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一二·九”运动后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共产党员邹鲁风、周持恒等人所组织的“山东省政府巡回宣传队”,编写宣传品和画宣传画,并兼作导演和演员,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转入八路军山东六支队政治部,任宣传股干事。1940年调到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部宣传科,任美术股股长,负责《挺进报》的工作。他创……[详细]
  张吉香(1963—1981)女。临朐县人。她从14岁起,一直坚持照顾邻居周大娘的生活,包揽了一切家务。1979年,张吉香参加大队举办的抽纱学习班,成为南坡第一代懂技术的绣花姑娘。由于她爱学习,爱劳动,助人为乐,1980年民兵组织调整时,她被推选为女民兵班长。1981年,张吉香为抢救落水的女青年,献出了自己年仅18岁的生命。为表彰张吉香舍己救人英雄事迹,临朐县委追认她为中共正式党员,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详细]
  汤鲁泉 (1913—1981)名升文,字鲁泉。寿光县汤家庄人。1938年6月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队。 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团供给处干事、主任、处长,二十六军供给部副部长、部长、中共二十六军后勤部党委书记等职。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二十六军后勤部部长及党委书记。1953年后,历任山东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济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济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详细]
  李冠智(1919—1981)原名李仁勇。寿光县东埠乡三官庙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游击第八支队任宣传员。 1939年5月,在山东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6月学习结业后,历任山东沂水县四区区中队文化教员、政治指导员, 山东鲁中第二军分区沂北独立营副营长、 山东军区三师九团三营副营长。1946年,奉命进军东北,历任东北三纵队八师司令部作战科长,挺进支队支队长,东北三纵队司令部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