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安徽 > 亳州历史人物介绍8

亳州历史人物介绍8

更新时间:2023-12-30

张宗禹 [] 中国近代十大名将 (?~1868)
  张宗禹(?~?),生卒年月不详,小名辉,混号“小闫王”,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涡阳雉河集北张-人,张乐行族侄,家有沃田千余亩。父张富新,平素以封建礼教管束张宗禹,指盼其读书出仕。张宗禹虽爱读书,但不屑应试。年稍长,即与捻众交往。一次因家庭细故,奔张乐行处。正准备竖旗举义的张乐行甚喜,即收张宗禹为师爷,帮办文墨。咸丰六年(1856 年)正月初,捻军雉河-盟后,张宗禹领正黄旗兼领镶黄旗,是张乐行的禁卫……[详细]
   【孙逸久】(1906—1996)著名农民书法家。阜阳地区书法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他8岁临帖学书,楷书攻研严赵,行草师承张旭、怀素,苦学苦练,锲而不舍,至13岁即有名气,常为凤台县城诸大商号写楹联匾额,署名“淝北尺童”。青年时代,已有相当造诣。其书-力深厚,技巧娴熟,师古而不泥古,得其神韵而法其自然。不少作品参加阜阳、厦门书法联展,亦被部分报刊采用发表;展出的巨幅草书“寿”字……[详细]
   【管应朋】(“万人迷”,1932--1991)著名民间花鼓戏艺人,为安徽省花鼓戏“四大名旦”之一,与“一条线”、“小白鞋”、“草上飞”齐名。家居利辛县程集乡管楼村。青年拜师从艺,蓄发梳辫,饰兰花(花旦),名重一方。1956年郭子贵先生整理新编并执导“花鼓戏大走场”,由“万人迷”管应朋出演,先后参加了阜阳地区、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均获特等奖,而后被选调进京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人演出。“花鼓戏大走场……[详细]
  【侯广忠】(1953—2004)著名水电专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59年任浙江黄口水电工程处技术员,1961年在新安江水力发电厂工分场任主任,1980年葛电厂水工分场主任、生技处副主任工程师,1983年任葛电厂副总工程师,1990年葛电厂厂长,1991年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3年获得湖北省贡献专家称号,1994年获教授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1995年获全国……[详细]
侯宝璋 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18931967)
  侯宝璋(1893~1967),利辛县阚疃集人,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出身于中医之家。父亲侯秀春,清光绪年间秀才,累试不第,弃儒从医。侯宝璋幼承家学,有“神童”之誉,聪颖过人,过目成诵。后至怀远教会民康医院,被保送入含美学校,靠向民康医院借钱维持生活。毕业后又被保送南京金陵大学预备班。在金陵大学时,因参加-被学校开除,回到民康医院。民国5 年(1916 年)民康医院保送其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学……[详细]
  【李黼】字子威,生于元成宗大得二年(1299年),祖籍天官李。其父李守忠官工部尚书。泰定四年(1327年),30岁的李黼在大都(今北京),获廷试第一名,以明经魁多士,授翰林修撰,后转江西行省朗中,入为国子监丞,迁宜文阁监书博士,兼经筵官,及升秘书太监,拜礼部侍朗。奉旨详定中外所上封事。已而廷议内外官通调,授江州路总管。元惠宗(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夏五月,罗田贩布人徐寿辉见官吏腐败,法纪荡……[详细]
  黄永坤,男,汉族,0党员,初中文化,现年60岁,住展沟镇黄小集村黄-,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加入党组织以来,一直担任展沟镇水利员,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尤其在2003年我镇遭受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期间,日夜守侯在西淝河黄小集大桥水位监测点,观测每时每分的水位高度,为夺取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当年被评为省劳模,并赴全省各地巡回讲演。……[详细]
  侯传奇,男,汉族,生于1943年,利辛展沟人,笔名苦墨居主人。自幼酷爱书画,对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有广泛爱好,加之自己苦心钻研,作品经常参加展览,在报刊发表,地方上小有名气。1962年画作曾在《安徽日报》发表,时称“少年画家”。作品“农忙季节”、“假日”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农忙季节”被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近年来尤喜画虎,作品受到各界人士及专家的称赞。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家协……[详细]
  柳下惠 姓姬,展氏,名获,字禽,又名展季,谥惠。生卒年不详。春秋中期鲁国大夫。今濮阳县柳屯镇为其讲学客居地。鲁僖公时,展禽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狱。他因秉公事职,无视权贵,曾三次被谗毁而遭罢黜官职,却没有到别的国家寻求政治上的发展。有人对他这样做感到不解,展禽回答说:如果固守事物的本来道理办事而不变通,以此事奉人君,到哪个国家会不被罢黜呢?如果要枉曲道义而事奉人君,我又何必远离我的父母之邦?由于……[详细]
李绅 [] 唐朝宰相 (772846)
  李绅(772~846) 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县),后迁家无锡(今属江苏)。元和元年 (806)进士。历官校书郎、国子助教。穆宗时为翰林学士。敬宗即位,被李逢吉陷害,贬端州司马。武宗会昌二年(842),自淮南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复出为淮南节度使。李绅与白居易、元稹交游甚密,他们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详细]
许褚 [三国]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232)
  许褚(?—227),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的武将,曹操的重要部将之一,和典韦一同统率着曹操的亲卫队“虎卫军”。因为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籍贯 [豫州]谯国谯县 [今安徽毫州] 容貌 长八尺余 腰大十围 容貌雄毅 官至 武卫将军 兄弟姐妹 许仁 相关人物 曹操 马超 曹仁 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在野 许褚 - 简明历史……[详细]
曹芳 [三国] 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 (232274)
  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曹芳于235年被封为齐王,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274年,曹芳病逝,时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厉公。早年经历曹芳,字兰卿,因魏明帝曹叡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所以曹芳与秦王曹询被曹叡收为养子。 作为养子自小在宫……[详细]
曹髦 [三国] 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 (241260)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曹髦即位前为高贵乡公,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带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授予铠甲兵器,率领僮仆数百余人讨伐,然而此次行动却被司马……[详细]
曹仁 [] 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168223)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封陈侯。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详细]
曹爽 [三国] (?~249)
  曹爽(?-249年),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大司马曹真之子.曹操侄孙。年少时谨慎持重。魏明帝为东宫太子时,很器重他。明帝即位后,即任他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任武卫将军,殊宠有加。明帝卧病时,诏入寝宫,拜为大将军并假以节钺,处理军国大事,与宣王司马懿并受遗诏辅佐少帝。齐王即位,加侍中,改封武安侯。曹爽此时官高权重,任用私人,委诸弟及党羽何晏、邓飏……[详细]
曹真 [三国] (?~230)
  曹真(?-230)本姓秦,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曹操族子。官至大司马,谥号曰元。历史年表:曹真是曹操的族子(《魏略》言:曹真本姓秦,因其父秦邵为救曹操而死,而被曹操收养,改姓为曹),曹操可怜曹真年幼丧父,将他像自己儿子一样对待,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有一次曹真打猎,被老虎追赶,曹真转身射虎,老虎应声倒下,曹操赞赏他的勇敢,让他统领虎豹骑,征讨灵丘,获胜,被封为灵寿亭侯。【……[详细]
  曹霸(约704~约770) 谯郡人,唐沛国谯(今亳州市)人。曹魏高贵乡公曹髦后人,官左武卫将军。唐玄宗时期画家,能文善画,时人甚至以其祖先“三曹”比之,有“文如植武如操字画抵丕风流”之美誉。 曹霸: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魏高贵乡公曹髦后裔,官至左武卫将军。画承家学,擅画马,亦工肖像。成名于玄宗开元年间,天宝末年曾修补《凌烟阁功臣像》及画“御马”,技艺精辟,杜甫曾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推许之。……[详细]
魏文帝曹丕 [三国] 皇帝 (187226)
  曹丕(187~226)魏文学家。即魏文帝。字子桓,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长子。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8岁,即能为文,又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以禅让方式代汉自立,改元黄初。登极以后,在黄初三年(222)、六年曾两次亲征孙吴,皆未能过江,不果而还。七年五月,病卒于洛阳……[详细]
魏明帝曹叡 [三国] 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 (205239)
  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曹叡二十三岁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详细]
曹植 [三国]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 (192232)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东汉豫州刺史部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