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师富昌,1917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早亡,是吃村子“百家饭”长大的,从小就养成了坚强、无畏、嫉恶如仇的性格。日军逼进山西,家乡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师富昌这个孤零的青年庄稼汉被卷进了时代的洪流,加入了抗日的行列。1938年,他参加了民兵,后来当上了昔东独立营便衣队队长。1939年初冬的傍晚,一抹晚霞映在光秃秃的山上,寒风吹过使人发抖。在通往鬼子据点的路上,三个日本兵从附近村子里抢东西回来,一路斜背着枪,大摇大摆,一边走,一边叽哩哇啦地说着什么。师富昌带着便衣队的几个队员,悄悄跟在后面,来到一处有利地形,喊了声:“打!”队员们一齐向鬼子……[详细]
|
李洪钟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洪钟, 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生于山西昔阳。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间接触应力的分布提出V型阀与L型阀排料动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明了V型移动床排料阀、气控气球式高压加料器等。用自制微观摄像探头,得到快速床内瞬态聚团和稀密两相结构……[详细]
|
王志均(1910年8月3日—2000年12月24日),出生于山西昔阳。生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王志均出生于山西太行山区土地贫瘠的昔阳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贵祥在乡务农,母亲田氏在家操持家务,家中还有姐、弟、妹各一人。家境虽不富裕,但尚能维持。王志均少年时代在本乡读小学,学制7年,除国文、算术外,还念了四书、《诗经》等。王志均学习刻苦努力,每学期总是名列前茅,深得本家一位祖父王敦临先生赏识,常以古人读书治学的故事启发、鼓励他努力学习。王志均在王敦临先生影响下学了大量文史方面的书籍,打下了良好的文、史基础……[详细]
|
王运珍,1919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5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第二年,母亲也因贫病交加离开人间。16岁的王运珍靠着家里的一亩薄田和替财主做雇工艰难度日。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王运珍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热情地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活动中。他先是担任本村抗日自卫队队长,带领民兵站岗、放哨、捉汉奸、打游击。1938年,八路军开到昔阳作战,他又踊跃报名参军,成为三八五旅七六九团的一名抗日战士。参军后,由于他作战勇敢,多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由战士成长为连长。正当他在战场上奋……[详细]
|
乔宇(1457-1524)明代大臣。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位阳泉市东南)人。字希大,号白岩。宪宗成化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孝宗朱祐樘弘治初,至恕为吏部,宇调任文部郎,三迁至郎中。擢太常少卿,后改任兵部尚书,入参机务。宁王朱宸濠反,言“指日下南京”。他严加警备,杀宸濠潜伏南京为内应之党羽三百余人,以迫使宸濠不敢东进。武宗朱厚照幸南京,以功加太子太保,复加少保。世宗朱厚熄即位,擢为吏部尚书。朝政顿为一清,凡为权幸所黠者,皆核列庶位。“大礼”之议起,世宗任用席书、张志、桂萼等,他力谏止,因忏意,被罢官。宇善诗文,兼通篆隶(一说为籀),著有《乔庄简公集》。……[详细]
|
石瑞(1922~1979年),别名冠珊,山西省昔阳县丁峪村人。民国16年(1927年)读小学,先后担任过村儿童团团长、青年抗日队队长、青年救国会秘书。民国27年7月,石瑞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村支部负责人。民国28年任区委委员,民国30年任区中队支书。翌年,任昔阳县二、四区武委会主任。民国34年,任太行四分区武装部科长,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与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949年石瑞南下福建。翌年,任云霄县人民政府县长。1952年任福建机器厂厂长。1955年任福建省工业厅重工处长、机械厅处长。1958年任福建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1969年底调三明工作,……[详细]
|
宋志斌,1922年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城关镇东关村一个贫农家庭,少时念过五年小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进入华北抗战。在中共领导的牺盟会特派员赵光寅的组织领导下,昔阳县展开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同年10月中旬,一二九师政委张浩、参谋长倪志亮率师部和三八六旅到达昔阳县城。张浩对昔阳“工委”的工作做了指导。师部宣传队在县城及附近村庄书写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表演节目,开展了一系列抗日宣传活动。这一切使15岁的宋志斌深切地体会到共产党、八路军是穷苦人民的大救星,于是就积极报名参军,被先后分配担任营、团勤务员。这期间他经常出入敌占区,一次又一次通过敌人-……[详细]
|
赵武成(1912-2010 )山西乐平(今昔阳)人。1937年2月入党。任昔阳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和顺中心县委书记,晋东游击队政治部主任兼昔阳县3区长,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干事,沁县干部训练学校党支部书记,晋东地委宣传部教育科长,晋冀豫3地委宣传部长,1地委党校校长,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1943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太行1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南下干部支队副政委,桐柏1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桐柏区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任郑州市委书记,中南局-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对资改造办公室主任。1954年12月任广州市委第2书记……[详细]
|
贾有全,1923年6月20日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东冶头镇静阳村。他11岁入本村小学读书,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四年功课三年学完,毕业后,考入了昔阳县第二高小。1937年下半年,日军侵占了距静阳村只有二里地的东冶头村。静阳村经常遭到日军的烧杀抢掠,贾有全-中断学业,次年3月他进入抗日根据地皋落,上了抗日军政学校,刻苦学习革命书籍,寻求抗日救国真理。10月,调抗日第一区公所工作。193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贾有全调到中原野战军六纵队十八旅五十四团任团特派员,不久又调该团一营任教导员。到部队后,贾有全……[详细]
|
张祥云(1915.3、6—1947.4.4)山西省昔阳县上思乐村人。出身于雇农家庭,7岁随父到地主家放牛,13岁在皋落学校打杂工,后因戏虐校长被解雇。14岁外出谋生,到河北赞皇县广兴隆丝织厂做工达6年,因遭厂主毒打而出走,到太原市平民纺织厂做工。在该厂受到了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关怀和教育,曾多次参加工人-,后因病回昔阳老家。1938年2月,张祥云参加了晋东抗日游击队,在司令部当警卫员,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游击队改编为129师28团,张任二营管理员,1943年调山西省和顺县武委会工作。1945年4月调温县,任二区武委会主任。张祥云在温县先后领导了大尚、……[详细]
|
耿起昌:(1915.7-1991),男,汉族,1915年7月生,山西昔阳人,又名耿启昌,曾用名耿耀荣。原中国共产党。后被开除党籍。1983年10月被开除党籍。因“文革”中犯有罪行,同年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1991年去世。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任职至1978年3月)。……[详细]
|
马兴元(1918 )山西昔阳人。1937年参加晋东南抗日游击队。1939年入党。任昔阳县委组织部部长,晋东2区区委书记,平定、昔阳、林县县委书记。建国后,任福建省龙溪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省农林水办公室主任。1971年4月任福建省委常委。1975年6月任福建省委书记。1978年1月任省委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12月任省委书记,省长。1983年4月-1985年7月任省委书记。5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12届中央委员,13届中顾委委员。……[详细]
|
郭凤莲(1947~),山西昔阳人,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参加了大寨的抗灾自救,同当时的“铁姑娘”们一道投入到了“先治坡后治窝”的劳动中。1964年,年仅16岁的郭凤莲,任“铁姑娘”队队长,战天斗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李先念、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先后任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昔阳县委委员,中共昔阳县委副书记,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当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1978年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0……[详细]
|
陈亚珍 (1959~)笔名小草。女。山西昔阳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75年在昔阳县运输公司工作,1982年调榆次市百货大楼,1993年任晋中地区文联《乡土文学》、副主任、副主编。榆次市作协副主席。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二级编剧。著有长篇小说《碎片儿》、《神灯》、《十七条皱纹》,长篇纪实文学《陈荣桂与-》,电视剧剧本《苦情》、《路情》、《唢呐魂》等。长篇小说《碎片儿》获六省一市优秀图书二等奖、八省一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唢呐魂》获中国戏曲灵芝奖二等奖,《苦情》、《路情》分获华北地区第六、八届电视剧……[详细]
|
二月河 (1945~)原名凌解放。山西昔阳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河南省南阳第三高中。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宣传干事、副指导员,南阳市委干事、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市文联副主席。现任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协第七、八届主席团委员。中共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十、十一、十二届代表。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康熙大帝》(4卷:《夺宫初政》《惊风密雨》《玉宇呈祥》《乱起萧墙》)《雍正皇帝》(3卷:《九王夺嫡》《雕弓天狼》《恨水东逝》)《乾隆皇帝》(6卷:《风华初露……[详细]
|
耿怀英,男,汉族,1950年7月出生,山西省昔阳县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6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党的学说与建设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函授研究生学历。 1968年12月昔阳县王寨公社团委书记; 1972年5月,共青团昔阳县委干事、沾尚公社干事; 1973年10月,昔阳县刀把口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8年10月,共青团昔阳县委书记; 1980年8月,昔阳县大寨公社党委书记; 1982年9月,山西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83年10月,昔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1985年12月,昔阳县委副书记;……[详细]
|
姚雪涛(1923~1947),山西省昔阳县人,中共党员,早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山西太岳区党委组织科长。1947年随陈谢大军南渡黄河挺进豫西来卢。9月10日卢氏首次解放后,他以县委副书记的身份带工作组赴沙河一带开展革命工作。他身材不高,性格开朗,背包上常带一把二胡,有空时拉上一阵,他对敌斗争坚决,密切联系群众,很有组织能力,在干部群众中威望很高。 11月3日晨,国民党新一师突然扑向沙河一带,姚雪涛当时只带了20余人,寡不敌众,只得撤退。至青石关附近时,敌军在当地四个反动保长的指路协助下,很快追近并开枪射击,姚雪涛不幸腹背中弹,肠子溢出,倒在山坡上。战……[详细]
|
李泽(1918年—),山西省昔阳县人。1937年11月参加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太南民先总队部民运部长、太南特委巡视团副组,中共林安汤淇中心县委书记、林县县委书记、山西壶关县县委书记、太南特委敌工部长、汲县县委书记。1944年12月至1945年4月,在任汲淇县委书记期间,领导全县人民扑灭蝗虫,救灾度荒,特别是在减租减息、除奸反霸和政权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后来任豫北七地委宣传部长、湖北日报社长、中共中央华北局工业部副部长、全国总工会石化工会主席等职,1982年离休(副部级待遇)。……[详细]
|
姚 广(1921)山西昔阳人。1937年参加昔阳抗日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涉县区委、林县县委书记,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中共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员。1952年后,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农林水利局副局长,湖北省外事处处长,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驻波兰大使馆参赞,外交部第二亚洲司、欧美司司长,驻波兰、加拿大、墨西哥、埃及大使,驻法国大使兼驻吉布提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顾问。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