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高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1983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198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在年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相继在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200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讲师、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详细]
|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据说他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天聪八年(1634年)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崇德元年(1636年),被皇太极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崇德三年(1638年),授为吏部右参议,崇德五年(1……[详细]
|
李继蟾 ,庄宗李存勖四子。一说被杀害,一说不知所终。《新唐书·唐家人传第二》同光三年,诏以皇子继嵩、继潼、继蟾、继峣皆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盖其皆幼,故不封。当庄宗遇弑时,太祖子孙在者十有一人,明宗入立,其四人见杀,其余皆不知所终,太祖之后遂绝。……[详细]
|
李继嵩 ,庄宗李存勖三子。同光三年,诏以皇子继嵩、继潼、继蟾、继峣皆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盖其皆幼,故不封。当庄宗遇弑时,太祖子孙在者十有一人,明宗入立,其四人见杀,其余皆不知所终,太祖之后遂绝。……[详细]
|
李继潼 ,庄宗李存勖次子。同光三年,诏以皇子继嵩、继潼、继蟾、继峣皆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盖其皆幼,故不封。当庄宗遇弑时,太祖子孙在者十有一人,明宗入立,其四人见杀,其余皆不知所终,太祖之后遂绝。……[详细]
|
李继岌(?-926年),代州雁门人,后唐庄宗李存勖长子。庄宗即位,封为北都留守,判六军诸卫事,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圣宫使。 同光三年,晋封魏王,以西南行营都统带兵攻伐前蜀,以郭崇韬为都招讨使,灭亡前蜀,王衍投降。班师回朝至渭南,听闻后唐庄宗败亡,师徒溃散,自缢而死,葬于华州之西南。……[详细]
|
李从厚(914年12月17日―934年5月24日),小名菩萨奴,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子(一作第五子 ),母为昭懿皇后夏氏 ,五代时期后唐第三位皇帝。天成元年(926年),授任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天成二年(927年),改任河南尹。长兴元年(930年),受封宋王,兼任成德节度使。长兴二年(931年),加任检校太尉兼侍中,改任邺都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后唐明帝驾崩,李从厚即位于洛阳。应顺元……[详细]
|
李琰,是李霓的父亲、后唐明宗李嗣源(又名李亶)的祖父。公元926年,李嗣源即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唐烈祖,谥号孝靖皇帝,皇陵称奕陵。……[详细]
|
李教:李霓的祖父、李嗣源的曾祖父。是李琰的父亲公元926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公元926年,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唐毅祖,谥号孝质皇帝,皇陵称衍陵 。……[详细]
|
李聿,是李教的父亲,李琰的祖父,李霓的曾祖父,李嗣源的高祖父。926年,李嗣源登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后唐惠祖,谥号孝恭皇帝,皇陵称遂陵。……[详细]
|
李霓:一作李电,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父亲。公元926年,李嗣源即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唐德祖,谥号孝成皇帝,皇陵称庆陵。《旧五代史》:“皇考讳霓,皇赠汾州刺史,追尊为孝成皇帝,庙号德祖,陵曰庆陵” 。……[详细]
|
朱邪骨咄支:朱邪铁勒的后代、朱邪尽忠的父亲,处月酋长,沙陀人。……[详细]
|
朱邪辅国:朱邪铁勒的后代、朱邪骨咄支的父亲,处月酋长,沙陀人。其父朱邪金山被唐朝封为“金满州都督”,受北庭都护府管辖,累封张掖郡公。朱邪金山死后,朱邪辅国嗣位。公元712年,沙陀受吐蕃压迫,北迁庭州,他遂率其部入朝,朝见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复领金满州都督,唐玄宗李隆基封其母鼠尼施为鄯国夫人。其后,他累爵“永寿郡王”。……[详细]
|
朱邪金山:朱邪铁勒后裔、朱邪辅国之父,处月酋长,沙陀人。公元662年,他跟从武卫将军薛仁贵讨伐铁勒有功,唐高宗李治授其为墨离军讨击使。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在庭州(今新疆昌吉吉木萨尔)设立北庭都护府,他被封为“金满州都督”,受北庭都护管辖,累封张掖郡公。他死后,其子朱邪辅国嗣位。……[详细]
|
朱邪尽忠,朱邪铁勒的后代、朱邪骨咄支之子、朱邪执宜之父,沙陀人。朱邪尽忠,安史之乱之后,回纥占领西域,而吐蕃则趁乱占据河西、陇右(今甘肃)。沙陀人受回纥挤压,于是投靠吐蕃,于789年与其联军攻占庭州。后来,吐蕃为防止沙陀与回纥勾结,将其迁至甘州(今甘肃张掖),封朱邪尽忠为统军大论,常为吐蕃先锋。公元800年左右,回纥攻占凉州,吐蕃以沙陀驻地靠近凉州,试图将其再次迁往黄河以西的高原地区。公元809年……[详细]
|
朱邪执宜,沙陀人,朱邪尽忠之子、朱邪赤心之父,曾担任过阴山府都督。其祖先是陇右金城(甘肃兰州市西北)人。沙陀是西突厥的别部,又名处月,后被音译为朱邪。因突厥习惯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所以沙陀部落的人都姓朱邪。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沙陀部首领曾随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弥射前往长安朝见太宗,之后一直内附于唐,与唐朝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河西走廊等地,沙陀与唐朝的路途受阻,联系中断,沙陀归吐蕃。吐蕃……[详细]
|
李克宁,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奠基人李克用幼弟,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叔父。李克用起兵云中时,曾经任奉诚军使·及镇太原,授辽州刺史,累至云州防御使。乾宁初年,改忻州刺史。跟随李克用入关讨伐王行瑜,充马步军都将,以功授检校司徒。天佑初,授内外都制置管内蕃汉都知兵马使、检校太保,充振武节度使,史称凡军政皆决于克宁。开平二年(908年),李克用病死,李存勖袭晋王位,李克宁试图夺位,李存勖办完丧事,就将李……[详细]
|
李克恭 ,后唐太祖李克用弟,初为决胜军使。李克修卒,以克恭代为昭义军节度使。克修为人简俭,潞人素安其政,且哀其见笞以死。克恭横暴不法,又不习军事,由是潞人皆怨。克恭选后院劲兵五百人,献于太祖,行至铜鞮,其将冯霸以其徒叛。太祖遣李元审讨之,战于沁水,元审大败被伤,奔入潞州。牙将安居受亦叛,杀克恭及元审,使人召霸,霸不受命,居受惧而出奔,行至长子,为野人所杀,传首于霸。霸乃入潞州,自称留后,以附于梁……[详细]
|
李克让,后唐太祖李克用弟,少善骑射,为振武军校,从讨王仙芝,以功拜金吾卫将军,留京师。李氏自宪宗时以部族归唐,唐处之河西,尝遣一子宿卫京师,赐第于亲仁坊。其后太祖起兵云中,杀唐守将段文楚。唐发兵讨太祖,遣王处存以兵围亲仁坊,捕宿卫子克让。克让与其仆何相温、石的历等十余骑,弯弧跃马,突围而出。处存以千余人追至渭桥,克让等射杀百余人,追兵乃止,克让奔于雁门。第二年,太祖复归唐,克让还宿卫京师。黄巢犯长……[详细]
|
李国昌(?-887年)本名 朱邪赤心,字德兴,唐朝末年沙陀部首领, 朱邪铁勒后代、朱邪执宜之子,袭父职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大中年间,以战功迁蔚州刺史、云州守提使。咸通十年,任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部落军使,镇压庞勋起义有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徐州观察使,赐名李国昌,预备属籍,赐京城亲仁里官邸一所。李国昌恃功益横恣,不服王化。乾符六年,朝廷令昭义节度李钧、卢龙节度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