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陈谷荪(1898-1928年),原名燕贻,陆丰县东海镇人,生于较富有的商人家庭。祖籍陆丰县上陈乡,因乡中经常发生乌红旗械斗,祖辈不堪这种无谓争斗而移居东海镇居住。陈家在东海、金厢两地都有铺面,为后来陈谷荪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社会基础。陈谷荪小时就读于东海镇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后考上广州美术专科学校,专攻美术专业。民国12年(1923年)学成回陆丰,在湖东、博美等地任教……[详细]
|
黄泽光(1898-1928年),又名德光,出生于陆丰县大安镇陆军顶潭村一贫苦农户。民国12年(1923年),黄泽光参加农会组织。民国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先后任大安区区委书记、大安区农会委员长等职,在大安各地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组织和领导农民进行抗租减息、反对豪绅地主的斗争。后选为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民国16年(1927年)9月8日,陆丰县临时革命政府成立,黄泽光当选为主席团成员……[详细]
|
彭翊寰(1885-1928年),原名秉浚,生于陆丰县水唇区仑岭乡(现属陆河县)。性禀异资,过目成诵。20岁参加县试,名列前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陆丰龙山书院改为陆丰县第一高等小学堂,他前往就读,次年考进惠州丰湖中学。光绪三十四年升入广东高等学堂,每试,成绩在全班之冠。民国元年(1912年)毕业,即应陆丰县第一高等小学堂之聘,任校长。他教学有方,多有建树。曾几次辞却海丰中学厚聘,决心为家乡……[详细]
|
郑重(1897-1928年),原名镜堂,生于东海镇前墟社一户富有的家庭。龙山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海丰中学,和彭湃同学。在彭湃影响下,积极参与海丰中学进步活动。毕业后被陆丰县立一小聘为体育教师。由于思想活跃,教学认真,待人热情,很快便在师生中树立了威信。民国8年(1919年)“五四”爱国-爆发,郑重即起响应,组织和领导县内学生,成立陆丰县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上街-、号召民众起来斗争,-并组织学生纠察……[详细]
|
张绍良(1896-1928年),出生于东海镇连厝围的一户农民家庭。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离家往外地求学。民国3年(1914年)返乡受聘为小学教员。民国9年弃笔从戎,考入广州燕塘陆军学校,毕业后在粤军服务。民国11年6月张绍良愤恨陈炯明叛变革命,弃职还乡。民国14年(1925年)10月,张绍良由张威介绍参加革命,从事农-动。民国15年9月共产党组织派张绍良为陆丰农会驻河田特派员,负责……[详细]
|
黄振新(1897-1925年),又名聪,陆丰县东海镇上围社人,生于一农户。黄振新读完小学后,抱着工业救国的志向考入广州染织工业学校,毕业后回到陆丰。但落后闭塞的陆丰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可以使黄振新一显身手,他只好走上执鞭为师的道路,成了一名教师。民国8年(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爱国-。黄振新和郑重等青年教师一起,组织爱国学生,开展爱国宣传。民国11年黄振新和郑重等受彭湃启发,组织陆丰青年……[详细]
|
李劳工(1901-1925年),原名克家,生于海丰县捷胜镇,父亲经营农业兼办小杂货店。自幼勤奋好学,热爱劳动,为人正直,深受父母疼爱和师长的赞许。民国7年(1918年)在文亭高等小学毕业后,在捷胜南町小学当小学教员。他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民国9年海丰蚕桑局招收学员,李克家弃教就学。他学而致用,在掌握种桑养蚕的知识后,回到捷胜向地主何念阳租了30亩荒地作桑田,经1年……[详细]
|
陈中理(生卒年不详),号卓如,陆丰县城人。事父母至孝,对兄弟友善,具才识,沉着坚毅,虽无言爵封邑,而家庭富有。本人朴素节俭,屡任约正。清咸丰四年(1854年),贼寇蜂起,潮阳陈名墙,归善(惠阳)罗亚添,海丰吕亚江等攻陷惠来、海丰两县,官民俱损。继而贼寇合股约定攻打陆丰,加之陆丰有盗匪歹徒与之勾结,情势甚为危急。当时,陈中理与县令商议后,遂集中殷户、团练及乡勇人等,竭力作好防御准备,同时,估计到该贼……[详细]
|
泊承升(?-1882年),号荷亭,碣石镇人。农夫出身,中年入伍,逐步晋升。清咸丰三年(1853年),诰封振威将军,钦赐花翎,由崖州(今广东雷州)调任狼山镇(今江苏南通境域)总兵。泊承升用兵出奇制胜,咸丰年间,太平军席卷江南,他秉承清廷旨意率军镇压,先克服上海,再攻取镇江,在其镇守之通州全境未被义军所据。泊承升在镇通州连续五任计15年之久,为官正直,教民耕作,传授“漩桶”浇菜,解除弯腰弓背之累活;传……[详细]
|
马叶岐(生卒年不详),东海滘(今陆丰县东海镇)人。监生,仗义疏财,深得时人好评。清嘉庆之初,被举为陆丰县城约正,其时正当海寇猖狂肆虐,气焰直逼陆城之际,马叶岐慷慨解囊,倡义捐资,建寨城于乌坎海边,以御海寇,人心赖以安宁。俟后粤督那彦成剿办海寇抵达陆丰,即赠叶岐“从公除莠”及“型方善俗”匾额,并给予戳印,特例准予自行向上陈报请示。叶岐有子马全,道光年间由廪贡历任新安训导,西宁教谕。后回籍,遂与黄耀栋……[详细]
|
曾逢年(生卒年不详),碣石镇人。少年从戎,清道光年间平寇立功,擢镇南澳,嗣补碣石、阳江等镇。继调山东登州,时捻军起义于山东等处,声势甚大。逢年奉命统师镇压,攻取青州、淄州等郡邑,所到之地,注意招抚民众,开荒垦田、种植禾谷,发展农业生产。后以母老告退,卒于家中。……[详细]
|
王之正(生卒年不详),顺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清雍正元年( 1723)考中举人。先后任广东省茂名、阳江、香山(今中山)知县,乾隆九年(1744)七月至十年五月,任陆丰知县。随后调任顺德知县。王之正任陆丰知县虽只有1年时间,但他勤政爱民,政绩突出。王之正极力提倡颂扬对为地方作出贡献的人和事,劝导县民弃恶从善,建先贤祠以祭祀痛斥海寇刘香而遇害的巡道洪云蒸及率众抗匪保卫乡梓的绅士卢锻。王之正大力提……[详细]
|
陈谢勇(1695-7年),原名烈,官号烈卿,祖居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东乡,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4月26日生于南澳(今汕头市南澳县)。其少年时代在南澳读书,后考上武职。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授春江协都司,旋任澄海、崖州、春江、碣石等地都司、总兵等职。陈谢勇于雍正十年官于碣石时,遂迁居东海滘(今东海镇)。陈谢勇任都司时,屡与海寇交锋,勇敢善战,足智多谋。在一次与海寇作战中官军处劣势,陈谢勇……[详细]
|
佘圣言(1697-1744年),字介侯,号畏斋,坊廓都(今陆丰城东镇高田村)人,系庠生余启祥第三子。启祥为人品行端正,虽年近七十,然好学不倦,佘圣言自幼遵循父亲教诲,专心致志研读古籍,且能过目成诵。对于宋代理学潜心研究。书中大小问题无不理义通达而后释手。清雍正二年(1724年)联捷中进士,授宗人府主事,为玉犊纂修官五品。30岁时以奉养年老双亲告归。回归后掌教于潮州韩山书院,读书院士子,多有建树。圣……[详细]
|
黄易(1630-1677年),宇子参,坊廓都石寨(今大安镇石寨村)人。事继母至孝,远近传闻,对昆弟(继母之子)尤关爱备至。初乡试。县试得中,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进士,授福建省汀州府归化县令。在任期间,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关心百姓疾苦,减轻赋税徭役,息词讼,兴文学,迁学富于龙池书院,故邑内文运大振,科名夏炽,为士民所称道。其时有邑民拦车告状,状诉有藩(官)商以0剥削,迫人以妻女抵债等。易下车受……[详细]
|
郑洪猷(生卒年不详),字伯升,号彝铭,坊廓都下殷(今上英镇域)人,童年为邑庠生,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初任安徽省泾县县令。治邑有方,改革时弊,后升刑部主事。敕授承德郎,官秩正六品。郑洪猷禀性好友,平生为人正直,克己奉公,父丧归家克尽孝守,做到亲在无私业,亲没无私心,将祖先遗产统统均分。在家构筑宗祠,督促子弟勤耕读,不假公济私,非公之事不至公庭。郑洪猷嗜古籍,爱不释卷,博学多才,治学严谨,……[详细]
|
卢锻(1592-1665年),字百炼,居石桥场(今碣石镇)人。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廷试授兵部主事。旋任南安监军道两年。年青求学时即负经济才。崇祯七年,时值海寇刘香猖獗之际,碣石地处海疆,石桥场土城岌岌可危。锻设谋略,竭力抵御,海寇五次进犯攻城不下,终被创而逃去。环居城外的众多居民则屡次遭受海寇侵害,难以自保,锻出资收买其屋,建造炮台,作为抗敌之用,确保了沿海居民生命财产以及国家海防安全。卢……[详细]
|
苏利(? -1664年),原为苏成部将,苏成死后任义军首领。苏利于顺治五年农历四月挥师坎下城(今汕尾城区),守备李夔龙开城投降。苏利因而增兵扩地,声势益大,兵力达万员之众。顺治十一年、十二年(1654-1655年)间,南明骁将李定国遭清军重挫,广东抗清失败已成定局。顺治十四年7月,苏利迫于形势接受清廷招抚,任碣石卫水师总兵。顺治十八年,清廷为切断在台湾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军队的物资供应,遂发布“迁界令……[详细]
|
苏成(? -1648年),海(陆)丰沿海渔民。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纷纷。苏成带领一支武装队伍游弋海上,伺机举事。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其势力未及粤东。碣石卫指挥张明珍反叛明朝,疯狂掠夺百姓财物。张明珍一面围攻石桥场土城,一面勾结贼寇林桁、林跃斗,沿途抢劫直至东海滘(现东海镇)。苏成应石桥场百姓求援,诈称与张明珍合作,于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晚,率义军乘黑夜突从海……[详细]
|
叶高标(1592-1641年),字自根,号大木,吉康都(今属陆河县螺溪镇)人。童年为邑庠生,读书于莲山鹤峰,尤对宋之程朱理学有深入研读。明崇祯元年( 1628年)登进士。初授安徽歙县县令。时社会-,官民对抗,盗贼四起。高标刚入县境,于途中擒获首乱者,并追查余众,设计清除,歙县遂告安定。高标居官廉洁自律,吏畏民怀,上司核其治绩,以卓越升为刑科给事,吏科左给事,礼科都给事等职。刚至京师,值楚地民众起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