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吕直纯(1907—1976年)三坑镇人。民国17年(1928年),到广州跟名中医习医3年。后在香港、太平、三坑等地开设医馆教授中医兼诊病。民国29年(1940年),在清城开业行医。1953年6月,出席中南6省2市中医代表会议;同年下半年,发动县城私营医生参加清城大众联合诊所,吕任所长。其间,被选为清远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卫生工作者协会委员。1957年,调入县中医院进修班当主任。1958年,……[详细]
|
王桂昭(1896—1975年)字鼎立,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于禾云镇井建马安村。孙中山卫士,一直追随孙先生革命,16岁赴广州,由亲戚介绍给教会黄牧师,荐入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镇由美国人开办的美理中学就读。民国3年(1914年)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番禺县党部加盟,投入反袁(袁世凯)讨龙(龙济光)的中华革命军,在讨龙军北江第一支队司令部任军事委员。民国4年(1915年)7月17……[详细]
|
丘昭文(1885—1975年)字少海,新洲(今属禾云镇)人。幼年时随父在清城学习诗史文学,后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京师大学堂(今国立北京大学)。民国4年(1915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公费赴美国迪宝罗学院留学,民国9年(192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为清远县第一位法学博士。曾任英德、东莞、广州等地方法院推事,国民党清远县党部监察委员,华侨协会会长,广州律师公会副会长,全国律师协会常委,广东法律学会副……[详细]
|
崔广秀(1888—1974年)又名广福,原籍南海县沙头乡,出生于江口(今飞来峡镇)。幼年时读私塾,民国元年加入同盟会。民国3年(1914年),自筹资金开设文轩印务局,并参加国民党。民国14年(1925年)被选为国民党南洋支部主席。次年,代表吉打支部出席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选为海外英、荷属地南洋总支部主席。崔曾任国民党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民国20年(1931年)12月,当……[详细]
|
林昌鹏(1907—1973年)乳名文翼,山塘镇人。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培正中学。民国16年(1927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理工科,两年后肄业,投考广州黄埔海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派往意大利高尔康海军军官学校学习,两年后回国,任虎门要塞第一鱼雷舰中校舰长。民国27年(1938年)4月间,率领鱼雷舰巡视海防时与日军“出云”、“祖苗”两舰遭遇,将敌“祖苗”舰击致重伤后在伶仃洋沉没。同年10月,……[详细]
|
陈赞容(1885—1965年)字敞仪,新洲(今禾云镇)人,幼年时随父移居清城,曾追随丘艺芳读书。辛亥革命之后,考入两广优级师范(校址设在广州市)攻读大学课程。毕业后,即在清远县城设馆授徒,历时十余载。民国16年(1927年),陈担任清远县教育会长,与其他热心地方教育事业的人士共同倡议兴办清远中学,并亲赴广州谒见将军陈可钰,得将军鼎力玉成,遂于翌年秋创建清远县立初级中学。后来又应聘在清远滨江师范和清……[详细]
|
王度慈(1900—1953年)禾云镇人,民国元年(1912年),在肇庆的广肇罗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在鹤山县坪岗乡平民学校当教师,并从事农-动。民国12—14年(1923—1925年),先后担任共青团鹤山县支部书记和中共鹤山县支部书记。民国15年(1926年)陈可钰率北伐军到达曲江县时,王是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委员(此后王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关系无史料可查)。民国16年(1927年)经陈可钰推荐回……[详细]
|
唐寿仁(1878—1952年)字畅徽,新洲(今禾云镇)人。19岁时,在丘昭文的父亲丘艺芳馆下读书,后考取清远县第二名秀才。翌年回乡设馆教学,历时十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唐以《汉宣帝置廷尉平论》考取清远县己酉科第一名拔贡。辛亥革命后,唐入北京法政大学攻读数年,为清远县最早去北京读书的大学生之一。抗战前,先后在广州、杭州法院任法官。抗战时期回乡避难,与陈赞容同在清远县沙河的湖敦围设“唐陈寄庐”……[详细]
|
何文献(1906—1951年)太平镇天井坑村人。他在清远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报考广州警官学校,毕业后被政府派往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法律。民国20年(1931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系。民国24年(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交通兵团翻译员。历任国民党第五战区的司令部政训处中校政治科长和国民党第四战区中校政治科长。同时担任日文翻译员。民国27年(1938年)何文献跟随将军李宗仁,坐镇徐州指挥著名的“……[详细]
|
赖虾公(1929—1949年)原名柱石,太平镇人。其父赖沃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农军战士,后任国民党太平乡联防中队长。民国36年(1947年)10月,赖虾公主动要求参加游击队,被秘密安排在广(宁)四(会)清(远)边独立大队(即苏陶部队)。民国37年(1948年)1月,国民党县长亲率-数百人,命令赖沃打先锋,“扫荡”秦皇游击区。赖虾公以“探望父亲”为由,劝其父反正。赖后被任命为手枪突击队队长……[详细]
|
赖德林(1909—1945年)回澜镇(今太和镇)人,生于贫苦家庭。赖受农-动的鼓舞,16岁加入农民自卫军常备大队,任农军常备大队长赖松柏的警卫员。不久,被提升为农军小队长。 民国33年(1944年),在中共清远县委直接领导下,赖组织一支有50余人30多支长短枪的抗日游击队,被任命为中队长(当时挂莫雄领导的国民党第二挺进中队第三大队第九中队番号)。民国34年(1945年)春,根据县委决定,乘汉奸、……[详细]
|
叶镇中(1883—1945年)桃源(今浸潭镇)人。民国16年(1927年),任清远县滨江区自治委员会主任委员。民国18年(1929年),任连县县长。民国23年(1934年),倡议发动各界人士修建桃源至石潭新路。民国28年(1939年),被推选为广东省参议员。民国33年(1944年),被选为清远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 ……[详细]
|
黄明新(1874—1938年)又名泽文,龙颈镇石头礅人。国学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费到日本留学,清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先后任四川奏升道、陕西洋县、兴平县知事,署理汉中道道尹,广东省官产处处长。清宣统三年选为国民政府众议会议员。民国9—14年(1920—1925年)任民国国务院高等顾问官。 ……[详细]
|
陈守仁(1869—1938年)沙河(今禾云镇)人。民国11年(1922年),出任清远县首任“民选”县长,任职一年。民国13年(1924年),奉省政府委派,再次担任清远县县长。曾支持建筑清(远)银(盏)公路,领导设立县初级中学及滨江乡村师范学校,后任广西禁烟局副局长等职。 ……[详细]
|
邱可荣(1873—1935年)回澜(今太和镇)黄岗村人。在肇庆府驻肇巡防营统带隆世储部当兵,官至营管带。民国5年(1916年),任肇庆护-第二军独立团团长,第十四部统领,在率粤第二军独立团平定广西战役中立下战功,升任粤军第五司令官,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荣获大总统四等文虎勋章。民国17年(1928年)寓居广州河南百睦一巷。民国24年(1935年)10月病逝。……[详细]
|
米义山(?—1935年)回澜(今属太和镇)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任虎门炮台工兵棚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随孙中山在惠州起义。光绪末年,在山东威海卫成立同盟支部,后改为中华革命党。民国8年(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民国15年(1926年)米义山任国民党山东省临时党部执行委员。民国20年(1931年)任国民党山东威海卫区分部委员。民国22年(1933年)国民党山……[详细]
|
伍毓华(生卒年不祥)三坑镇亨图村人。清代贡生。曾为广东省有名大律师。与李兰芬、麦瑛徽、李振庸、朱济时等创建捕属(县城附近地区)明新高小学堂。曾任清远劝学所所长、劝学总董事兼县视学。民国元年(1912年),被选任为县临时议会议长。精通数学,著有《代数浅释》四卷、《算学浅释》、《遵章小学算术教科书》八卷。 ……[详细]
|
刘秉祥(1871—?)石坎(今龙颈镇)人。参与反清,炸毁广东省巡抚署后墙,被当局悬赏通缉。刘隐藏连州经营石店。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随孙中山革命,参加广州起义。民国7年(1918年)任孙中山-副官。民国11年(1922年),出任大元帅府参军。民国13年(192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游击司令部-表。民国17年(1928年)解职,寓居广州。 ……[详细]
|
陈可钰(1882—1944年)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9月,乳名阿书,字景瑗,石潭镇雷坑田心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于清远简易师范学校,考取广东将弁学堂,毕业后被派往香山拱北(今珠海市拱北)当见习统领,后被选入陆军讲武学堂学习,加入同盟会及参加辛亥革命。民国2年(1913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先后任粤军总部少校参谋、兼副官长、任新成立的粤军第一师上校参谋长。 民……[详细]
|
朱汝珍(1870—1942年)原名倬冠,字聘三,号隘园。祖籍太和镇八片村,后定居清城南门街,生于仕宦之家。清末民初书法家、文章家。 朱汝珍22岁考入广雅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殿试(封建社会最后一期科举考试)以第一甲第二名钦点榜眼及第。诰授光禄大夫、南书房行走、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选派到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读法律。回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