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福建 > 泉州 > 鲤城区历史人物介绍

鲤城区历史人物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洪瑞星(1922-1945),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1938年参加革命活动,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后以泉州象峰小学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1945年初调惠安东南一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党的组织,组建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反顽游击战争。是年6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残遭酷刑折磨,宁死不屈。同年11月被敌活埋,英勇就义。时年23岁。……[详细]
  庄德富(1932-1949),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1948年参加革命,在晋江县立中学积极从事学生民主-,1949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6月,受命前往晋江游击队基点村参加泉州中心县委举办的入城知识学习班,同年10月编入人民解放军第31军某部参加解放厦门的战斗。10月15日晚,庄德富和人民解放军战士一起乘船从漳州海澄出发,在攻打彭浪屿的战斗中不幸被敌机枪打中,壮烈牺牲,年仅18岁。……[详细]
  杨越(1923-1949),原名吉咸,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少年时随兄赴新加坡,抗日战争时期回国参加抗日救国,入贵阳军官学校受训,结业后派第二方面军、缅甸远征军,入缅甸抗击日本侵略军。作战中受伤,回昆明医治,伤愈后仍奔赴抗日前线。抗战胜利后,曾在广州第二方面军外事处工作,因反对接受美援来打内战,不愿意和人民解放军打仗,被开除国民党籍,解职回乡。随后受友人之托,在厦门创办“海外新闻社”任社长。194……[详细]
  马香缎(1943~1987年),女,民国32年(1943年)4月生于泉州东街。1958年初中肄业,曾到泉州油厂做工。香缎自幼酷爱南音。1960年参加泉州民间乐团,聪颖好学,通过三年培训,演唱、演奏技艺深受海内外弦友赞誉,为乐团较有造诣的青年演唱员。1963年首次应邀赴上海演出,获得上海文艺界和乡亲好评。“文革”中,南音被打入冷宫,乐团-解散,马香缎改行到百货公司当职工,但在强烈事业心的驱使下,工余……[详细]
  傅金星(1928~1996年),别号紫芝,泉州新门外蔡塘坑(今属江南镇)人。民国17年(1928年)3月生。年幼家庭屡遭不幸,赤贫如洗。民国34年,初中刚毕业便为生计,先后在泉州、南安、晋江一带小学辗转谋职任教。解放前夕,任南安华岩小学(今属鲤城区)校长。1956年,傅金星在泉州立成小学任教期间考入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1960年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仙游县枫亭中学任教。……[详细]
  陈泗东(1924~1994年),字延颖,号幸园,曾用笔名史彤、思桐,泉州平水庙人,民国13年(1924年)生。父亲陈砥修,字仲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举人。陈泗东5岁入学。民国27年在私立泉州中学校(今泉州六中)初中毕业,进培元中学高中部;民国30年春进福建省立长汀中学,民国31年秋转省立龙溪中学。民国32年8月高中毕业。民国33年秋,考进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地理系。民国35年3月加入……[详细]
  许炳基(1923~1988年),泉州涂门街人,民国12年(1923年)生。自幼热爱音乐、舞蹈表演,十几岁在泉州立成小学读书时就参与校际的演出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平民小学任教,参与组织抗战歌咏活动,参加新峰儿童剧团、昭昧戏剧学会、青年剧社、长虹剧社的演出。他先后在世界名著《巡按使》、《群狼》、《拉娜》、《婚事》以及冼星海的歌剧《军民进行曲》等剧中饰演重要角色,后来在泉中中学演出古装话剧《桃花扇》……[详细]
  杨朝坤(1923~1987年),民国12年(1923年)生于泉州北门外石塘前乡(今属鲤城区北峰镇群石村)。15岁往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先当佣工,后从事小商贩。50年代初创立西贡裕华侨行有限公司,事业发展迅速。到60年代后期,分公司已遍及美国旧金山、菲律宾马尼拉、泰国曼谷和新加坡等地。杨朝坤热心华侨社会公益事业。50年代发起创办西贡堤岸福德学校,亲任董事长。将该校发展为越南最大的华文学校之一,学……[详细]
  王爱群(1921~1989年),泉州西街甲第巷人,民国10年(1921年)生。少年时在泉州省立晋江初级中学肄业,民国25年投考福建省公路局。后因抗战,公路遭破坏,又到泉州新峰、南安县京山等校和泉中中学担任音乐教师,参加救亡歌咏队和抗日演剧社团。抗战胜利后,再到泉中中学任教。由于他倾向革命,民国34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后经保释,避往菲律宾,直到1949年9月才返回泉州,回国后除在晋江县中任教外,……[详细]
  尤鸿源(1920~1944年),原籍泉州北郊罗溪乡(今罗溪镇),1920年(民国9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市出生。父亲早逝,少时失学,做过报童和餐馆、西药店学徒,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家人生活。1935年,尤鸿源参加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简称“民武分会”)。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推动“民武分会”成员与工、商、学业余俱乐部店员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团体。1937年5月,菲律宾华侨总工会倡议组织华侨劳工……[详细]
  许谷芬(1919~1979年),号国勋,泉州连理巷人,民国8年(1919年)1月生。家境清寒,2岁时丧父,一家四口全靠母亲做工维持生活。许谷芬在晦鸣中学(今泉州七中)毕业后,民国26年到晋江县祥芝小学当教员,后考入福建省立义务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任晋江县朝阳民众学校校长和晋江县私立玉浦小学教员。此时抗日战争爆发,许谷芬参加进步剧团演出,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民国29年,许谷芬回泉州温陵中心小学任教。同……[详细]
  吕文俊(1918~1994年),字细超,泉州东湖仁风东禅村人,民国7年(1918年)元月生。吕文俊于省立晋江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泉州、厦门等地担任过小学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后又转入福州福建师范学校乡师科学习,民国26年毕业。民国32年到江西中正大学深造。吕文俊爱好文艺,每到一校,常利用课余组织师生排戏、演戏。1950年8月,吕文俊担任晋江县宣传联合会(简称“宣联”)文工团编导,改编歌剧《柳树井》……[详细]
  王冬青(1917~1973年),原名松龄,泉州人,民国6年(1917年)生。15岁时父亲病故,勉强念完初中。平时喜读郭沫若、谢冰心、茅盾、臧克家、法捷耶夫等作家的作品,开始学习写作。民国23年,王冬青结识文学青年何应泉(又名司马文森),在写作上得到更大帮助,所写文稿常针砭时弊,引起国民党当局注意。是年冬,王冬青受聘到泉州《国民日报》社为副刊。民国24年,进步青年林任生与王冬青相识,结成密友。民国2……[详细]
  史爱珠(1917~1986年),女,泉州新门外大房村(今属江南镇)人,民国6年(1917年)9月生。未及周岁,母亲病故,被店头村一家贫苦农民收为童养媳。民国27年,史爱珠21岁在店头村小学做杂工时,由学校教师、中共党员高倩妙(女)介绍参加革命活动。那时她苦于自己目不识丁,便参加店头村小学校妇女夜校学习。民国28年1月,史爱珠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参加中共泉州中心县委组织领导的抢米斗争。民国29年……[详细]
  庄坤(1917~1984年),原名庄丕坤,小名霏霏,民国6年(1917年)1月生于泉州甲第巷,为翰林庄俊元曾孙。父庄善欢,曾任厦门电话局局长,在庄坤出世前几个月去世。9岁时其母也病逝,由其大姐及堂兄庄丕启抚养成人。民国15年,庄坤进小学读书。民国20年,考进泉州私立中学(今泉州六中)。“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参加由该校教务主任张炳铭领导的反日救国会及学生抗日义勇队。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庄……[详细]
  陈天恩(1916~1989年),泉州西街甲第巷炉下埕人,民国5年(1916年)8月生。15岁在求实小学毕业后无力升学,在西街泉兴糊纸店学艺。他虚心吸取以扎制人物动态为专长的王臭,以扎骨、画笔、剪贴见长的张守训,以扎制飞禽走兽闻名的黄申赐等糊纸艺人的经验,不断提高技艺。平时他观察戏剧表演中的人物性格、服装样式、颜色搭配、场面安排,作为自己的借鉴。他所塑造的彩扎人物颜色协调,衣褶流畅,仪态逼真,性格鲜……[详细]
  陈奕尚(1916~1995年),泉州南门外前店村(今属江南镇)人,民国5年(1916年)7月生。黎明高中毕业后,考进厦门大学教育系,民国33年春毕业,在晦鸣中学(今泉州七中)任教。民国34年春,应聘到晋江县中简易师范科任主任,并教授教育理论、教学法、儿童心理学等课程。民国35年春到永春中学任教务处主任。在晋江县南侨中学任校长时,他特别注意师资的选聘,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他的领导下,南侨中学迅速发展……[详细]
  许金荣(1916~1984年),乳名壬寅,又名吴寅、徐克、清源(清元),泉州北郊双阳高厝村人,民国5年(1916年)农历三月在漳州出生。因父亲经营饼店亏损,他只念完小学。民国19年,父母染鼠疫同日去世。饼店负债1000多元,债主上门把财物一扫而空,当时许金荣年仅14岁。民国20年,许金荣到厦门集隆参行当学徒。民国21年,结识厦门水果捐稽查员李青石(中共地下党员),受李青石引导,开始接受革命思想。“……[详细]
  陈德良(1915~1969年),又名奕刘,泉州人,民国4年(1915年)农历十月生。父亲陈家谋是制花艺人,在梦粿巷(今花巷)开设晋发制花店。陈德良14岁随父做纸花。16岁在泉州南门钱庄当学徒,后被老板解雇,只好再回家制花。遇旺季,夜以继日,拼命生产;淡季,捏小糕人、小动物及做蜡金鱼、走马灯等出卖。陈德良制花敢于改进创新。他用绸绢制成的绸春花花瓣浸过桃胶水晒干,插在妇女头髻上,半个月保持花型、颜色,……[详细]
  倪郑重(1915~1991年),又名锦章,泉州古榕巷人,民国4年(1915年)10月生。父亲倪志元,曾在武夷山用40多味中药末合和武夷茶末,制成茶饼。后在泉州设鸿记茶庄,销售武夷清源茶饼。倪郑重先后在集美农校、福安茶叶专业学校毕业,曾在崇安茶叶改良场、福安示范茶厂和省农林公司茶叶部担任技术员。民国32年,倪郑重继任鸿记茶庄经理。他改用水吉茶末代替武夷茶末,精研中药配方,改进制茶工艺,更新包装和标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