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江西 > 九江 > 湖口县历史人物介绍

湖口县历史人物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王一民 (1938~)江西湖口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九江师范学校。历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文艺刊物、专业剧团编剧,九江市文化局副局长,江西省文联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级编剧。著有诗集《鄱湖渔歌》,发表并上演歌剧《捞草迎亲》、话剧《红花草》、戏曲《光辉的道路》等。出版电影剧本《家庭琐事录》、《家庭圆舞曲》、《杜鹃花开》等,写作电视剧本……[详细]
  李志川 (1952~)江西湖口人。民盟成员。199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68年农村插队,1977年进厂,1984年调湖口县文化馆,后任县文联副主席,1997年调无锡市锡山区任文联副主席,2001年任锡山区文体局副局长,无锡市作协副主席。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二级编剧。著有长篇小说《兄弟姐妹》、《俊相状元》,小说集《漂流的村庄》、《黑的帆白的帆》、《红狐……[详细]
  陈然 (1968~)原名陈论水。江西湖口人。1986年毕业于都昌师范,1991年又毕业于九江教育学院中文系。曾任教于江西湖口马影中学。1998年起任杂志,现供职于江西省文联。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幸福的轮子》,长篇小说《2003年的日常生活》等,发表中短篇小说200万字。作品选入多种选本。……[详细]
杨叔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 机械工程专家。1933年9月5日生于江西湖口。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立足于机械工程,致力于机械工程与有关新兴学科的交叉,着重在机械工程中的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拓宽了机械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在精密机械加工与机械加工自动化方面,发展了切削振动理论与误差补偿技术,研制出切削监控系统,解决了生产中重大关键问题在机械设备……[详细]
  马适少年时,聪明好学,孝敬父母。中状元后,为翰林官。他笃于孝道,当官近十年,即辞职回乡,一心侍奉母亲。母亲去世后,他又守孝三年。太平兴国年间,朝廷曾下诏起用,但他未赴任,后卒于乡。据传:马适祖父马良俊死后葬于幞头山,当时此地曾有谶语,称:“沙州圆,出状元”。建隆三年,沙州果然圆了,而马适也恰巧得中状元。后人将其墓地马家湾称为“状元湾。” ……[详细]
  1940年国民革命军21军147师441旅882团卫生队驻扎付垅大程安村,有军医叶敬儒,他1937年参军抗日,四川华(叶)阳中兴场人,自幼读书,为人忠厚,医技精湛,1939年8月27日在仙槎前线为抢救伤员光荣牺牲,年仅二十四岁。牺牲后叶敬儒同事将遗体埋葬在程安村后山坡上,并立碑纪念。据程安村八十多岁老人回忆,叶敬儒年轻有为,平易近人,被他抢救的不仅是抗日官兵,还有当地受枪伤炮伤的百姓。程安村百姓每……[详细]
  施作霖,字济人,号雨林。1898年生于大垅乡花尖山施六房村,家道小富,父教私塾。六岁随父启蒙读书,九岁失怙,转入邻村私塾就读,至十八岁乃入县高等小学插班,甫一年半毕业,赴南昌报考江西第一中学,以第10名成绩录取。23岁在省一中毕业。 在江西省立一中读书的几年,是决定施作霖走什么的道路的关键性时间。当时国内政治风云变幻,许多有志知识青年忧国忧民,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道路,但施作霖却选择了另一条……[详细]
   杨作材(1912~1989),派名杨克穆。城山(原东庄)镇杨草湾人。著名建筑家杨达聪幼子。幼年在当地读私塾,后入小学,1928年于九江光华中学读完高一后考入武汉大学文预科,后考入武0律系,并于193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乃入上海吴淞扶轮小学教书,并参加国难教育社。抗战爆发,杨作材返九江家中,并与父亲安排的妻子胡凌结婚。婚后,随全家逃难到桂林,短时任湘桂铁路测量队描图员。1938年入延安,在抗大学……[详细]
  曹文超(1911~2001),字步如,号重生,湖口县文桥乡曹大屋村人。祖父名达盛,务农;父亲名驾鳌,塾师。他先读师范,后学法政。1949年前,历任小学校长、区长、县督学(以上委任)、教育长、-长、科长(以上为荐任)。1949年后,先在台湾教育部任科长(荐任),因参加高等文官考试获社会类第6名,即升任“教育部” 专员(简任),1956年任“国大代表”,未几即去淡江大学襄助“转制”(由专科转为大学)工……[详细]
   杨达聪,字作谋,号伯臣,小名杨李福。城山镇(原东庄乡)杨草湾里人。生于1884年。其父杨荣猷在九江开设“杨荣猷营造厂”,(即建筑公司),家道殷富。达聪幼时娇生惯养,但入私塾读书却颇感兴趣,成绩优异,是晚清的最后一批秀才之一。因父亲英年早逝(杨荣猷51岁去世),便弃学撑起家业,担当起领导“杨荣猷营造厂”的重任。他刻苦学习建筑行业的知识,从设计、绘图到施工都很快成了内行,白天在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劳作,……[详细]
  梅曰强(1929年—2004年),字南移,祖籍江西省湖口县,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系“广陵派”第十一代宗师。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南京乐社委员兼古琴组长,广陵琴社、梦溪琴社名誉理事、铜山县古琴研究会顾问。 “广陵派”始于清初顺治年间,一直是最具影响力的大琴派。三百多年来,传承有序,名师大家辈出,名谱广布海内。 梅曰强1939年受杭州……[详细]
  胡铁生(1886—1937),号鄂勋。凰村乡下秦家人。4岁丧父,赖母教养成人,曾考取秀才。废科举后,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理科学习。修业期满,回江西任省教育厅主任秘书。继而受武汉《大江报》之聘,担任主笔。此后,担任过万载、临川、南昌师范学校的老师,九江五邑中学校长,江西陆军讲武堂、江西吏治训练班教员,还任过湖口县教育局长之职。1928年在南昌发起成立湖口旅省“钟山学社”,当选为社长,并主持出版了《钟声……[详细]
  余祖胜,1927年12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他父亲余桂喜早年离开江西湖北老家在汉阳兵工厂做工,曾参加过二七大-。余祖胜出生时,正值大革命失败,工人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35年长江中上游闹水灾,汉阳兵工厂停工,工人没有工资,余祖胜两个弟弟在饥病中夭折,父亲只好带着他回到故乡湖口。1936年,进入私立道生小学读书。一年后抗战爆发,学校被国民党军队作了伤兵医院,他只好进“贫民夜校”学习。这所夜校……[详细]
   李新汉(1903-1931)化名胡烈,江西波阳县人。1922年考入江西省立第六师范,1926年6月入党并回家乡参加建立党组织活动。北伐军攻克鄱阳后,担任鄱阳县警卫团团长。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赣东北最早的农民-——珠湖-。1928年6月受赣东北特委派遣到湖口恢复党组织,任0湖口区委-。同年底前往信江根据地,先后任0余干县委-、红十军第二团政委。1931年2月任第三团政委的李新汉随红十军进军闽北,在攻……[详细]
  周建屏(1892-1938)江西金溪人,1922年参加辛亥革命。1924年加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营长。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30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成立,任军长。后红十军改编为红十一军,继任军长。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共执行委员会委员。1937年8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副旅长,参加平型关战役。1937年……[详细]
  林士友(1877年3月-1930年7月)湖口县武山镇上林村人。自小放牛,后学会了油漆手艺,以半工半农维持艰辛生活。1925年湖口大旱,而地主、豪绅则囤积居奇,林士友与刘孔松、邹文藻等人组织武山、文桥一带3000余农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民-。北伐军光复湖口后,参加了县农民协会筹备工作。1930年7月湖口革命遭受挫折,林士友被敌杀害。……[详细]
   崔求贵(1908年9月-1930年4月)湖口县文桥乡下水崔家人。1926年在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1926年北伐军进入江西前,回到家乡做迎接北伐军的准备工作。1927年与邹觉民等人一起创建智区农民协会,1928年8月加入中国0。1929年秋湖口县建立了革命武装,崔求贵任赤卫队中队长。1930年4月28日,崔求贵率赤卫中队参加湖口-,因撤出不及时,光荣牺牲。……[详细]
  陈钧(1907年2月-1977年2月)原名陈远绍,湖口县城山镇陈仓村人。1924年秋考入江西省立第六师范(九江),1925年秋加入共青团。1926年暑假回家乡从事革命活动,与邹觉民等人秘密组织-区党部,他担任智区党部执委。11月7日北伐军光复湖口,-湖口县临时党部成立,陈远绍任执委。1927年3月,转为0党员,5月被选为-湖口县党部执委,担任青年部长。1928年6月,受赣东北特委派遣,协助李新汉到……[详细]
  彭艳仂(1911年-1930年7月)原湖口县四区彭恒六村(今属都昌春桥)人。大革命时期参加农-动,1928年加入中国0。1929年9月被推举为赣东北革命委员会委员。1930年7月被捕牺牲。……[详细]
  徐保义(1891年12月-1930年7月)湖口县城山镇徐九托村人。1927年1月参加农-动,后随邹觉民一道在智区组织农民协会。1928年8月加入中国0。1929年5月担任智区后路区委-,1930年1月担任县委委员。1930年7月被反动的清乡组织花抢队杀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