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河南 > 信阳 > 光山县历史人物介绍

光山县历史人物介绍

更新时间:2023-12-30

  孔庆同(1912—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代司令员。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1927年春,光山县建立中共地下党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组织贫苦农民拿起大刀长矛,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年仅15岁的孔庆同参加了农民赤卫队。不久,共产党领导的这支农民武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孔庆同任司号员。每当战斗发起冲锋,战士们一听到那激越的号角,勇气倍增,每次战斗结束,同志们都为他请功。1934年1……[详细]
  熊德成(1904—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河南省光山县人。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殷区组建农民武装,参与农民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十一师三十三团营长、团长等职。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升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次年7月,随八路军挺进敌后,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投身于抗日游击战……[详细]
  梁培璜,1890年出生于河南光山,毕业于保定军校,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原国民党陆军中将。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十九军参谋长、第十九军副军长及军长、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十一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六十一军副军长、太原绥靖公署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晋南地区武装总指挥。1948年5月在临汾河西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1964年12月获特赦。曾任河南省政协文史……[详细]
杨明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北省军区原副政治委员。杨明山同志是河南省光山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总政直属工作部处长、师参谋长、豫北军分区副政委、平原军区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二炮干部部部长、北京军区干部部处长等职,曾参加了反围剿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刘传铺、天水堡、近居店等战斗。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杨明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11月……[详细]
谭知耕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谭知耕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谭知耕同志是河南省光山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勤务员、宣传员、连政治指导员、参谋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和川陕苏区反敌“三路围攻”、“六路围攻”及广昭、陕南、强渡嘉陵江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万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新四军司令部政治指导员、大队参谋长、营长……[详细]
傅家选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济南军区原顾问。傅家选同志是河南省光山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科长,处长,冀鲁豫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赣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西南交通部第一副部长,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军需生产部部长,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院长,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济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四、五次……[详细]
  孔庆同(1912-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男,1912年出生,河南光山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丰润县腰带山一带组织党员和农民自卫会,成立冀东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他任冀东抗日联军第1支队支队长。1938年,第1支队扩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4总队,他任总队长,率部打击丰润、遵化两县的日、伪军。1938年7月8日,遵化伪军保安队出动130多人扑向铁厂。孔庆同闻讯后立即带队……[详细]
  王息坤 (1955-1979)(1955—1979)河南光山县人,男,53470部队6连排长,1976年3月入伍,1979年9月入党,高中文化,在一次反阻击战斗中,他带领一个战斗小组主动出击,五人对敌七十多人,歼敌六十三人,他一人歼十一人,最后在搜索残敌中壮烈牺牲,终年24岁。中央军委授予王息坤同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详细]
  吴万夫 (1969~)河南光山人。现供职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1989年发表处女作《阿香》。迄今已在全国数百家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300余篇(首),100余万字。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金土》、《挑着的家》、《生命的支撑》等。小说《阿香》1992年被郑州电视台拍摄成电视剧。作品荣获《人民文学》征文奖、《飞天》征文奖、第七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第三届河南省文学奖——……[详细]
  涂又光,男,河南光山人,1927年生,2012年11月4日凌晨2点逝世,享年86岁。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先秦儒学、楚国哲学史以及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上颇有建树,素以功力见长,著有《楚国哲学史》、《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文明本土化与大学》等学术论著。涂又光先生出生于塾师之家,幼承家学,3岁识字,5岁始习书,颇喜好临池,观王羲之《十七帖》,尤为珍爱,故临王……[详细]
  王昆 (1965~)河南光山人。1988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历任机械部发展规划研究院干部,北京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通州区文化文物局副局长、文委副主任等。现任通州政协文史办主任、政协常委。高级工程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爱之梦》、《太阳之梦》、《浪漫季节》、《青春情感》、《王昆抒情诗选》、《抓住入世机遇》,电视剧剧本《红色历程》等……[详细]
  万海峰(1920.09~ ) ,汉族,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人。1920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大代表,中顾委委员(198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第五、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获3级八一勋章、2级独立自由勋章……[详细]
尤太忠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81998)
  • 尤太忠
  尤太忠(1918.12~1998.07.24),河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大专学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物生平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详细]
  晏甬,河南光山人。中共党员。1937年毕业于开封河南高中。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历任抗敌演剧小队导演、支部书记,延安抗大剧团团长、文艺组长及秧歌队总导演、业务队长,延安鲁艺戏剧系教员、戏剧系主任,东北鲁艺戏剧部长,东北戏曲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国戏剧学校校长,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及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歌舞剧院院长,教授。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剧本集《路漫漫》、《梅兰芳艺术……[详细]
吕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52010)
  吕清(1915—2010.9.24)少将,原名吕继才。河南省光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麻城独立团排长、连长,军委工兵连政治指导员,中共中央外交部联络站站长、驻西安办事处副官,参加了长征。1939年5月后,任延安赴华中干部队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新四军四支队九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淮南军区路西军分区……[详细]
邹善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21990)
  邹善芳(1912—1990)河南省光山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三团连政治指导员、副营长、营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省昔阳县游击第一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营政治教导员,左权县子弟兵团政治委员,三八五旅轮训大队大队长,决死第一旅九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详细]
钱钧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051990)
  钱钧,原名钱运彬。河南省光山县人。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少年时代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钱运彬。1905年5月2日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土楼乡钱家湾村。幼年家贫,6岁起-给地主放牛,8岁离家到湖北礼山县宣化店(今属湖北大悟)自谋生路,跟随一位漆匠学艺。3年后,又学会了打铁、钉掌、骟马等手艺。13岁入少林寺攻习武功……[详细]
  喻时(1506-1571),字中甫,号吴皋,河南光州(今光山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吴江县令,擢御史,由应天府丞改南京太仆寺卿。迁巡抚福建右佥都御史,改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拜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入为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改南京兵部、户部右侍郎。隆庆五年(1571)正月二十九日逝世,年六十五岁。有《吴皋先生文集》、《海上老人别集》。……[详细]
  胡季堂(1729年-1800年),字升夫,号云坡,河南光山人,清朝大臣,系礼部侍郎胡煦之子。胡季堂最初以荫生的身份担任顺天府通判,此后历任刑部员外郎、甘肃庆阳知府、甘肃按察使、江苏按察使、刑部侍郎、刑部尚书、山东巡抚、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嘉庆五年(1800年),胡季堂因病乞求解职,同年病故,终年七十二岁。追赠太子太傅衔,谥号“庄敏”。初入仕途胡季堂是礼部侍郎胡煦之子。最初以荫生的身份担任顺天府……[详细]
  胡煦(1655-1736年),字沧晓,号紫弦。光山南向店老虎山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写文章。人经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举,五十一年(1712年)中进士。因博学多才,屡被皇上召见,夸其为真苦心读书人也,提升为南书房检讨官,五十五年(1716年)擢升为鸿胪寺卿。雍正元年(1723年)授内阁学士,五年(1727年)授兵部侍郎,调至户部充任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次年协理左副都御史摄刑部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