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户部尚书马昂,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赠少保,谥“恭襄”,马公墓志铭公讳昂(1399-1476),字景高,姓马氏。其先,河南祥符人,后移籍河间之沧州。大父,讳才兴;考,讳钦,俱以公贵,累赠资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祖妣,杨氏,累赠夫人。妣,秦氏,封太淑人,赠夫人。公初为郡庠第子员,永乐癸卯,乡试中式,明年会试下第,入国子监。宣德丙午,以仪容俊伟,声音宏亮,授行在鸿胪寺序班。正统丁巳……[详细]
|
张辅(1375年-1449年),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成祖时大将张玉之子,明代重臣。早年随父参加靖难之役,累封信安伯、新城侯。永乐四年(1406年),率军南征安南,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阯,设交趾布政司。战后因功受封英国公,予世袭诰券。自永乐七年(1409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三次平定交趾叛乱,并出任交趾总兵官。永乐十四年(1416年)被召还。张辅先后四至交阯,史称其“凡……[详细]
|
张軏(1393年-1458年),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明朝军事人物。张軏为张玉之子。永乐年间,为锦衣卫指挥佥事。跟从明宣宗征讨朱高煦,又跟从成国公朱勇出塞至毡帽山。正统十三年,以副总兵身份出征麓川。后讨伐贵州苗族叛乱。积功为前军都督府,总管京营兵。景泰二年,因骄淫不道连坐下狱,后释放。之后参与夺门之变,与石亨、曹吉祥迎明英宗。封太平侯,食禄二千石。当时于谦、王文、范广的……[详细]
|
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参加东昌之战,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永乐年间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洪……[详细]
|
孟明辅(生卒年不详),字孽持,河南省祥符县(今属开封市)人。明末清初官员。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以知县任用。后仕清。顺治元年(1644年)任礼科给事中,次年转工科,改礼科都给事中。顺治四年(1647年)起,历升太常寺少卿、左通政、太仆寺卿、工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等职。顺治十一年(1654年)升兵部尚书,同年降苑马寺卿。……[详细]
|
字子治,东汉陈留圉人也,党锢之祸牵连受害。少为书生,言行质直。同县高氏、蔡氏并皆富殖,郡人畏而事之,唯馥比门不与交通,由是为豪姓所仇。桓帝初,举直言,不就。馥虽不交时宦,然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俱被诬陷,诏下州郡,捕为-。及俭等亡命,经历之处,皆被收考,辞所连引,布遍天下。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剪须变形,入林虑山中,隐匿姓名,为治家佣……[详细]
|
侯殿卿(1903一1951),又名如屏,地主出身,开封县陈留镇李郑庄人。候幼年曾上学,20岁在当地任保长一年。1934年任李郑庄乡联保主任兼区队长,1938年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某支队副支队长,不久升任支队长,拥兵两千余人,驻防通许、开封两县交界处一带。1943年,侯部被日军打跨,遂投靠日军,任日伪河南省保安第二联队队长驻守陈留八里庙。1945年日军投降后,侯转任国民党河南省十二专署保安一团团长,不……[详细]
|
王玉真,女,1907年生,中共党员,开封县陈留镇五里寨村人。 王玉真幼年家贫,其父常年给地主扛长工,40岁便离开人间,当时仪3岁的玉真就随母亲靠沿街乞讨度日,12岁时又迫于生活当了童养媳,16岁与吴敬黄结婚,定居在娘家五里察村。建国后,王玉真家得到了解放,分得了土地,在党的培养下,逐步成为陈留县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带头人。1950年春,刚分到土地的王玉真,根据当时翻身农民缺农具少耕畜的情况,为开展生……[详细]
|
谭月光(1907—1983),开封县半坡店乡人,幼年家贫,曾给地主放猪羊,打短工。1931年12月参加江西宁都革命-,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中共江西宁都五军团战士升为副班长后,入江西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历任江西一军团班长、副连长、十八集团军一一五师连长。西北关中分区作战参谋、营长、延安联防后勤办事处生产主任、科长、副厂长、西北野战军前线总联防后勤总务科长、第二野战军补训师后勤处长、华北……[详细]
|
赵清波,1904年6月生,开封县袁坊村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赵清波出身贫苦,解放后,他积极参加剿匪反霸斗争,动员全家人入农会,动员儿女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2月他被选为袁坊乡农协副主席,积极响应党“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动员7户农民组成了原开封县第一个生产互助组,有耕地130亩、牲畜4头、汽马车1辆,组内实行按天计工,按劳分配。由于他们深耕细作积极发展生产,互助组越办越好。1952年初……[详细]
|
马清芝(1910一1948),开封县仇楼乡毕桥村人。清芝自幼习武,曾在开封城打擂中获第2名。1940年4月参加新四军,他英勇善战,先后任中共水东独立团三营武术教官、连长等职。1943年被党组织派往陈留县仇楼区毕桥村,任新四军水东独立团毕桥联络站站长,负责收集敌情、传递情报、购买0弹药、储备军用物资、护送伤兵员等。为便于开展工作,他兼任保长,但不久被国民党陈留日伪政府发觉逮捕,于1948年4月英勇就……[详细]
|
蒿春和(1920—1945)开封县仇楼乡杨营村人。春和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贫困,靠祖母讨饭度日。杨营村当时是共产党的游击区,在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影响下,于1945年6月,蒿春和串连本村贫苦农民桑浩然等8人成立“杨营村互助会”,春和任会长,先后在杨营,白庙等村发动贫苦农民向地主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杨营恶霸地主桑廷楷向驻陈留的保安团团长侯殿卿告发,侯于当年农历7月7日夜,带数百士兵偷袭杨营村,蒿春和等5位互……[详细]
|
韩纪昌(生卒时间不详),陈留县果元村人。清朝武秀才。为人仗义疏财,性情暴烈,善打不平,当地村民都喜欢接近他。1853年,太平天国军进入河南的消息传到祥符、陈留乡间,韩纪昌暗暗串-动贫苦农民响应,后他在本村西南搭帐蓬,插招兵旗,附近农民纷纷投奔。韩纪昌先率众砸了八里湾西头一家为富不仁的当铺,又罚了周围村庄的财主,然后支起大锅,杀猪宰羊,建立营房,遂聚集了五百多人。当时群众中流传着“砸当铺买猪羊,安大……[详细]
|
许禄(1941.3~),河南省开封县杏花营镇人。初中和高中分别就读于开封师专附属实验中学和开封第一高级中学。1965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72年从事计算机在化学中应用的研究。1979~1981年,获洪堡基金会奖学金赴西德马普学会煤炭所,从事有机化物结构自动解析的人工智能研究。1987年及1993年,分别赴日本及美国进行人工智能和结构性质相关性能研究。……[详细]
|
王敬先(1933~),女,回族,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人。著名豫剧刀马旦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王敬先出身贫苦,幼年失去父母,由姑母收养在西安生活。因距戏园很近,常去看戏,从而爱上了戏剧艺术。9岁时她不顾姑母的百般劝阻、违背父亲的遗愿,投奔樊粹庭在西安创办的狮吼儿童剧团学习豫剧,团中著名京剧武功教师韩盛岫发现她具有刀马旦角色的天赋,便着力进行培养。14岁饰演《金山寺》中的青儿,获得成功,16岁名……[详细]
|
吴碧波(1933~),女,原名桂玲,开封市人。中共党员。河南省豫剧二团旦角演员。吴碧波10岁时由于生活所迫,经人介绍投著名豫剧艺术家赵清和为师学戏,15岁主演《香囊记》、《三上关》、《刀劈杨藩》等戏,成为开封同乐舞台上有影响的演员。开封解放后,她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军演出,欢庆解放。1949年,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主动将其收为徒弟,并为其易名碧波,希望她的艺术能像碧波荡漾,引人入胜。她如饥似渴地学……[详细]
|
刘贵乙(1931.7~),回族,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人。1948年毕业于开封农林职业中学。后考入开封师范学校体育科,1951年毕业,任郑州回民中学体育教师。1953年入选中南地区蓝球代表队,同年入选中央体育训练班。曾任国家蓝球队队长。195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并任湖北省男子蓝球队教练。1981年任国家篮球队总教练兼领队,率队夺得1981年亚洲篮球锦标赛男篮冠军。1982年,他训练的女蓝获第七届亚运会……[详细]
|
王元伦(1929.5~1993.10),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人。生于开封城。8岁随父王礼仲学唱坠子兼伴奏。14岁拜砀山老艺人段永和为师,先后在徐州、开封等地演唱,边拉边唱,演唱风趣幽默,颇受欢迎。1950年发表《王文进》,1954年发表《海峡渔民》,收入《北京宝文堂丛书》、《河南省建国十周年青年优秀作品选曲艺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封市最早从事创作的曲艺工作者之一。1975年创作《春催杜鹃》,参……[详细]
|
桑振君(1929~),女,河南省开封县仇楼乡东马庄村人。父桑志良,母徐志荣,均系当地颇有名气的河南坠子演员。桑振君5岁便会打简板和唱《黑小放牛》、《偷石榴》等坠子小段。6岁正式以母为师学艺,10岁时因父母被日军和地主残害而成了孤儿,经人介绍到杞县戏班,投著名豫剧旦角演员薛东信为师学习豫剧。12岁时,因当地受灾,戏班-解散,她被拐卖,此间侥幸经主人介绍,又拜著名豫剧演员赵清和为师学艺,不久-中断,后……[详细]
|
胡长怡(1905~?),字翕如,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乡胡寨村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胡长怡系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曾参加北伐战争,后任河南大学军训教官。1930年他在石友三的参谋长高树勋的掩护下进行倒冯(玉祥)活动。1933年春任广武县县长,1934年初调任鲁山县县长,1935年调任河南省区长训练所总队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重返部队,任四十九军一○九师上校政训处长,同年11月,上海沦陷后,离……[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