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989年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70年入伍,1986年从部队转业,毕业于辽宁大学,7月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起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中共-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详细]
|
罗青长(1918年9月4日—2014年4月15日),四川苍溪人。1932年秘密参加共青团,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在红军政治部门从事联络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军总政治部干事;1937—1938年,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社会部情报训练班,任林伯渠机要秘书,1941年调回延安,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情报机要工作;建国后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详细]
|
苏毅然,四川苍溪人。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安徽省公安厅厅长、政法办公室主任,中共安徽省委候补书记,安徽省副省长兼省计委主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副省长,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纪委第一书记,山东省省长,中共山东省顾委主任。是中共十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人物履历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学。1933……[详细]
|
文荣德 革命烈士
文荣德,男,1917年10月出生,汉族,四川苍溪人,中共党员,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他先后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反六路围攻万源保卫战,强渡嘉陵江战役;1935年6月,随所属的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师后掉头南下,参加了百丈关战役;南下计划受挫后,他又跟随部队再次北上,长征至陕北。之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详细]
|
王永忠(1910-2008),四川苍溪县云峰乡人,1932年参军入党。曾在妇女独立团任连长、指导员,在红九军中担任宣传队长。1937年西路军失败后流落于甘肃,1987年红军身份得到认证,于上世纪90年代末迁回四川老家。缺衣少食苦哈哈,追随红军把仗打;三任丈夫皆牺牲,西征流落甘肃省;“逼着”独子上战场,“强迫”孙儿作兵郎;此女命中虽坎坷,为党为国永忠诚。像她的名字一样,倔强的红军女战士王永忠毕生忠于……[详细]
|
邓仕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战斗英雄。又名邓世军,1916年生,四川苍溪人。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等职。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腊子口、山城堡、平型关、保北等100余次战役战斗。作战机智果敢,英勇顽强,12次负伤,9次立功,获“战斗英雄”、“生产模范”、“工作模范”等称号。1940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边区部队第5团第1连连长时,在……[详细]
|
李明(1918年—1986年),原名李万明、李万翔,苍溪县三川镇人,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274团3营营部勤务员,第279团文书、书记。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政治处干事,师政治部组织干事、太……[详细]
|
伍国仲(1916—1999)四川省苍溪县人。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连副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连长、营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三十四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三纵队八旅二十二团团长,教导团团长,皖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军区西阳军分区司令员,四川军区江……[详细]
|
任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任荣(191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十军师特务队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师政治部宣传干事,特务队队长,红军大学政治部宣传干事兼教员。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后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营教导员、旅组织科科长,冀热辽军区团政委,东北野战军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参加了辽沈等战役。建国……[详细]
|
吴忠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吴忠同志是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游击大队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万源保卫战和嘉陵江战役,长征途中三过草地,经受了艰苦斗争的考验。抗日战争时期,他深入敌后开展游击……[详细]
|
李开湘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顾问。李开湘是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游击队队长、营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他先后任油印员、援西军政治部秘书、宣传干事等职,参加了长征和川陕苏区反“围剿”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师政治部干事、冀南先遣队政治部科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同浦、正太铁路沿线的一系列战斗及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战役。解放战争时……[详细]
|
佘骑义,1916年出生在四川省苍溪县五里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起就到地主家当放牛娃,受尽了折磨和欺凌。16岁那年,他的父亲不满这吃人的世道起来反抗,竟被地主惨无人道地活活打死,家中仅剩下了他和母亲及未满两周岁的弟弟,可怜的孤儿寡母艰难地挣扎在死亡线上。阶级的压迫,社会的不公,生活的艰难,使佘骑义磨练出了勤劳、朴实、勇敢、刚强的性格。1933年,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高举着红旗来到了川东,解放了佘……[详细]
|
樊学文(1912—1978)四川省苍溪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苍溪县少共区委书记,红三十军第二六七团一营书记,中共苍溪县区委书记,绥靖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省委工作队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社会部总务科科长,中央警备团供给处主任、团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热东分区……[详细]
|
乔瑜 (1954~2005)四川苍溪人。中共党员。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测绘员,成都柴油机厂工人,《成都科技报》记者、。成都市文联干部。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环》,小说集《孽障仙的歌》等。……[详细]
|
赵江 (1953~)女。祖籍四川苍溪,生于河南信阳。中共党员。1969年应征入伍。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职,副军级。现为广东省作协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红莲白莲》(上、下卷)、《东江向东方》、《云泥百合》,中短篇小说集《十七棵杏树》,报告文学集《你是一道彩虹》等,发表文学作品多篇,计500……[详细]
|
童臣贤 (1940~)笔名童戈。四川苍溪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61年后历任四川省苍溪县委工业交通部、县总工会、县安全办秘书,县-办公室主任,四川省广元市-研究室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局党委委员,兼任广元市-《长安周报》总,《广元公安》杂志主编,《经济文化导报》总,广元市作协副秘书长、副主席兼秘书长、《广元文学》执行主编等。三级警监。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详细]
|
邓世军,又名邓仕均,1916年生于四川省苍溪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五口人,只有几亩山地,仅靠父亲一人耕耘,生活十分艰难。邓世军只读了四个月的私塾,就因生活所迫而辍学了。7岁时,他便跟着父亲到地里学做农活。1933年,邓世军参加了当地的工农红军,当了一名勤务员。革命大熔炉的熏陶,党的教育,激发了邓世军的革命热情,使他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不断提高。他担任过看护员、司号员、通讯员。不论做什么工……[详细]
|
刘兆华 (1959~)原名刘华,笔名文峰。四川苍溪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川北教育学院,1986年又毕业于四川电大管理系。1981—1987年在四川省苍溪县委做秘书工作,1988年调四川省广元市-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法制处副处长、经侦支队副支队长。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0之痒》、《黑白盐》,散文集《兰花盛开》,川剧剧本《相女婿》,电视连续剧……[详细]
|
杨大易(1919-1997)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四川省苍溪县人,1919年3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33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14岁当红小鬼,参加了川陕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作战勇敢,善于动脑,团结同志,由战士、班长升为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三过雪山草地。西渡黄河,穿越河西走廊,在翻越祁连山的一次……[详细]
|
严大猷 [籍贯]阆州苍溪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补阙蜀都赋>,<方山集> [小传] 早年隐居方山,不交人事。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吴曦据蜀叛乱,乃愤而作诗,有“笏未到身难击,兵如人手易擒吴”之句。未几,以特奏名授隆庆府司理参军。著有《补阙蜀都赋》、《方山集》四卷,均佚。《宋史艺文志补》有载,《四川通志》有传。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