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榆林 > 府谷县历史人物介绍3

府谷县历史人物介绍3

更新时间:2023-12-30

   折继世 继祖弟,少从军,为延州东路巡检,熙宁四年(1071)种谔筑罗兀城,夏人扰筑,派兵围抚宁寨(米脂西北),继世与高永能领宋兵进驻抚宁寨旁的细浮图城,以保罗兀。夏国酋长嵬名 山部落,有众万人,居故绥州,名山之弟夷山先降为熟户,欲策反名山使之内附,继世知之,遣其子克懃报告于种谔,种谔于是取绥州。继世率步骑兵万人分名山之众15000户居于大理河,数败前来阻降的夏军,尔后与名山同守绥州。继世卒后,赠……[详细]
  折继祖 字应之,惟忠妾李夫人生,时在天禧五年(1021)。皇佑四年(1052)继其兄继闵知州事。嘉佑元年(1056)领州刺史,受赐钱50万,改葬其父。麟府路军马司钳制折氏太为过分,知并州梁适查清原委,向朝廷报告折氏的艰难处境,说“折氏累世承袭知府州,本族仅300余口,其部缘边蕃族甚众,凡犒劳皆以俸钱,而所用不给于蕃部,借牛莳闲田以收获之利,岁赡公费。且朝廷俾之承袭,即与内地知州不同,比年监司一以条……[详细]
  折继闵 字广孝,惟忠嫡夫人刘氏所生,身材高大,熟读兵书,多谋善断。宝元二年(1039)袭知州事,时年22岁。在继闵任职的头5年(1039~1044),适逢西夏元昊称帝(1038)后大肆攻宋的时期,河西地区首当其冲,战斗频繁,他历经30多个战役,俘杀万计,招集大批流民,稳定了边疆局势,为保卫桑梓,保卫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康定元年(1040),元昊驱夏军进攻鄜延,攻下保安军,直抵延州城下,宋军连吃败仗……[详细]
  折继宣 惟忠长子。父死继职,而为政苛虐,横征暴敛,种落嗟怨,地方不靖,大失朝廷置折氏居河西“捍蔽戎虏”之本意。据《宋大诏令集》卷一八八《府州敕榜》谓:“继宣不能绥宁种落,以昭世家,虐用威刑,肆为掊刻,民多胥怨,人用流移……”。他竟把处在契丹和党项两个贵族军事集团经常焚杀劫掠下,本来就贫困不堪的各部落弄到活不下去,纷纷逃亡的地步。然而正在此时,党项贵族首领赵元昊积极向外扩张,建立夏国,称帝建元,并多……[详细]
  折惟忠 字荩臣,父御卿,母梁氏,惟信胞弟。起初以兄惟信战殁,补西头供奉官。及惟昌卒,惟忠嗣知州事兼麟府路都巡检使。惟忠谙熟军事,天圣(1023~1032)中,契丹和夏国伪称嫁娶,集结于府州北境,阴谋合兵进犯。惟忠探得其实,即率麾下兵驰往戒备,压其撤退,升为云麾将军,简州团练使。景佑(1034~1038)初卒,以其子继宣嗣职。……[详细]
  折嗣伦 号太山公,生于855年左右。晋王李克用知太山公可付以事,收隶帐下,凡力所不能制者,屡命统之。而能辑睦招聚,横悍西北二族,封上柱国。其青壮年时代正值宣、僖、昭帝的腐败统治,唐朝政权在农民起义的不断打击下,风雨飘摇,终至灭亡这一时期,折嗣伦继踵乃父,掌握实力,利用天下大乱的形势,夺得麟、府统治权,开创了子孙后代统治这一地区数百年的“王业”。他在任麟州刺史期间,下车伊始,访查疾苦,奖励耕牧,为政……[详细]
  折德扆 从阮子,后汉乾佑二年(949)为府州团练使,年32。后周显德元年(954)升府州为 永安军,以德扆为节度使。显德(954~960)中,折德扆率兵渡黄河,攻下北汉所属的河市镇,斩首500级。入朝周世宗,以其弟德愿代领州事,德愿又歼北汉军500人于沙谷寨,杀守将郝章、张钊。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德扆再次攻破河东沙谷寨,杀500。建隆二年(961)入朝宋太祖赵匡胤,归顺宋朝,并“陈太原可取状……[详细]
  折御勋 德扆子,继乃父权知州事并领本州团练使。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太原,御勋来到行宫朝见,擢为永安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厚赐遣还。四年(971)入朝,九年(976)复来朝,中途得病,到京后,改泰宁军节度使,留京师。太平兴国二年(977)死,享年40岁。……[详细]
  折御卿 德扆子,御勋弟。开宝九年(976)御勋去职,召为闲厩副使,知府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征太原,命御卿同监军供奉官尹宪分兵攻岚州(山西岚县),破北汉千余家。又破岢岚军(山西岢岚),生俘其军使折令图。四月,再克岚州,杀北汉宪州刺史霍翊,擒夔州刺史马延忠等7人。淳化四年(993),银夏州蕃汉族8000余帐,驱牛羊数万来投府州。御卿治军严明,有功朝廷,威震西北。淳化五年(994)授永安军节度……[详细]
折惟昌 [] (?~1014)
  折惟昌 海超 惟信 北宋咸平二年(999)秋,河西叛羌黄女族首领蒙异保和府州所辖熟户啜讹,引夏人头领李继迁(赵保吉)之众来掠麟州万户峪(今神木县万镇),进至松花岩(今神木县花石崖),知府州折惟昌与从叔同巡检使折海超、弟供奉官折惟信率兵迎击,宋军寡不敌众,惟昌左臂中矢落马,急摄弓而起,得裨将马突围而出,海超、惟信牺牲。奏于朝廷,真宗即遣使劳问,赐金丹、法酒、锦袍、金带、名马、器币等物。九月,李继迁所……[详细]
  赵 鋪(1906~1941)化名赵朴、王元。陕西府谷人。1924年考入山西省汾阳铭义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到达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曾领导进步学生同军校的国民党右派进行面对面的说理斗争。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右派在广州发动-政变时,赵机智脱险,经上海转汉口,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独立队继续学习。随后被中共组织派往北方,在天津从事党的军事工作。中共顺直省委于1927年……[详细]
  张岊(生卒年不祥),字子云,北宋西北边将,府州府谷(今陕西府谷县)人。以家资充牙将,善骑射,有胆略。天圣年间,西夏观察使阿遇之子归宋,阿遇出兵寇麟州(今陕西神木县),虏边户,声言还其子而后归还所虏边民和财物。麟州放还阿遇之子后,阿遇却不肯履行其言。安抚使遣张岊前去阿遇帐中诘问,他以无畏气概威慑阿遇,索回了被掠夺的人和财物。时仅18岁,名传军中。西夏犯鄜延,诏麟府之军抵敌,张岊以都教练使从主将破浪黄……[详细]
  周彦文 (1944~)原名周拴留,笔名吉兆文、文吉等。陕西府谷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2年后历任中共内蒙古伊盟党委办公室秘书,内蒙古文联《草原》组长、组联处负责人,内蒙古党委研究员,新闻出版总署政法司理论处处长,中国书籍出版社副总,广州出版社副总,《广州文艺》主编,编审。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愿借明驼千里足》,散文集《大漠情思》、《荒漠沉思》、《处女海……[详细]
  刘仲平 (1963~)陕西府谷人。中共党员。1980年毕业于陕西榆林师专中文系。历任榆林二中教师,榆林行署办公室秘书,榆林地区文联副主席,《陕西日报》驻榆林记者站站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背叛》、《机关红颜》、《刘仲平小说精选》,散文集《黄河潮》,长篇报告文学《黑色浮沉》、《希望在这块土地上》、《陕北第一村》、《绿色沧桑》等。……[详细]
  贾志义 (1958~)笔名志一,智益。陕西府谷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团政治处新闻报道员、连司务长、团政治处新闻宣传干事、连指导员。内蒙古地震局党组秘书兼文秘科长,内蒙古党委组织部研究室干事,干教处、调配处副处长、正处级组织员、举报办公室主任。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春风从草原走过》、《天堂草原》、《吉祥草原》、《魅力草原》,……[详细]
  丁喜才,(1920-1994)麻镇人。天资聪慧,嗓音特好,自幼酷爱陕北民间艺术,经常跟随父辈学唱卖艺。在戏班子里,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成为晋陕蒙地区有名的民间艺人。1948年1月府谷解放后,他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业余文艺宣传队。由于他精通地方传统曲目,加之演技精湛,在参加地区、西北局汇演时,屡屡获奖。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再次获奖。会演后,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详细]
王嘉胤 [] (?~1631)
  王嘉胤(?-1631年)明末农民起义早期首领。府谷县人(今陕西省府谷县黄甫乡宽坪村人)。崇祯元年(1628年),因年荒乏食,会同吴延贵等组织当地大批灾民揭竿而起,公开打富济贫,与官兵相抗,从而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嘉胤起义后,响应者蜂拥而至,高迎祥、王自用等带领人马主动遵从王嘉胤的号召,共同行动,一时,革命蜂火燃遍陕西,并蔓延到晋、宁、甘、三省,这时起义队伍已发展到两万多人。崇祯四年(163……[详细]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折太君即是历……[详细]
  赵镈 1906年生。陕西省府谷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党的派遣到黄埔军校学习,任我党地下连支部书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北平、天津一带从事地下工作,前后两次被捕,坐牢7年,在狱中,他担任党支部委员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他和薄一波、杨献珍等同志一起组织难友坚持斗争。1936年“西安事变”后,赵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先后去冀东、津南、冀南、鲁西等地担任党的领导职务。1940年3月,赵镈调……[详细]
  刘素菲 (1914~1967)府谷县城人,小商家庭出身,自幼性格刚强,不同寻常女子。青少年时毫不与旧意识旧观念妥协,执意求学,追求进步。初入县城女子初小,1928年入府谷南门高小。其时,受革命教师的熏陶和影响,素菲逐渐萌发了革命意识,并很快成为进步学生。不久,由地下党员张老师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她边学习边积极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活动。1930年春,素菲考入榆林女子师范,是府谷历史上第一次外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