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马廷贤马安良第四子,马廷勷胞弟,字立汤,人称四少君。马廷贤原在马廷勷所统领的西军中任职,官至二十七师副师长。民国17年(1928年)5月,河湟地区发生了马仲英兵变。马仲英号称黑虎吸冯军,自任司令。马廷贤被马仲英任命为副司令。之后,马仲英变兵三围河州城,使国民军伤亡惨重,变兵气势日盛。6月,马仲英将变兵改称西北边防联盟军,自任司令,以马廷贤为副司令,继续同国民军战斗。11月,甘肃军务督办刘郁芬为了消……[详细]
|
马廷勷字少翰,马占鳌之孙,马安良的第三子,人称三少君,生于1889年。1903年中秀才,1909年选拔为贡生。历任凉州镇总兵、凉州镇守使等职。民国15年(1926年),任国民军暂编第二十七师师长。冯玉祥在南口与奉军作战时,马廷勷派其弟马廷贤旅前往参战。此战冯军不利,马廷贤随国民军回甘。后马廷勷与马麒联合奉系张作霖反冯。张委马麒为甘肃督军,马廷勷为甘肃省省长。民国17年(1928年)马仲英在河州举旗……[详细]
|
马蓉瑛生于1935年,回族,祖籍漠泥沟前川,系马步芳侄孙、马绍援之女。1949年随家人前往台湾,现定居沙特吉达市。马蓉瑛中年丧夫,她克服异国他乡的重重困难,独自抚养六个子女读书成才,其中三个子女留学英美等国,获博士学位。虽长期身居国外,但她多年来情系祖国,热爱故土。改革开放初期,饱尝思乡之苦的马蓉瑛在众多沙特临夏籍华侨中率先恢复与家乡亲友的联系,热情接待来自祖国特别是临夏、西宁赴沙特朝觐的哈智,帮……[详细]
|
马经武生于1934年,回族,祖籍马集镇多木寺村。其父20世纪40年代中期曾任国民政府青海省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职务。1949年解放前夕,马经武随家人前往台湾,后侨居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当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古老的神州焕发生机,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时,马经武率先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和家乡亲友取得联系,本着爱教爱乡爱祖国精神,每年为中国朝觐哈智提供接待照顾,在语言、医疗、教义、购物等方面给予更多协助,关心备……[详细]
|
黄书田,生于1909年,号白石山人,坡头乡黄家窑村人,民国时迁居临夏市。少入私塾,读书五载,酷爱书法,在先生的精心授教下,学写大楷初见功力。后因贫辍学,在一杂货店做店员,他常在柜台上置一青砖,用红土练字,晚间回家后在废纸上写字揣摩,几十年如一日,临名家书帖,集各家之长,形成笔锋遒劲、善书大字的风格。时逢书法家封嘉勋先生指点,书艺大进,常应人之邀书写条幅,曾为马步青书写条屏,马步青装裱悬于客厅。解……[详细]
|
卢曜天,1916年出生,韩集镇姚川村人,无党派人士。1935年,临夏中学初中毕业,获头名殊荣,当年赴省会考,名列前茅,一时传为佳话。1947年,当选临夏县参议会议员,曾为减轻农民税务负担、掩护中共地下党员等做了许多有益工作。1949年,国民党马家军韩起功部从姚川村抓兵5人,他冒险进城,以欢送乡邻子弟入伍招待吃饭为名,游说驻军团长批准,从陕山会馆新兵集中营领出王建国、蒲玉龙、卢尕成等5人,伺机逃脱。……[详细]
|
徐登举,笔名松石、古西域葱岭晴雪楼主,路盘乡刘家村人。1939年2月出生干甘肃临夏。1964年毕业于西北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新疆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理事、新疆喀什地区文联秘书长、喀什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世界禅佛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国亚西亚书画研究院中外书画鉴赏家、山柬荷泽地区书画研究院名誊院长、澳门东方国际画会名誉画师、中国葱岭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喀什书……[详细]
|
侯巨卿,男,汉族,生于1912年,原籍甘肃省临夏县土桥镇侯段村,青年时期曾助资创办临夏兴华中学、桥寺学堂,并任桥寺学堂校董。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在兰州经营西北地区邮寄托运生意。1949年初,由牙含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秘密发展唐仲绳、申志钧、王子和、赵廷贤、胡培芬、胡应清、张映泰等7人为地下党员,组建中共临夏在兰地下党支部,并任书记,秘密开展地下工作。临夏在兰地下党组织的建立,为陇右工委在……[详细]
|
宋承周(1916-1973),曾用名厚才,字应天,原籍临夏县双城,民国时期迁居临夏市炉院街。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导河县(今临夏)中山小学、五县联立中学,毕业后随父研究中医,后与人合开“兰茂堂”和“中和堂”药店,诊病售药。解放后曾到临夏市中医进修班学习,1958年经省卫生厅考试合格,保送到北京中医学院教师教研班学习两年。期间刻苦钻研中医学理论,毕业后分配到甘肃中医学校任教师,主讲《金匮》、《内经》等中医……[详细]
|
何宗福 1931年10月20日出生,临夏县莲花镇曙光村3社人。1949年8月,在兰州入伍,参加解放军第3军第8师24团,同年入党。1952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场被编入志愿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团第二营八连二排八班,任副班长。1955年在朝鲜战场负伤致残。1956年复员,分配到水电四局后勤处。1961年下放回原籍临夏,务农,任初级公社副社长。从深度昏迷中苏醒,已是三天过后。苏醒后的何宗福努力睁……[详细]
|
古世忠(1882-1968),回族,祖籍武都县。清末到麦加朝觐,故称“哈智”。民国初年到临夏行医,民国十七年(1928)移居韩集,开设“育生堂”药店,1956年公私合营时合入韩集诊所。1958年在韩集卫生所任中医大夫。古世忠出生中医世家,自幼受祖父指教,后经临床实践,医术日精,擅长妇科、儿科,精于“固本”,人称“温补先生”。处方列入《甘肃省验方集锦》。一生授徒5人,晚年行动不便,却从不拒绝求医者……[详细]
|
金可南(1883-1976),临夏县桥寺乡尕金家村人,兄弟四人,行三,世代务农。青年时学得烹饪手艺,人称“金厨子”。后遇一道人因病卧倒门口,救治到家,精心护理,道人临终时赠以治骨折秘方,嘱其用于治病救人,不可敛财。此方治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显著,求医者络绎不绝,金可南遵嘱不索钱物。四川、青海、新疆、兰州等地的病人也慕名前来救治,治愈骨折病人无数。金可南去世后,其子孙按照秘方,继续行医治病。……[详细]
|
王志仁(1891-1961),临夏县刁祁乡友好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读于临夏市文庙私塾,后入兰州师范,毕业后临夏任教。他爱好中医,长期坚持自学,细心揣摩,1943年弃儒从医,在尹集“福顺堂”坐堂行医。1946年在马集自开药铺,售药坐堂。1956年公私合营后,-合诊所,1958年转入马集卫生院。以妇科见长,在刁祁、马集一带颇有名气。王志仁传艺于子联奎、孙克俭,祖孙三代均殁于医疗岗位,救治病人无数,为当地……[详细]
|
曾雨亭(1897-1957),祖居北塬曾家坡跟,后迁临夏城内。少时务农,随父经营中药材,聚集资金,即与人合资开设“集生堂药店”,善于经营,生意兴隆。后又独立开店,炮制中药遵守古训,经营公平无欺,很快发展为临夏临夏中等富商大户后,乐善好施。民国十七年(1928)“河湟事变”后,难民云集城里,瘟疫流行,曾雨亭收治患者免费提供药物。次年临夏饥荒,在曾家花园设粥棚10天,赈济灾民。抗战时期临夏私立兴华小……[详细]
|
马悙靖 字立青,马鸿宾三子。少时随父任所读书,为人敦厚诚朴,稍长即入军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任三十五师一零三旅二零五团团长,后任旅长、八十一军参谋长。1938年5月,在日伪大军从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头进犯的重要关头,马悙靖率八十一军赴绥西抗战,军部驻临河。面对陆空联合、步炮联合的三万多机械化敌人,毫不畏惧,指挥部队在乌布狼口、四喜堂、乌拉垴包和乌镇一带英勇阻击来犯日伪军,当敌军的坦克、……[详细]
|
马全钦出生于1901年,名廷斌,马国良长子。少时读“四书”“五经”,年稍长即在凉州西军任职。直系军阀曹辊任总统时,任命马全钦为-侍从武官,在京供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国民军入甘,将西北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二十七师,马全钦任团长,驻防导河(今临夏)。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起事,马步芳亦约马全钦共同起事,马全钦临时改变主意,劝阻马步芳,并攻打马仲英部失利后返回大河家,撤毁四堡子兵器库……[详细]
|
马占奎 1858年出生,字星宇,马占鳌堂弟。自幼习武,膂力过人,清光绪乙酉(1885)中武科举人,初授循化奇台堡守备,后历任镇标前营都司、督标后营游击、城守营参将、-监游击。因功赏戴花翎,二品顶戴,赐号“胜勇巴图鲁”。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奉调进京守卫,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随军扈从慈禧、光绪帝西逃,沿途忠心护驾,两宫返京,晋总兵加提督衔。宣统三年(1911年)在马安良部任精锐营统领。……[详细]
|
马安良(1855-1920),回族,原名马七五(左宗棠赐名“安良”),字翰如,经名阿卜都尼·默知德,甘肃省河州(今临夏自治州)临夏县西川莫泥沟人。马占鳌(官至补用总兵衔)之长子(次子马国良、三子马遂良)。为中旗正旗官。1912年10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北洋政府甘肃提督。北洋陆军大将衔。清末时期,1886年马占鳌病故于河州家中,马安良遂以长子游击衔接替父职,担任了这支回族武装的新指挥官。又带领马队……[详细]
|
马继援,甘肃省河州(今临夏自治州)人,马步芳之子。1945年1月毕业于民国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国民革命军西北军政公署副长官,兰州战役总指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3年12岁时,由南京中央军政部委任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1934年任第100师手枪团第1连连副,翌年升为连长。1936年历任第100师部参谋,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参谋长,骑兵第5军及82军军官……[详细]
|
马彪(1885——1948),字炳臣,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行伍出身。马海晏(马步芳的爷爷)六弟马海清的长子,马步芳堂叔,国民革命军中将衔。人物经历马彪自1915年起历任宁海军防务支队(司令马麟)中下级军官。1932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亲英派派兵攻占玉树,引起青藏战争,马彪率马家军骑兵击退藏军。1937年8月升任中将师长。卢沟桥事变后不久,马步芳即刻组成“骑兵暂编第一师”,由师长马彪率领东进……[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