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萧憺(479—522),字僧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十一子。天监元年(502)为荆州刺史,封始兴郡王,十八年(519)升为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普通三年(522)十一月卒,赠侍中司徒骠骑将军,谥“忠武”。史称始兴忠武王。在《水浒传》中曾被提及。始兴忠武王憺,字僧达,太祖第十一子也。数岁,所生母吴太妃卒,憺哀感傍人。齐世,弱冠为西中郎法曹行参军,迁外兵参军。义师起,南康王承制,以憺为冠军将军、……[详细]
|
萧秀(475-518),南朝梁宗室、文学家。字彦达,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为人清心寡欲,别无它好,惟嗜典籍,精意求学,搜集经记,收藏颇富,曾聘请刘孝标等学者一起编撰大型类书《寿光书苑》和《类苑》,书末完稿,便流行于世。有《安成王集》三十卷,佚。武帝兵至新林,秀及诸亲并自拔赴军。建康平,为南徐州刺史。天监元年,封安成郡王。京口自崔慧景乱后,累被兵革,人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属饥年,以私……[详细]
|
萧伟(476-533年),字文达,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南朝梁太祖萧顺之第八子,母为陈太妃。清警好学,起家晋安镇北法曹行参军府,迁骠骑将军,镇守襄阳。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即位,加散骑常侍,封建安郡王,改封南平郡王,迁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太子太傅,迁中书令、大司马。中大通五年薨,时年五十八,赠侍中、太宰,谥曰元襄。南平元襄王萧伟(476-533年) ,字文达,梁太祖萧顺……[详细]
|
萧宏(473~526年),字宣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梁文帝萧顺之第六子,梁武帝萧衍之弟。长八尺,美须眉,容止可观。天监元年,封临川郡王,位扬州刺史,加都督。怯懦贪鄙,刻薄百姓。官至太尉,骠骑大将军。经历洛口之败,常怀愧愤。普通七年(526年)薨,追赠侍中、大将军、扬州牧,假黄钺,给温明秘器,谥号靖惠。萧宏(473~526年5月13日),字宣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详细]
|
桂阳简王萧融(472年-501年4月15日),字幼达,兰陵郡兰陵县都乡中都里人,梁文帝萧顺之第五子,梁武帝萧衍之弟,母为李太妃。萧融仕齐。永明元年(483年),出任豫章王行参军。隆昌元年(494年),改任鄱阳王行参军。建武元年(494年),改任太子舍人。后改任江夏王主簿。萧懿被萧宝卷杀害后,萧宝卷下令搜捕萧懿的兄弟。永元三年三月十二日(501年4月15日),萧融被处死,享年三十岁。中兴二年(502……[详细]
|
萧畅,字季达,南朝齐人,梁文帝萧顺之第四子,梁武帝萧衍第四弟,母为文献皇后张尚柔。仕齐官至太常,封江陵县侯。卒于齐明帝建武年间。梁武帝天监元年,追赠其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衡阳郡王。谥宣。史载南史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一衡阳宣王畅,文帝第四子也。有美名,仕齐位太常,封江陵县侯,卒。天监元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封衡阳郡王,谥曰宣。三年,子元简,位郢州刺史,卒于官,谥曰孝。葬将引,柩有声,议……[详细]
|
萧敷字仲达,文帝第二子,梁武帝萧衍之兄。少有学业,仕齐为随郡内史。招怀远近,士庶安之,以为前后之政莫及。萧敷,字仲达,解褐齐后将军、征虏行参军,辅太子舍人,洗马,迁丹阳尹丞。入为太子中舍人,除建威将军、随郡内史。招怀远近,黎庶安之,以为前后之政莫之及也。进号宁朔将军,征为庐陵王谘议参军。建武四年,薨。高祖即位,追赠侍中、司空,封永阳郡王,谥曰昭。天监二年,子伯游嗣。伯游字士仁,位会稽太守,薨,谥曰……[详细]
|
南朝齐尚书令,梁开国皇帝萧衍之兄。任豫州刺史时大破平西将军崔慧景叛乱,因救驾有功入朝为官,一生忠心耿耿,后被听信谗言的皇帝东昏侯赐死。梁朝时追封长沙郡王,谥号宣武。萧懿,,少有令誉。解褐齐安南邵陵王行参军,袭爵临湘县侯。迁太子舍人、洗马、建安王友。出为晋陵太守,曾未期月,讼理人和,称为善政。入为中书侍郎。永明季,授持节、都督梁、南、北秦、沙四州诸军事、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加冠军将军。是岁,……[详细]
|
萧道赐,刘宋朝臣子,官至南台治书侍御史,与南齐宣皇帝(齐高帝萧道成追封)萧承之共出曾祖淮阴令萧整,梁文帝(梁武帝追封)萧顺之的父亲、梁武帝萧衍的祖父,齐高帝萧道成的远房堂兄。道赐,字详臻,南朝宋治书侍御史,南兰陵中都里人,曾祖淮阴令萧整,南兰陵萧氏始迁祖,祖父萧鎋,官至东晋济阴太守,父萧副子东晋为州治中。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以礼让称,居乡有争讼,专赖平之,又周其疾急,乡里号曰:……[详细]
|
萧顺之,字文纬,南兰陵中都里人,御史萧道赐之子。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死后赠镇北将军,谥号曰懿。其子萧衍建立南梁,追尊太祖文皇帝。故又称南梁太祖、梁文帝。妻子张尚柔,追封为张皇后 生长沙宣武王萧懿、永阳昭王萧敷、高祖、衡阳宣王萧畅妾李太妃生桂阳简王萧融陈太妃生临川靖惠王萧宏,南平元襄王萧伟吴太妃生安成康王萧秀,始兴忠武王萧憺费太妃生鄱阳忠烈王萧恢儿子萧懿,长沙宣武王,萧懿及萧……[详细]
|
萧宝卷(483年-501年),别名萧智藏、萧明贤,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每次出游都一定要拆毁民居、驱逐居民,又极其吝啬钱财,他特别喜欢干屠夫商贩之类的事情。萧懿之弟萧衍发兵进攻建康,并且改立南康王萧宝融于江陵称帝。萧衍掌权后,萧宝卷被追废为涪陵王,但陵墓仍按皇帝的级别修筑而成。人物生平少年继位萧宝卷的生母刘惠端(萧鸾的正妻)早亡,由潘妃抚养。他年少时不喜读书,以捕老鼠为乐。萧鸾的长子萧宝义因残疾……[详细]
|
萧道成(427年-482年),别名绍伯、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属山东省兰陵县),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少年时拜名士雷次宗学习儒家文化。公元443年(元嘉二十年),萧道成开始了军旅生涯;公元479年,萧道成在建康南郊登基称帝,国号齐,改元建元,史称南齐。公元482年,萧道成重病在临光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泰安陵。人物生平……[详细]
|
章晋锡(?~?),字用康,江苏武进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科史悙榜特用进士第三人。此科是崇祯皇帝急需人才特命举行的全国考试,所取进士不分一二三甲,一并授官召用。章晋锡位列此科第三,授户部主事。当时,崇祯帝苦于文无贤臣,武无良将。欲开设异谋奇勇足国裕民科。章晋锡上章奏称:“宜隆礼征聘,庶几一当而欲其抱笔墨为羔雁,以求之难矣。今虽三空四尽,诚得刘晏、陈恕、赵开一二人亦足,何庸纷纷奔走天下……[详细]
|
徐辖(1422~?),字文轼,江苏武进人。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孙贤榜进士第三人。徐辖自幼聪明机敏,学问渊博。景泰元年(1450)乡试中举。五年后又夺得一甲探花,授翰林编修。当时翰林凡有为文之事,都是徐辖提笔立就。他曾参与纂修实录,钦赐《五伦》等书。徐辖生平不十分注重生活起居,嗜好饮酒,但终日不醉。虽位居翰林,餐桌之上却经常空空如也。平日里也没有姬妾侍奉,整日与翰墨为生。据史料记载,景泰……[详细]
|
吴宗达(1575~?),字上于,号青门。江苏武进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杨守勤榜进士第三人。吴宗达万历二十八年(1600)乡试中举,万历三十二年(1604)得中探花后,授翰林编修。万历四十三年(1615)八月,与给事中刘文炳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读。天启元年(1621),升为国子监祭酒。充任《神宗实录》副总裁。历官礼部右侍郎。吴宗达虽被……[详细]
|
陆简(1442~1495),字廉伯,号治斋,别号龙皋。江苏武进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罗伦榜进士第三人。陆简少负才气,志行清峻,学识渊博。成化元年(1465)夺得乡试第一名,解元。次年又考中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参与撰修《英宗实录》,加俸一级。九年任满,升为翰林院侍读。成化十三年(1477)四月,以修《续通鉴纲目》成,再升为右春坊右谕德,为东宫讲读。父亲去世,陆简辞官回家,守丧三年。……[详细]
|
许必胜(?~?),字号不详。江苏武进人。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乙丑科刘章榜进士第三人。许必胜是许叔微之子。官显谟阁待制。余事不详。……[详细]
|
钱公辅(?~?)字君倚,一字纯者,常州武进人。北宋仁宗皇?元年(1049)己丑科冯京榜进士第三人。钱公辅中进士后,任越州通判、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知明州。-起居注,进知制诰。英宗即位,钱公辅-《治平十议》,主要内容是了解民情,考核官吏,任用-等。又作《帝问》一篇奉上。王畴任翰林学士时间不长,又升任枢密副使。钱公辅觉得王畴资历太浅,便不起草任命文书。英宗以刚登基任用大臣,而钱公辅竟然阻止……[详细]
|
霍端友中状元后,授宣义郎。不过一月,擢为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起居郎,中书舍人。徽宗赐穿金紫服。此前,给事,舍人只能服黑角带,改服之制自霍端友开始。针对朝廷重内轻外,霍端友提出内外侍从更出迭入的建议,并身体力行,自请外任,以显谟阁待制知平江,改陈州。霍端友为政不以严刑酷法立声威,而以宽仁闻名,在百姓中颇具声望。陈州地势低洼,久雨则积水,霍端友令疏新河八百里,由于离淮河太远,积水仍不易流入淮河,……[详细]
|
胡世将,字承公(一O八五至一一四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曾孙。崇宁五年(一一O六)进士,绍兴十一年(一四一)官至资政殿学士致仕。工书,尝集古今石刻,名曰《资古录》。所书铁柱铭刻于延其宫。邦人习书,多取为楷则。卒年五十八。《宋史本传、书史会要》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范汝为起事,为福建路抚谕使。迁中书舍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