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四川历史人物介绍2

四川历史人物介绍2

更新时间:2023-12-30

张洪沅 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 (19021992)
  张洪沅,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字佛宁,1902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成都市)。他对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速率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参与或主持创办了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的3个应用化学研究所,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他是我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重庆大学第四任校长,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化工原理》教材,培养了几代学子。他毕生热心学会工作,是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创办者之一。早年经历1902……[详细]
  董奇,男,汉族,1961年9月出生于重庆,祖籍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负责财经工作、人力资源建设、教育学科建设、继续教育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财经处、核算中心、人事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及评价、语言与数学学习及其脑机制、质量监测与教育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攀登计划“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若干问……[详细]
  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51年考入重庆大学物理系,1953年国家院系调整至四川大学物理系继续学习。1955年毕业后一直在四川大学从事物理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校长、校长(1989-1994)。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是我校在我国最早成立的“辐射技术及应用”专业(现更名为“核技术及应用”)博士点的首位博导,教育部“辐射物理及技术……[详细]
  康乃尔,四川南充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共成都市委学生委员会书记、青年部部长,川康特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1940年赴延安。后任中共中央青委秘书处处长。建国后,历任青年团西南工委副书记、团中央秘书长,西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副省长,四川大学校长。……[详细]
  彭迪先(1908—1991),原名彭伟烈,经济学家,1908年生于四川眉山县。彭迪先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传播,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高涨的时代。著有《世界经济史纲》、《货币信用论大纲》。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求学之路1921年,年仅十三岁的彭迪先为了开阔视野,寻求优良的学习环境,毅然离开家乡去成都求学。当时成都最好的中学是成都高等师范附……[详细]
  陈志潜(1903年9月10日—2000年9月27日)出生于四川华阳,祖籍江苏武进。公共卫生学家,他提倡公医制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先后参与陶知行和晏阳初分别在南京郊区和河北省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农村卫生实验区建设。在定县创立了他构想多年的农村三级保健网,开展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抗日战争期间,他除组织领导战伤救护外,在四川省建立市县公共卫生机构80余处,并创办了重庆大学医学院。他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尤……[详细]
  张颐(1887-1969),字真如,又名唯识,四川省叙永县人。中国现代研究G.W.F.黑格尔哲学的学者、教授。他对西方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有精深研究,是中国哲学界专门研究西洋古典哲学的先驱,著有《黑氏伦理研究》、《黑格尔与宗教》、《圣路易哲学运动》等。其论著促进了中国哲学界对黑格尔学说的了解和研究。学习经历1907年,张颐在永宁中学求学期间受业师熏陶加入同盟会,后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其间与谢持……[详细]
董朗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 (18941932)
  董朗(1894.4.24-1932.10),原名董嘉智,号仲明。四川省简阳县(今属成都市)平安乡董家河村人。1919年到上海,受爱国反帝群众斗争的影响,入大中华纱厂做工,并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24年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大革命时期,1924年3月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在教导团任排长。10月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1925年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详细]
  熊寿祺(1906年-1971年)字景昌,号唯知。四川邻水人。出生于中医家庭。1925年秋考入武昌私立中和中学读书。1926年秋转入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在校期间,受到革命思想影响,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政变后转去武汉,任共青团汉阳黄陵矶区委书记。7月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当兵,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随团参加秋收起义,在工农革命……[详细]
杨国亮 著名的皮肤病学家,皮肤病学奠基人之一 (18992005)
  杨国亮(1899—2005)四川邛崃人。著名的皮肤病学家,皮肤病学奠基人之一。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为美国皮肤病研究学会名誉会员。有巨著《皮肤病学》出版,主编有《药物反应》。曾当选上海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历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副科学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上海皮肤科学会主任。杨国亮教授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一……[详细]
  伍精华(彝族),男,四川省冕宁县人。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普雄县工委委员,普格县委副书记、县长,昭觉县委第一书记,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处书记、副州长,四川省民委副主任,四川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政委、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伍精华同志是中共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十二届、十三……[详细]
刘适兰 国际特级大师
  刘适兰,女子国际象棋名手。国际特级大师。四川成都人。1973年入成都市业余体校学习。1978年入四川省棋队。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运动生涯刘适兰,四川省成都市人,我国第一批步入国际象棋殿堂的女棋手,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个国际象棋女子特级大师。刘适兰出生在一个普遍教师家庭,排第五,在家中并不受宠爱。12岁那年,这个生性腼腆、内向的姑娘却一下迷上了国际象棋,并异常刻苦、勤奋地……[详细]
  周克芹,1936年生于四川省简阳县农村。1958年在成都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乡务农,先后当过农民、民校教师、生产队长、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公社和区干部。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196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井台上》之后,1973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早行人》等20余篇作品。1979年调入四川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担任四……[详细]
  张泗洲(1920.6-1980.7.7)四川简阳人。曾用名张跃洲。1952年9月入党。1958年10月参加工作。小学文化。1951年1月任四川省简阳县瓦子乡农协会部长。1953年3月任张泗洲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1958年10月任简阳县棉丰公社社委会主任。1959年9月任简阳县棉丰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社委会主任。1968年1月任棉丰公社党委书记、公社革委会主任,四川省内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简阳县革委会副……[详细]
  陈励耘(1919年9月—2004年12月),四川成都人,革命家。1938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四军、解放军优秀干部。1962年11月晋升空军大校军衔。1971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中共第九届候补委员。1919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1935年就读于成都天府中学时,即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教育,参加革命活动。1938年2月到延安,3月起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8月至1939年10月任……[详细]
  • 于桑
  于桑,1917年6月生,四川渠县人。曾用名郁朝贵、郁谦。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中专文化。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公安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公安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老红军。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个人经历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详细]
  陈野苹(1915年—1994年),原名陈荣檀,四川冕宁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秘书长、副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处长、副部长兼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顾问。是中共十二大代表、中顾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抗战时期陈野苹是四川省冕宁县的第一位中共党员。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冕宁前他和地下党的同志广泛发动群众迎接红军。冕宁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时,陈野苹任县革命委员会主席……[详细]
  • 廖志高
  廖志高(1913.05~2000.08.28),男,汉族,四川省冕宁县人。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先后任四川工委副书记、川东特委书记,西康省政府主席、军区政委,四川省委第三、第一书记,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革委会主任、福州军区政委等职。1982年2月,廖志高同志因病调回北京,任中组部顾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详细]
  赵艺西,字烺羲,生于1888年,四川荣县人。思想家、民主共和倡导者。早年曾留学法国,后游学美国时,在檀香山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荣县首义,与吴玉章、龙鸣剑等人领导了此次起义。主要著作有《不合时宜之思想》、《自由言论与反民主的少数》、《驳古金水先生民主之无用》和诗集《野马集》等。后积极投生于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以无党派人士身分参加了1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详细]
王桂荃 梁启超的第二夫人 (18861968)
  王桂荃,女,1886年出生,四川广元人,梁启超的第二夫人,1968年逝世。她是李蕙仙得力的助手,也是她各项意图的忠实执行者,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戊戌政变失败后,梁、李两家族人纷纷逃-外,王桂荃到日本后,很快就学会了一口流行的东京话。由于她说得一口好日语,所以凡属家务方面的对外联系,大部分都是由她来办,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日本社会的现代文明,开阔了眼界。大约在她17岁时与梁启超产生了爱情,有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