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福建 > 泉州 > 石狮历史人物介绍2

石狮历史人物介绍2

更新时间:2023-12-30

杨浚 [] (1830~?)
  杨浚(卒年不详),字雪沧,一字健公,号冠悔道人。清道光十年(1830年)生。晋江县十九都曾坑(今属石狮市湖滨曾坑村)人。杨浚自幼喜爱读书,博学多才。咸丰二年(1852年)乡试中举。援例授内阁中书,先后担任翰林院国史馆、方略馆校对官。不久,告假辞归。同治元年(1862年),西北、西南时局动荡。杨浚“筹饷有功”,被保举以道员资格候选。同治三年及四年(1864~1865)间,福建粮荒,复受福建巡抚徐宗干……[详细]
  张然(生年不详),名小凑,字守约,晋江龟湖村(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张然少时家贫,但尚侠好义,不拘小节。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七月,被清政府编入水师队伍,自此“廉谨自持”,关注海防安危,“屡著战功”,一再被提拔。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任闽安左营都司,次年擢为水师后营游击。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掠劫。张然非常痛恨,“惟言及英夷猖獗,则切齿怒发,目眦尽裂”……[详细]
  董酉姑(1623~1681年),一作董友,或作董酉,女。郑成功元配夫人。明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廿四日生。晋江永宁沙堤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酉姑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知书达礼。崇祯十五年(1642年)春,与郑成功结为夫妻,相敬如宾。郑氏是一个大家族,酉姑治家有方,孝顺翁姑,友待叔侄,任劳任怨,贤淑贞惠,为郑成功的贤内助。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成功奉明隆武帝之命镇守仙霞关,酉姑随侍军中。为……[详细]
  洪淯鳌(生年不详),字六生。晋江二十三都后厅(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淯鳌由晋江县学拔贡,时烽火四起,天下大乱。淯鳌自幼受忠君报国思想熏陶,每以“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为念。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占金陵(今南京市),南安郑芝龙、郑鸿逵与漳浦黄道周等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淯鳌赶往福州进谒,向隆武帝表白忠心,慷慨陈词,壮怀激烈。隆武帝十分赞赏,授予衡……[详细]
  李廷森(1571~1624年),字维灿,又字登元,号芳琼。隆庆五年(1571年)生。晋江县二十都梅林(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四十七年进士。授刑部山东司主事。万历后期,金兵经常骚扰北方边界,时局混乱,出现大量官员将士叛逃案件,监狱里关满叛卒、败将、罪珰、逃宦以及涉嫌人犯。廷森秉公执法,明察秋毫,选取其中证据确凿,罪责难逃,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判不足以正国法之首犯、要犯……[详细]
  王畿(1549~1630年),字翼邑,号慕蓼。晋江龙塘(今属石狮市宝盖镇塘头村)人。享年82岁。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屡遭倭寇侵扰,农民生活困苦。王畿的父母由于操劳过度,先后亡故。为了糊口,王畿的祖父不得不先后把赖以活命的田地、房屋变卖尽净。王畿失去求学的机会,他养牛、种田、捡禾薪、做手工、卖糕点,操劳不息。祖父母死后,王畿成为孤儿。但是,他求知欲望很高,每当他养牛、捡禾薪经过村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时……[详细]
  黄克缵(1549~1634年),字绍夫,号钟梅。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晋江二十都梅林乡(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民间以其5次经历兵、刑、工、吏部尚书(其中两次为兵部尚书),称之为“黄五部”。克缵自小聪明机智,胆识过人。嘉靖四十年倭寇入侵永宁,其兄被擒,克缵临危不惧,“慷慨对贼,请代兄死。贼奇而释之”。为避倭患,举家浮海迁居入城,海上浪高数十丈,众人皆颠扑不堪,独克缵正襟端坐……[详细]
  郭宗磐(生卒年不详),字渐甫,号鹏海,回族。晋江石湖(今属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人。宗磐8岁能文,20岁左右即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易》学。时泉州研究《易》学的学术团体——“紫云社”,有李廷机、苏紫溪、郭惟贤、郭伟等27人。为了凑足28人,以合“二十八宿”之数,大家对后起之秀进行严格认真的挑选,最后李廷机、郭惟贤一致推举宗磐加入“紫云社”。隆庆四年(1570年),宗磐乡试中举;翌年连捷进士。初授新安府……[详细]
  郭伟(1549~1619年),字洙源,又字士俊,回族。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晋江石湖(今属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人。郭伟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即以文学闻名泉南。万历初,郭伟24岁时参加由李廷机、苏紫溪、郭惟贤等著名学者发起组织的“紫云社”,开展《易》学研究。郭伟虽学问宏博,然淡泊宁静,无意仕进,一心一意著书立说。他最早与福州“福建书坊”经纪人余泗泉合作,将所著《四书集注发明》、《鳌头龙翔集……[详细]
  邱有岩(生卒年不详),字孔观,号兖泉。家晋江祥芝(今属石狮市祥芝镇)。明代嘉靖至万历时人。其父邱寿民深研经术,是一个远近知名的塾师。有岩幼承家教,17岁时已文才出众。泉州太守俞咨伯考校士子,对他的文章大加赞叹,称之为“天下名士”,把他列为第一名,每每在泉州缙绅之间赞誉之。俞咨伯知道有岩家贫尚未成家后,替他作媒,聘娶了侍郎顾珀的外孙女李氏,使有岩更有名气。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有岩考中举人,7……[详细]
  王世实(1520~1568年),字德孚,号宝峰。生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因先祖宜兴人王荣于明朝永乐中任永宁卫镇抚,遂籍晋江,世居永宁鳌城(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世实自小师承家传武艺,且喜读诗书,师事著名文学家晋江人王慎中,深受教益。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实袭祖父王纪之职,任永宁卫指挥使司镇抚。自感责任重大,立志“振家声、巩国祚”,以“扫尽妖蜮酬国家,攘除贼寇慰平生”自励。军事驰鹜之余,……[详细]
  尤天爵(生年不详),祖籍福清,其父尤美发因军功任永宁卫镇抚,遂家永宁(今属石狮市永宁镇)。天爵自动聪颖,好学不倦,写文章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富于哲理,少年应试时,考官对他的文章大为称奇,说他是“今之颜常山”(唐安史之乱时壮烈殉国的颜杲卿)。成年后,尤天爵袭父职,任永宁卫镇抚。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倭寇不时窜扰东南沿海,所至焚掠甚惨。永宁卫当时是闽东南一座较大的城邑,素为倭寇所窥伺。天爵……[详细]
  吴怀荆(生卒年不详),字素轩,明代中期晋江二十四都仑后村(今属石狮市宝盖镇)人。泉州地区历来“地隘而硗瘠,濒海之邑耕四而渔六……岁入谷少而人浮于食……晋邑所慨,尤啬于他县”。至明代,晋江(包括石狮)缺粮问题仍然没有缓解,每每需从外省、外县购进粮食,以解燃眉之急。粮价不断提高,许多人弃农从商。吴怀荆出身农家,却独具慧眼,以“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远见,坚持从事大规模农业生产,显示其胜人一筹的决策能力……[详细]
  龚名安(1306~1385年),字俊卿,元末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人。名安素习儒学,文武双全,与泉州人陈□意气相投,结为挚友,时称2人“皆泉名士,为时儒宗师”。元代科举制度时行时废,泉州士人参加科举考试以及中进士的很少。元至正初年,名安以才名被召用为宣慰司差。名安因到京师奏事,得到丞相的赏识,被擢升为上田县尉,继而调任晋江浔美场盐官管勾,再迁为□洲场司令。浔美场在晋江十七、八都,□洲场……[详细]
  刘君辅(1251~1321年),字仲佐,号西桥。晋江县安仁乡永宁里祥芝(今属石狮市祥芝镇)人。其入泉始祖刘逊为抗金名将刘锜之孙,南宋中叶寓居泉州,娶长箕(祥芝旧称)杨氏女,遂家祥芝。君辅生于淳祐十一年(1251年),幼年丧父,无依无靠。长大后发奋努力,咸淳年间(1265~1274年),一度出任县主薄,后弃官经商、整顿海荡,发展渔业生产规模。由于经营有方,奋力拼搏,日积月累,逐渐成为一个在南安、同安……[详细]
  洪天锡(1202~1267年),字君畴,号裕昆,又号阳岩。生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晋江安仁乡江阴里后厅(今属石狮市宝盖镇后厅村)人。天锡自幼聪颖好学,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初授广州司法参军。广州推官盛气凌人,经常欺压僚属,天锡不畏权势,每每出面匡正。不久,调任潮州司理参军,发现潮州地方豪右占夺民田,即时呈报上司,勒令归还。莆田方大琮镇守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县)时,举荐天锡为州通判,……[详细]
  林梦飞(1909~1994年),别名子晖。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晋江二十三都蚶江石壁村(今属石狮市蚶江镇)人。先世移居台湾。民国2年(1913年),随其父由台北迁居厦门。梦飞出身小商贩家庭,童年时家境贫寒,3个兄长均因经济窘迫中途辍学。梦飞读中学时,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全国学生掀起爱国反帝热潮。梦飞毅然参加厦门组织的“援沪学生军”,随后于民国15年1月投身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从军救国。国共合……[详细]
  董云阁(1908~1932年),又名董光泰,曾用名董光华、董奕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晋江永宁后山村(今属石狮市永宁镇)人。其父早年往菲律宾经商,生意兴隆,家境颇宽裕。云阁童年入家乡董氏开办的“四合成”药铺附设的私塾念书。民国9年(1920年)随父往菲律宾,在马尼拉继续就学。民国14年,跟三叔父回国,就读于厦门集美学校。云阁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从小喜欢读报、看书。入集美学校不久,即秘密……[详细]
  林惠祥(1901~1958年),字圣麟,又名石仁、淡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十五日生于晋江蚶江(今属石狮市蚶江镇)莲埭村一个商人家庭。曾祖父在台湾经商,事业发达,至父亲林毓鉴时家道已衰落,仅经营小商业。惠祥自幼随父在台湾生活,至宣统元年(1909年)回故乡蚶江入私塾读书。民国元年,考入福州东瀛学堂,学业成绩全班第一。毕业后,因家贫不能升学,在家自修,经过两年刻苦攻读,中英文都达到中学毕……[详细]
  杨永康,1938年7月10日生,男,汉族,福建省石狮市人,大学文化程度,高级工程师,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3年7月~1984年7月,历任焦作供电局技术员、基建科副科长、生产技术科科长、副局长;1984年8月,任焦作供电局局长,并担任焦作市政协常委、市侨联主席等职;1990年4月,调入河南省电力工业局工作,先后任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7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