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夏侯苏民 (1919—1946)原名张培礼。蓬莱市夏侯村人。夏侯苏民,原名张培礼,1919年生于山东省蓬莱县第七区兴村。他8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烟台第八中学。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成绩斐然。受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他积极参加爱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回乡当了小学教员,联合同乡同学,组织“抗日救亡服务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2月,夏侯苏民参加抗……[详细]
|
赵保原(1904—1946)字玉泉,后改玉全。蓬莱县(今蓬莱市)芦洋大赵家村人。汉奸。曾任国民党陆军暂编第十二师师长。少时就读于省立八中,17岁入东北吉林军官讲习所,毕业后在东北军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曾参加过直奉战争和抗拒北伐军的松江战役。“九一八”事变后,投靠伪满充当汉奸,多次参与镇压抗日义勇军。1938年,率部以满洲国派遣军李支队(旅)的番号,随日军入关,盘踞山东胶县一带。同年11月,率部……[详细]
|
包敏(1915—1946)原名包维杰,又名包俊民。蓬莱县(今蓬莱市)包家村人。曾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师长。他蓬莱中学毕业后,入莱阳乡村师范学习。1937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返乡,常与陈迈千等共谋抗日救国之事。1938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二路。起初,在军法处工作,后任胶东北海军分区独立团政委, 率部转战胶东北海地区,打击日伪军。1944年2月19日,包敏率部攻……[详细]
|
姚琪(1920—1944)原名姚世卿。蓬莱县(今蓬莱市)马格庄中村人。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2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蓬莱县抗日民主政府保卫大队中队长、胶东军区五旅十五团 (后改为十四团)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主任等职。他作战勇敢,指挥果断。1944年8月13日,姚琪和郝斌受胶东军区派遣,与盘踞蓬莱县城的伪军大队长郝铭传谈判。郝铭传出尔反尔……[详细]
|
郝斌 (1915—1944)原名郝铭才。蓬莱市马家沟村人。17岁考入山东省立第八中学,接受进步思想。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2月3日,参加了中共蓬莱县委发动的抗日武装起义, 2月14日,带领三区乡农学校百余人于车里张家加入起义部队,被编为起义部队的第二大队,任第二大队政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蓬莱县大队政委、胶东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员、胶东军区五旅十四团宣传股股长等职。 ……[详细]
|
高恩洪(1875—1943)字定安,亦作定庵。蓬莱县(今蓬莱市)上口高家村人。民国交通总长、教育总长。他出身农民,先后就读于上海电气测量学校、英国津普大学,曾任清廷驻英使馆翻译。回国后,历任参赞、西藏通商交涉事宜督办、东三省军政事宜督办、交通部秘书等职。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高恩洪先后任汉口及成都电报局局长、湖北军政监督、川藏电政监督、驻上海全国电料管理局监督、交通部顾问等职。1922年,任北……[详细]
|
迟健民(1908—1942)原名迟受义,笔名天刑。蓬莱县(今蓬莱市)莫家庄村人。1934年6月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 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左翼”作家联盟。 1935年受聘益都师范学校任教。 “七七”事变后回家乡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战日报》社社长、胶东军政干校教师、胶东公学教导主任、东海军校校长等职。1942年12月,在日军……[详细]
|
张钧铭(1908—1941)又名张仁崇。蓬莱县(今蓬莱市)芦洋村人。1930年毕业于山东省立第八中学,应聘去《东海日报》社任,撰写了大量揭露日本侵略军暴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文章。1933年回乡任小学校长。“七七”事变后,应邀任蓬莱县第九区乡农学校中队长。 1938年3月,他带领九区乡农学校30余人参加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先后任大队长、参谋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蓬黄战区指挥部警卫……[详细]
|
宋刚夫(1925—1941)蓬莱市宋家村人。1938年春,年仅13岁的宋刚夫加入村里的儿童团组织。 是年5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部来到艾崮山区,宋刚夫加入“三军”总部少年队。不久,随部队西上黄县、掖县一带。1939年冬,宋刚夫被派回蓬莱,担任蓬莱县儿童团团长。他经常到游击区、敌占区开展工作,发展儿童团组织。 1941年8月的一天,他和第六区青救会会长许维卿一起到敌占区小白家村开展工作,不幸……[详细]
|
汪雅臣 又名汪景龙,生于1911年,祖籍山东,幼年随亲人来五常县民意乡卞家围子定居。汪雅臣小时候只念一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寒而失学为地主放猪。15岁时,离家去苇河(今尚志县境内)当伐木工人。1928年,由于不堪忍受林业工头的-跑回五常县境内,被当地土匪保胜(东双胜)队收留。1929年东北军二十六旅三十四团(即吉林驻军邓殿云部)来夹信沟一带剿匪时与保胜队交战,保胜队被打散,汪雅臣被俘后当了兵。193……[详细]
|
高嵩(1908—1940)蓬莱人。曾任国民党青岛海军教导总队第四分队队长、教导总队副队长。“九一八”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受中共上海中央局指示独立从事青岛党的地下工作。 1934年在国民党海军中建立中共士兵支部,6月中共青岛工作筹备委员会成立, 担任负责人。同年9月,组成中共青岛市委,任书记,不久被捕。“七七”事变后获释,参加崂山抗日游击队。1938年到胶东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历任……[详细]
|
苏晓风(1915—1940)原名张尔乙。蓬莱市潮水一村人。1934年考入北平市镜湖中学。1935年曾参加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七七”事变后,苏晓风回到家乡新民小学任教。他创办《潮水日报》,成立抗日救国宣传队,创办民众夜校,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5日,苏晓风带领百余人加入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三军二路”,先后担任第一和第九大队政委……[详细]
|
李辰之(1917—1939)原名李永兴。蓬莱市万寿村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考入北京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到烟台任烟潍路小学教师,以教学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先后任中共胶东特委-部副部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胶东区总队长、中共平度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胶东区委党校校长兼胶东区文协常委等职。1939年12月11日,在掖县河南村被日伪军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详细]
|
赵鸿功 (1908—1931)又名赵镇东。蓬莱市巨山沟村人。1926年考入烟台先志中学,受革命思想熏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192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蓬莱市第一位中共党员。1929年春,回到家乡巨山沟村,先后发展5位贫苦农民为中共党员, 建立起蓬莱市第一个党小组,赵鸿功任组长。1929年秋,建立中共蓬莱支部,赵鸿功任书记。1930年春,赵鸿功到蓬莱丛氏小学任教,并以学校为……[详细]
|
宋庆(1820—1902)字祝三。蓬莱县(今蓬莱市)泊子宋家村人。清末将领。30岁后从军南下,从同乡亳州知州宫国勋为州练长,后官至花翎游击。时捻军于江淮起义,他参与镇压。1860年(咸丰十年),晋升为总兵,赐号“毅勇巴图鲁”。1862年(同治元年),于军旅改编中,统领毅军。后与捻军屡战于豫、鲁,因其用兵奇诈,被擢升为南阳镇总兵。1867年(同治六年),敕赐黄袍马褂,更号为“格洪额巴图鲁”。后随李鸿……[详细]
|
刘世传(1894.3.26—1964.3.4) 字书铭。蓬莱县(今蓬莱市)温石汤村人。齐鲁大学校长。人物简介中学毕业后考入齐鲁大学,于1924年公费赴美国留学,考取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国际公法,获政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东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任教。著有《国际公法大全》等书。1935年,任齐鲁大学校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停课,他因精通英、德、法多国语言被派往国外进行抗日……[详细]
|
臧云远 (1913~1991)笔名季沅、辛苑。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32年参加中国作家左翼联盟,在日本曾任东京《杂文》、《质文》文艺刊物编委,回国后历任汉口《自由中国》主编,重庆全国文协及文工会研究员、创作员,济南华东大学教授、艺术系主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兼艺术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党委成员。江苏省政协委员。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炉边》、……[详细]
|
宁宣成 (1941~)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历任文化馆干部,河北省出版局文艺,花山文艺出版社、副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历史小说《黑旗特使》、《侦察员的奇遇》、《全本插图五百神像》、《潜235行动》,中篇历史小说集《黑旗刺客》等。……[详细]
|
聂石樵 (1927~)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诗经学会、屈原学会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屈原论稿》、《司马迁论稿》、《楚辞新注》、《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代文学史》,与人合著《古代小说戏曲论丛》、《古代诗文论丛》、《古代文学论丛……[详细]
|
慕湘 (1916~1988)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40年毕业于延安军政学院。1934年任《蓬莱日报·尘烟》文艺周刊主编,1936年后历任太原县牺盟特派员,抗战总会第二支队政治主任,晋绥八分区对敌斗争委员会秘书,绥蒙军区陶集支队政委,绥蒙军区骑兵旅政治部组织科长,65团主任、政委,33师政治部副主任,107师代理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长、组织部长,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八一电影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