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斗彀於菟(?—约公元前633) 春秋时楚令尹。斗姓,名彀(ɡǔ)於(wū)菟(tú),字子文。若敖氏之后,斗伯比之子,其母即郧子之女。子文因五月五日生,父母以为其出生日不祥,一说因为他是其母与斗伯比非婚生之子,外公恶之,遂悄悄把他弃于云梦草泽之中,传说是老虎以虎乳哺养他而得以存活,后由郧国君收养(《楚源流史》)。楚人称“乳”为“榖”,称“虎”为“於菟”,故有此名。楚成王八年(公元前664年),他担任楚国令尹,献出自己家族的财产,以解楚难,成语有“毁家纾国”。执掌楚国军政大权27年。其间三次去职,又复职,升降辞用做到淡定如初,泰然处之。他从不积蓄私财,楚王给他的赏赐与食禄也避而不受,有人问他原因,他答道:“从政的人要想到老百姓的疾苦,当多数人处于贫困时候,自己却贪图富裕,这就是让人民受累而自己追求富有。这样下去,做官者就死期不远了,我这是逃避死亡而不是逃避财富啊。”他在任时,族中有人犯法,执法的廷理发现罪犯是令尹家族的,便立即释放犯人。斗彀於菟得知后,责备廷理不应因他而背弃法令,复将犯法的族人送交廷理,令其依法处理。楚成王听到这个消息,连鞋也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见斗子文。一进门就说:“我找了个徇私枉法的人当廷理,惹你生气了,特来向你道歉。”斗子文还对楚成王说:“国家之祸,都是因为君弱臣强所致。建议凡是百官世禄田邑的收入都要交一半给国家。”楚成王采纳这个建议,传令百官执行,斗子文以身示范,穿着布衣上朝,家中无一日的积蓄。斗子文还十分注意治理军队,选贤任能,使楚国军队更为强大。齐桓公称霸中原期间,他率军灭弦(今河南潢川西北),使楚界达于淮南。随(今湖北随州)及汉东诸小国叛楚时,他出兵伐随,而后议和,很快稳定汉东的局势。楚成王三十五年(公元前637年)主动辞去令尹一职而让位于成得臣。楚成王三十九年(公元前633年)去世。今云梦县义堂镇为令尹子文的故里,云梦和安陆等地都有与斗子文有关的遗址遗迹,如“虎子崖”与“虎乳崖”等。
来源:孝感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