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第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名单(3)

第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名单(3)

更新时间:2023-12-30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简称中顾委,成立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当时是作为解决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中央委员会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
  中顾委委员都有40年或以上党龄,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顾问委员会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组织形式”。1992年,中共十四大通过了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同意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建议,中央顾问委员会遂走入历史。
   平杰三(1906年~2001年) 原名平俊义,化名张曼萍。濮阳县井店镇(今属内黄县)人。出身商人家庭。其父平书秀为开明商人,抗日时期曾任井店镇镇长,冀鲁豫行署参议;其母在抗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井店镇妇救会会长。平杰三幼时入私塾,于1919年考入濮阳县高小学校读书。1923年考入大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课余阅读《新青年》、《语丝》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新思想。1926年暑假,平杰三与同学李素若、……[详细]
  帅孟奇(1897—1998)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委常委,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湖南省汉寿县人,女,1897年1月3日出生于汉寿县东乡陈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进私塾馆读书,后就读于乡办小学和长沙周南女校,因家境贫寒中断学业。1913年到常德女子工业传习所学习织布,入平民工厂当工人。1915年回乡帮助家里织布种地。五四运动期间,在丈夫许之桢的影响下,阅读《湘江评论》、《新青年》等进步刊物。19……[详细]
  白如冰(1912~1994) 乳名恩儿,原名树梁、树勋,化名高超。1912年3月11日出生于袁家沟一个农民家庭。远祖白行顺,明翰林院庶吉士,湖广巡抚。祖父白锡龄,清末贡生,家境富有。父亲白汉濯,务农兼作小生意,盈少亏多,经济拮据。如冰少时饱尝饥寒之苦,后家设染坊,日渐宽余。母亲白氏,家庭妇女,聪明能干。如冰同胞6人,4男2女,弟兄中最小。其自幼左腿跛瘸,受人歧视,有人量其长大后只能作个鞋匠。在大哥……[详细]
  冯铉(1915-1986),原名冯鼎铉,又名肖立,江苏省武进市横林镇余巷人。1915年5月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1931年加入少年共产国际,当过电车工人,参加领导过哈尔滨电车工人的罢工。1933年由中共委派去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1936年回国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国国后任新疆“新兵营”政治处主任。1940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社会部一室主任,并从事国际共运联络工作。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详细]
   冯文彬 (1911— 1997),诸暨湄池湖西村人。少年时到上海当童工,1925年参加五卅-。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被选为上海工会联合会常务委员。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29年秋,到福建。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文书。1930年起,先后任红四军军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总指挥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红军总前委特务大队政治委员。1931年1月,任中国工农……[详细]
  冯纪新(1916~)金寨县双河镇人。民国25 年(1936 年)5 月参加革命,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程度。民国25~27 年在北平大同中学学习时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西城区“民先”区队长,河南“民先”队队长,河南教育工作团党总支书记。民国27~34 年先后任豫东南特委委员、商固中心县委书记、安徽省动委会第七工作团团长,舒芜地委青委书记、地委组织部长,皖东省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凤怀中心……[详细]
   冯基平,原名冯玉书,别名冯乃革,1911年6月1日出生,法库县卧牛石乡大屯村人。幼年曾在冯氏家族设的私塾馆接受启蒙教育。1917年,考入法库县立第二高小读书。1924年,到法库县立第三小学高级班就读。同年末,考人法库县私立平治中学读书。1927年转入奉天省城私立平旦中学校读书,后考入奉天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原奉天中学堂)读书。1930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学习。 冯基平的学生时代,是……[详细]
成钧 (19111988)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成钧(1911年6月19日-1988年8月6日),原名成本鑫,湖北石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发展壮大和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绩。成钧,1911年6月出生于石首县横堤垸粟田湖一个贫农家庭。1927年,参加石首农民起义,次年参加反帝大同盟。……[详细]
  • 成仿吾
  成仿吾,原名昌悊,灏,曾用名石厚生、夏乘。县知方团澧溪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历七月十五日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社会科学家。成仿吾8岁入学,清宣统二年(1910),随兄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名古屋第五中学、东京高等学校预科学校,熟谙日语、英语和德语。民国6年(1917),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专业,又学法语。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详细]
吕正操 (190520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吕正操同志1904年1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目睹日本军队对自己家乡的烧杀抢掠,内心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正操”,决心长大后当兵,操练本领,打击日本侵略者。1922年吕正操同志加入张学良的卫队旅,次年考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张学良的副官、秘书。1929年任东北军第116师16旅参谋处处长,1932年任东北军11……[详细]
廷懋 (19132004)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廷懋
  廷懋内蒙古军区原第二政治委员(正兵团职待遇)。廷懋同志出生于沈阳市一个蒙古族家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廷懋同志上大学期间,参加了“一二九”-,代表学校参加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执委会。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任干事、政治指导员、教导营主任教员、科长、营副政治教导……[详细]
  任白戈 (1906~1986)四川南充人。中共党员。1933年后历任上海左联宣传部长、秘书长,延安抗大教师,重庆军管会文管会主任,重庆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重庆市委书记、市长。全国政协常委。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文艺评论《关于国防文学的几个问题》、《现阶段的文学问题》等。……[详细]
  任质斌(1915~1998),原名任伏进,任鸿恩,潮海街道南关村人。青少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了共青团外围组织“少年之友社”及反帝同盟,投身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中。1931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即被派往中共苏区,1934年转为中-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质斌在苏区从事革命宣传工作,曾任红色中华报社秘书长。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详细]
刘杰 “两弹一星”功臣
  • 刘杰
  刘杰,生于1915年,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15年生于河北威县,1931年,在沧州市第一中学(原河北省立第二中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革命,1932年光荣入团,1935年入党,曾参加冯玉祥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6年后任北平西郊区区委书记、中共北平市委委员、农委书记。1937年任中共宛平县中心县委书记,在平西组织抗日游击队,后率部队开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8年至1942年分别任……[详细]
  刘晓(1908-1988) 中共中央委员,外交部副部长。湖南省辰溪县人,1908年5月出生于辰溪县辰阳镇桐湾溪村一个书香之家。5岁时母亲病逝。1915年起先后就读于白岩祠初等小学、县城私立辰粹小学。1921年秋考入沅陵县朝阳中学。1925年,帝国主义制造“青岛惨案”、“五卅惨案”,他耳闻目睹国家内忧外患、生灵涂炭的惨状,毅然率朝阳中学“青年会”学生冲出校门,举行反帝-,被学校除名。1925年秋,……[详细]
    刘田夫(1908-2002),四川广安人,1908年10月出生。1934年参加共青团曾任共青团上海市惠平中学支部书记、法南区委书记兼宣传部长。1935年在上海被捕入狱。抗日战争时期,由团转党,历任第四战区中共特别支部书记,中共广东西江特委书记、中区特委书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政治部主任,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华东党校广东北撤干部大队政委、解放军两广纵队政治……[详细]
刘转连 (19121992)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刘转连(1912—1992)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茶陵县人,1912年生于茶陵县腰陂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粗识文字,12岁当长工,14岁参加农-动。1930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任区游击队班长。1931年当选为茶陵县代表,出席了湘赣省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参加红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了湘赣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西征。1934年11月,任红六军团第十七……[详细]
  • 刘建章
  刘建章(1897~1958)原名师晏。陕西葭州(今佳县)人。因家贫,少时只读过一季“冬书”和两年小学。1913年,为抵还父亲欠债,到绥德一家地主店铺当伙计。1915年逃出,到山西临县借钱做小本生意。后回佳县务农。192 7年佳县大旱,携全家逃荒到延安县的南庄河落户。1935年,延安县城以外的大片土地已被红军占领,老百姓开始扬眉吐气。刘高兴地参加了革命工作,并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冬,刘……[详细]
  刘顺元,1903年10月诞生于山东博兴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形成了强烈的爱国思想,追求救国真理,投身进步活动。1928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农民运动的影响下,开展轰轰烈烈的反恶霸、打土豪的农民运动。他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信仰共产主义。1931年5月,经当时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周恩来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曾在济宁、博兴、江苏、陕南、上海、汉口等处开展党的宣传……[详细]
  刘俊秀(1904~1985),1904年12月27日出生于江西永新县象形乡灌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就为地主家放牛,14岁时在地主家打了三年长工。1926年投身农-动,任乡农协主席。192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刘俊秀当选为中共丰陂支部书记。1930年2月至10月刘俊秀先后带领农民赤卫队,参加了九次攻打吉安城的战斗。1931年10月,刘俊秀担任永新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在此期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