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方从哲(?-1628),字中涵。浙江德清(今属浙江省湖州市)人。明末首辅大臣。隶籍锦衣卫,家京师。其远祖名方觉亮,籍贯浙江湖州府德清县。明永乐时任锦衣卫指挥使。成祖迁都北京,他随驾从南京迁来,后家大兴方家庄。至于再往前追溯,则已失考。方从哲在万历末期曾独相七年,对当时的政局有过重大影响,也曾遭到当时的东林党人和后来受他们影响的一些人士的批判。应当说,他是明末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方从哲,字中涵,其先......[详细]
|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出身于官僚家庭。10岁时开始学写诗。清同治六年(1867),考中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考取拔贡生,次年入京赴乡试,未中。黄遵宪早年的诗作,已表现了一定的革新精神。他批判了文学创作中“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的拟古倾向,宣言“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还对客家山歌进行收集、加工成《山歌》多首,大都清新可喜。光绪二年(1......[详细]
|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请他赴安庆大营,委以重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高山族人民误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沈......[详细]
|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详细]
|
姚启圣,字熙止,又字忧庵,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13岁考取秀才。21岁游通州时,受当地土豪侮辱。姚启圣游说清军,声称愿以家财充军,得授通州知州,上任后,即处死土豪,再弃官而逃。后为救二少女,杀死两名清兵,不得已逃匿江湖。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入旗籍,隶汉军镶红旗。康熙二年(1663年),八旗乡试,姚启圣考中举人第一名,授职广东香山知县。顺治七年(1668年),新任广东总......[详细]
|
髡残(1612—1673)俗姓刘,字介丘,号石溪,又号白秃、石道人、电住道人、残道者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二十岁出家为僧,住金陵牛首祖堂山幽楼寺。擅画山水,初学谢时臣,后学元四家及董其昌,尤推重北宋巨然。与石涛合称“二石”,张庚《国朝画征录》称其山水“奥境奇辟,面邈幽深,引人入胜。笔墨高古,设色清湛,诚元人之胜概”。作画喜用干笔皴擦,随意点染,墨气沉着。所作《溪山幽居图》,用笔精练,极清幽之致......[详细]
|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八岁考中举人。拜徐乾学为师,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人物生平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因生于......[详细]
|
徐鼎士,生卒年不详,汉族,福建福州人。清朝将领,曾任福建澎湖水师协守备、福建闽安水师协副将、新疆宁边协副将。率部参与平定台湾林爽文之乱。 领兵渡海 平乱三功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台湾林爽文起事,庄大田响应,建立政权,改元“顺天”,顺天军一时攻营夺城,台湾岌岌可危。 闽浙总督常青闻警飞章告变,调集水陆大军东渡围剿。福州闽安协兵员也在征调之中,身为闽安协副将的徐鼎士积......[详细]
|
巴海(?~1696),瓜尔佳氏,满洲镶兰旗(镶黄旗)人。清顺治九年(1652)壬辰科麻勒吉榜进士第三人。巴海是沙尔虎达的长子。顺治九年,满洲榜与汉人榜同年科考,殿赐巴海满洲榜探花。顺治十四年(1657),巴海累迁,秘书院侍读学士。顺治十六年,他袭父一等男爵,顺治帝谕吏部:“沙尔虎达驻防年久,甚得人心,今已病故,他的儿子巴海平素以勤慎著称,堪代他的父亲生前的职务,授为宁古塔总管”。巴海承袭父职后,......[详细]
|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訢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1861年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后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十年(1884......[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