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957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57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21、万立骏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万立骏,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7月生于辽宁大连,籍贯辽宁大连。1982年1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1987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ECSTM)、电化学和表面科学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了ECSTM的高分辨稳定成像技术和表面分子组装的系列方法,提出了基于不同相互作用的……[详细]
22、张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经,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 1957年10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1982年在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于1985年山东海洋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于法国皮耶尔·玛丽居里大学(即:Paris 6)获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荷兰海洋研究所等地做博士后研究和短期工作,1990年回国并在青岛海洋大学任教。期间,先后曾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研究员……[详细]
23、李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李卫,李卫(1957.12- )磁学与磁性材料专家。生于北京市,原籍河南省洛阳市。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现任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稀土永磁材料研究室主任,国家科技重点专项(稀土材料专项)专家组专家, 兼任IEEE及国际稀土永磁及应用委员会委员,亚洲磁学联盟委员会委员,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全国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高性能稀土永磁新……[详细]
24、孙正义 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孙正义其本贯为一支孙氏。1957年出生于日本,国际知名投资人。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1978年,孙正义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1年创建软银集团,短短33年成了一个信息技术帝国。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把孙正义称为电子时代大帝(CyberMogul)。2014年9月16日,随着阿里巴巴登陆美股市场,孙正义的财富净值涨至166亿美元,跻身日本首富。个人经历1973年,孙正义16岁时,越级进……[详细]
25、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侯立安(1957.8.24- )环境工程专家。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2006年毕业于防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央联系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详细]
26、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桂斌,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957年11月生于山东莱阳,籍贯山东莱阳。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1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化学会ES&T杂志副主编、《环境化学》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研究。……[详细]
27、陈大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大可,物理海洋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入选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957年9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籍贯湖南益阳。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硕士学位,1989年获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基础研究, 在近海、大洋和气候研究领域都有重要建树。特别是系统开发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预测模式,突破了限……[详细]
28、崔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崔鹏,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8月7日出生于陕西西安,籍贯陕西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林业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在泥石流形成、运动和成灾机理研究中,初步建立土力类泥石流起动理论,深化泥石流运动阻力认识,阐明流量放大、输沙及其灾害链规律,揭示成灾……[详细]
29、王复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王复明(1957.3- )河南沈丘县人。1987年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基础工程设施安全维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基础工程渗漏涌水防治和隐蔽病害诊治方面取得系统创新成果。提出了构建土质堤坝柔性防渗体的新方法,建立了非水反应高聚物扩散理论,发明了堤坝及地……[详细]
30、韩布兴 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布兴,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7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市,籍贯河北遵化。1982年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原河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任IUPAC绿色化学分会主席。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与绿色化学的交叉研究,重点围绕一系列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等绿色溶剂体系化学热力学……[详细]
31、王恩哥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
  王恩哥,物理学家。现任北京大学校长。1957年1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籍贯上海。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1985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表面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利用掺杂来调制纯纳米管的结构和物性,首次制备出管状碳纳米锥和CN聚合纳米钟和BC……[详细]
32、龚健雅 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健雅,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57年4月生于江西省樟树市。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详细]
33、罗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罗安(1957.07.21- )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专家。湖南长沙人。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湖南大学教授,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电能变换与控制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围绕制约我国大功率电力电子特种电源与电能质量控制的关键工程技术难题,发明了多种大功率电能变换系统及控制方法,研制出大功率电磁搅拌、大电流电解、混……[详细]
34、支志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支志明, 无机化学家 1957年9月7日生于香港。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化学系Dr.Hui Wai Haan讲座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材料、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和碳氢键氢氧化的金属催化有机氧化反……[详细]
35、段雪 中国科学院院士
  段雪, 应用化学家。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研究员。1957年1月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北京化工学院化学系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应用化学研究,在“以产品性能导向的插层结构设计”和“以产品生产导向的插层过程控制”方面开展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研究。发展了插层结构阻燃抑烟材料、选……[详细]
36、常青 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青,建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1957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市,籍贯陕西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 . FAIA)。 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及历史环境再生设计研究。早期拓展了丝路建筑的中外比较领域。世纪之交以来提出了城乡风土建筑谱系的认知方法和保护与再生的系统理……[详细]
37、甘晓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甘晓华(1957.01.12- )航空发动机专家。江西省进贤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9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空军装备研究院科技部高级工程师。曾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技术研究,开发了某型先进发动机关键部件的修复和改进技术;在发动机热负荷控制和单机定寿等方向建立了理论和技术方法;对燃油雾化机理和燃烧技术有深入研究……[详细]
38、付贤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付贤智(1957.7.6- )无机化工专家。生于福建省邵武市。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福州大学校长、教授、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部共建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技术专业组副组长等学术兼职。 长期从事光催化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研制出一系列新型光催化剂,开发出多种提高光催化过程效率的……[详细]
39、张远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张远航(1957.7.9- )大气环境专家。重庆市城口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0年在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环境化学,重点研究城市与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环境影响及控制对策。主持在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开展了系列大型区域空气质量综合观测实验,取得大气……[详细]
40、朱蓓薇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朱蓓薇(女)(1957.3.23- )食品工程领域专家。陕西省咸阳市人,原籍江苏省宜兴市。1982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原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2004年获日本冈山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等。 长期致力于水产品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海洋食品的深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