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陈学仕(1925~1951年)陈学仕,又名学序,别名希列,闽侯县螺洲镇(今福州郊区螺洲镇店前村)人。民国32年(1943年),学仕入南平中学初中部学习,被选为班长,第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民国34年冬,他回福州入英华中学高二学习,以学生身份为掩护,负责南平中学和英华中学的“建党”工作,同时协助中共林森县委工作。在螺洲吸收陈本秋、陈屏繁入党,成立中共螺洲党支部,第二年又扩大为中共福州……[详细]
|
142、吴金全
吴金全,1925年4月生,合江人。1955年7月入党。1952年3月参加工作。初小文化。1946年为四川天府煤矿1井推车工。1949年在原籍务农。1952年3月为天府煤矿1井采煤工、党支部副书记。1974年11月任天府煤矿党委副书记。“文革”中任四川省总工会副主任、主任。1979年5月-1981年2月任天府矿务局工会主席。中共9-11届中央候补委员。……[详细]
|
汤永宽 (1925~2007)笔名沈凝、夏至。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国文学语言系。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研究室干部,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局秘书处秘书,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及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组长、室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党组成员,编审。上海作协第五、六届理事及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上海翻译协会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及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特约研究……[详细]
|
张志瑶(1925—1999),原名志姚,家名汉怀,笔名静江,徐溪镇黄坑村人。因家贫仅读小学5年。1947年夏经地下党员王志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及参加游击队,任武工队队长。1948年3月2日,闽粤边纵司令员刘永生部署攻打蕉城,派刘雨舟、张志瑶2人侦察敌情,张深入了解详细情况后,连夜赶回向-汇报。战斗打响后,他作为刘永生的通讯员,冒着枪林弹雨传达司令员的命令,终于攻克蕉城。1949年春,为了解决部队给……[详细]
|
145、李连庆
李连庆 (1925~)笔名李菁、江沐。江苏涟水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40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区委书记,《盐阜大众报》主编,泰州市委组织部长,外交部科长、专员,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国驻-政务参赞,中央广播事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总,中国驻印度特命全权大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详细]
|
146、李伟
李伟 (1925~)原名李缵绪,笔名韦木。江苏宜兴人。1945年曾入苏浙公学。1946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在宜兴《民言日报》、无锡《人报》、苏州《新苏州报》任记者、。1949年后,任《苏南日报》(无锡),《文汇报》无锡特约记者,《新经济周刊》特约撰述,《江苏工人报》,江苏总工会干部学校教师。江苏南社研究会、南京台港澳文学研究会理事。1946年开始文学创作。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传记文学《曹……[详细]
|
147、蒋风
蒋风 (1925~)浙江金华人。1947年国立英士大学毕业。历任《申报》记者,国新社特约记者,浙江师院、杭州大学及浙江师大讲师、副教授、教授、校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儿童文学馆馆长。日本大阪国际儿童文学馆专家级研究员,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共同会长,国际格林奖评委,亚洲儿童文学研究会共同会长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文学概论……[详细]
|
148、丁芒
丁芒 (1925~)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肄业于华中建设大学。1946年参加新四军。历任独立10旅、华野12纵队、解放军第三十军及海军政治部前线记者、,《人民海军报》、《海军战士》组长,总政治部《解放军战士》、《星火燎原》。1975年转业地方工作。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全球汉诗总会名誉顾问。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欢乐的阳光》、《寒村》、《怀……[详细]
|
149、赵敏
赵敏(1925 ~)原名赵启銮,天长县人。民国29 年(1940 年) 春在天长铜城镇抗日民主政府工作,后又调到县委政工队工作。同年5 月到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民国29 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任独立团政治处青年干事。民国31 年后,曾任连党支部书记、连指导员,一直战斗在阵地的最前沿。在占家岗战斗中,与战友生俘国民党一七一师五一二团副团长赖少山。民国34 年9 月随部队奉命北上东北,历任……[详细]
|
叶启希(1925.4~1990.12),河源县曾田新东村人。1941年,叶启希在曾田中心小学读书,期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3月,经程佩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后东地方党组织秘密交通员。1944年,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后随部队转战于惠阳、宝安、东莞、五华、紫金、海陆丰等地。1946年,叶启希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东江纵队编入华东野战军序列后,历任华东军政大学教导团重机枪连班长……[详细]
|
151、陈侣白
陈侣白 (1925~)福建福州人。民盟成员。毕业于厦门大学。1949年起从事文学专业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后任福建省作协第二届秘书长、第三届理事,专业作家,编审。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多卷本文学作品总集《陈侣白文集》及诗集、歌词集、多幕话剧剧本(合作)、电影文学剧本(合作)等九部。组诗《棘丛中的花朵》、歌词集《梦幻树》、多卷本《陈侣白文集》分……[详细]
|
麦永坚(1925~1988年),原名麦观浦,化名鲁明,南海县西樵羔州村人。在香港华南中学读书期间,受进步教师的启蒙教育,民国27年(1938年)7月参加由中共组织的太古船坞工人组织“致基社”,以及香港赈济会,并任读书组的领导。民国30年(1941年)经屈乃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由中共组织派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先后任政治服务员、排长、副指导员。民国34年(1945年)12月重返香港,……[详细]
|
张序登是山东荣成人,1940年投身革命,1942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干事、副政治指导员等职,参加了胶东“反拉网大扫荡”和解放文登、荣成、威海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政治指导员、参谋、营副政治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新开岭、鞍海和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以及辽沈、平津、衡宝、广西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详细]
|
林存邦(1925.10~1949.03),别名泉,化名林辉、普光,男,汉族,民国14年(1925年)10月生于玉环县楚密区外塘前排(今属楚门镇)。民国32年(1943年)秋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浙东青年救国会,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4年(1945年)2月参加革命。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队长。民国29年(1940年)秋,由私塾转入东方小学读书,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和抗日宣传活动。民国31年(1942……[详细]
|
陈永尚(1925—1966)乳山县(今乳山市)陈家屯人。出身农民家庭。在家乡期间,任村青救会会长、村武委会会长。1945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东海独立团、胶东军区十五团、辽东军区直属二支队、四纵队二十九团做侦察工作。后在四纵队二十九团九十二炮连任班长、副排长、排长、副指导员等职。先后参加了沙岭子战斗、鞍海战斗、新开岭战斗、保临江战斗、兴城战斗、张家口战斗及湘南战斗, ……[详细]
|
佟轲 (1925~2002)原名佟传甲,笔名船甲。满族。辽宁海城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东北外语学校,哈尔滨外语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生班。1945年参军。历任宣传员,干事,哈尔滨外语学院教材编译室主任,北京《俄文友好报》翻译部副主任,莫斯科《苏中友好》杂志翻译组组长,北京外文出版社组长,中央广播事业局对苏联、东欧广播部副主任,国际广播电台东欧部主任,教授。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详细]
|
张德隆 (1925-1988) 男,河北遵化县东二十里铺村人,1925年3月出生,1944年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遵化县武工队队长、遵化城关区长、冀东十五专署秘书;1949年10月南下湖南,历任中共东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县委委员;中共新田县委副书记,共青团零陵地区工委书记;共青团湖南省委秘书长、副书记、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务委员;中共湖南省委候补委员、委员;中共……[详细]
|
粱鉴民(1925—1947年) 梁鉴民,曾化名杨歧,赵巷乡南崧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读过四年初小,后辍学在家。民国28年(1939年),参加和尚泾由共产党员黄竞之办的青年读书班,接受抗日保家教育。29年4月,日伪在青东大扫荡大-,读书班-停办,活动转入地下。30年在王仲庆领导下进行抗日工作,白天种田,夜晚串连,宣传抗日,与近村青年一起组织国乐团,借以开展活动。民国31年下半年……[详细]
|
159、谢守信
谢守信,男,1925年10月出生。湖北省楹联学会名誉理事、鄂州市诗词学会楹联学会理事、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一、曲艺戏剧: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辅导乡政府、公社文艺团队编写曲艺戏剧节目并排练演出。 二、诗词楹联:四十年代开始学写诗和联,中间间隔三年年未写,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又开始创作诗词楹联参加国内各级诗词学会,参与鷶外文艺团体征稿约稿活动,入编各家辞书二百六十余种;随市组织文艺团……[详细]
|
赵路(1925~1994)阜平人。1938年5月在阜平县青抗会血花剧社当演员。曾演出《无名小卒》、《军火船》等剧。1939年9月到完县(今顺平)青救会儿童团任干事。1940年9月调晋察冀边区青救会任文书及儿童团干事。1942年3月入华北联合大学学习。1944年12月调至边区群众剧社任演员和戏剧队队长,参加演出《过光景》、《血泪仇》、《李国瑞》、《翻身到底》、《粉碎敌伪顽合流》等剧。1947年创作小……[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