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丁惟鲁(1871—1954)字揆野,晚号素画。日照市东港区涛雒人。1891年中举人。1898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济南府知府、山东东临道尹、北洋大学监督、日本留洋学生副总监等职。曾参与1895年的“公车上 书”,主张维新变法,改革帝制。1915年,因反对帝制被选为国民代表。他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著作有《日本学制纂要》《新式万国地理》《医学窥录》《揆野诗集》等。书法攻颜,尤擅小楷,功力深……[详细]
|
唐驼(1871~1938),原名守衡,字孜权。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人。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喜爱书法,习字刻苦用功,每天黎明即起,寒暑不止,临摹柳、颜、欧等书。因习字过勤曲背,人呼为“唐驼子”。于是,他便更名唐驼,字曲人。他书法学成后赴沪谋生。在澄衷学堂缮定《字课图说》,因字迹刚劲透逸,名噪沪滨,受到各方赞赏,后被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聘去书写教科书。从此,他一面写书,一面在沪卖字。中年以后,致力于印……[详细]
|
陈渭岩(1871~1926)陈渭岩,字惠岩,又名陈鸿彬,自号养云居士、卧云居士,别号诚一道人,壶隐老人,广东佛山人。父为石湾陶塑艺匠,17岁时丧父,族人推举他在私塾任教。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其时,陈偶赴广州,路过时敏学堂,聆听到讲学者历数八股试帖误国害民之弊,力倡“读时务之书”。他受到感染,叹息道:“我前已误,今怎可再误他人!”遂决意辞去私塾教席,重操其父故业。……[详细]
|
朱宝鎏(1871~1946),字元堃,号悟生,扬中县三乡五村人。30岁中泰兴籍秀才。朱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影响和辛亥革命启迪,在家乡带头剪辫子,改习新学。后应三涫乡士绅邀请,开办学馆,在教育界颇有声望,曾被推为县教育会长。1922年朱倡办扬中县第一高等小学。民国年间,朱批改推荐学生优秀作文17篇,被选载于上海崇文书局印行的《全国学校国文成绩文库》(乙编)中。 1924年朱与祝尧三等人创办……[详细]
|
苏人全(1871—1932) 苏人全,原名苏云章,字稚卿,号亦髯,本县著名书画家,居县城庙弄。 苏人全擅画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笔下山水布局隽雅,气韵跌宕;人物形神兼备,勾勒刚劲;花鸟禽兽栩栩如生。其作品曾参加岭南派“天马画会”展览。1915年所画“春郊试马图”在美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奖。 苏又擅金石书法,尤工行书。1919年曾为鳌山公园题写清远堂匾额。所作字画,落款多……[详细]
|
王维昌(1871—1920)又名王义。陵水县七弓峒宝停营什聘村(今海南省保亭县)人。黎族。保亭营黎峒大总管。清光绪三十一年(1895年),赴广州美国传教士办的学校读书。后带随从到广州,加入陈炯明部。民国2年(1913年)初,回到保亭。后移居南圣峒新村搭“排寮”(放运木排的草寮),雇佣陵水、保城和南圣几十名黎族、汉族人,一部分人上山挑选优质木材砍伐,就地加工成桁木和木板,另一部分人专门运输木料到陵水……[详细]
|
黄愚川(1871—1932),家名德兴,号炜,字愚川,兴福镇湖谷村岗子下人,晚清秀才。清末至民国初年,他曾在谷仓下徐姓“槐林家塾”、东山“创兆学校”及湖洋桥“泗水东山”设馆授徒。其时,谷仓下徐姓与东山丘姓因事失和,他以老师身份多次调解,终使两姓乡亲尽释前嫌和好,至今乡人仍津津乐道。黄愚川擅长医术,在教学之余,常为贫苦病人免费出诊,乡里称赞。他精通经史,勤于作诗,有《愚川乐府》、《节景歌》等作品问世……[详细]
|
赵鉴(1871—1961) 字镜堂,凤翔县唐村乡西六冢村人。幼时受祖父与父亲熏陶,博读《内经》、《难经》和名家医学著述。20岁受业于外祖父曾兴礼门下,精通内、外科及骨科。诊病时以四诊合参为重,尤以望诊为首要,辩证施治确切。民国初年,喉病流行,境内十人六病,赵寓门庭若市。日诊百余人,轻者房穴砭针,重者内服汤液及手术治疗,均收速效,声名日振。赵攻中医外科和骨科,虽承袭祖传医术,习古而不泥,大胆尝……[详细]
|
邱金成(1871-1942),学名耀銮,字鸣廷,号年福,全安镇廓公岭村人,清优附贡生。1932年出任南雄县首届参议会参议员,“名重胶庠,望孚乡党”。民国17年(1928年)1月,继承其父邱英明(光绪贡生)遗训,以教育为职志,自筹资金,并得丘氏公尝捐助,在廓公岭创办私立英明工读学校。民国19年,改为英明职业中学。校内设应用化学系,置化妆品、卷烟、制枧、皮革、造纸等专业;织染系置织布、织袜、织毛巾等专……[详细]
|
莫觞清(1871—1932),吴兴(今湖州)人。幼入私塾,后进学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苏州延昌永丝织厂,因办事精干,粗通英语,深得经理杨信之赏识,两年后到上海勤昌丝厂任总管车。二十九年,与人合资,在上海开设久成丝厂,生产“玫瑰”和“金钢钻”牌生丝。次年任上海宝康丝厂经理。宣统二年(1910)后,先后开设久成二厂、又成丝厂、恒丰丝厂、久成三厂、德成丝厂等。到1913年,投资开设或任经理的……[详细]
|
张一鹏(1871~1944),字云抟。吴县(今苏州市区)人。早年在苏州观前街设开智书室,后到南洋公学读书,肄业,回苏州创办唐家巷小学、组织苏学会。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人。后去日本法政大学攻读法律。回国后历任-主事、京师地方检察厅长、吴江地方检察厅长、云南高等检察厅长。从云南返沪后,任《时事新报》主编。辛亥革命后,张一鹏任平政院三庭庭长。民国2年(1913年)任江苏司法筹备处长,到任后裁撤省……[详细]
|
梁观喜(1871~1951年),生于阳江直隶厅海陵乡(今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白蒲村。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举秀才。光绪三十三年得优贡,并考取直隶候补知县,但以家贫亲老辞不赴任。光绪三十四年,任阳江初级师范(简易科)学堂监督。宣统元年(1909年)任中学堂监督,后任劝学所所长。民国17年(1928年),任阳江县立中学国文教员。民国19年,任广州勷勤大学讲师。民国34年,在广东国民大学任教授,开……[详细]
|
嘎莫拉(1871~1932)嘎莫拉,又名杜嘎尔苏荣,乌珠穆沁左旗人。1871年生于牧民家庭,17岁时,到旗衙门当文书,21岁任苏木章京,后任旗扎兰、梅林等职,37岁升任管旗章京。曾因触犯该旗要人获罪受刑,53岁辞去闲散章京的空衔还乡。1932年去世,终年62岁。嘎莫拉的主要诗歌作品有《祭旗》、《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颂军》、《节日的摔跤手》、《醉汉》、《艺人》、《丑态毕露》、《时代》等,均以手抄……[详细]
|
胡雍宾(1871—1944年),原名际熙,融水镇护城街人。广西地方自治学校毕业,前清廉生。民国元年(1912年)在融县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融县驻会秘书,次年由同盟会集体转为国民党员,他是融水县早期同盟会员和国民党员。他先后担任融县中区保卫团总,融县县立女子两等小学教员,融县公医院筹备会董事长,融县修志局筹备处职员,并担任《融县志》分纂。胡雍宾关心群众利益,他倡议群众募捐,把县城拱城街淤塞五年之久……[详细]
|
吕春琯(1871—1950年),字芋农,乌石镇谢鲁村人。清光绪二十五年已亥(1899年)附贡生。历任县丞、知州、道尹、陆川民团清乡督办、加晋为陆博化廉四县边界清乡督办、郁林直隶州长、南宁地方警察厅长、邕南、田南道尹、广东岭南道尹、南韶连绥靖处参谋兼警卫军一、二营统领、广西陆军中区步兵第一司令、陆军少将。1920年建谢鲁花园 (今谢鲁山庄)。1932年向广西省政府申请开采合山煤矿,联合李楚凡成立“合……[详细]
|
李植庭(1871—1964)又名三槐。寿光市田柳乡崔家庄人。1937年前,主要致力于教育,办学30余年,所教学生数以千计。1940年任清河区抗日根据地第一届参议长、寿光抗日根据地参议会副参议长,致力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政和拥军优属工作。1943年清河行署授予他“劳动模范”、“拥军优属模范”称号。1946年他以75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为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委员,省政协一、二届委员。……[详细]
|
窦应昌(1871—1951) 字瑞卿,号敬斋,凤翔县柳林镇宋村人。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任参议院议员。民国6年(1917)赴广州任非常国会议员、陕西首席代表,兼任孙中山-顾问、大元帅府参议。民国12年(1923),拒收贿金,誓“头可断,决不选曹琨。”刘镇华为陕西督军,惧弹劾,以五百金相贿,他严拒不受,以“苛政殃民,横征暴敛”作提案弹劾。后又拒蒋介石拉拢。民国18年(192……[详细]
|
徐慎韬(1871—1965)字金六。临沭县徐贺城人。一生执教近50年。1939年夏,时年68岁参加了抗日青年训练班,步入革命队伍。1940年任临沭县参议会参议长后,经常骑着毛驴走村串巷宣讲抗战道理。后又任滨海专区副参议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详细]
|
苑华芳(1871—1923) 字润斋。临淄县敬信乡(今属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西龙池村人。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青州-书院附属医校毕业,赴北京同仁医院实习2年,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回乡行医。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博山城里办西医诊所——华英药房。专治外科病,是淄博一带推行西医医术的先驱者。……[详细]
|
廖藻,(1871~1946)字莘农,两河乡鲁水村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辛卯科举人,湖南试用知县。后任马南厘捐局总办,广西省议会议员,西延州同,恭城县知事,奖五等金质单鹤章,咨调广东即补县知事。历任佛山新涌税厂韶州东西厘厂总办,历充西延筹备设立县治委员。三委全县知县均不就。民国22年至24年与唐载生先后负责总纂《全县志》。著有《东园集》、《怀庐吟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