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高增爵(1863~1932)字少农。陕西米脂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次年中进士,以内阁中书担任玉牒馆修校。不久,出任四川眉州、资州知州,率民团镇压当地义和拳运动,杀害其首领。后辖地遇大灾,主持办粥厂;调查灾户,发放赈款。在资州时曾惩处传教士。升任成都知府后,督办水利,清理积案,颇有成效。三十三年(1907),王寅伯在成都逮捕一批革命党人,高力主少杀,使杨维、黄方等免于死难。后任四川巡警道……[详细]
|
崔炳炎(1863~1920)字兰西,号祝农,庆云县前程赵村人。崔炳炎自幼聪颖,7岁随父读书,16岁中秀才,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戊子科中举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中进士,出任广东潮阳知县。崔炳炎在任上励精图治,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深受百姓拥戴。卸任后,从事教育,二子随读,长子崔豪考入燕京大学,次子崔骥考入燕京师范大学。后,全家迁居江西南昌落户,1920年病故。崔炳炎才学卓著,与贾……[详细]
|
何达启(1863~1931),字华甫,号荣光。朝阳乡南盈村人。幼年丧父,靠母抚养。为生活所逼,16岁离家,往海口、越南等地谋生。1886年,随乡亲到马来亚,在一位德国船长家当杂工,深得主人信赖,提携当远洋轮船水手。多次远航德国汉堡。1889年,他经星洲坡、香港抵达海口JF,目睹海口港停泊的尽是外国远洋轮,奋志创办船务公司,发展琼州航运事业。1890年,从汉堡购置一艘大轮船,在海口创办森堡船务公司,……[详细]
|
高而谦(1863~1919)高而谦,字子益,龙门人。清同治二年(1863)出生,高凤岐之弟。光绪八年(1883)以诸生考入马尾船政学堂制造班,专攻法语和造船专业,光绪十一年毕业。翌年初夏,与柯鸿年等33名同学赴法国巴黎大学部律例大书院学习《万国公法》。光绪十六年结业回国。光绪三十三年,而谦任清廷外务部右参、云南交涉使。宣统元年(1909)任划界大臣。次年任外务部尚书左丞。宣统三年任四川布政使。辛亥……[详细]
|
林翀鹤(1863~1932年),字祐安,号一朴山人,泉州人,家住北门街执节巷,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四弟林骚(1874~1953年),字醒我,又名叔潜,晚年号半邨老人,生于同治十三年。父林霁,县廪生,素好书法,去世时林骚未满两岁,家道贫寒。林翀鹤生性高尚,勤谨俭朴,进秀才后在泉州梅石书院设馆教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举进士。泉州辛亥光复后,地方不靖,绅商市民推他为……[详细]
|
萧海波(1863~1954),独流村人。自幼酷爱武术,终生研习八卦掌,武功精纯,世称铁掌,成为八卦掌的一个分支。 萧海波幼年时与同乡郭允一同从师习武。1876年在屈家营拜“燕子李”李振清(霸县人)为师,专习八卦掌。1881年,奉师命赴河南寻找李的师父,未果,辗转至北京,偶遇温县陈仆,引荐至热河红莲寺,受业于红莲长老,学艺8年,练成了上乘的朱砂掌。1888年艺成下山,进清庄王府任拳师,将八卦掌由民……[详细]
|
顾英明 (1863~1944) ,又名光廷,六靖龙湾村人 (后迁居石寨塘冲)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秀才,二十七年中举人,三十三年参加废科举后清政府为录用人才而举行的贡举会考,被录取为陕西省即用知县。民国元年5月任广西荔浦县知事。顾英明到任不久,荔浦花南源和兴坪山区相继发生匪乱。他不畏艰险,迅速组织力量剿匪,一年后匪患平息,地方赖以安宁。接着又开展禁赌、禁娼、禁烟运动,社会风气因之大变。……[详细]
|
王叔鹤(1863—1912)名治芗、鸿芗,字 生,号叔鹤。黄县(今龙口市)菜园泊村人。辛亥革命烈士。1887年(光绪十三年)肄业太学,后得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赏识而知名京师。甲午战争中,参与筹办地方团练,创立阜林会社,倡办林业。后当选山东咨议局议员,属“清流党”。曾参加保矿运动,奔走于上海、青岛各大商埠募捐,拟筹款赎矿。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加入同盟会。在原籍先后创办开成小学、凤山师范学堂等,并……[详细]
|
孙妙茜(1863—1955) 女,孙中山二姐。南蓢翠亨村人。小时候常与孙中山一起劳动,打柴、挑水、拾猪菜等。十三四岁时,被母亲杨氏按旧例缠足,所受痛苦得孙中山同情,为其请求母亲不要给其缠足。嫁同县崖口乡杨紫辉(又名帝光)为妻。杨紫辉曾在檀香山孙眉(孙中山兄)处做工,后去台湾和杨心如经营茶叶,在外病故,与其并无生育,后将其夫四弟杨朗辉之子杨杏聪(字礼政)过继为儿子。民国元年(1912)5月底,孙中山……[详细]
|
谢宝三(1863~1943年),字树斋,自号苦脑子,闽侯人。少年举子业,迨清末废科举时,即弃儒学医,以其祖父谢登亮(闽侯县名医)授传的中医著作,学习祖传中医技术,又勤读中医四大经典,涉猎历代名医医案医话,25岁成医,在其故乡治病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离开故乡到厦门,先后在关仔内养真宫及土堆巷附近开设药店卖药兼行医,后又迁至关帝庙前(今大同路同英布店附近)开设回春堂药店,自己坐堂诊病。擅……[详细]
|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杭县(今杭州)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授礼部主事。与梁启超、谭嗣同交往密切,参加改良派维新活动。二十二年和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年底,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国闻报》-停刊。二十五年底,出任安徽祁门知县,任期满后寓居上海。不久,被任直隶知州。二十八年因母……[详细]
|
史廷辅 山河镇人,生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幼年不愿读书,顽皮好斗,乐打报不平,而且从不畏惧。人送绰号史球子。成年之后,在山河镇开小客店时,偷窃山东客商王某之财,王某因此丧生。民国初期,他利用这笔不义之财开设烧锅、当铺两处,生意兴隆。数年之中获利10万余,后又合股开办银行,进而发了大财,一跃成为本地富翁和商界著名的领袖。虽财势兼有,但其一直为偷窃山东客商之事感到亏心,昼夜寝食不安。为表忏悔,……[详细]
|
马士杰(1863~1946),字隽卿。高邮城镇人。祖籍安徽和县。清末举人。曾任清朝内阁中书,并被保荐御史,后被清政府派赴日本考察。因受明治维新思想影响,辛亥革命时,倾向革命,曾参与出任过清政府山西巡抚的丁衡甫(淮安人)等人电请清帝退位的义举。民国初年,先后任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长、民政司长。民国3年(1914年)任江苏筹浚江北运河工程局总办,从事运河治理,并在高邮创办江苏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培养水利工……[详细]
|
麦信坚(1863~1948),字佐之,广州市黄埔区南基村人。早年,麦信坚入香港师范书院、北洋医学堂等校学习。1888年,任北洋医局医官。在北京期间,麦信坚医愈了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顽疾,深得李鸿章的赏识,将其推荐给朝廷为慈禧太后治病,仅一个月,便治好了慈禧太后的病。慈禧太后十分高兴,要重酬麦信坚。这时,麦信坚的故居在黄埔区南基村落成,麦信坚请求慈禧太后赏赐一块上好的石匾,请李鸿章题写“初泰麦公祠”(麦……[详细]
|
周维宗(1863—1946)周维宗,字述之,二塘乡猛上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举人。1895年赴日本法政大学政治系攻读,学成回国后,于1898年至1900年历任昭平、陆川、蒙山等县知事。1901年回乡,致力于教育业,在家中兴办私塾,为家乡培育青年。1902年,他积极协助县知事创办仙城小学。1906年,他会同全县士绅将仙城书院改为全县高等小学。1907年,会同县绅招收高小两个班, 附简易……[详细]
|
黄寿达(1863—1936),又名应昌,今文地镇大沙村人。少年聪颖好学,博通经史,20岁为补优廪生。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应聘于广东省廉江县蓬山书院。民国初,任博白县署财务兼民事课员,后任廉江县署总务科长,旋赴穗投身戎幕,历任粤军师旅团部秘书长,因陈炯明变乱,愤然辞职,回归故里。后聘任为广东省政府咨议及省修志局采辑员。寿达勤于写作,著有诗文《爱庐晚唱》、《听雨楼集》、《小山谷草》、《纯庐戏墨》……[详细]
|
李立亭(1863—1935年),字仕朝,县平乐乡大园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冬秘密组织0会,入会者十分踊跃。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初十日率会众打下石狗寨,后攻占陆川县城,县内外各地会党纷纷响应。一个月内各县会众连克博白、北流、容县、兴业,后汇玉林五属起义部队攻打玉林城未遂,改名李桂山,远渡南洋。光绪末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广西省水师第二军统领、梧州水上警察厅厅长、南宁都……[详细]
|
王渭(1863~1942年)王渭,字梦培,号亿莪,清末举人,世居奉城东门。曾继朱昂若出任肇文学堂堂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人兴筑今邵厂南至柘林石塘止的圩塘,塘内10余万亩土地遂陆续开垦。民国后,曾发起重修奉城北门万佛阁。著有《花周词》传世。……[详细]
|
杨万庆(1863—1918)寒亭区杨家埠村人。杨万庆祖业年画,是清光绪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出样名手。他除从事传统的神像年画的复制外,还创作了大量受群众欢迎的年画,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空城计》《打武昌》《天门阵》《吕岳法宝胜姜尚》和幽默画《猴子夺桃》等。……[详细]
|
姚舒密 (1863—1925)字释筠。成武县大田集乡西姚楼村人。1894年(光绪二十年) 进士。诰授忠宪大夫,官至翰林编修、监察御史、浙江衢州府知府,掌浙江道。后任河南省大清银行总监督。1911年辛亥革命后隐退。……[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