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858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58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41、单士厘 (18581945)
  单士厘 (1858-1945),女。号受兹。浙江省萧山县人。她出生在一个封建士大夫之家。丈夫是清末外交家钱恂,曾出使英、法、德、俄、日、荷等国公使。她因随同丈夫出国赴任,从1899年便开始在各国周游,并著有《癸卯旅行记》和《归潜记》两部游记。《癸卯旅行记》一书,是她1903年随丈夫钱恂自日本经朝鲜登中东铁路、西伯利亚铁路去俄国的一路之见闻。同年4月6日路经哈尔滨时停留4天,该书用7千余字的篇幅记述……[详细]
42、如光 (18581962)
  如光 (1858-1962),名澄念,字如光,到香港后别号定西。俗名于润堂,字泽普。辽宁省海城县人。其家致力耕读,颇小康。师范文化,自幼受父母影响信佛,有妻室儿女。18岁时,入邻镇佛教宣讲堂为讲员,旋转牛庄古城为督讲、皈依镇河寺得然和尚。26岁赴奉天万寿寺受五戒,经俄虚介绍到哈尔滨协助修庙,被请为滨江宣讲堂主任。1939年,极乐寺礼请谛闲法师传千佛大戒,戒期0。俄公退座,时有魏绳武,齐斐章及地方长……[详细]
43、王士杰 (18581931)
  王士杰(1858~1931),字伟臣,号耐安,武陟县木栾店人。光绪五年(1879),郡试第一,补县学生员。戊子(1888)年中举人,戊戍(1898)年成进士,授礼部主事。1900年义和团进京,围攻使馆,喋血都城,礼部与外国使馆为邻,弹落如雨,他宿署中,赋诗自遣。八国联军入京,两宫及光绪皇帝奔太原,他给皇帝上疏请迁关中。1901年慈禧、光绪还京,赏加他四品衔。1906年补祠祭司主事,充铸币局掌印。1……[详细]
44、陈步蟾 (18581930)
  陈步蟾(1858~1930)字烺仙,号商山,一号桎堂,龙驹寨西陈家村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翌年遴选为四川乐至场盐场知事,到任后剔除积弊,廉介自守,旋擢两浙盐运使,就任不久,辛亥起义,两袖清风,欣归故里。对古文造诣甚深,尤长书法。先后任商山书院山长,龙驹寨镇高等学堂校长,桃李遍商洛。他秉性清正,尤恨-污吏,以为民请命为己任,仅在商山书院山长任内先后告垮-4人。民国八年(1919)龙驹……[详细]
45、陈国仕
  陈国仕,字谷似,号璧堂,清咸丰三年(1858)生于南安千金庙临沶村(今金淘镇艺林村)。父步蟾,咸丰五年优贡,掌教丰州书院。有兄弟七人,国仕排行第六,长兄国试,咸丰五年优贡,署理漳州府学教授兼龙溪、漳浦教谕,因两代掌教,家中藏书丰富,据其家谱记载,收有书籍文物共14橱,藏书二万余册。国仕幼受父兄薰陶,少年勤奋好学,不羡科举功名,惟求真知学识。生0好金石篆刻和书法,篆刻古朴遒劲;隶书方正谨秀;楷书端庄……[详细]
46、靳老哲 (18581943)
  靳老哲(1858-1943年),字德成,栾城南留村人。家境贫寒,无力供读,自幼拴柴、打零工帮助家庭维持生活。13岁经人介绍拜北十里铺著名厨师卢老会为师,经3年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能跟随师傅应会各种各样的洒席宴会。他虚心向同行学习,经常和师傅一起研究探讨,技艺大进,闻名栾城。西逃的慈禧、光绪1902年初北归过栾城,特降旨靳老哲侍奉御膳。食后,太后、皇帝非常满意,欲诏靳老哲入京为御厨,靳老哲婉言谢统。……[详细]
47、魏超 (18581921)
  魏超(1858~1921),字楚翘,今峪口乡峪口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天资聪颖,博文强记。青年时,曾在葭县、神木、榆林设馆授徒。在榆林教学时,有人请人写了一篇文章,应试得偿,送作者两个蒸馍。他得知后,写了一副对联:诗论一篇蓬蓬勃勃如釜上气好手好手蒸馍两个清清白白自袖中来费心费心清末在周至、蓝田、凤翔等高等学堂任教。民国初,任陕西《秦风》杂志社主编。后在镇川小学任教。1916年,知事李……[详细]
48、林品三 (18581936)
  林品三(1858年~1936年),芦苞乌石岗村人。少学医,后在上海师从名医何慈庵。学成后,在上海设馆行医。精脉理,因医治多名顽疾者而名声大噪,求医者众。经考核被荐为太医院御医,供职十余年。清末,南返广州,悬壶济世,行医带徒。林从医50多年,医德高尚,著述颇多,惜多已散佚。只遗家传验方哮喘丸、育麟丸、喉风散等方。民国25年(1936年)1月1日病逝于广州。……[详细]
49、沈镜湖 (18581936)
  沈镜湖(1858~1936年),号慎草山人,仕渡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擅长写意人物,间作山水、花卉、走兽。所画人物题材多取佛像、渔民、乞丐等,富有生活气息。沈镜湖画风豪放,宗法沈瑶池韵致,融合黄慎笔法,构思新颖,用笔遒劲,是继谢颖苏、沈瑶池之后诏安派中较具影响的画家。作品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沈镜湖主张作画应“一洗时习,独开生面”。其作品流传闽粤和东南亚一带,并被福建省博物馆收藏,名录《中……[详细]
50、张程九 (18581914)
  张程九(1858—1914),字子沄,出生于今台安镇十里村后王家屯,是继刘春烺、李龙石之后台安士林中的突出人物,1909年被选为奉天省咨议局议员和清资政院候补议员。第一次直奉战争时曾任旅长,在西线开战时,首立战功,一日前进几十里,打死直军团长一人,士兵四五百人,后来兵败,退出军界而就警界,显赫一时。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辽海地区社会大乱。张程九借鉴庚子事变的经验,想直接与绿林人士面谈,以消弭祸乱,……[详细]
51、李继文 (18581933)
  李继文(1858—1933),庆元黄田乡(今黄田镇)姚村人。自幼勤习木艺。1918年,修建龙泉县城南大桥,设计精密,使水南大片民房免拆毁,深得群众赞誉。1920年,庆元县曹岭至龙泉县小梅的龙庆大桥修建,被龙庆大桥董事会选为主墨,承担桥面主体建筑。利用杠杆原理,在宽140多米的河面上,搭起架空滑车,给5个高15米、间距25—30米桥墩架设桥梁,并在桥上盖起36间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廊屋,融工艺与美术……[详细]
52、刘明英 (18581920)
  刘明英(1858—1920年),字仁甫号育贤,今三育乡大垌村人。壮时投笔从戎,响应刘永福招聘,率领博白各乡子弟数百人赴越南,投入黑旗军,同法国侵略军作战,屡立战功,取得纸桥、临洮等战役大捷。清廷授予候选巡政厅,赏戴蓝翎。中法战争结束回国,即辞职返家,经营商业,家财兴旺。……[详细]
53、宋廷桢 (18581933)
  宋廷桢(1858年—1933年),字挺生,县城桥梓巷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任陕西省渭南县县丞。辛亥革命后辞职返故里,为甘谷县总绅士。兴学堂,办水利,修城池,廉洁奉公,为民谋利,深受群众崇敬。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特赠“功崇禹绩”匾额予以奖励。善书法,尤精楷书,有求必应,挥毫即书,其墨迹流传甚广。……[详细]
54、王海涵 (18581922)
  王海涵(1858年—1922年),字镜潭。县城东街人。幼家贫,力学。清光绪十四年戌子(1888年)中举,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年)中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后任陕西高陵知县,政简刑轻,官民融洽。宣统二年任泾阳知事,后归乡里,热心地方公益事业。……[详细]
55、怀恩光 (18581926)
  怀恩光(John Sutherland Whitewright 1858—1926)英国人。基督教浸礼会教士。1880年到青州传教。次年建圣道学堂,19世纪90年代初发展成为郭罗培真学校(齐鲁大学神学院前身)。1887年在青州办博物堂,1904年移至济南,建成广智院,后成为齐鲁大学的社会教育科。1917年后在齐鲁大学神学院任教。著有《汉语入门》(An Introduction to Mandari……[详细]
56、侯晋康 (18581915)
  侯晋康(1858~1915),字进卿,号平阶先生,路井镇路一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任户部主事。两年后,请告回原籍省亲,遂绝士进之意,居家奉母。后主讲本县古莘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受知县仇继恒延请,出任洽阳学堂总教。其治学精勤,育才匡时,尝教谕学生“弟念外侮凭凌,救国为当务之急,欲与诸生共勉耳”。关中名医雷鸣霄、书法名家党晴梵等均为先生门下弟子。宣统二年(1910),学生1……[详细]
57、费毓卿 (18581923)
   费毓卿(1858-1923)又名金祖,周庄镇人。出身武官之家,年少便学艺练武,立志报国。光绪四年(1878年)投笔从戎,由于他擅长兵法武艺,在军中节节晋升。27岁,升任镇海关健左旗副将,管辖镇海县境内金鸡山防务。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后,法-队经过谅山之战、镇南关之战,累遭惨败。次年三月,便派遣远东舰队侵扰浙江镇海。法舰向我偷袭,费毓卿率部击中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座舰,孤拔负重伤逃往澎湖……[详细]
58、李连璧 (18581947)
  李连璧(1858—1947)淄博市张店区仇家庄村人。一生从事石雕,当地有“山东无二璧”之说。作品有《八仙过海》《五女拜寿》《哪吒闹海》《武训石像》等。……[详细]
59、李味辛 (18581928)
  李味辛(1858~1928)名道心,灌云县东辛乡人。清光绪年间考中秀才,后在龙门师范就读卒业,为当时淮北盐区德望与才名并举的开明盐商。因捐资助学,造福桑梓,而深受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民国初年,中正精勤学堂改为精勤学校,李味辛出任校长。建校初期,百事待兴,经费拮据,他毅然捐献出自己用巨资铺设的四排盐滩,作学校常年固定财源,解决了教员薪俸和办学经费的困难。他勤于职守,事必躬亲,使学校得以发展。为提高教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