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公元1845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45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21、于沧谰 (18451920)
  于沧谰(1845-1920)字海帆,平度西乡古庄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成进士。分发到河南省任知县。据史书记载,他“为政严而不酷,宽而不滥”,“雪冤狱、戢豪强,惩巨盗,兴水利”。他勇于任事,处置得体,屡被评为卓异。固始县地处豫东南山区,豪绅势力很强,有一触犯王法的富绅向他行贿,他坚决拒绝,秉公断处。他升任鹿邑知县时,鄙视官场积弊,因不向布政司衙门耸立,任命状被故意……[详细]
22、杨晨 (18451922)
  杨晨(1845—1922),字定孚,黄岩路桥河西(今属路桥区)人。16岁有神童之称。清同治四年(1865)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殿试二甲第8名,为本科浙江首位,授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十年,升任御史,同年开始编《三国会要》,立凡例。次年,与王棻购《逊志斋集》,续刻《台州全书》。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工部给事中,刑部掌印执事中等职。十五年,浙江遭大水,省籍京官联名上疏请……[详细]
23、宋占魁 (18451906)
  宋占魁(1845—1906)原名兆法,字捷臣,又字冠杰,号梅村。昌邑县王珂村人。他出身贫寒,幼时全家以卖粉、劈柴为生。他身材魁梧,力大超群,为武术教师夏胜魁所赏识,遂订下师徒之约。从此,他半日劳作,半日习武,寒暑不易,风雨无阻。几年后,学成一身坚实的武功。1871年(同治十年),他初试武科,考中生员。1882年(光绪八年)考中武举。事业上的成就,更激发了他习武报国的决心。他闻鸡而起,日落不息,勤学……[详细]
24、么凌云 (18451929)
   么凌云(1845~1929),字悦桂,今东古城镇东古城人。30岁时继承父业,为人治疮,医道精深,在周边县区颇负盛名。其施方施药概不收费,仅当饭时留饮即可,因此求医者络绎不绝。原本是小康之家,因舍药致使家计贫困,但一生舍药始终不变。亲友不忍视其寒苦,众人相帮方免饥寒。逝世后,众人为其立碑3通,赠“妙手济众”匾额。其美德为后人传颂。……[详细]
25、刘成俭 (18451910)
  刘成俭(1845—1910年),字子端,西向镇龙泉村人。他从小爱习医道,二十岁攻读医书,二十五岁随叔父到济南府学医。三十二岁开始行医,以医术精通,医德高尚赢得广大人民的信任和爱戴。人民赠以“医冠齐鲁”的匾额,官方赐给“奉直大夫、五品军功”。……[详细]
26、马文贤 (18451927)
  马文贤(1845--1927),洵阳县小棕溪桑元村龙门人。18岁时在湖北宜昌从汪姓医生学医。25岁出师,随师实习两年后返回洵阳家乡,开设“万顺兴”诊所,单独行医。为提高医术,又访交远近名医,共探医理。研读《脉学》、《难经》、《易经》、《内经》等医学古籍。医术渐高,尤擅长治疗温病。宣统三年(1911)农历三月,前往湖北老河口“珠万盛”药行购药时,正遇老河口一带“春瘟”流行,死人无数。“珠万盛”药行开……[详细]
27、陈萼泉 (18451919)
  陈萼泉(1845~1919)陈萼泉,字啸风,长沙渫湾镇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生。同治元年(1862)县试取为秀才,后捐候补道。清末民初,长沙市面洋行日增,他深感利权外溢,决心弃仕营商,遂与做绸布生意的亲友徐锡藩、饶介臣联合20余家绸布店并集资20万银元,又吸收社会游资10万元,于1913年3月在八角亭开设“介福昌”大绸缎庄,由陈萼泉任总经理。他以“提倡国货,挽回利权”为宗旨,遵循“生意无巧……[详细]
28、明恩溥 (18451932)
  明恩溥 (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又作明恩普。美国人。基督教公理会教士。1872年来华,初在天津,1877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在恩县庞庄建立其第一个教会,先后在此建立起小学、中学和医院;同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他在鲁西北传教30年,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文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中国在-中》《王者基督:中国研究……[详细]
29、叶豆仔 (18451942)
  叶豆仔(1845~1942年),女,又名斗姑,同安县人。40岁得祖传治疗儿科病症及放筋疗法的图文手稿和中医验方手抄遗稿。擅长配制各种药散,治疗小儿时行热症、惊风、白喉、麻疹、“猴损”(重症消化不良)、黄疸等危重病症。对“尸厥”(休克)患者有独特的疗法。民间尊称“先生妈”。时鼓浪屿工部局闻其“起死回生”治疗事例,曾派员赠挂牌匾,她名声大震,求诊者络绎不绝。她对贫穷患者均施医赠药,秉此宗旨,终其一生。……[详细]
30、谢化南 (18451917)
  谢化南(1845~1917) 号棠洲,城关人。自幼攻读经史。凡登门求教的,均悉心指点,诲人不倦。光绪九年(1883)中进士,留京任户部主事。甲午战争后,国事日非,化南深感力不从心,欲辞官回乡办学,未获准,后来又调任云南知府。到任不久,因长兄病危,便借故辞职返里,设堂讲学,倡导教学革新,增设数学、时事政治等学科。后学堂因故解散,谢化南从此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专心从事著述。著有《滇程日记》、《庚子扈跸……[详细]
31、吴石仙 (18451916)
   吴石仙(1845-1916)名庆云,字石仙,后以字行,晚号泼墨道人。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 山水气势雄厚,丘壑幽奇,初不为人重,既赴日本归,乃长烟雨法,墨晕淋漓,烟云生动,峰峦林壑,阴阳向背处,皆能渲染入微。故其晦明之机、风雨之状,无不一一幻现而出,此盖参用西法,又擅米芾、高克恭两家墨戏。惟气格较俗,无虚灵之气。所作《蜀道行旅图》,云峰栈道,运笔用墨,纯由王蒙胎息而来,惟不多作。近代海派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