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李之芳,字朱仲,号邺园(1622~1694),明天启二年壬戌八月十八日(1622)出生于山东武定府(即今山东省惠民县城),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十一月初二日(1694年)享年73岁。据发现的家谱记载,李之芳曾祖李鲜在明万历年间从河北枣强迁来武定府,为人推磨卖面粉,祖父李登云,父李才望继承祖业。1642年,吴三桂0清兵进攻李自成。清兵于同年农历三月初五,在惠民城劫掠烧杀,残杀1000余人后离去,……[详细]
|
蔡玉卿,名润石,字玉卿,龙海人,南明隆武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夫人,著名书法家。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蔡玉卿出生于鹤峰(今蔡坂村)一个隐士家庭。她幼时恬静寡言,喜爱读书,10岁能属文,15岁嫁黄道周为继室。蔡玉卿来到黄家,不但“事姑以孝闻”,且能刻苦攻读,临池泼墨,就是随黄道周上京途中,也坚持天天临摹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字帖。几经磨砺,字、画、诗均有造就,但其作品多不行世,而行世的也以“闺中名不宜……[详细]
|
徐乾学(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江苏昆山人,顾炎武外甥,与弟元文、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明史》总裁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曾主持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读礼通考》等书籍,著《憺园文集》三十六卷。家有藏书楼“……[详细]
|
熊兴麟(1606~1694),字维郊,号石儿,湖雷乡上湖雷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乡试中式,次年连捷进士。十七年(1644年)授江苏宜兴县令。在职期间明朝覆亡,清兵入关,大江南北,杌陧动荡,兴麟仍一秉素志,绝贿赂,平讼狱,革除苛税,安抚百姓,治绩斐然,民众称颂。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陷南京,南明弘光政权崩溃,隆武即位福州,任命兴麟为礼部主事,后又转为河南道御史,随阁办事。不久隆武覆没……[详细]
|
汪昂(1615~1694年),初名恒,字讱庵,县城西门人,曾中秀才,因家庭贫寒,遂弃举于业,立志学医。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一书,把《黄帝内经》里的《素问》、《灵枢》两部分合纂为一篇,并分类加以整理、注释,给后学者以很大的便利。又将古代医家的处方和搜集的民间验方,分门别类,逐一……[详细]
|
李柏(1624~1694 年),字雪木,陕西郿县(今眉县)人。清康熙年间关中著名学者,与李颙、李因笃以文交友,世称他们为“关中三李”。他9岁时丧父,与母清贫度日,喜欢读《小学》,一心学古人,终日手不释卷。他后来移居洋县,在秦岭太白山中筑茅屋居住,专心读书数十年,一日两餐粥饭,挖野菜,食野果,或于水溪钓鱼,生活极为艰苦,而研究学问从不间断。他以古人自勉曰:古人有七日不吃饭者,有一月九餐者,或食树籽……[详细]
|
万斯选(1629—1694),字公择,学者称白云先生,鄞县人。万泰第五子。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亡,隐居不试。黄宗羲应万泰邀,来宁波讲学,他与兄弟斯大、斯同等同听讲,为18个高足之一,以“躬行君子”著称,同辈视为模范,黄宗羲亦以诤友相待。尝说:“学者须验之躬行,方为实学。”取朱熹“半日-,半日读书”说,正襟危坐,不闻声息。及事至,则怡然顺应,毫无隔碍。与杭州施相、徐介为莫逆交,皆和易乐善,……[详细]
|
岑继禄(1620—1694),字镇源,明朝末年,承袭安隆长官司;清朝顺治十一年(1654年),归附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带兵助征南将军卓布泰入云南打击败李定国;后又进剿吴送(吴三桂之子),兵力之锐甲两江。回来后,任泗城土司。 顺治十八年(1661年),泗城州晋升为府。于是建府署、建圣庙,并疏导龙渊河(旧县府前的小河)。 清朝康熙十年至二十三年(1671—1683),建接龙、镜澄、锁龙三桥……[详细]
|
廖必强(1619~1694),字千能,号荷柱。恩乡鲁荐村(今两河鲁水)人。聪颖好学,十岁以文名誉满乡里。然屡试不中。清康熙九年(1670)他已51岁才得中庚戍科进士。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为广西巡抚郝浴知其才,聘请他担任广西通志总裁。因他编纂通志有功,郝浴赠他“三江文献”和“学富缥湘”两块匾额,以表仰慕。后隐居不仕。逝后,乡人尊称他为“靖献先生”。著有《汗漫诗集》四卷。今已失传。……[详细]
|
张埙(1640~1694),字牖如,清长洲县(今属苏州吴中)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河南登封县知县。他到登封的第三天,就拜岳立誓:“不取一钱,不枉一人”,决心做勤政清廉的父母官。在登封治政,重教育,修学堂,以文化来教化百姓。他出资修复宋时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崇阳书院,还亲自编写通俗的“劝民俗话”。张埙鼓励垦荒地,招民复业,劝农桑;免税捐,减轻百姓负担。张埙亲率衙吏抽空“操耒耜为农,开荒岭二百里……[详细]
|
乔莱(1641~1694),字子静,号石林。宝应人。约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康熙六年(1667年)中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并充任《清实录》纂修,负责将满文译成汉文。时淮扬屡罹水患,一些王公大臣提议疏浚入海口,以根治水患,玄烨委派安徽按察使于成龙前去督工,使心想借机大捞一把的河道总督大为失望,便转而奏请“筑堤束水使高,自高邮历兴化、白驹场入海”,企图取代原议。玄烨将此奏下发群臣讨论,乔……[详细]
|
[清](1621--1694)字锡徵,号懒庵,通江人。顺治十四年(公元一六五七年)举人。官黄县知县,兴利除弊,有古良吏之风。蕃著有《雪鸿堂文集》十八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附:纪晓岚对李蕃文章的评语: 《雪鸿堂文集》·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蕃撰。蕃字锡徵,号懒菴,通江人。顺治丁酉举人。官黄县知县。是 集,为其子锺峨所刊。集中黄志略《序》谓:黄有四累,而廛肆宜复,社甲宜均, ……[详细]
|
吴绮(1619~1694) 清代词人。字□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吴绮的词,小令多描写风月艳情,笔调秀媚,题材狭窄。如〔醉花间〕《春闺》上阕:思时候,忆时候,时与春相凑。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颇传诵,因有红豆词人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