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30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别名洪彦演、洪亨九,明末清初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太傅、少师等职位。洪承畴曾经围剿明末农民起义军有功、建议清朝采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稳定南方;降清后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清军占领江南后,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建议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倡导儒家学说,举荐明朝官吏。1665年,洪承畴卒于都门私邸,享年七十三岁,谥号文襄。人物……[详细]
|
宁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辽阳(今属辽宁)人,清初大臣。后金天命年间(1616—1626年),投降努尔哈赤,隶汉军正红旗。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兼太子太傅。清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卒,谥文毅。雍正年间,入祀贤良祠。早年军功宁完我是明末辽阳的边民,清太祖天命年间,宁完我投降了后金,做了最早的一批汉奸。投降初期为贝勒萨哈廉做事,隶属于汉军正红旗。 天聪三年(1629年),清太宗……[详细]
|
傅以渐(1609~1665) 字于磐,号星岩。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祖籍江西永丰县。 清第一位状元。知名学者、史学家。出身贫苦,幼年家境清贫,天资聪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终成大器。傅以渐一生为官,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以清勤著称于世。他学识广博,精通经史,工于诗文,学者称星岩先生。傅以渐以状元而居相位,他鞠躬尽瘁,任劳任怨,以勤政清廉著称于世。1657年(顺治十四年)冬,因皇太后生病……[详细]
|
丁耀亢(1599—1665年),字西生,号野鹤,自称紫阳道人。60岁后患目疾,又号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清初文学家。丁耀亢出生于仕宦之家,父惟宁,嘉靖进士,官至郧襄兵备副使。其弟耀心、从子大谷,崇祯间中举,独耀亢负才落拓,以诸生(秀才)游江南,从著名书画家董其昌问学。北归,郁郁不得志,取历代吉凶诸事,著《天史》10卷,“以献益都钟羽正,羽正奇之”(《诸城县志》)。后此书在南都被焚,不传。明季政治腐……[详细]
|
(1585—1665)李士淳,号二何,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生于梅县松口洋坑祥安围。自幼聪颖过人,十二、三岁能下笔千言,为时人所称羡。十九岁考中秀才,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1608年)中解元。时朝政衰败,民不聊生。梅县境内,遭天灾,发生大饥荒。李二何目睹灾情,内心极为难过,与邑中0共商平粜赈民办法、首先捐出自己赴京会试的津贴花银,兑换官谷,散赈饥民。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他有感于梅溪(松口……[详细]
|
梁以樟(1608~1665)字公狄,号鹪林。清苑人。与其兄以棻、弟以桂,都知名于世,当时号“三梁”。而以樟更加出众,8岁在家塾读书时,墙壁开裂,他作《壁裂歌》:“壁猛裂,龙惊出。”见者都十分惊奇。16岁补弟子员,受到左光斗的赏识。明崇祯十二年(1639)乡试第一,第二年中进士。命试骑射,进士都是书生,没有练习过,只有梁以樟跃马弯弓,-三箭,箭靶应声而破,观者为之惊叹。授河南太康知县。当时正值明末,……[详细]
|
卢锻(1592-1665年),字百炼,居石桥场(今碣石镇)人。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廷试授兵部主事。旋任南安监军道两年。年青求学时即负经济才。崇祯七年,时值海寇刘香猖獗之际,碣石地处海疆,石桥场土城岌岌可危。锻设谋略,竭力抵御,海寇五次进犯攻城不下,终被创而逃去。环居城外的众多居民则屡次遭受海寇侵害,难以自保,锻出资收买其屋,建造炮台,作为抗敌之用,确保了沿海居民生命财产以及国家海防安全。卢……[详细]
|
爱新觉罗·奇绶(1659~1665年)清朝宗室,顺治皇帝第六子,生母为庶妃唐氏,早夭。生于顺治十六年十一月,殇于康熙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年仅七岁,未予谥号。……[详细]
|
沈自晋(1583~1665) 清初散曲家。字伯明,号西来,又号长康,晚号鞠通生。江苏吴江人。沈□之侄。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性嗜词曲,不屑俯首帖括。明亡,隐居吴山。沈自晋善度曲,尤精音律,曾将沈□《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增补为《广缉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十三调词谱》(简称《南词新谱》),较原本更精详。所著词曲,宗尚家风,谨守绳墨,而辞句清新,神情兼妙,一时曲家如范文若、卜世臣、冯梦龙、袁于令等,群相推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