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
更新时间:2024-01-28
广东韶关市翁源县坝仔镇介绍,内容包括坝仔镇人口数量、旅游景点、地理位置、车牌号码查询。
地名:坝仔镇 |
隶属:翁源县 |
行政代码:440229104 |
代码前6位:440229 |
长途区号:0751 |
邮政编码:512000 |
车牌号码:粤F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4.82万人 |
人口密度:126人/km2 |
辖区面积:384平方公里 |
坝仔镇地处翁源县北部,毗邻韶关始兴县、河源连平县、江西省全南县,占地384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39636亩。省道S244线、S245线贯穿镇境。
坝仔河溪政古时旧县城,坝仔圩原系河石坝,清乾隆年间,有人在飞马坝上建了一间“恒年烟店”,后来店铺逐渐增多。为了方便交通,群众捐款建造:“花桥”和“白马庙”,形成小圩镇。因圩镇建筑在石坝上而得名“坝仔圩”,后引伸为当地行政区名。
坝仔镇作为翁源第二大镇,劳力、土地、水力、矿产、竹木资源均较为丰富。矿产资源有莹石矿、稀土矿、铀矿、锰矿、钾长石、辉绿岩等;竹木资源现有活木蓄积量125万立方米和5万亩毛竹基地;水力资源达12500千瓦。
2014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4.4%;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增长10.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9万元,增长0.3%;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2.05亿元,增长10.5%;农村人均纯收入9824元,增长10.4%。
下辖22个村委会、两个场、两个居民委员会、3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200多人;省道S244线、S245线贯穿镇境,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坝仔镇作为翁源第二大镇,劳力、土地、水力、矿产、竹木资源均较为丰富。矿产资源有莹石矿、稀土矿、铀矿、锰矿、钾长石、辉绿岩等;竹木资源现有活木蓄积量125万立方米和5万亩毛竹基地;水力资源达12500千瓦,现已开发11000千瓦;土地资源仍有1000多亩缓坡地可供开发。
特色产业
该镇实施“南边柑橙北边茶,东北梅李西蔗桑,中心地带种蔬菜,沿路林竹上山岗”的农业产业调整思路,“三农”工作取得了新突破,粮经作物比例达到3:7,形成了“小区域,大农业”的生产发展新格局。
2006年种植水稻43400亩,总产18754吨;蔬菜38471亩,其中反季节蔬菜9560亩;糖蔗4250亩、蚕桑1807亩、茶枝柑2867亩、三华李1460亩、青梅675亩、茶叶2600亩、06年100%落实藜蒴基地用地面积11000亩,形成了 翁坝金鸡茶、柑桔、糖蔗、蚕桑、蔬菜、茶叶和藜蒴生产基地。其中金鸡村的“翁坝金鸡茶”已有近500年历史、很多产品已远销省内外。
旅游景点
坝仔镇特色旅游景点有:1、县级文化保护文物:坝仔花桥,一心村的八角塔.古井.得月楼,礼岭村的积峰塔;
2、上洞水库、岩庄水库;
3、胜龙名茶生产基地;
4、七仙子生态茶场等;
5、金鸡白水寨、辉岭温泉。
岩庄八角庙八角庙始建于清康熙40年(1701),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共五层八角,高26.7米,除首层用沙质石砌结外,其余各层均用青砖砌结。传说外墙曾人工打磨过,外形美观完整,不斜不裂,历经漫长岁月,仍巍然矗立,是该县现存最高层的一座古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当地人传颂:此塔设计者曾绞尽脑汁花心……
三华李原产于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清嘉庆《翁源志》、《韶州府志》、《辞海》均有记载。每年初春开花挂果,“夏至”前后成熟。三华李果大、肉厚、无渣、核小、具有清甜、爽脆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适量的糖分,素有“岭南佳果、夏令之王”之称。1986年在广东省水果品评会上荣获“名优品种”称号,1……
翁源特产,因产于“中国九仙桃之乡”翁源县江尾镇九仙村而得名。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种植,至今有近五百年栽培历史。九仙桃属我国南方硬肉桃品系,具有果大、核小、肉厚、果肉离核、含糖量高等特点。果实外观粉红色,果身饱满、肉质脆、化渣、清甜,平均单果重达200克以上,果长圆形,果实顶点尖小弯曲凸起,肉质爽脆,风……
翁坝金鸡茶始产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是翁源县特产茶,栽植主要分布在坝仔镇,因产区在坝仔镇金鸡村而得名“翁坝金鸡茶”。茶叶清香提神,耐人寻味,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由来传说相传良久以前,“金鸡山”乃是一座无名之山,山上有一片茶树。茶虽长得很美,但品之味磨折……
王国华(1912—1959),翁源县坝仔镇茶园乡人(今蓝河村)人,九三学社成员。王在县立中学毕业后,于1935年考入上海宪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宪兵部,历任班长、排长等职,1939年退役返乡,其时正值国共联合抗日时期。他回乡后,积极参与参加抗日救国组织,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教群众和学生唱《义勇军进行……
坝仔镇与以下地名面积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