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福建 > 泉州 > 晋江历史人物介绍8

晋江历史人物介绍8

更新时间:2023-12-30

欧阳詹 [] 唐朝诗人 (756800)
  欧阳詹(756~800年),字行周,唐天宝十五年(756年)生于晋江县潘湖村(今属晋江市池店镇),后迁居南安县高盖山(今诗山),又迁居泉州城内。欧阳詹少年时聪颖好学,逢人求问。稍为长大,和逸士罗山甫一同隐居在潘湖切磋学问,又向晋江县灵源山道士蔡明浚学-之术。后来和莆田县的林蕴、林藻在泉州城北清源山、南安县丰州莲花峰、高盖山白云书室、莆田县广化寺灵岩精舍等处读书,数年间学业大进。欧阳詹文思敏捷,见解……[详细]
  陈翊(1175-1235年),南宋泉州晋江人,字载物。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毛自知探花进士。累官户部员外郎,知制诰,以文章闻名于时,又工诗,有文集。少从朱熹学,历授枢密院编修、同安盐税、-言时弊,慨慷尽言,出知南康军,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转兵部主事,定策击退进犯安丰之金兵。埋宗,端平间,先厉参与平定晏彪、陈三枪等反乱,议政与史弥远不合,宋理宗端平二年九月卒。寿六十一岁。……[详细]
张端图 [] 明朝画家 (?~1644)
   张端图(公元?~1644年),字长公,一字果亭,号二水、白毫庵主,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附魏忠贤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工书善画,山水学黄公望,骨格苍劲,点染清逸。亦工佛像,有〈白毫庵集〉。作品有〈书画合壁图册〉,〈晴雪长松图轴〉。 ……[详细]
庄际昌 [] 明朝状元 (15781629)
  庄际昌(1578~1629年),初名梦岳,应试时改名际昌,字景说,号羹若,又号羹元。祖籍永春,世居晋江。明万历五年(1577年)生于晋-阳。浙江安察司佥事用宾曾孙。 万历四十三年,由永春县学推荐参加乡试,中举人第九名;四十七年中进士,会试、殿试皆第一。天启元年(1621年),庄际昌补授翰林院修撰,召入京编修国史。崇祯元年(1628年),庄际昌起用为右谕德,赴任中又晋升为左春坊庶子。庄际昌去世后,邑……[详细]
蒋德璟 [] 明朝首辅 (15931646)
  蒋德璟(1593-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柳,明泉州晋江福全人,其父蒋彦,进士出身,官至江西副使,广东布政司参议,有武功政绩,因忤当事,弃职宦场,返乡归养。蒋德璟从小受到书香教育,受到父亲耿直性格的陶染,这对其以后成为明朝一代著名的政治家,无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生当明末,历事天启、崇祯、福王、唐王,最后眼见没法挽回大势而不得志还里归家。蒋德璟以《古之贤人》、《仁远乎哉》、《子之武城》……[详细]
王慎中 [] 明代文学家 (15091559)
  (1509-1559)明代文学家。字道思,号江南,别号遵岩居士。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幼聪慧,5岁即能诵诗。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改礼部祠祭司,又迁吏部郎中,官至河南参政。后因触忤大学士夏言而落职。归家后,当地士子常来请教,门庭若市。初时,受前七子影响,力主文必秦汉,认为东汉以下无文章可取。后悟欧阳修、曾巩作文之法,尽焚旧作,一意效仿。他主张文章要能道其中之所欲言,即表达作者……[详细]
  冯锡范福建晋江人,工官冯澄世之子。郑成功薨,郑经嗣位,辟锡范为侍卫,从往台湾征郑袭(郑成功弟),靖内难。1664年2月金门、厦门陷,时郑氏宗族部将多降清朝,惟冯锡范与陈永华、洪旭等随侍无猜,同还东宁。1674年三藩之乱,郑经渡海西征,以锡范为侍卫从征,甚为郑经亲信。冯锡范昧於大体而喜弄权,1676年耿精忠汀州守将刘应麟以汀州来降,郑经恐爽约,而锡范劝经纳之,致耿精忠转而降清,形势乃迫。及清军压境,……[详细]
  张瑞图(1575~1644),字长公,一字元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等。福建晋江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黄士俊榜进士第三人。张瑞图幼有奇气,不为俗学所拘。五经、子史皆能手写熟读。为县学生时,每天夜里“拈戴经赵”弹指立就,第二天即传遍郡邑,由此经义盛行,文声大噪。万历三十一年(1603),张瑞图乡试中举。四年后会试第十六名,殿试第三名,授翰林编修。与第二名施凤来同积官……[详细]
  • 施琅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清初著名将领。施琅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由于“施琅背郑降清”,施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分歧。施琅,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