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人物 > 福建 > 南平 > 武夷山市历史人物介绍5

武夷山市历史人物介绍5

更新时间:2023-12-30

  柳宜,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淳化三年(992年),柳宜通判全州,柳永被安置于福建崇安。至道元年(995年)回到汴京。父柳崇,以儒学名。子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永少时流连于汴京,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详细]
  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福建崇安人。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赵昌言榜进士第三人。胡安国入太学后,以理学家程颐之友朱长文及颖川靳裁之为师。靳裁之与他讨论经史大义,非常器重他。胡安国参加科举考试,主管廷试的考官定他为第一,宰相以他的试卷里没有诋毁元?政治的言语,降低了他的名次。哲宗又提拔为第三名。任命他为太学博士。胡安国不事权贵。政和元年(1111),胡安国任职成都府。政和二年……[详细]
  翁合合字与可,或云字叔备,号丹山,崇安人。嘉熙二年(1238)进士。浙西提刑。咸淳中,知赣州兼江西提刑。又曾官侍郎、兼直学士院。……[详细]
  哀长吉(生卒年不详)字叔巽,又字寿之,晚号委顺翁,崇安(今属福建)人。嘉定十三年(1220) 进士。授邵武簿,调靖江书记,秩满归隐武夷山。 有《鸡肋集》,《全宋词》辑其词六首。……[详细]
  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崇安(今属福建)。洙(一二二一~?)父。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祝穆少年丧父,读书于朱熹家塾。20岁,朱熹命黄干为他举行冠礼。乾道初,祝穆与其弟一起随朱熹到建阳云谷晦庵就读,受黄干、蔡元定教诲。他嗜书,手不释卷,于书无所不读。青年时,往来于吴、越、荆、楚之间,所到必登高探幽,临水揽胜,遍访民情风俗,这为他晚年著述积累丰富资料和……[详细]
  彭止,字应期,自号漫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与辛弃疾同时。有《刻鹄集》,已佚。事见《万姓统谱》卷五四。……[详细]
  刘褒,字伯宠,一字春卿,号梅山老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孝宗淳熙五年(1178)进士。光宗绍熙中为静江府教授。宁宗庆元六年(1200),知龙溪县。嘉定六年(1213)由监尚书六部门奉祠,起知全州。有《梅山诗集》,已佚。工词,其满庭芳别绪,善於言情者。水调歌头,亦不减於东坡也。……[详细]
  欧阳光祖光祖字庆嗣,崇安人。九岁能文,从刘子翚、朱熹学。乾道八年(1172)登第。后为江西转运判官致仕。……[详细]
  刘珙(1122—1178),字共父,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人。生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为北宋抗金将领刘之孙、南宋抗金名将刘子羽之子、名宦刘子翼和著名学者刘子翚之侄。刘珙聪敏好学,少年拜叔父刘子为师,受学于五夫里屏山书院,后荫补承务郎。绍兴十二年(1142),他考中进士,任绍兴府都税务监。但他酷爱读书,自愿免职任祠官,以便利用闲散之职专攻经书。绍兴二十四年,他被召进京,先后任秘书省校勘、……[详细]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胡寅生于宋哲宗元符元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年五十九岁。(宋史本传作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此从《三续疑年录》据《福建通志》)安国养为己子。少桀黠难制,闭於空阁。阁中有杂木寅尽刻成人形安国道:“当设法……[详细]
刘学箕 [] 宋朝词人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始返乡。嘉定八年(1215年)。又游安康(今陕西汉阴),是时年将届六十。著作由弟子游郴(季仙)于嘉定十年编为《方是闲居士小板》二卷,曾刊行,已佚。元惠宗至正二十一年(……[详细]
刘子翬 [] 宋朝词人 (11011147)
  刘子翬(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以父任补承务郎,辟真定幕府。南渡后,通判兴化军,秩满,诏留任,以疾辞。筑室屏山,专事讲学。与胡宪、刘勉之为道义交,朱熹曾从之受业。绍兴十七年(1147)卒,年四十七,谥文靖。《宋史》有传。有《屏山集》二十卷。《彊村丛书》辑其《屏山词》一卷。……[详细]
柳永 [] 宋词四大家,中国古代十大悲情才子,宋朝词人,柳氏三绝 (9871053)
  •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详细]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崇安籍溪(今上梅乡)人,胡安国之次子。他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15岁写《论语说》,编《程氏雅言》。其父胡安国怕他刚愎自用,向他讲授自著的《通鉴举要》一书。其后入太学,从师杨时、侯仲良(杨、侯为二程再传子弟)。在胡安国诸子中,他“伟抱卓识,自许尤为不偶,其学术亦最优也”。胡宏最初荫补右承务郎,后因秦桧当权,遂隐居衡山。“穷居杜门,躬理耕植,时读-,以求寡过。”绍兴……[详细]